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doc_第1页
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doc_第2页
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doc_第3页
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doc_第4页
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设计 论文 2010 届 设计 论文 题目 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 软件 办 学 点 系 淮安 电子工程系 专 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07 电子大 学号 学生姓名 同 组 姓 名 起讫日期 2009 年 11 月 20 日 12 月 30 日 地点 指导教师 职称 工程师 2009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摘要 关键字 2 2 第一章 引言 3 第二章 电路设计方案 4 2 1 2 2 电路系统方框图 原理图 4 2 3 电路工作原理 7 第三章 单元电路及仿真 9 3 1 直流稳压电源 9 3 1 1 降压变压器 9 3 1 2 整流电路及仿真电路 9 3 1 3 滤波电路及仿真电路 10 3 1 4 稳压电路及原理图 11 3 1 5 电源指示电路 12 3 2 信号转换与整形 13 3 2 1 NE555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13 3 3 计数 译码 驱动和显示电路 14 3 3 1 CD40110 控制电路 14 3 4 单稳态电路 15 第四章 PPROTEL 设计 17 4 1 PROTEL 设计过程及走线图 17 4 2 PROTEL 设计三维图 20 第五章 设计过程中的心得 22 第六章 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 实物照片 23 3 摘要摘要 电子计数器在科学技术领域 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对电子计数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子计数器技术的 发展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从而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则提供了 坚强的后盾 本电路的制作是根据生活中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计数器 它适用于工 厂生产流水线的计数和产品的包装等方面 具有成本低 灵敏度高和制作简单 等优点 该模拟计数器用于工厂流水线计数打包 马达 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用 大的黄色的发光二极管代替 的转动表示传送带传送物体通过红外线 在数码 管上计数 当所需打包的物品计满 12 个时 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发出报警 提醒 工作人员打包 几秒后 打包完成 传送恢复工作 报警声停止报警 计数器 重新计数 如此循环 系统用的变压器 是将 220V 的交流市电降为 12V 的安全电压 经过整流 滤 波和 7809 集成稳压器稳压 输出 9V 的直流电压 作为系统的供电直流电源 电路主要是通过输出 9V 的直流电压来对各个小模块主控供电 由红外线传感 器检测产生模拟信号 通过 NE555 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对传感器模拟信号进行波 形整形 信号进入 CD40110 进行计数 译码 驱动数码管 最终通过数码管显 示出来 当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不断的计数下去 我们还可以加锁存电 路 锁住我们想要的数字 关键字 关键字 计数器 电源 整形 译码 驱动 锁存 4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电子计数器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电子计数器设 计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小型化 高稳定性 成本低 灵敏度高和制作简单 本电路的制作是根据生活中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计数器 它适用于工 厂生产流水线的计数和产品的包装等方面 具有成本低 灵敏度高和制作简单 等优点 该模拟计数器用于工厂流水线计数打包 马达 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用 大的黄色的发光二极管代替 的转动表示传送带传送物体通过红外线 在数码 管上计数 当所需打包的物品计满 12 个时 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发出报警 提醒 工作人员打包 