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doc_第1页
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doc_第2页
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doc_第3页
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doc_第4页
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2010-10-21 8:35:08来源: 南都周刊浏览量: 1871跟帖 0 条中国公司离伟大的公司差多少,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任学安带领他的团队在拍摄大国崛起时,一再看到公司的身影,他希望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路径。 电视上,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连续播放三轮;现实中,国美之争还在继续着下半场博弈。台上幕下,两堂生动的针对中国人的现代公司启蒙课,在短短数月中交错上演。 “我们找不到一个公司制度不发达,它的经济可以发达,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这个国家可以发达,没有的!所以,现代社会的财富创造、国民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它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公司的力量中这段解说词,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去重新认识公司。 【专题导读】公司的力量 从公司走向大国阿里巴巴,“国家”公司公司人看公司 南都周刊特约记者_王曦 摄制组在意大利“跑车故乡”摩德纳市的法拉利生产线拍摄。 9月20日下午,任学安在新浪微博上又开始了吆喝:“夜猫子时间到了。今晚开始,公司的力量第三轮播出。” 这部于8月23日晚首播的10集纪录片,想告诉人们公司是什么,与人们日益密切攸关的这样一个组织,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年频发的公司事件,让人爱恨交织,但无处不在的公司又让人发现,公司强则国家强。 任学安是这部片子的总导演。两年前那部大国崛起,也出自他的这个团队。 2005年七八月间,正值大国崛起的拍摄前期,整理9个国家崛起的主要资料时,任学安一再看到公司的身影,“公司在大国崛起中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发现,人们很多行为方式都是公司来推动的,公司还影响着家庭幸福、个人实现,甚至国家命运。“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公司推动了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化。”任学安说。 公司有什么样的力量、到底该怎样看待公司,成了他想进一步探讨的话题。2008年9月15日,雷曼公司倒闭,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司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重新认识公司,对我们理解经济危机、走好自己的路都很有帮助。”任学安这样总结探讨这个话题的目的。他还有更深一层的主题: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当时,定下主题后,首先是确定构架,这部分的讨论持续了大约十个月。 “我们并不想深入到公司内部,而是更关注它和社会、个体的关系。这一年我感觉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一点,以前可能更关心怎么赚钱。”片子的总撰稿周艳说。 到了2010年,公司的力量即将完成的时候,一幕幕现实出现在摄制组眼前: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泄露了约490万桶原油、中国市场再次出现三聚氰胺问题牛奶、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 “公司是什么?中国公司离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有多远,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任学安想通过这部片子,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两家铺子的感慨 摄制组最终确定的方案是:遵照大的历史阶段,在每个阶段找出当时的历史主题。每集话题确定后,主要涉及的公司自然出现在眼前。 由于事先内容规划相当细致,甚至“哪个专家会说什么,事先都必须大概知道”,详细脚本出来后,剩下的任务只是将它变成生动的图像和语言。拍摄本是按图索骥,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细节,让摄制组对片子提出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海外拍摄执行总编导段骏带领的欧洲摄制组奔赴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拍摄了20多家公司,他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世界级大公司,而是一家裁缝铺和一家鞋铺。 那家叫亨利普尔的裁缝铺,坐落在伦敦的萨维尔街。200多年来,这条街以出产精致的手工西装闻名于世。1820年开张的亨利普尔一直是家族企业。如今的老板年逾七旬,两年前才放下针线。铺子不大,充当作坊的地下室里,五六个老师傅和四五名年轻人一起飞针走线。 这家铺子的客户包括许多社会名流:丘吉尔、戴高乐、狄更斯甚至10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 摄制组很好奇:这些大人物,为什么对这间小铺子情有独钟? “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这里做衣服很慢、很繁琐。每缝制一套衣服,至少要花费3到4个月,其间客人还得回店里试穿几次。”段骏说,他们问过老板可不可以例外,对方盘算了一阵后回答:“如果你终于找到了意中人,赶着下个月结婚,我们可以努力尝试一下。” 老板向他们保证,这里的西装可以穿一辈子,哪怕腰围渐长,只要拿回来,把当初预留的部分放一放,依然合身。他们的衣服平均每套卖价3000到4000英镑。“我们也许是最贵的,但是,我们保证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值。”老板说。 亨利普尔100多年来从未赶过时髦,所以也并不担心式样过时,它只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把最好的面料缝制成最合身的衣服。它也从没有扩张过规模,唯一投资的“新技术”是缝纫机。它没有过什么大规模营销,更没想过上市。 “这样的公司就不仅仅是为挣钱了。它变成了一种可以安身立命、传诸后世的生计。”段骏由此想到片子策划之初就提出的问题:公司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都把公司视为挣钱的工具,把利润最大化看做是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这些当然不错,但是说到底,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某种产品和服务,那么,我们还要它干什么?”