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doc_第1页
033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doc_第2页
033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doc_第3页
033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钢公司1号高炉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孙武全 华小飞 胡剑刚 (新钢公司第二炼铁厂)摘要 对新钢l号高炉2009年4月份,由于原燃料条件变化,特别是的炉顶布料溜槽在不断地磨穿过程中,由于没有炉项成像设备,未能被及时发现,当布料溜槽被严重磨穿至落料点时,诱发了4月24日晚上高炉炉凉事故。通过分析高炉炉凉的具体原因,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总结了处理实践的成功和不足。关键词 高炉 炉凉 经验教训1事故经过 2009年4月24日,早班炉况顺行。炉温后期偏高,由于喷煤房限量,从中午1200时减轻负荷,396tt减到344tt,1434限煤从85th降至5th炉温合适,1645改装制压边缘气流。晚班1800接班后,炉况顺行,炉温合适2010到2105出现小的边缘管道,透气性指数最高到17000(正常透气性指数为12000一13500),压差0077MPa,顶压0120MPa,料线正常。到2200时料速逐渐加快料线不正常,基本在21米左右(正常料线在09米)。2329第一次塌料到309米,塌料后压差为0085MPa,透气性指数16700,风量为1330m3min。4月25日022和047两次减氧赶料线。100料线赶为正常后恢复富氧量。此时si=040下降到03。312第二次塌料到23米,塌料后出现明显的管道气流,项温上升较快,从160上升到300,压差从0092MPa下降到0075MPa,透气性指数17600,风量依然保持在1350m3min。340第三次塌料,料线从10米到27米,塌料后悬料,热压从0187MPa上升到0221MPa,350si=031。403第四次塌料到29米,塌料又出现管道,管道堵塞后,透气性从18000下降到7600,压差从0075MPa上升到0126MPa,风口挂渣,加净焦2车约3t。507第五次塌料到284米探尺一直未动,520si下降到015,52l停富氧,座料,料线到34米,座料后风量恢复至1130m3min,料尺依然打横。加净焦15t,减轻负荷由325tt降至279tt,大幅度降低碱度,烧结从9610减到9010,井岗山矿由0610加到1010。7l0座料,料线到19米,风量1130m3min。期间开铁口多次,均未出来渣铁,805出现大塌料,料线从06米塌到55米,与此同时减风到850m3min控管道。后又出现几次小管道,风口出现挂渣涌渣现象。1110休风,14个风口全部灌渣。2炉凉的原因21客观上的原因211布料溜槽磨穿 该布料溜槽是在2008年9月26日更换,到被发现的磨穿时不足7个月,寿命非常短。由于被磨穿两个300200洞,相连接成喇叭形状。这导致炉料几乎全部布到中心,未能达到预期的布料目的,而焦炭粒度大的,大部分可布到边缘。这样布料导致边缘气流过分发展,中心气流被矿石压死的现象。这也就是4月份以来渣铁物理热不足,渣温差脱硫能力差,内控优质品率低的原因,也是诱发这次炉凉直接原因。212炉顶呈像不能工作。 炉顶呈像损坏,没有及时修复,致使无法从炉顶呈像中观察到溜槽的运转和布料情况。曾经我们也有过从炉顶呈像设备中,观察到溜槽被磨穿情况,并及时休风更换。没有出现炉况失常故事。虽然溜槽被磨穿出现边缘气流发展,但由于我们在调剂上也采取了让边的装制,况且焦炭负荷变化不大,这就掩盖了事件真正的原因,未能及时发现溜槽被磨穿。213溜槽寿命过短 该布料溜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使用时问不足七个月,未到设计寿命。22主观上的原因是工长操作、判断失误。 (1)当炉温趋势己经开始向凉,压差长期偏低,料速过快,炉温下行时,工长没有及时减轻焦炭负荷。 (2)连续塌料炉况恶化时没有停富氧,减风不到位,补加净焦最太少。 (3)在低炉温下进行座料,使冷料下达炉缸,加剧了炉凉。23管理制度上的原因 (1)没有和料溜槽磨穿的应急预案。 (2)没有布料溜槽等关键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3处理过程31 风口处理 将所有灌渣的吹管中节弯头卸下更换,打掉小套内的渣铁。并用耐火泥重新堵上,装上新的吹管和弯头。32用氧气烧开铁口两侧的风口(1号和14号风口)和铁口连通 卸下1号和14号风口的中套,扒出部分焦碳,用氧气向下往铁口方向烧,同时铁口也用氧气烧,并装炸药炸开铁口冷凝渣铁。试图将铁口与风口连通,但未能成功,便装上中套小套和吹管准备复风。33部分风口送风 4月26日0点35分第一次用1号和14号风口送风,风量1500m3h,由于渣铁无法下达到铁口,风量逼到零位,被迫休风,l号和14号风口被灌渣。主要是因为复风前铁口和风口没有被连通。 4月26日1点56分,再次休风,这次彻底把l号和14号风口与铁口连通,直到有渣液从铁口流出。4月27日11点25分第二次复风,风量2000m3h左右,热压控制在0125mpa,关炉顶放散阀引煤气操作。全关混风阀,风温最高达900C。在复风过程中,尽量勤排放渣铁。开铁口排放渣铁情况见表l。 随着渣铁顺利排出,曾多次试图开风口,来增大进风量,加速熔化渣铁,但均未打开风口。 28日015第三次休风,开13号风口,并烧开2号、3号、4号、11号、12号风口重新堵泥处理好风口。复风后用1号、13号、14号风口送风,逐渐加大风量为2600m3h,控制好压力01l0mpa,压差0092mpa,但炉况悬塌料频繁,而且2号、3号、11号、12号风口相继自动吹开。风口自动吹开时间见表2。28日1420第四次休风处理好所有风口。开4号风口,1556复风,复风后,用l号、2号、3号、4号、12号、13号、14号六个风口送风。不久7号、8号、9号风口又自动吹开。其余各风口自动吹开情况见表3。 28日1813第五次休风重新堵7号、8号、9号风口。复风后,风量按4500m3h,热压0145mpa操作。随着铁水物理热由1312度上升到1386度时渣铁流动性改善,渣铁能比较好的分离。此时引铁水过撇渣器,当物理热上升到1407度时,此时炉缸热量已经上升,炉况逐步恢复到正常。4月28日650捅开最后一个6号风口时风量恢复到7400m3h。4炉况恢复 此次炉况处理整个过程耗时73小时。炉况真正地恢复正常是在28日150物理热上升到1374,流出渣量30t铁量55t。出铁不再受限制,高炉接受风量,东西探尺相差不到05米,探尺开始走刀口,热压稳定、压量关系正常。41 各种操作制度的调整。411送风制度的调整主要是进风面积和风量及压力控制和调整。整个处理过程进风面积和风量的调整如下表所示:412造渣制度调整调配比降碱度,铁烧9410,减到810,块矿由0610增加2l0,炉渣碱度由12降到105。413装料制度调整由 CC273135 323OO213383 332 改为CC2831 44OO30 8 矿批由9500kg批改为6000kg批,后期炉况恢复之后逐步扩矿批,27日第50批由6500kg批扩为7000kg批,28日第10批扩为8000 kg批,第28批扩为8500 kg批,第39批扩为9000kg批,第56批扩为9500kg批。414热制度调整具体调整如表55炉况恢复情况 炉况恢复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送风恢复阶段,第三阶段为炉况转顺阶段。 第一阶段:处理风口,休风把风口全部烧开,见焦炭后再重新堵泥。 第二阶段:是每二次休风到第四次休风期间,处理风口,扩大送风量。 第三阶段:是第五次休风到风口全开,风量加全。炉况完全转顺。6炉凉处理的经验及教训61成功之处 (1)迅速降碱度:正常炉况铁烧94,块矿6。R2=12倍左右,处理炉况调配比,铁烧80,块矿20。R2=l02倍左右。 (2)整个处理过程没有烧坏风口,尽管多次自动吹开和多次休风处理风口,但并没有一个风口烧坏,漏水,恶化炉况,为尽快恢复炉况奠定基础。 (3)加净焦和降负荷到位,为开风口和加风量,增加炉缸热量,尽可能多的融化渣铁创造条件,使炉况得于迅速恢复。 (4)加强炉前力量,调来6号高炉部分人员帮助处理渣铁,提高了炉前处理渣铁的能力。62不足之处 (1)由于风口与铁口没有连通就急于复风,导致第一次复风失败,休风后1号。14号风口灌渣,延长了炉况恢复的时间。 (2)风口没有堵好,导致多个风口自动吹开,而被迫再次休风堵风口,影响了炉况恢复进程。7结语 (1)炉顶呈像系统是工长观察炉内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