几秒后 打包完成 传送恢复工作 报警声停止报警 计数器 重新计数 如此循环 系统用的变压器 是将 220V 的交流市电降为 12V 的安全电压 经过整流 滤 波和 7809 集成稳压器稳压 输出 9V 的直流电压 作为系统的供电直流电源 电路主要是通过输出 9V 的直流电压来对各个小模块主控供电 由红外线传感 器检测产生模拟信号 通过 NE555 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对传感器模拟信号进行波 形整形 信号进入 CD40110 进行计数 译码 驱动数码管 最终通过数码管显 示出来 当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不断的计数下去 我们还可以加锁存电 路 锁住我们想要的数字 该设计是本人和同学合作完成的 我具体负责软件部分的工作 主要是线路 的总体规划 单元电路模拟仿真和线路板的设计等 5 第二章第二章 电路设计方案电路设计方案 2 1 电路系统方框图电路系统方框图 直流稳压电源信号转换电路信号整形电路 反馈数码显示计数 译码 驱动 单稳态马达驱动 报警控制 2 22 2 电路系统原理图电路系统原理图 6 其放大图如下 7 注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在设计中用 9v 电池代替直流稳压电源 如果实物运行成 功的话再换上直流稳压电源 如下图所示 8 9 2 32 3 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工作原理 本电路由直流电源 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 NE555 CD40110 数码管 CD4013 等器件组成 主要功能是模拟工厂流水线的计数 1 1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市电经过变压器 T1 降压 整流二极管 D1 D4 整流形成脉动的直流 再经过 电容滤波形成直流电压 然后通过稳压块 7809 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给后面的电 路供电 2 2 信号转化与接收电路信号转化与接收电路 D6 为红外线发射管 D7 为红外线接收管 当红外线接收管受到红外线的照 射时 其本身的电阻变得很小 呈低阻值 它与电阻 R3 串联后进行分压 可以 根据信号的有无形成一系列的脉冲信号 当红外发射头与接收头中间没有物品 挡住时 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红外线的照射 呈现低电阻 这时与 R3 分压送出一 个高电平信号 当有物体经过红外发射与接收的中间时 由于红外线被挡住 红外接收管出现大的阻值 这时红外接收管和 R3 分压送出一个低电平信号 当 物体过完之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3 3 整形电路整形电路 由于红外与发射传出的信号不完全是数字信号 它带有模拟的信号在里面 所以 在送到 CD40110 之前需先对它进行整形 整形电路时由 NE555 组成的施 密特触发器 当信号小于 1 3V 时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为高电平 当信号大于 2 3Vcc 时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为低电平 所以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脉冲的数字 信号 送到 CD40110 的个位显示的 CPu 端 4 4 计数计数 译码译码 驱动和显示电路驱动和显示电路 由于 CD40110 集成了编码 译码和驱动三个为一体的强大功能 因此本电 路不用编码电路 当 CD40110 接收到信号的上升沿时 CD40110 开始计数 经 过它译码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数值 在数码管显示 9 时 再来一个脉冲 个 位的数码管就显示 0 同时 CD40110 的进位端 QCO 有一个上升沿的信号给十位 的 CD40110 的 CPu 端 这样就形成了两位的计数器 5 5 反馈电路反馈电路 数码管的十位显示范区为 0 时 相应的 CD40110 的输出端为高电压 D 端的 高电压通过电阻 R7 送至三极管 Q2 基极 使 Q2 导通 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在数 码管由 0 到 1 时 相应的 CD40110 的 D 端为低电平 致使三极管 Q2 截止 同时 10 个位的数码管显示为 0 G 端为低电平 直到个位的数码管显示为 2 时 G 端由 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此时的高电平通过二极管 D9 送至 CD4013 的 CK 端 6 6 单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 当 CD4013 接收到从二极管 D9 送来的信号时 由 CD4013 组成的单稳电路开 始延时 在 Q 端输出高电平送至三极管 Q1 基极 使 Q1 导通 蜂鸣声发出报警 声 此时表示有一箱已装满 同时马达停止转动 计数器停止计数 在单稳延 时过后 报警声停止 单稳输出为低电平 此时的低电平使三极管 Q3 导通 马达开始转动 计数器开始计数 直到又一箱装满后 