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三-五单元).doc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三-五单元).doc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三-五单元).doc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三-五单元).doc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三-五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迟到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1师:林海音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17自然段,标出关键句段,体会小海音是如何犯下这个错误的,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父亲是什么态度?2小组合作学习(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1)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B师: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2)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A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B师: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再读C师: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亲了。再读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1)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2)师: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爸爸瞪着眼,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动。同学们猜一猜,小海音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3)师: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4)师: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学生的观点可能有两种:A不该打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小海音会多么害羞呀,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一点也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B该打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该打。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她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该打。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1)师:父亲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来又赶到学校来给她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读一读。思考: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2)生读,交流。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3)师: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4)学生交流。(5)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小海音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1师: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2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3师: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1师: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原文。发放材料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阅读。2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师补充叙述林海音的文学成就,课件出示: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1)体会林海音后来能取得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与父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2)训练语言表达: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对父爱的认识?父爱如山,父爱如大海,如阳光、月光、春风、春雨3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四、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9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创新点: 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作者或者作品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程序: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现象反思小结开放作业一,激情导入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齐读课题.秋天是我们看菊花的时候,在这时候作者想到了谁?(母亲).这是史铁生为了怀念母亲,写下的文章,谁能介绍一下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二,自主探究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默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画出课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并把简单的体会批注在书旁. 三,合作交流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2,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抓信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得详细,让学生透过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亲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3,然而当时我未能体会母亲的这一片苦心,这无私而伟大的爱,就在母亲与我诀别的时候,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们想想这话是什么意思? 四,创新想象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那种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已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时机给学生虚设情境,诉说心声.可以这样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亲墓前,要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 五,反思小结学习了本课,我们被文中的母爱感动了,说说你的母亲是怎样爱你的? 六,开放作业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最易让人产生怀念之情,尤其是当秋菊怒放时。今天,让我们继续陪同作者去看菊怀人吧!(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史铁生的遭遇和经历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谁用简洁的语言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上节课的收获。二、读文感受母亲的忍。1、当作者这样对母亲喊叫时,母亲是怎样的反应?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出示课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生读)请大家再默读这句话,对于“扑”“抓”“忍”。你是怎样理解的?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抓住学生的手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请再默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除了哭声,还有什么?请大家再回到课文当中,找一找,看看母亲哪些忍的细节让你感动?圈一圈,画一画。简单批注预设一:忍住病痛师:你们知道肝癌有哪些症状吗?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母亲的话。预设二:三个悄悄1、“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3、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预设三: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拓展:1、“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冬夜杂咏秋菊)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3、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宋全芳备祖)通过老师刚才的介绍,现在你对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了?(生自由交流)2、师生合作读,“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孩子们,多少年过去,儿子终于明白母亲那句没有说完的话。你们读懂了吗?你能替她说完吗?3、一起来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下面同学就结合这句话,可以小组合作,好好讨论讨论,可以自己思考,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4、出示照片,读读他在病隙碎笔中的这段话,看看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到了怎么样的一种境界。(出示课件读: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师:对这样一位作家,因为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愿意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几本专著(课件出示:推荐书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5、同学们,咱们再来看看课题,史铁生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再读课题。