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0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doc_第1页
课时作业10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doc_第2页
课时作业10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doc_第3页
课时作业10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0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一、选择题117世纪末,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为改变这一面貌,俄国的当务之急是()A发展资本主义B废除农奴制C发展文化教育 D打通入海口解析:17世纪末,俄国还是一个内陆国家,因此D项是当务之急。答案:D2下列关于彼得一世经济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发展经济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C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D开办的工厂以兵工厂为主解析:经济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军事上的需要。答案:A3彼得一世改革的突出特点是()A削弱贵族势力 B推行重商主义C建立各种学校 D移植西方文明解析:由彼得一世出访荷兰、英国等国和其改革的内容分析,D项符合。答案:D4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解析:注意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和改革内容进行分析。A项是改革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B项为C项服务。答案:C5关于彼得一世军事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军事改革是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行征兵制农民服兵役而贵族不服大力发展海军A BC D解析:军事改革中规定贵族也要服兵役,故不正确。答案:B6彼得一世曾得意地说:“这场战争是花了三倍时间读完的一所充满血腥而又危险万分的学校。一般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七年结业,而我们的学校却花了三倍的时间才读完。”彼得一世所说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俄国与英国的战争 B俄国与瑞典的战争C俄国与芬兰的战争 D俄国与挪威的战争解析:材料出自课本中的小字部分,即1700年到1721年俄国同瑞典的北方战争。答案:B7在彼得一世的法令中曾有这样的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主,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段法令体现了彼得一世改革的哪部分内容()A军事 B经济C加强中央集权 D教育解析:从沙皇的权力可分析出C项正确。答案:C8彼得一世上台后,曾微服出访欧洲,并在某个国家的造船厂认真学习造船技术,还拿到了毕业证书,这个国家是()A荷兰 B英国C法国 D瑞典解析:彼得一世曾经到荷兰造船厂学习。答案:A9改革后的俄国在与哪个国家的斗争中取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A芬兰 B瑞典C荷兰 D波兰解析:俄国打败了北方的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答案:B10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是在()A1689年 B1703年C1721年 D1861年解析:俄国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是在1721年。答案:C11彼得一世曾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推行的经济政策是()A重商主义 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解析: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为了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他在鼓励私人办厂的同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关税。答案:A12下列哪一项内容最能表明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B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建立和扩大海军C鼓励发展工业,允许工厂主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D推行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技术解析: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鼓励发展工业是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因此,C项表明他的改革是非资产阶级性质的。答案:C13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A鼓励商品进口 B推广平民教育C废除农奴制度 D建立新式海军解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向西欧学习,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发展学校教育,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还鼓励地主自己开设工场,使用农奴劳动。故符合史实的选项为D。答案:D14马克思说:“彼得一世改革确定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现代俄国政策”是指()A资本主义政策 B中央集权C发展工场手工业 D欧化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现代俄国政策”的含义。答案:C15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种子”是指()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B保留了农奴制度C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D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析:由“启蒙的种子”可知A、B、D三项都不符合。答案:C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彼得改革后,一位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更谈不到超过他们。”俄国的海军力量也大为加强,1725年,俄国的舰队包括35艘大战舰、10艘巡洋舰和200艘小战船,28 000名水兵。材料二彼得一世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他还曾经颁布法令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材料三图一强迫行人剪胡子图二彼得大帝审问太子 阿里克谢(油画)请回答:(1)材料一反应的直接信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材料一、二信息概括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2)材料三反映的信息主要有哪两个方面?(3)综合三则材料信息,概括彼得改革的主要特点。答案:(1)直接信息:彼得一世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尤其是炮兵和海军力量大为增强。原因: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海军发展;进行经济改革,鼓励私人兴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增加税收;实行沙皇专制,加强中央集权。(2)一是用强制的方式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二是用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严厉打击阻碍改革的势力。(3)以建立军事强国,保障对外扩张为主要目的;欧化改革为主要内容;态度坚决、手段残暴。17阅读下列材料:国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国秩序仿照欧洲制度来加以改造。经济性的革新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施行了人头税,强迫一切男性农民,不分老幼,都必须缴纳,又开办了许多呢绒织造厂和其他编织厂。在这些工厂里做工的都是农奴和工人政府并贷款给商人去建设新的工厂。彼得为保证商人得到足够的劳动者,把整个农村的农民都划给工厂了。教育彼得极注重教育,甚至强制施行。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造船和外国语,并开办了一些学校。AB雪达科夫苏联通史简编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些方面的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答案:(1)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2)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而且注重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彼得一世的改革是用极其粗暴的手段推行的,而且没有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这段材料介绍了彼得一世在国家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革新措施。从具体实行的措施看,体现出对欧洲文化的模仿和对兴办手工工场的鼓励,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用极其粗暴的手段推行的,改革中没有触及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1817世纪中国的康熙大帝调整统治政策,使中国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社会局面;同时期俄国的彼得一世身体力行,开始了俄罗斯的“欧化”,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但到19世纪中期,两个国家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最后被动挨打;而俄国则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康熙帝时,中国主要实行怎样的经济和对外政策?有何影响?(2)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又实行怎样的经济和对外政策?有何影响?(3)你认为导致中俄两国命运后来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