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11 第三章第三章 单元电路及仿真单元电路及仿真 3 13 1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本设计直流稳压电源部分由降压变压器 整流二极管 滤 波电容器 集成稳压电路和电源指示电路组成 3 1 1 降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 本设计所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将一个正弦 220V 交流电压 U1 加 在初级线圈两端 红色线 导线中有交变电流并产生交变磁通 它沿着铁心穿 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形成闭合的磁路 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互感电势 U2 12V 电压 同时交变磁通也会在初级线圈上感应出一个自感电势 E1 E1 的方向与所加电压 U1 方向相反而幅度相近 从而限制了初级电流的大小 为 了保持磁通的存在就需要有一定的电能消耗 并且变压器本身也有一定的损耗 尽管此时次级没接负载 初级线圈中仍有一定的空载电流 如果次级接上负载 次级线圈就产生电流并因此而产生磁通 方向与初级 相反 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 使铁心中总的磁通量有所减少 从而使初级自感 电压 E1 减少 其结果使初级电流增大 如果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 可以认为 一个理想的变压器次级负载消耗的功率也就是初级从电源取得的电功率 变压 器能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次级线圈的圈数而改变次级电压 改变次级线圈导线粗 细还可改变次级电流 但是负载消耗的功率是不能改变 3 1 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 这种电路 要用 4 只二极管连 接成 桥 式结构 便具有和全波整流电路同样的优点 见下图 当正半周时二 极管 D1 D3 导通 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 当负半周时二极管 D2 D4 导通 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负半周 在负载电阻上正负半周经过 合成 得到的是同一个方向的单向脉动电压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见下面 仿真电路图及波形图 桥式整流电 路 12 仿真波形 在负载上得到整流直流电压 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 从图 中还不难看出 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 最大值 桥式整流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 0 9 倍 3 1 33 1 3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 一般由电抗元件电感器 或电容器组成 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 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 L 以及由电容 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 本设计就是一个典型 的电容滤波电路 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整流之后 方向单一了 但是大小 电流强度 还 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这种脉动直流一般是不能直接用来给无线电装置 供电的 要把脉动直流变成波形平滑的直流 还需要再做一番 填平取齐 的工作 这便是滤波 换句话说 滤波的任务 就是把整流器输出电压中的 波动成分尽可能地减小 改造成接近恒稳的直流电经过整流后的电源电压虽 然没有交流变化成分 但其脉动较大 需要经过滤波电路消除其脉动成分 使其更接近于直流 滤波的方法一般采用无源元件电容或电感 利用其对电压 电流的储能 特性达到滤波的目的 由于电抗元件在电路中有储能作用 并联的电容器 C 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 能把部分能量储存起来 而当电源电压降低时 就把能量释放出来 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 即电容C 具有平波的作用 与 负载串联的电感 L 当电源供给的电流增加 由 电压增加引起 时 它把能 13 量储存起来 而当电流减小时 又把能量释 放出来 使负载电流比较平滑 即电感 L 也有平波作用 滤波电路形式很多 为了掌握它的分析规律 把它分为电容输入式 电 容器 C 接在最前面 和电感输入式 电感器L 接在最前面 前一种滤波 电路多用于小功率电源中 而后一种滤波电路多用于较大功率电源中 而且 当电流很大时 仅用一电感器与负载串联 本电路设计采用 电容输入式 电容器 C 