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doc_第1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doc_第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doc_第3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doc_第4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 诗 文 鉴 赏 古诗文鉴赏一、从内容方面理解1、 弄懂作品的表层含义 明白词语的含义 用典 修辞手法 理解句子结构(调整语序)2、 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诗句的语境义 对上下文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 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背景 诗句的意境义 首先,分析作品所叙述的事、所写的背景、然后再脑海中形成画面,根据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其次,把握感情基调。 把握诗的体裁 感情基调 理解具体内容 有些题目往往照应,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特别注意: 注意一些咏物诗,要联系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 托物言志的作品 由注释小序破解内容 从作者背景联想 从褒贬别辨别倾向 从诗眼领悟主旨(诗中诗眼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从意象把握情感 冷色悲伤 暖色喜悦 从意境洞察心胸(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形成的艺术境界)二、从艺术角度欣赏 人物形象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景物形象 动作形象 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鉴赏依据 环境(自然、社会) 情节 人物身份性格 鉴赏角度 人物思想感情 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 景物形象;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鉴赏依据;景物的自然属性 鉴赏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动作形象;通过对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文学形象的方法 1、 把握外在形象后边所说的言外之音2、 通过再找形象,填补形象空白3、 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意象是渗透着诗人的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意的物象化也是情 景交融的形象)四、理解诗词中语言的变形1、 词性的改变 形容词动词 名词动词2、 语序颠倒五、领会重点词的意蕴1、 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他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2、 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词,主要是动态的意象动词。3、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4、 数量词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达情意说明事理非常重要。5、 虚词虚词在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起到疏通文意、呼应开头、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劲等美的效果。六、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1、 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精深的意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达积极向上的感情。2、 沈郁顿挫笔调苍老遒劲。所描绘的得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的色彩和悲剧气氛,同时有相应的格律和铿锵的音律相配。3、 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之于世、惑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慷慨不平。4、 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华丽,显现于质朴无华的特点,但是平淡中蕴含着深意。5、 婉约细腻具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如抽丝。6、 含蓄委婉既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藏在与本意看似无关的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联想思而得之。7、 清新明丽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入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的水珠。8、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基调或趣味。9、 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10、 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绚丽、变幻莫测即用华丽的辞藻、多样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特别提醒: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 朴素自然白居易 通俗易懂杜 甫 沉郁顿挫李 白 豪迈飘逸王昌龄 雄健高昂温庭筠 绚丽香艳李商隐 朦胧隐晦杜 牧 清健俊爽王 维 诗画一体李清照 缠绵悱恻辛弃疾 慷慨悲壮高 适 悲壮苍凉陆 游 悲壮豪放苏 轼 豪放旷达七、表达技巧 作者的观察和描写角度1、描写 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 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 以人烘托人 烘托 以物托物 以物托人通过通过乙物来烘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渲染东归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或心理等细节的描写可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主要从侧面描写对象。衬托把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衬托出所列举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正衬;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反衬: 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工笔是对事物注重局部实物细节描写,对其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白描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的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去意味深长。铺排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进行铺排陈述。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世的开头先言他物,而引出后面的正文。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曲笔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动静结合动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抑扬结合对要褒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无论哪种都是要突出后者。虚实结合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进行直接的正面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可是作品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加。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是描写对象形象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2、 抒情直接抒情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借景抒情是人将自身要抒发的感情或表达的思想基于在特定的人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用典抒情事典;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句,目的在于加深诗词的意境, 促使人联 想而寻意于言外。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3、 结构开门见山是个开头就进入主题,不拐弯抹角。层层深入诗歌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牲是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前后照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首尾照应,这样就使诗歌浑然一体,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伏笔铺垫一系列非主要的情节做主要的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注意和感情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不同题材诗歌鉴赏 一、写景抒情诗1、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是一经诗人大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2、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这里牵涉一个情感寄托问题。分析诗歌,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3、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行、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此外诗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要注意。在语言运用发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通过不断解读和体味剖析,从而领会诗人不同的风格。二、咏物言志诗首先,既是咏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的形态、色泽等,追究贴切逼真,但是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会不能算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就应该向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到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和品格,既要形似也要神似。所以,读一首咏物诗,首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其次,咋欣赏咏物诗的时候,要注意作者寄托的感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遇、情趣、爱好以及观察的角度、深浅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也会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感情寄托的,在阅读时要分清。但是,无论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在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却有意无意的、有深有钱的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的态度,或寄托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着生活的道理。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的说,咏物诗从整体结构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不同,往往能反引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事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的形象并不融入描写对象中。三、边塞征战诗1、 从多个角度切入,体会整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把握所反映的时代风貌。2、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3、 注意每首诗的思想感情特点。注意体会悦动与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戍和久戍思乡的矛盾,报效朝廷的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国家的矛盾、爱国主义是主旋律,一定要把握这个主旋律。四、怀古咏史诗1、 弄清史实2、 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因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3、 领悟情感。诗人怀古咏史大致分为;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诗者自己并不置身其中。把历史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自身的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4、 分析写法。五、即事感怀诗1、 体会诗人所抒之怀是否是真挚感人。特别是思乡、思亲、怀友、离别之作。2、 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即事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信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是那样精雕细刻,但是一些诗作,凭着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需仔细揣摩。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芭蕉 常用以表现孤独,离情别绪白云 思友怀人之情冰雪 品格高洁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蝉 凄楚哀婉长城 指代守边战士长亭 指代送别地登临 忧思、叹老、思乡、怀人雕虫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东篱 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杜康 代指酒芳草 比喻有美德的人表示怀人风骚 优秀文学作品或文采泛指诗文浮云 不值得关心与重视的人 比喻漂泊的游子比喻小人孤舟 比喻漂泊孤独之感扁舟 象征自由关山 多与思乡念人有关,表现征戍离别之情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鸿鹄 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鸡肋 比喻缺乏又不忍舍弃之物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惊鸿 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菊花 高洁的品格劳哥 泛指送别的歌莲 谐音“怜”表达爱情和谐恬静的意境芦管 即芦茄,常表现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南浦 代指送别地三径 代指隐士居处黍离 借以表现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瑟瑟 借指绿色式微 泛指事物由盛至衰松柏 象征孤直坚忍的品格铜驼 表现历史的沧桑五柳 隐者的代称梧桐 象征凄苦愁绪阳关 离别时唱的歌月 表现离愁别绪,思乡思国之愁表示永恒猿啼 象征悲伤折柳 代指赠别或送别表现离愁别恨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折腰 比喻屈身事人鹧鸪 表现思乡离愁冰心(冰壶、玉壶冰) 心性清明纯洁尺素(双鲤) 代指书信捣衣(捣练、暮砧、寒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