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问问.ppt_第1页
第四章问问.ppt_第2页
第四章问问.ppt_第3页
第四章问问.ppt_第4页
第四章问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4 1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4 2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的发展与深化4 3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特征 4 1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 一 否定观点1 1979 R 迪克 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论显性比较优势 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 RCA 某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额 该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 世界该种产品的出口额 世界全部产品的出口额 若RCA 1 则意味着该国以出口该种产品为主 如果不考虑贸易扭曲 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没有重要的影响 2 山姆普森和斯奈普 根据一些服务要求提供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事实 推断传统的H O理论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 尤其是要放弃 两国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的假设 他们认为 限制要素流动 或服务的接受者 会阻止服务的国际流动 国际服务价格的均等化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这就对传统的H O埋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 3 G 菲科特克蒂 反对派代表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 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发生的 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储藏 统计方式不同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而在海关进口中没有显示 二 肯定观点1 萨皮尔和卢兹 1981在世界银行的一份经验分析报告中指出 一个国家的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他们使用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分别选择了三种类型服务 货运 客运以及保险服务 1977年数据 样本包括13 35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对其数据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 有形资本 或实物资本 禀赋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享有比较优势 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保险和其他私人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 结论 一个国家的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2 辛德利和史密斯 1984从纯理论角度看 应用国际经济的标准模型分析服务的贸易与投资不存在多少困难 服务贸易研究的主要困难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测度和统计 尽管服务与商品相比存在显著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区别 但比较优势理论的强有力的逻辑完全可以超越这些区别 辛德利和史密斯则详细分析了影响比较优势规范化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适用性的三个原因 1 政府出于各种目的 对服务业施行特别管理和市场干预 2 各国对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种种顾虑以及由此引发的限制政策 3 政府出于保护幼稚工业的需要 拒绝开放国内服务市场 他们认为 在理论上 源于这三种理由而出现的管制措施并非是政府所必然采取的 因为这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措施未必是最优的 也没有理由认为它们是影响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主要障碍 相反 在理论或经验分析中 没有必要在概念上严格区分商品和服务 或者说 从纯理论角度看 应用国际经济的标准模型分析服务的贸易与投资不存在多少困难 服务贸易研究的主要困难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测度和统计 两位学者的结论是 尽管服务与商品有显著区别 我们也应对此予以重视 但比较优势说强有力的逻辑 便之能够跨越这些差别 他们不再根据传统的H O模型或一些附加因素 诸如技术差异 规模经济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说明比较优势的来源 而是考虑到一些政策对政府是否有用 政府可利用这些政策 以有利的方式去改变国家所处的比较地位 3 琼斯 R W Jones 和卢安 F Ruane 1990年 琼斯和卢安建立了一个特定要素模型 将服务贸易分为服务要素贸易和服务产品贸易两类 分析技术和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 分析最终服务贸易方式选择问题 结论 1 服务产品贸易或特定服务要素贸易的相对收入取决于本国的服务要素禀赋和技术优势 2 选择任何一种贸易形式都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福利 但同时选择两种贸易形式优于选择任何一种 3 贸易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国内外最初的要素禀赋和技术 但不能仅仅根据贸易前的服务价格和要素价格来做出选择 模型中特定服务要素在国家间是流动的 而劳动是非流动的 贸易的主因是技术和技能性服务要素票赋国内外有差异 工资以国际标准计 假定其他要素均等 这时 服务供给由当地技术和特定服务要素票赋决定 需求则反映当地的需求和收入 两位学者认为 服务产品贸易或特定服务要素贸易涉及贸易收益 但相对收益取决于国家的相对服务要素票赋和相对技术比较优势 只有在产品和要素贸易同时发生时 才能保证通过完全专门化实现贸易收益最大化 否则 服务产品价格或特定要素报酬将在国家间均等化 其他差异则扩大 三 修正论观点1 塔克和森德伯格 1988 传统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分析主要有四方面的局限 1 H O模型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 2 商品和服务在R D投入和广告效用上有差别 研发 R D 3 许多服务存在着两个阶段的函数 4 市场结构和国内管制环境对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更具影响 但通过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 或许可以恰当地解释 1 而当可贸易服务的生产函数与主要要素投入相结合时 任何国际服务贸易将依赖于需求因素而非生产成本 运输成本 消费者收入 服务种类和消费环境等因素都构成服务的贸易条件 2 R D投入和广告将加强服务贸易而非在它们生产中使用要素的需求市场特征 这样 某些服务流将偶然地具有与服务出口国的国内市场不同的需求特征和规模 3 许多服务常作为中间投入 如金融 咨询 电讯服务等 参与贸易与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 因而会出现两个阶段的生产函数 先是服务生产函数 再是使用服务投入的商品 或服务 生产函数 这个两阶段的要素投入是异质的 4 