接在最前面 经电容滤波后的波形见下面仿真效果图 电容输入式 滤波后的波形 3 1 4 稳稳压压电电路路 经电容滤波后的电压还是不太稳定 必须要加稳压电路 现在一般都采 用集成稳压器 我们这个设计所用电源是 9V 所以采用 7809 集成稳压器的典 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输出正 9V 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 IC 采 用集成稳压器 7809 C1 C2 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解电容器 RL 为负 载电阻 当输出电流较大时 7809 还应配上散热板 以提高使用效率 14 为了提高输出电压 稳压二极管 VD1 还可以串接在 7809 稳压器 2 脚与地之间 可使输出电压 Uo 得到一定的提高 输出电压 Uo 为 7809 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 压二极管 VC1 稳压值之和 VD2 是输出保护二极管 一旦输出电压低于 VD1 稳 压值时 VD2 导通 将输出电流旁路 保护 7805 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经集成稳压滤波后的直流电波形基本上是比较平滑的 接近一条水平线 3 1 5 电源指示电路电源指示电路 本电路电源指示采用一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串联组成 通过调整电 阻 可以使发光二极管亮度改变 电阻一端连接到 7809 集成稳压电路输出一端 15 3 2 信信号号转转换换与与整整形形 3 2 1 NE555NE555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本设计的信号转化和 整形电路由 NE555 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D6 D7 R3 组成 由于红外与发射传出的信号不完全是数字信号 它带有模拟的信号 在里面 所以 在送到 CD40110 之前需先对它进行整形 整形电路时由 NE555 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当信号小于 1 3V 时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为高电平 当信 号大于 2 3Vcc 时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为低电平 所以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脉冲 的数字信号 送到 CD40110 的个位显示的 CPu 端 555 集成电路由 3 个阻值为 5k 的电阻组成的分压器 两个电压比较器 C1 和 C2 基本 RS 触发器 放电三极管 TD 和缓冲反相器 G4 组成 虚线边沿标 注的数字为管脚号 其中 1 脚为接地端 2 脚为低电平触发端 由此输入低电 平触发脉冲 6 脚为高电平触发端 由此输入高电平触发脉冲 4 脚为复位端 输入负脉冲 或使其电压低于 0 7V 可使 555 定时器直接复位 5 脚为电压控 制端 在此端外加电压可以改变比较器的参考电压 不用时 经 0 01uF 的电容 接地 以防止引入干扰 7 脚为放电端 555 定时器输出低电平时 放电晶体管 TD 导通 外接电容元件通过 TD 放电 3 脚为输出端 输出高电压约低于电源电 压 1V 3V 输出电流可达 200mA 因此可直接驱动继电器 发光二极管 指示 灯等 8 脚为电源端 可在 5V 18V 范围内使用 555 集成电路工作时过程如下 5 脚经 0 01uF 电容接地 比较器 C1 和 C2 的比较电压为 UR1 2 3VCC UR2 1 3VCC 当 VI1 2 3VCC VI2 1 3VCC 时 比较器 C1 输出 低电平 比较器 C2 输出高电平 基本 RS 触发器置 0 G3 输出高电平 放电三 极管 TD 导通 定时器输出低电平 当 VI1 2 3VCC VI2 1 3VCC 时 比较器 C1 输出高电平 比较器 C2 输出高电平 基本 RS 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555 定时器输出状态保持不来 当 VI1 2 3VCC VI2 1 3VCC 时 比较器 C1 输出 低电平 比较器 C2 输出低电平 基本 RS 触发器两端都被置 1 G3 输出低电平 放电三极管 TD 截止 定时器输出高电平 当 VI1 2 3VCC VI2 1 3VCC 时 比较器 C1 输出高电平 比较器 C2 输出低电平 基本 RS 触发器置 1 G3 输出低 电平 放电三极管 TD 截止 定时器输出高电平 信号转化和整形电路仿真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16 用 R2 代替 D7 光敏二极管模拟仿真 3 3 3 3 计计数数 译码译码 驱动和显示电路驱动和显示电路 3 3 1 C CD D4 40 01 11 10 0 控控制制电电路路 CD40110 为十进制加减计数器 所存 七段译码 驱动器 具有加减计数 计 数器状态所存 七位显示译码输出和驱动等功能 CD40110 有 2 个计数时钟输 入端 CPu 和 CPd 分别用作加计数时钟输入和减计数时钟输入 由于电路内部 有一个时钟信号预处理逻辑 因此当一个时钟输入端计数工作时 另一个时钟 输入端可以是任意状态 