板书设计:9、秋天的怀念我(俩)(们)暴怒无常好好儿活母亲扑抓忍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和图影资料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4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2.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谈话导入。1.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争场面,简介时代背景。说说你看后听后的感受。2揭示课题,读题,再说说:在那个年代,你希望父亲背袋里装些什么呢?3设置悬念:那父亲的背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2.指名概括地说。三、精读,感悟理解。1.浏览全文,思考:当得知背袋里装的都是家信的时候,我和妹妹的心情如何?(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2联系前文体会,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惊呆了、失望、委屈?背袋里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实在是差太远了。文,找出文中表现我们心里想法的句子,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大块大块美味的腌肉、最好的奢望、每晚睡觉前、盼着、又香又酥;终于、又大又满、口水就禁不止往下流、假装、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教师相机指导)3根据前文的学习,不难理解此时,我和妹妹惊呆了、失望、委屈的心情。那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自读第11自然段思考。(指名读文回答)过渡: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2. 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教学重点: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过程: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背袋里装的全是(家信),面对这一背袋的家信,妈妈的反应较之我和妹妹更为剧烈。2回顾上节课内容,填写:我们是()、()、()、(),而()的妈妈却是由(),再到(),最终()。3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这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二、精读,感悟理解。1自由读第1-4自然段,说说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坚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词:独自、总是、终于、向来、从未等体会)2联系时代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坚强的妈妈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会有哪些困难?以帮助学生适时想象)3互动交流。4这么说,每封家信实质上就是妈妈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所以,爸爸回来,带的全是家信,则正是爸爸对妈妈()肯定和重视,并表达了和妈妈一样的情感()。5爸爸爱家及家人还在其它方面有体现吗?读文,找一找,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等词句体会)6由此可见,每封带回来的家信实质上也是爸爸(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更珍贵了。难怪,她看到背袋里的家信,会()地小声抽泣,会()地掩面哭泣,会()地放声大哭。7让我们带着妈妈这复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吧!8.对此,我们都能够理解,作者又怎会不明白妈妈这“哭”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呢?让我们将10-11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吧!三、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1一背袋的家信将一家人的浓浓深情展露无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在感情朗读中再重温一遍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这篇文章如此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感人,还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题目设悬,扣人心弦;采用倒叙,层层深入;人物描写,深入人心等。我们不妨也学着作者表达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一件至今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家信爱我和妹妹:盼;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明白爸爸:全是;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妈妈:坚强;小声抽泣、掩面哭泣、放声大哭古诗诵读秋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2、板书:秋思。齐读。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评读。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互动交流。三、品读,感悟情感。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4、指名读。四、回读,总结、积累。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2、背诵古诗。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五、拓展延伸。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语文乐园(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在区别中识字,了解前、后鼻韵母以及平、翘舌的不同读法,说好普通话。2 读内容丰富的句子,认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感受其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的表达效果。3 读孝经、论语中的语句,积累语言,并了解、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4 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积累成语。(二)过程与方法:1 在区别中识字,读准字音。2 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 联系生活实际和插图,在体验中读、品、悟,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 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2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读中感悟,理解词句;语言训练,积累运用词句。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自由地反复读词,读准字音。2、指名读。3、默读思考:说说你有哪些发现?4、全班交流小结:每小组内的两个词语都是音近词;第一组带点字前后鼻音不同;第二组带点字平翘舌音不同。5、以各种形式巩固读音:分男女生读游戏:听音辨词齐读。6、列举其他类似的词语。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2.指名读、说:都使用了排比句式。3.再自由读,边读边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 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5. 教师辅导归纳小结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第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在秋风中热烈绽放的情态;第二句使用排比之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气势充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6 .指导感情朗读。7尝试说说排比句。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要求:读通顺、流利。2.再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师小结。3.指导感情朗读。4回想句子的意思,反复朗读,尝试背一背。5交流其他三字经、论语中的语句。四.学习“成语故事”1 自由读文,说说成语邯郸学步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再读,说说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可笑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3 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正确、有条理的表达。2 学会聆听、思考、质疑、交流。(二)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谈话交流中,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2.在创设真实的情境中,分角色互动交流,初步掌握交际方法。3再现交际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待人接物,文明热情、讲求礼仪。2注重交流互动,增进情感,相互学习、促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讲求礼仪、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交流,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1同学们,你们知道近期学校又有哪些新变化吗?2.学校的这些新变化可真不少,一定会吸引邻校的许多师生来参观的。为了到时候,更好的展现学校风貌,让他们来了有所收获。今天就让我们提前做个准备吧!假如今天邻校的师生代表就来到了咱们的学校参观,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呢?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呢?3互动交流:待客时,热情文明,讲礼仪介绍表述时,正确、有条理客人质疑时,认真倾听、仔细作答。4待客之道,在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想客人所需。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邻校朋友,现在,我们也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到别校去参观,我们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5互动交流:态度谦逊、举止文明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善思会问,互动交流。二.真实交际,初步掌握交际方法。1 .