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doc_第1页
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doc_第2页
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doc_第3页
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doc_第4页
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戏曲家周昂墓志铭、作品定性等史实考辨摘 要: 常熟清代戏曲家周昂为世人少知,他的家世和作品也多模糊不清。本文从周昂的诗集、戏曲作品入手,考辨周昂的家世及作品的关系,许多观点和邓长风先生有出入,后学不揣浅陋与邓长风先生商榷。关键词: 周昂 墓志铭 戏曲作品 考辨邓长风先生周昂的生平及其兕觥记传奇本事(以下简称本事)一文(载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是继周妙中先生江南访曲录要(载文史第二辑,1963年出版,以下简称录要)后对清代戏曲家周昂的生平、家世、作品等作深层次探索的力作,然而在对周昂的家世考证、作品定性上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袁枚为周昂所作墓志铭实为生圹铭在对周昂生卒年考证时,邓先生征引了周昂的好友姚齐宋(号古愚,清,常熟人)的狎鸥轩集卷四周少霞六十寿序,考订出周昂之生应在雍正十年壬子(1732);同时否定了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周昂”条所载的“袁枚曾为之作周君少霞墓志铭”一说,理由有两条:一是袁枚卒时(袁枚卒于嘉庆二年,(1797)周昂尚在(周昂在嘉庆三年,(1798)为瞿颉的元圭记传奇题词(见录要);二是既然有墓志铭就应该有生卒年,与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周昂条下注的“生卒年不详”有冲突。根据这两条理由,邓长风先生得出袁枚为周昂作墓志铭“纯属无稽之谈”。455周昂的少霞诗抄五言律诗(常熟图书馆藏)收录了周昂的一首读吴竹桥太史随园游宴诗次韵呈袁简斋太史兼促为余志墓。吴蔚光(17431803)号竹桥,清常熟人,与袁枚交厚,与周昂同邑。从诗中得知周昂托吴蔚光代请袁枚为其志墓,但袁枚有无回应尚不明确。袁枚全集第二卷载周君少霞墓志铭:“竹桥太史执讯曰:吾邑周君少霞病且革,索某铭墓,某谢曰:子奇士,非奇文不足以铭君,为代请随园可乎?少霞喜,力疾赋四诗并状以来”545袁枚应吴蔚光之邀为周昂志墓至此已无可怀疑;并在少霞诗抄中收录了袁枚所说的周昂写给他的“四诗”呈袁简斋先生四首,在诗中周昂详细说明求墓的情况,其中两首为:金粉江山旧得名,随园花事遍莺声。风流别有闲中味,不羡摊书宋子京。两载沉疴药不灵,已营生圹预求铭。一缣敬为先生寿,拟叩洪钟愧寸莛。袁枚接受了周昂的请求,为其作周君少霞墓志铭至此已有结论。邓长风先生推翻“袁枚为周昂作墓志铭”的观点所使用的证据是:袁枚去世时,周昂尚健在,据此否定了袁枚为周昂志墓的可能。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对生圹铭的解释是:“人犹在世,预作墓志铭,以为身后之用”35,因此,周昂在世时为自己营建生圹,并请求袁枚为生圹作墓志铭,不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在周昂少霞诗抄病“颈系琴弦还证武(巫云前世有冤妇),棺营漆炬预铭彬(将营生矿)”和呈袁简斋先生四首“已营生圹”中得到了证实。由此可以得出:袁枚为周昂所作的墓志铭,应是生圹铭。邓长风先生又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周昂”条无周昂的卒年记载,否定辞典所依据的袁枚为周昂作的周君少霞墓志铭:“又倘若袁枚真有所谓墓志铭之作,为何该辞典又在周昂条下注曰生卒年不详呢?”455这又牵涉一个常识,即为死者做墓志铭时,一般注明生卒年,但是为生圹所作的墓志铭要把生卒年,特别是卒年空下来,由其家人勒石时加以完善。二、西江瑞传奇的创作与周昂仲子周伟之死无关徐校同调编(录要引全文)在周昂传的末尾有一小段文字“岁丁未(乾隆五十三年,1787)仲子伟亡,赵出也,乃寓意于赵氏一块肉,作西江瑞传奇”。