相对于商品而言 市场结构和国内管制环境对服务的生产与分配具有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他们认为 由于存在上述局限 传统的比较优势说无法圆满地解释服务贸易 但是 通过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 或许可以更恰当地解释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2 迪尔道夫模型 1985 1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从各种假设 封闭 半封闭 自由贸易 说明 均不会影响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 2 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 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并结合东道国的相关资源优势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即若允许服务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也符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3 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 要素禀赋决定服务贸易的模式 在某些情况下 要素也可能发生逆向流动 即由价格较高的一国流向价格较低的一国 如管理要素 贡献 在比较优势说的适用性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进一步证明了商品与服务贸易的不可分性 事实上 迪尔道夫从要素价格出发 在比较优势说的适用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他过于相信要素 在上述第三种情形中 最终决定要素出口与否的是服务的价格 只要A向B提供同质服务的价格较低 即使A的M价格较高 也一定会出口M 另外 他对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 是进一步证明了商品与服务贸易的不可分性 4 2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4 2 1伯格斯模型 1990一 假设条件 1 市场完全竞争 2 规模报酬不变 3 两种要素 资本K 劳动力L 4 生产两种商品和一种服务 二 服务可做为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 三 验证 传统的H O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服务贸易 4 2 1伯格斯模型的主要内容 探讨了服务贸易 服务技术出口对于贸易双方的影响 揭示了服务提供者服务技术的差别是如何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服务贸易格局 如果服务部门只使用劳动一种要素 则无论哪种产品密集使用服务 都将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加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减少 所以 服务技术的出口未必会损害服务出口国的比较优势 相反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损害服务进口国的利益 结论 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技术的出口一般会改变出口国的贸易条件 提高出口国的经济福利水平 4 2 2萨格瑞 Sagari 模型 1 在H O S模型中引入技术差异 分析了影响一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 2 分别从不考虑技术差异与存在中性技术差异两种情况 得出金融服务贸易的特定表达式 3 结论 技能性劳动力是形成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而相对丰裕的耕地与实物资本禀赋则是比较劣势的原因 4 贡献 1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H O S理论假设假定技术要素无差别且相对不变所带来的局限性 使修正后的模型更加符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2 萨格瑞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77年世界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 进一步证明了技术差异和熟练劳动是各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这一命题 H O S理论证明 在要素价格均等化 各国投入产出模型相同条件下 要素票赋与贸易的关系可表达为 总之 萨格瑞将技术差异因素纳入H O S理论框架之中 来分析国际金融服务贸易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该理论假定技术要素无差别且相对不变所带来的局限性 使修正后的模型更加符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另外 萨格瑞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77年世界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 进一步证明了技术差异和熟练劳动是各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这一命题 4 2 3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 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更能贴切地解释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的现实 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企业产出水平的提高 收益的增加和要素分工的益处促使企业分散生产区段 由此产生协调 管理 运输和金融服务等组成的服务链 当生产过程的分散呈国际化趋势时将诱发国际服务贸易 规模报酬 Returnstoscale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 进而变动生产规模 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报酬递增产量 收入 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A 单区段的生产过程生产区段 消费者总成本函数 TC1 a 1Q平均成本函数 AC1 a Q 1边际成本函数 MC1 1服务投入仅参与生产区段的内部协调和联结厂商和消费者的营销活动 B 分散化的生产过程生产区段 服务链生产区段 消费者总成本函数 TC2 a 2Q平均成本函数 AC2 a Q 2边际成本函数 MC2 2固定成本上升可导致较低的边际成本 SL成本应加入固定成本 C 生产区域不断分离 生产区段 服务链生产区段 服务链生产区段 消费者 前一区域产品为下一区段的原料 生产区段 服务链生产区段 消费者服务链 各个生产区段同时进行 最终组装 对于任何分散水平 即各生产区段通过各服务链对较大固定成本的联结 使得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且新的分散技术导致更高的分散水平时 平均成本下降速度将越快 总成本TC a b M H 总产出 O c 当产量小于h时 采用国内分散生产方式 当产量大于h时 采用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分散方式进行生产 最优成本产出曲线 beMh向左移动的效果 H e h h点为国内分散生产与跨国分散生产的界点产量 国际贸易中的服务链 揭示了国际服务贸易中生产者服务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 结论 随着现代服务技术的进步 国际服务链相对成本下降 h点左移 所以 在各厂商积极利用国际服务链进行高效率分散生产的过程中 国际服务贸易 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贸易便获得大幅增长 4 3国际服务贸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