进位输出 CO 和借位输出 BO 一般为高电平 当计数器 为 0 9 时 BO 输出负脉冲 在多片级联时 只需要将 CO 和 BO 分别接至 CD40110 的 CPu 和 CPd 端就可以组成多位计数器 由于 CD40110 集成了编码 译码和驱动三个为一体的强大功能 因此本电 路不用编码电路 当 CD40110 接收到信号的上升沿时 CD40110 开始计数 经 过它译码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数值 在数码管显示 9 时 再来一个脉冲 个 位的数码管就显示 0 同时 CD40110 的进位端 QCO 有一个上升沿的信号给十位 的 CD40110 的 CPu 端 这样就形成了两位的计数器 CD40110 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阳极 LED 数码管 显示器的 BCD 码 七段 码译码器 特点如下 具有 BCD 转换 消隐和锁存控制 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 CMOS 电路提供较 大的拉电流 可直接驱动 LED 显示器 CD40110 是一片 CMOS BCD 锁存 7 段译码 驱动器 引脚排列如图 所示 其中 a b c d 为 BCD 码输入 a 为最低位 LT 为灯测试端 加高电平时 显 17 示器正常显示 加低电平时 显示器一直显示数码 8 各笔段都被点亮 以 检查显示器是否有故障 BI 为消隐功能端 低电平时使所有笔段均消隐 正常 显示时 B1 端应加高电平 另外 CD40110 有拒绝伪码的特点 当输入数据越 过十进制数 9 1001 时 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 LE 是锁存控制端 高电平时锁 存 低电平时传输数据 a g 是 7 段输出 可驱动共阴 LED 数码管 另外 CD40110 显示数 6 时 a 段消隐 显示数 9 时 d 段消隐 所以显示 6 9 这两个数时 字形不太美观 若要多位计数 只需将计数器级联 每级输 出接一只 CD40110 和 LED 数码管即可 所谓共阴 LED 数码管是指 7 段 LED 的阴极是连在一起的 在应用中应接地 限流电阻要根据电源电压来选取 电 源电压 5V 时可使用 300 的限流电阻 为了验证计数器 锁存 七段译码 驱动器 我们采用 74LS248 译码器和 CD4518 计数器来熟悉验证电路原理 实践证明很有效果 因为仿真库没有 CD40110 3 43 4 单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 本电路单稳态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是 当 CD4013 接收到从二极管 D9 送来 的信号时 由 CD4013 组成的单稳电路开始延时 在 Q 端输出高电平送至三极管 Q1 基极 使 Q1 导通 蜂鸣声发出报警声 此时表示有一箱已装满 同时马达 停止转动 计数器停止计数 在单稳延时过后 报警声停止 单稳输出为低电 18 平 此时的低电平使三极管 Q3 导通 马达开始转动 计数器开始计数 直到又 一箱装满后 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由 D 触发器 CD4013 组成的单稳态延时电路 CD4013 的 1 脚在稳态时为低电平 不动作 IC 的 CP 端 3 脚受正脉冲上升沿触 发 数据端 5 脚 D 的高电平传送给输出端 Q IC 的 1 脚电位变高 电路进入单 稳状态 这时有输出 IC 的 1 脚电位变高的同时 电容 C4 经过电阻 R10 充电 当 C4 两端电压充到 CD4013 第 4 脚清 O 阈值电平时 IC 的 1 脚恢复低电位 单 稳态结束 外电路断开 单稳态结束后 IC 的 1 脚变为低电平 为下一次触发 作好准备 19 第四章第四章 ProtelProtel 设计设计 4 1 Protel 设计的过程及走线图设计的过程及走线图 1 新建工程文件 File new 命名马全城 保存桌面 右击新建一个原理图 文档 File mew 选择原理图 新建一个文件成功 2 在封装栏中添加库 add Removr Deprotel99 Library sch add OK 系统默认的库文件 Miscellaneous Devices lib 注 也可以不添加 3 现在可从任务栏中调出想要的电子原件 注 封装名一定和 PCB 原件名一 样 4 纸张大小与纸张的放置 Design options standard 设纸张的大小 Border 边框色 sheet 背景色 Options 横放和竖放 Title B 备注栏大小 5 制作原理图库文件 新建库文件 打开制作库文件 Tools Rename component 命名 OK 绘图工具绘制所想要的图形 保存 如要修改在库文 件中点 Update Schematics 6 再次做原理图库文件 Tools New component 绘图形 保存 OK PCB 库方法相同 7 修改已有的库文件 选好要修改的元件 Edit ctrl c 关闭窗口 打开 第 5 项 ctrl V 修改保存 绘制原理图时可直接到桌面导入已设计好的库文 件 20 8 放置网络标号 工具栏中 Net 命名相同的两引脚在网络中已相连 9 原理图画好后进行查错 TLOOS ERC 对话框中 sheets sheet Active sheet 当前 OK 有错误或有警告会有提示 点错误处会在原理图中有显示 我先画好的线路图 sch 文件见下图 10 生成网络清单 Design create Netlist 