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doc_第1页
第一章 导论.doc_第2页
第一章 导论.doc_第3页
第一章 导论.doc_第4页
第一章 导论.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导论一 人类传播发展简史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非语言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一)、非语言传播时代 :用非语言符号进行较为复杂的传播。交流特点:信息简短和单一,且缓慢进行。(二)、口语传播时代语言大约产生于9万年前到4万年前之间。 (1)语言拓展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2)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成为人类重要的思想工具。(3)在长度、复杂性、准确性和精细程度方面,语言可以记忆、传递、接收和理解的信息。(三)、文字书写时代1、文字大约开始于5000年前,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2、文字起源于图画,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例如: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我国商代的甲骨文3、造纸术的发明及手抄传播(四)印刷时代1、我国在公元450年最早发明了印刷术。唐朝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书籍。2、印刷术的发展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促进了书籍的廉价化。3、印刷机的出现为近代报刊的诞生奠定了基础。4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 (以纽约太阳报先驱报为代表)的出现,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五)、电子媒介时代: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技术等等的发展1、电影1895年12月28日,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誉为“电影之父”。 2、广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3、电视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的诞生。4、互联网 网络传播是指以一系列高新传播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于1969年在美国问世。5、从互联网到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特点,而以个人化、目标性、双向互动、全球性传播的独特优势,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巨大冲击。6、电信技术:1837年,美国人赛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电子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在19世纪70年代研制的电话系统;无线系统的出现以意大利人马可尼1895年的无线电通信实验获得成功为标志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时代名词解释相关施拉姆对人类传播史的比喻: “最后7分钟”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后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 使信息社会这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家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以及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这两部书的出版。 (信息社会的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原始渔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 第二次浪潮: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第三次浪潮: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二 传播概论(一)传播的概念传播的四种定义 共享说: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局限:这是以信息的理解、接受、共鸣为前提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信息的理解的差异性,共享不能完全实现。 影响说: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局限: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往往是相互的,传播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传播并非总是有目的性的 社会互动说:传播是把互不关联的现实世界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 。局限:并非所有的传播都是互动的过程 反应说:有机体对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局限:刺激行为不仅仅在人类社会发生,生物界也如此,这样定义会消解传播的学科规范。传播的主要特征传播是一个自然而然、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是一个多重分享的过程传播是一种行为、关系和系统传播的前提之一是双方要有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二)传播的类型二分法人to人:直接传播面对面:私人传播/公共传播 系统or非系统传播人to技术/技术to技术:间接传播系统or非系统传播四分法人类传播社会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非人类传播(其他的一些传播类型与领域:危机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健康传播、企业传播等)(三)传播学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于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社会科学,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密切联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传播学研究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传播学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三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层次(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传播对象内部的运动规律:研究传播的社会本质,揭示各种社会、各个时代的传播特征,发现反映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传播实践的理想目标。研究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传播的应用理论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提高相互影响的有效性;探讨传播的应用理论,解决传播的技术操作问题等。2 研究传播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研究人们在传播实践中集合而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研究人们在传播指导下的文化行为从文化现象把握传播的发展轨道和工作模式研究人类的文化传播形态3 研究传播与社会的关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传播通过信息、观点的传播交流,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力量,能够促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变化。研究社会对传播的管理和控制(1)社会是如何通过物力、财力等管理和控制传播行为的;(2)社会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了传播发展的规模 (3)传播行为与国家、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4)国家如何控制、管理和调节传播活动等(二)传播学的研究层次1从考察传播现象的角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传播过程研究、传播行为研究、信息科学研究、效果研究;2从传播内容的角度展开的研究: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传播媒介管理、传播与社会变迁、传播与信息社会等研究。3从传播行为和传播范围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自我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三)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传播学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和非平衡性共存的结果。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联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社会整体;具有自我创造、自我完善性的系统;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德国社会学家鲁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在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社会系统中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传播选择因而也具有不确定性。)宏观而言,可以协调社会信息系统在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从微观而言,可以针对某一类别的信息现象,提供传播学的一种具体解决方案传播学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传播障碍、传播隔阂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传播障碍: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传播隔阂:指个人、组织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距离。思考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这一概念的描述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征?(2)根据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