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院校“半工半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焦伟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在明确的责任、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有效的配套措施下,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提升教师实践技能,配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建设,解决学生“半工半读”中校外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半工半教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以来,“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模式已在大多数院校得到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这种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解决“半工半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根据“教学相长”原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探索由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技能,同时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提高学生“半工半读”的效率。一、实施“半工半教”的必要性(一)“半工半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是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师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由于目前的高职教育大都是通过外延式发展即增设新校来实现的,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完全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讲,他们原有的文化功底深厚,但急需提高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然而,事实上现在大多数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为了“评估”的需要,纷纷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却忽略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半工半读”模式开展,使得教与学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不及时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必将成为“半工半读”的限制因素。“半工半教”的重点不是要求教师在顶岗中掌握多高的技能,而是为了通过顶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差距,找出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半工半教”有效解决了“半工半读”中的不足。1解决学生顶岗岗位不足的问题。在“半工半读”模式中,由于生产任务紧张等原因,很少有企业愿意一下子拿出许多岗位让学生来顶岗,大多是学校一厢情愿。即使安排一些岗位,也是由一名工人带多名学生,真正动手操作者很少或时间很有限,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实施“半工半教”后,教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可以依托学校自己的实习工厂,指导学生达到与在企业顶岗一样的效果,解决了学生企业顶岗岗位不足的问题。2解决学生顶岗时间过长、效率不高的问题。学生在顶岗中,往往会发现许多不明白的问题,由于有些企业工人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能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对于原理和一些技术参数却难以很好的解释,所以造成学生顶岗时间长,实习效率低。“半工半教”模式中,教师对操作过程相当了解,加上教师多次顶岗,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预见性,能结合理论知识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提高了效率,有效缩短了学生顶岗时间,减小了由于顶岗带来的理论课教学不足的矛盾。3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教师在顶岗时可以通过发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把课堂知识融入实习过程,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与工人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从而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结合自身和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二、“半工半教”模式的建立和运行(一)明确的责任。企业和学校都要制订顶岗培训计划,明确企业指导工人和学校顶岗教师的责任。(二)合理的时间。教师到企业顶岗一般每年两次,通常以寒、暑假为主,每次1个月左右。(三)适宜的规模。顶岗教师的人数以占顶岗学生的1/10为宜,一般即将开设专业课的每个班要有2名以上教师参与顶岗。(四)有效的方法。根据教师已掌握的实践技能分三个层次:初次到企业顶岗前一般安排在校内工厂,由校工厂工人帮带。初次到企业顶岗,由企业指导工人帮带。有经验的教师再次与学生一同到企业顶岗,教师对学生进行帮教。三、“半工半教”中配套措施的实施(一)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半工半读”模式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无疑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造成许多学校不得不删减教材,有些干脆就取消文化基础课教学,这对本来文化底子就不高的职校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半工半教”模式中,我们让文化课教师也不同程度的参与顶岗,这样能针对性的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以利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 关于对顶岗教师和企业指导工人的考核问题。“半工半教”是与“半工半读”相辅相成的,说到底是为了推进“半工半读”。效果如何评价?以往我们只注重对顶岗学生的考核,却忽略了对教师和企业指导工人的考核。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教师和企业指导工人的考核,将顶岗期间考核纳入教师全年考核目标。(三) 关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的建设问题。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半工半读”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但我们以往大多注重学生到企业顶岗,而忽略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半工半教”模式中,我们加大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的建设,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逐步达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学生从“准职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焦伟红 谈玉华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探索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0-122. 刘唐兴 何建湖高职学院半工半读模式中专业教师角色的转化J 职业圈2007,(22):48+503.聂建武 夏粉铃 破解“工学结合”实践中的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13-15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Half-work Half-teaching”Model in Vocational CollegeJIAO Wei-hong(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Pingdingshan,Henan,467000)Abstract: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eriodically work in companies under clear responsibility,reasonable time arrangement and effective mating measurements to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business skills.Combined with classroom and field place integrated building, we can solve the practice and training shortage problem in work-study program.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study pr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