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t_第1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t_第2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t_第3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t_第4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改革经验介绍 薛红霞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0 8 16 一 高考试题的启示2010年课标全国卷试题举例2009高考试题分析12009高考试题分析22009高考试题分析3 二 模块考试中发现的问题点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模块4水平测试题整卷难度 0 63 教师对试卷的感性认识 不难 1 试题难度表 数学4模块测试题 2 从 难题 中窥探教学中的问题 思维品质需要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需要提高合情推理意识和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群体特征 基本功不扎实 又不具有开创性 类似的问题 模块3测试题第23题 相同现象反复出现说明 教师群体的特征 教学方向存在问题 教师感言 参加了省里的模块测试后觉得我们的教学方向确实需要改 零分率 0 123 大于最后一题 课标中内涵改变的内容应该按照新的要求教学 数学建模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可能考 所以在教学中不重视 这种功利思想并不偶然 高考信息 江苏与安徽试题中有考查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的题目 3 试卷真的难吗 是应该批判试卷 还是应该审视教学 97 是教材中的一级结论 81 可以在教材中直接找到原型题 10 可以转化为教材中的原型题 教师的感觉 来自不同类别学校的声音 很欣赏 题目出的越来越好了 很茫然 题目这么简单 怎么考得这么差 存在的问题 好高骛远 教学中的攀比 不切实际 揠苗助长 不能正确对待基础与高考的关系 不执行课标的要求 随意性 经验主义 没有长远计划 忙于应付测评 缺乏科学性疲劳战术 题海战术 缺乏自信心 功底欠佳 三 存在的问题 成因及对策 1 课时紧成因 1 对模块化教材编写结构的不了解 导致阶段性目标不明确 2 对教材把握不准 恋旧情结 3 外界因素的干扰 教辅 频繁的考试 4 确实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 实践的感受 对策 1 进一步开展课标学习 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 逐步推广有效的数学信息技术手段 2 课堂效率低 用概念指导解题 而不是在解题中探究概念的本质 吕梁上课后的疑惑 2 课堂效率低 成因 现象与结果 1 对 什么是高效率课堂 的认识存在误区 容量大 2 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认知 教学形式单一 疲劳 3 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认识 照本宣科 脱离课本 不理解概念 4 对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不能准确把握 重讲题 弱化数学核心概念 机械模仿和题海 5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 形式化的合作 探究 对策 进行针对性的 任务驱动式的教育理论培训 3 对数学本质理解不深刻 1 对模块的要求认识不到位模块1的要求 认识上 变化 对应说 到 集合 对应说 思维层面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严谨性 操作层面 范围问题 实际的效果 教学 存在离心现象 比较严重 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意识差 2 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单调性的概念 三要素和定义的理解 对策 1 发挥集体教研力量 提高教研水平 2 进行专题化的数学专业知识学习 练内功 4 外界因素干扰 考试 学校考试频繁 教师可控的空间小 教辅 教辅左右教学 教材上的内容不落实 甚至建议考教辅上的题目 对策 进行科学化的学校管理 教师评价 5 一步到位思想严重 教材结构 2 教材内容必修 选修系列1和2 选修系列3和4 四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怎么提高 1 理解数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1 教师要理解数学 案例1 周期性设计甲 问题1回忆在数学1中研究函数的方法 你觉得我们研究了正余弦函数的定义 图象之后 接下来该研究哪些问题 问题2请你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 根据图象 你能说出它具有哪些性质吗 问题3请你举出生活中具有周期性的现象 从中你能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试试看 问题4阅读教材第34页至第35页例2之前的内容 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周期函数的定义与奇偶函数的定义有哪些相同之处 2 1 请给出N的一个值 使得成立 但N不是正弦函数的周期 2 周期函数的定义域具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例说明吗 试一试 3 本书中涉及到的 周期 有什么约定 4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具有怎样的周期性 设计乙 问题1自变量x变化多少时 函数y sinx的图象会重复出现 问题2如果函数y sinx的图象会重复出现了 此时自变量x的变化量一定吗 可以变化多少 这些变化量与2 有什么关系 问题3请用公式解释为什么函数y sinx的图象会重复出现 问题4周期函数的周期只有一个吗 问题5余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吗 周期是多少 最小正周期是多少 案例2诱导公式设计甲 设计乙 探索 奇变偶不变 核心是 圆的对称性代数化案例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案例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要让学生理解数学 案例1 函数的概念问题1如何处理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及其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过程的 第一 在实际教学时可以用教材中给的3个例子 也可以进行更换 但原则是要真正理解教材 实例 1 炮弹飞行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路程与时间关系问题 实例 2 臭氧层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关系 某一天的气温与时间的关系 实例 3 恩格尔系数与年份的关系 我国奥运健儿获得的金牌数与奥运会举办的届数之间的关系 不可以更换为商品的售价与个数的关系 第二 按照教材给出的研究思路引导学生抽象概括 形成定义 错误做法 直接告知定义 正确做法 引领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概念 具体步骤 1 完成教材中设计的问题 2 完成思考栏目 3 形成定义 第三 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 突破难点 难点 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实例 3 中数集B的两种形式 B y 37 9 y 53 8 B 53 8 52 9 50 1 49 9 48 6 46 4 44 5 41 9 39 2 37 9 问题2在学生学习函数概念时 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是哪些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化解 第一 不习惯用集合语言分析函数 例7判断y 1 x R 是不是函数 对策 注重集合语言的应用 第二 学生不能全面考虑函数三要素 或者是错误理解三要素 例8已知A Z B Z 对应关系 判断y是不是x的函数 对策 理解 集合 对应 说 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第三 只记忆具体知识 忽略函数的数学思想 及研究思路 对策 渗透函数模型思想 问题引导思维 隐性知识显性化 例为什么三个不同的实例最后却归纳得出了同一个定义 为什么要研究函数 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它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案例2 变化率与导数 案例3 函数的值域 回归基础提高迁移 科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羽翼 案例1 直观感知 操作确认 直线与平面垂直案例2 操作课 输入语句案例3 实验课 整数值随机数的产生案例4 探究课 函数的单调性案例5 情境创设 算法 3 信息技术使用能增效 1 适用的软件几何画板 EXCEL QBASIC等 2 适当的使用 4 评价要全面 1 过程性评价加强 2 定量评价要科学 五 把握内容标准课标与大纲比较 六 研究学习 理解新增内容 函数的应用算法三角函数的应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推理与证明框图 文 统计案例数学建模 数学探究 七 一个潜在的危险 内涵改变的内容 立体几何概率三角函数的概念导数的概念 八 如何面对新课程 1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关键面对新增内容唯一的出路 2 带着研究的意识和行动进行教学实践 初高中衔接分层教学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带来的问题 科学领域一个模块内容用一个学期完成跟用一个学段完成有何差别 对教学的衔接有何影响 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有何不同 二是学生在学习共同必修后 如何再选择必修模块 学生的选修与课标设置的若干个系列选修的意图是否相吻合 模块教学与以往的单元教学有何不同 模块中的主题的关联度如何 这种关联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