第一选项 Protel 第二选项 Net Labels and 第三选项 Active project OK 11 绘图工具取消或调出 View Toolbars Dtloos 12 查看原理图中元件对应的封装 双击原理图元件 看 FootDrint 栏中 注意引脚顺序 13 原理图生成表格 Reports BillofMaterial Next Next Next Finish 21 14 创建一个 PCB 文件 命名 双击打开 15 创建一个 PCB 封装原件 新建库文件 在库文件介面下 Tools RenameComponent 命名 与原理图原件上的封装名一样 绘图 保存 再 做下一个库文件 ToolsNewComponent 点 Cancel 关闭 点 Rename 命名 保存 16 用向导创建复杂的库文件 Tools ToolsNewComponent 选择单位 mm 选封装类型 选焊盘尺寸 焊盘距离 线宽 焊盘数量 命名 与原理图原件 22 封装名一样 next OK 17 更改板层管理器 Design LeyerStackManaher 多面板中可添加信号 层电源层 单面板和双面板一般不用更改 18 调出一些常用的层 Desig Options Allon 打开所有层 Alloff 关闭 所有层 Usedon 自动打开常用层 或自已根据情况来选择 19 向 PCB 板中导入网络表 Desig LoadNets 找到要导入的文件 如果显示有错误可能是刚才设计好的库文件没有导到 PCB 当中 在 PCB 介面下点 Add Renove Add 20 PCB 板设计线径设置 Desig Ruels 焊盘与走线的安全距离 拐弯 角度 布线优先级 多面板中才用到 直线线径 21 调出工具栏 View ToolsBars Placement Tools 22 按 号键可加一个过孔 焊盘属性中设成 GND 表示此焊盘与地相连 23 PCB 图中取消所有元件参数 双击元件 点 Loca 点 Comment Hide Hide 前打构 24 绘制完毕进行铺铜 选择顶层或底层 多边形填充工具 Tsb 键 GND 间距 10mil 25 查看是否有设计规则错误 Tools DesigRulecheck RunDRC 26 在图纸中快速找到封装原件 Nets 网络 coponents 中 在放置栏中选 电容 Sele 会自动显示出 27 导出 PCB 图 File Export 重命名 路径保存 OK 补充部分 1 自动布线 Tools AutoPlace 可进行几次自动调整 原件在板中的位置 23 AutoRout All RorteAll 2 PCB 安全间距 Desigh Rus Routing cleare 10mil 设线宽 Placemen 前构去掉 3 PCB 中取消飞线 Document Options conections 构去掉 4 调出机械层 Design mechanicalLayers 5 常用快捷键 ED 标尺 DM 机械层 G 设置误差 6 常用的层面 Toplayer 顶层 Bottomlayer 底层 Multilayer 复合层 4 2 Protel 设计三维图设计三维图 24 第五章第五章 设计过程中的心得设计过程中的心得 25 作为一名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 我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 系统地学习 了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的各门课程 我们的课程以数电 模电为基础 进一步又 学习了高频 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程 下面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 的总结 第一 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 选择恰当的 感 兴趣的题目 这对于整个毕业设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极大 第二 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 查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良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 因此资料是否全面 可靠 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 进程 第三 有了研究方向 就应该动手实践了 设计的完成不仅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一种检验 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意识到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才能实现其价值 第四 这份毕业设计的来得要求我必须熟练掌握 Protel99SE MultiSIM2001 等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 26 第六章第六章 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 使我感受到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