邓长风先生在本事中同意徐校的这一观点“丁未(1787),又遭仲子之丧;而仲子伟之母赵氏才是周昂的原配夫人”456,认为周伟之死与周昂写作,西江瑞传奇之间有着某种联系。首先周伟的生母不是赵氏。周昂一生多娶,在他的少霞诗抄七歌诗中记述了他前三位亡妻的情况:“有妻有妻乐綦缟,缘悭无一卜偕老。就中结发情更深,闻病驰归一灵杳,继配生儿患蓐痨,形枯髓竭半途抛。三娶可怜一夕逝,黄昏笑语三更号”再结合少霞诗抄的其他悼亡诗,周昂的前两位夫人的情况就可见一斑:“难免鸾胶续,终身恋旧姻。情深畜以弟(长余二岁),谊笃敬如宾。秋雨孤衾梦,春风旧幔尘,莫愁小儿女,遽做衣芦人”。少霞诗抄挽赵孺人赵孺人是周昂的原配,和周昂情深谊笃,并且有子女留下。由七歌可知他的第二位妻子是患“蓐痨”而死,“蓐痨”俗名“产后病”是因产后气血耗伤,感受风寒等引起的。这和少霞诗抄悼亡室归氏有吻合的地方“岂料充闾喜,翻成绝命图,尔真行踽踽(临殁云:我一人往何处去,足痛难行)我忍听呱呱(儿生仅弥月)”。周昂的第二位妻子归氏是由于生产得病,一月后亡故。周昂一生有四个儿子,少霞诗抄名二子中提到的两个儿子“今皆先我而逝”,就是七歌中提到的夭折的伯、仲二子“有子有子露头角,天赋良材皆卓嫈,伯氏殂时我不家,继悉缘由苦痧毒,仲也三月才新婚,病未三日已沉绵,医药无灵势不及,一命安得须臾延”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是周凤池和周凤台,在他的多首诗中提到如少霞诗抄示凤池、凤台、少霞诗抄二月八日遗凤池、凤台。周凤池,字春波,(1774-1810年)419,邓长风先生在本事中已考证;由“下扶弱弟”可知他和周凤台的年龄相差较大。周昂在少霞诗抄余意中提到自己“壮岁难堪两度鳏(予年三十四两丧偶)”,周昂生于1732年,三十四岁应是1765年,因此,归氏去世的时间至迟在1765年,此时的周凤池还没有出生,所以归氏所生,应是周伟。由少霞诗抄自悼“妻随子丧(丁未丧子,壬子丧妻)”而得周伟的确切卒年为乾隆丁未(1787),赵允怀支溪诗录记载“司训有子伟,弱冠能文,遽卒”,弱冠以后的周伟,“新婚才三月”就离开了人世,周伟的生年应在1767年前不久,与归氏去世的时间最为接近。周伟的母亲是归氏,不是赵氏。徐校的“仲子伟亡,赵出也,乃寓意于赵氏一块肉,作西江瑞传奇”的论断本身是错误的,那么由徐校的论断派生出来的邓先生的观点也就有了商榷的必要。其次,创作西江瑞传奇的时间在前,周伟死亡的时间在后。西江瑞传奇现存此宜阁刻本,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馆藏。南图藏本封面题有“琴川刘博文刻”,卷首载署“嘉平五日少霞氏病笔”之西江瑞传奇序。丁未当为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平月是指十二月,那么西江瑞传奇的成书时间应是1787年12月5日。至于周伟去世的时间见少霞诗抄哭伟儿“小除归棹雪飞英,入夜鸺鹨不绝声。惨杀临终频叫唤,阿爹两字欠分明”。小除为除夕的前一天,得的是急病,三日而亡。这说明周昂创作西江瑞传奇时,其子周伟健在,而且处于新婚蜜月之中。时间顺序大至为:乾隆丁未(1787)孟冬,周伟结婚周昂病中著西江瑞十二月初五书成十二月二十九日周伟辞世。因此西江瑞传奇不是悼子伤亡之作。再者,“赵氏一块肉”的说法不是徐校凭空捏造的。周昂的史学著作彤管遗徽是一部“咏周秦至明后妃御事”的史诗。在记录南宋杨太后的诗后有一条按语:“杨太后焚香吁天曰:吾为赵家一块肉,忍死间关,今至此,复何言?遂与昺赴海死,余作西江瑞传奇即此事也。”周昂创作西江瑞传奇旨在颂扬文天祥、谢枋得、王炎午等人在宋元交替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在西江瑞传奇序中,周昂将这一意图表露无遗,“因思王炎午生祭、谢枋得哭树,皆千古不可磨灭者。丁未冬,杜门养疴,错举其事,谱为传奇。虽其中稍有附会,然激昂慷慨,亦正气之余也,岂特比淫词艳曲,为此善于彼哉!”把此种创作意图附会成悼子之痛,不能不说是徐校误导了后人。注释: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王英志.袁枚全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清周昂.少霞诗抄m.常熟图书馆藏清刻本,本文所引周昂诗均出此。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年。清周昂.临川梦次韵题词.鸥梦馆消夏小抄m.常熟图书馆藏清刻本。按: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