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doc_第1页
山东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doc_第2页
山东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doc_第3页
山东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课时提升检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教版)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来源:学_科_网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递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予足够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运输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4.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D.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5.小刘不经意间手指被针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并感觉疼痛。在此过程中()A.先感觉疼痛,然后手迅速缩回B.反应速度快是因为此反射过程只有两种神经元参与C.缩手反射中枢在脊髓,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D.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6.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甲图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7.(2013烟台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9.(能力挑战题)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10.(2013苏州模拟)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科学的是()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50分)11.(26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 ,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2中的1表示,该结构可能由(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 的作用,此反射属于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12.(24分)(能力挑战题)图1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为 。(2)神经递质释放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特点。(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表现是。(4)结合图2中信息解释人体血钙低时,肌肉抽搐的原因: 。答案解析1.【解析】选C。该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体表的温度感受器,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解析】选B。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正确;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迅速内流引起膜电位变化,B错误;由图中的糖蛋白可推测,上侧为膜外侧,下侧为膜内侧,故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C正确;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为磷脂的亲水端,会与水面接触,D正确。3.【解析】选B。a中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变,是通过神经递质胞吐的过程来实现的,消耗能量。神经递质能够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具有专一性,能够与特定的神经递质结合。是突触小泡,里面含有神经递质,b处兴奋产生后,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易错提醒】(1)突触小体不等于突触,二者范围不同,位置不同,但都包括突触前膜。(2)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糖蛋白识别。4.【解析】选A。根据题意,河豚毒素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导致神经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所以A项正确。河豚毒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传导,与酶活性、膜流动性、膜通透性及激素无关。5.【解析】选C。手指被针刺的缩手反射过程中,手先迅速缩回,然后感觉到疼痛;因为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痛觉形成则在大脑皮层;神经冲动可以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6.【解析】选B。甲图中,为感受器,为效应器,A错误;为突触,其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乙图中,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C错误;兴奋处神经元细胞膜内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错误。【方法技巧】解决有关反射弧的识图题,首先要学会对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7.【解析】选C。刺激肌肉,信号先传到电流表左边,产生电位差,再传到电流表右边,产生电位差,所以电流表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项正确。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刺激M点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现象,B项正确。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应为化学信号电信号,C项错误。刺激N点,兴奋只能传导到N点左边的细胞体处,所以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8.【解析】选D。脊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仍有离子进出细胞,但此时离子的移动对膜电位的维持并不产生影响。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对突触后膜产生刺激,导致Cl-内流,进而使内负外正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故膜电位不能由正变负;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的释放,则突触后膜不能受到正常的抑制作用而表现为持续兴奋,即肌肉痉挛。【易错提醒】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属于胞吐,虽然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很多,有些还是氨基酸,但其运输的方式都属于胞吐,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神经递质,以达到传递兴奋的目的。9.【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突触无突触小泡,无神经递质,由带电离子直接通过通道传递信息,且膜两侧是对称的,因此兴奋在电突触中的传递是双向的。电突触由离子传导,传导速度较化学突触快。【易错提醒】不能正确区分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结构特点,也就不能准确判断信号转变过程,因而无法确定兴奋的传递方向。10.【解析】选B。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在脑干;S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11.【解析】(1)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或突触A的结构可以推断,为感受器、为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此时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2)图2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1应为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该结构可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3)图3中的Y来自脊髓,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当兴奋到达Y后,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并传导,最后引起肌肉收缩,此反射属于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取指血时手指并未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此时X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答案:(1)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2)突触小泡高尔基体神经递质 (3)兴奋非条件抑制12.【解析】本题以神经肌肉接头为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