同学们,咱们可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啊!行动起来吧!2 .按要求分小组、分角色。3到校园中进行真实交际。(师巡视辅导)三. 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1.再次回到课堂,以竞赛的形式,分小组汇报真实交际的情况。2.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3.评出并颁发最佳礼仪奖、最佳表述奖、最佳互动奖,将此次交际的影响引向深远。习作家庭趣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4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5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 课前回忆、搜集家里发生的趣事。2互动交流,明确习作要求,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3鉴赏范文,学习写作方法。4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5交流习作,修改提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注重家庭情感交流。教学重点: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教学难点:1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2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开启思维。1 家是幸福的港湾,你爱你的家吗?举例说说。2 你家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件?3 组织交流,开阔思路。4 教师小结:发生在家中的事情很多很多,要更好地展现家庭趣事,就应选取最令你难忘的趣事来写。二、互动交流,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1 静静地思考一会儿,从搜集的素材中选取典型的事例与同桌谈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最能突出“趣”的事例去谈,指导想说几件事的学生,注意理清顺序,确定详略,有重点的讲)2 全班交流。三、鉴赏范文,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1、听教师朗读优秀习作,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记叙趣事表达对家的爱的?2、互动交流。3、教师小结:有详有略地叙述,突出“趣”。通过家庭成员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写真事,突出“趣”;抒真情,表达爱。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自评自改习作。2、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3、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4、针对某些典型情况,教师有目的讲评。5、集体修改。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1、按要求,再次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11黄河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准确地运用词语,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4、了解黄河的变迁,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的保护意识。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的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想象黄河源头的美丽环境,体会作者对祖国如画江山的热爱。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画面,请猜一猜,画面中出现的河流是我们国家的哪一条河?师板书课题:黄河师: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现在,你对黄河有了怎样的认识?师: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一起去寻找那令人神往的源头。(补充板书课题“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重要内容。1、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要注意“缀、澈”是翘舌音,“恋”是边音。注意“辩”和“辨”的区别。3、指名说说课文重要内容。三、深入学习课文。1、师:黄河源头的景色为什么使人迷恋?请自由读课文。2、指名学生回答,并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3、师相机指导。抓住在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来体会作者对黄河源头向往的程度之深,要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第二自然段要抓住“飘舞、游荡、裹”来引导学生去想象,根据文字来相信黄河源头的美丽,并与朗读结合起来。四、练习本课生字的书写。第二课时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二、继续深入学习课文。1、师:黄河源头的景色为什么使人迷恋?请自由读课文。2、指名学生回答,并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3、师相机指导。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抓住重点句子“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朗读品味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另一个重点句子“啊!这就是黄河源头吗?捧起水,洗洗脸吧!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呀!”,请联系上下文,“啊!”包含了哪些情感?看看那一股股涓涓细流,那如棋子般的小石头,我不禁赞叹:“啊!”指名补充完整。欣赏课文插图:这就是黄河的源头,作者是怎样去亲身感受的呢?学生自由读本段,谈文字体会。师:是啊,值得纪念的太多了,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黄河源的奇景会成为真实的永恒。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来读吧。三、拓展、积累、升华感情。1、小结:难怪作者对黄河源如此的向往,它不仅美丽,而且它是我们炎黄子孙母亲河的发源地,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象征,可是今天母亲河却在哭泣。2、播放关于黄河的录象,同学们,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想法?3、发起保护母亲河的倡议4、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背一背。12藏北草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写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品味藏北草原之“美”,体会作者对藏北草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一、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藏北草原。2、你们对“藏北草原”了解多少?3、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4、再让同学们谈体会。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些什么?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3、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整体感知,师相机板书。5、请你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6、指名回答:7、师小结:第1自然段、26自然段、78自然段。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自由读第一段,体会情感。2、指名读,师相机指导。3、采取多样的读书方式要读,读中进行体会。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藏北草原”。四、练习本课生字,进行书写。第二课时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一、通过朗读引入本节课的学习。1、齐读第一自然段。2、师:“我深深爱着藏北草原”,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藏北草原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只有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划下来。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1、指名读26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集中写了藏北草原的什么特点?2、再读,把能表现草原“温柔之美”的语句和词语圈出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3、同座位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4、指名反馈。5、指导朗读“阳光下,绿绿的草地闪着迷人的色彩。最吸引人的是那雪白的羊群吃着嫩草。”“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的生命中在草地上飞舞。”再引导读重点语句。6、小结:是啊,这绿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飘香的酥油茶构成了这藏北草原独有的美景。难怪作者不禁心中赞叹“美啊!实在令人兴奋”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7、师:“我欢呼、我兴奋、为故乡,为我的藏北草原”藏北草原不但自然风光美,草原上的人们更美。他们勤劳好客、勇敢善良,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师和同学们齐读78自然段。13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二)简单介绍张家界。(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四)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1)“意念”指什么云。(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七)作业。1抄写词语。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第二课时(一)听写字、词。野性磅礴绵亘蜿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亭亭玉立难以言状返朴归真(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三)讨论、交流。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2读“野水”的美景。(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0索溪峪的野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荡涤胸怀古诗诵读观书有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