段骏说。 另一家让摄制组难忘的铺子,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皮鞋铺。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年轻姑娘,老先生做鞋,老太太和小姑娘负责把它们卖出去。 在这间小作坊里,老先生做了50年鞋。铺子里有一个大玻璃柜,摆了从大到小七八双童鞋。老太太说,这都是当初老先生做给孙女的,孙女长大了,就把它们摆在店里。 段骏觉得,这也许是自己见过最“牛”的广告,因为这是在告诉人们:我们做的每一双鞋,都和为自己孙女做的一样。“如果所有的公司在制造产品时,都能有一种这是为家人做的心态,恐怕这世界上就不可能有假冒伪劣一说了。” 大公司另一面 在拍摄的大公司里,也有一家公司让摄制组感触颇深。 拜访欧莱雅时,摄制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表现它国际化的一面。他们希望,第一个场景能在欧莱雅总部的咖啡厅,拍摄不同肤色、不同衣着的员工。 但没想到的是,这一要求给公司的公关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事后我们才知道,根据法国法律和欧莱雅的内部规定,镜头对准任何一名员工前,必须得到他们的书面同意。如果没有得到允许,一旦其形象在媒体上出现,哪怕只是一个侧脸,哪怕只出现了一秒,都属于违法。” 那天上午10点,摄制组架好了机器,等着来咖啡厅休息的员工。首先出现的是公关部人员,每人抱着厚厚一沓刚准备好的协议,当员工走进来时,他们马上面带歉意地迎过去递上协议,同时解释协议的内容。 当天,先后来到咖啡厅的超过200人,没有签字的占多半,他们被让到了大厅的一侧,不受干扰地享受自己的咖啡。 “就工作而言,那天我们的拍摄不能算成功。”段骏对比之前的拍摄经历,“在国内,我们去一家公司拍摄时,只要不是负面报道,总会受到礼遇。如果说公司的好话,那更可以组织一些轰轰烈烈的场面。这个时候,公司的员工往往非常配合,级别越低的配合得越好。” 他回顾参与拍摄的那些公司,觉得很难总结出共性。“反倒是他们所在的那些国家有一些共同点。例如有成熟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这些体系和规则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等。” 在片子制作过程中,很多公司提供了自己保存的原始资料。从斑驳胶片记录的公司早期开拓的历史影像,到公司的第一份合同、第一张股票的发黄照片,这些本身就是一部部资料翔实、生动的纪录电影。其中,一些记录呈现的专业性,甚至让执行总编导黄骥感到“汗颜”。 壳牌的公司历史图册,有随书赠送的DVD,其中囊括了壳牌最早在澳洲和在东南亚进行业务拓展的历史影像。最让黄骥惊讶的是,这些古老的影像不仅翔实纪录了公司的业务,还有当地土著生活、地理地貌等。 在这些影像里,黄骥看到了这家公司“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对其他地域、种族强烈的关注”。想到人们常说的“公司要为每一个消费者生产不同的产品”,他感慨,“其实这些世界级的大公司早就走在了前面。” 不仅如此,一些公司还建有自己的博物馆,不论建筑外观还是内部收藏,绝不亚于一些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博物馆。 在福特公司博物馆,摄制组看到了最早的福特汽车,最早的流水线仍然在轰隆运作;丰田公司博物馆里,早期造的织布机到最新的丰田汽车全都擦拭得一尘不染;杜邦公司早年火药作坊时期的水磨仍然转动 而且,那些博物馆并非可有可无的摆设,负责管理这些博物馆的员工,在公司里都有很高的地位。 “对于自己历史的尊重、敬畏继而悉心的保护、梳理,最终成为了这些公司血脉中的遗传基因。也许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大公司,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有资格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公司。”黄骥说。 力量的背后 在国内的两个月拍摄时间里,黄骥印象最深的是阿里巴巴。“公司里设置了网上交易实时跟踪显示屏,据说屏幕的体积是中国最大的,每一笔实时交易、对商品的点击都可以显示出来。”这让他切身感觉到了“地球是平的”。 日、德摄制组导演裔欣也有相似的感受:到阿迪达斯总部去拍摄时,两千多人中没有一名生产工人,它甚至在整个德国都没有一家工厂。在展示厅里,他看到的产品都是中国或越南制造的。 历时两年的拍摄中,摄制组深刻感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在美国拍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时,正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在中国参加研讨活动,于是摄制组就在中国采访了他。 “很多人我们是在中国采访的。”执行总导演刘颖说,片中涉及的大部分专家、企业家,两年间都来过中国,“拍大国崛起时还没有这么深的感受。” 任学安回忆美国之行中得到的支持:2009年8月,他在布鲁金斯学会介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学者们刚开始没听懂,继而表示惊异:“中国媒体居然思考这样的问题!”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人也表示赞赏,因为这是没人做过的。“他们觉得我们填补了空白。中国人来拍这个片子,也表明中国国力到了这一步,开始用全球视野来思考问题了。”任学安说。 受访的外国企业家、专家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摄制组事先并未完全想到的。“我们老在批评自己,但从他们那里听到的更多是表扬。他们觉得中国发展这么快,而且时间这么短,很多国家都没有经历过。”刘颖说。 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对刘颖说,“你们的华为是家不错的公司,我们看好它。”对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海外人士一般持鼓励态度。 片子播出一个多月来,各方反馈不断涌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中国国家的强大必须通过公司的强大来实现。这部片子有助于全社会共同思考: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公司?中国公司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去?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社群总监陈雪频看来,现在的中国和一百年前的美国很相似。他希望和央视合作推广这部纪录片。 企业界的普遍反映是,这部片子一方面激起中国公司思考,同时也鼓励了企业家,有利于社会创业精神的培养。 柳传志与任学安一共有过三次会面。他觉得,这部片子的内容对中国企业家是个非常好的补充。作为企业家,对企业内部具体事务很熟悉,但对企业外部确实不太了解,需要借由这部片子来想一想:过去做得不好到底为什么,哪些是企业本身的问题,哪些是环境问题? 他还得到启发:没有很好的消费市场,整个国家的经济力量是起不来的。同时,做企业的人都应该反思,如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让员工能够成为公司发展得更好的动力,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