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闽 行 杂 碎.doc_第1页
散文诗:闽 行 杂 碎.doc_第2页
散文诗:闽 行 杂 碎.doc_第3页
散文诗:闽 行 杂 碎.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诗:闽 行 杂 碎孙文涛(2002年元月,“大地访诗人”途经八闽20余天,时值联办“2002年首届中国民间诗歌发展研讨会”在霞浦召开,躬逢其盛,感慨系之!回首青春成残,惜别丝丝如梗,后会何期?谨此赠参会的闽东、闽南、三明诗群的诗人们,兼送民间诸诗友复归四海)*冬梅春桃何时了,江南知多少?闽海昨夜诗又听,星辰廿载不尽唏嘘中!(录拙写虞美人半阕,闽东归来) 节日,诗的节日来临! 赴霞浦。雨一程。雾一程。风一程。沿途小镇,见5列婚队,1列丧队。(死生原来皆风雨兼程!)雨袭风浓,茶林在白雾谷喷吐墨芽。 诗人的故乡永在那飘浮白云朵地方那里的溪水没有变黑变坏飞鸟的喙还朝向天空 从前我是一名诗歌餐馆的年轻食客 今天我是一名诗歌餐馆的半老侍者 青春走好 (关于测霞浦地名)是否“落霞与孤鹜齐飞”,“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双意?若是当取于唐初不久吧。那时,人们还争先恐后传诵王勃才华四溢光射牛斗的长骈。而落霞残照、群鸟渡津则从茲成为此小小海港千古以来令人追怀神往的精神双景。 征衣染就烟酒痕,闽行寸寸旧藕魂;此番追诗达天末,海鼓钭雨浸浦津。(闽东行值49岁生日,步陆游过剑门关句。并遥想知青老歌“劝君多勉励,望君畅怀言”惜别) 先哲们在漫游祖国历程中已 思索过一切 我们只是透过暝濛雾雨再沿地球表层做次 漫游式的点击 49岁。关于死的再遐想。当唢呐高吹,当细雨沾衣,当山道弯弯,当兴冲冲上路的队伍缓缓蠕动。红的是爆,青的是烟,源于青山,还于岚烟。是时候了,老伙计!(俄国睿智的自然主义诗人普里什文曾语:“生命的火星,总有一天是要熄灭的,但一定要在上升的时候。”) 看一看,就走。(再一次顿悟来人间有何贵干?) 戒烟酒更凶,戒酒性更凶,戒性牌更凶,戒牌斗更凶,戒斗贪更凶无论怎么都不能阻止人类遽奔狂趋死亡的朝圣路 有人想长寿,走到一半斫折掉生命的真气。 有多少爱,可以不再;有一次爱,能否重来?!(列车听歌有思) 心怀忧伤者,远方喜欢你;落单寂寂者,文学喜欢你;红尘落魄理想裂灭者,百城烟水迢递道路一齐扑来喜欢你! 奇怪的武夷游。 绵长千百里的武夷山脉,人们却只奔往一个黄溪口的小地方。原来风景只是地图一个小标点。由于点击率太高,它们不堪重负渐渐消失又在陌生处,重新隐现。(想到对风景的看法。从今绝不趋之若鹜。也联想到名人) “羁旅寒舍”,暮愁来袭。 到了明朝随太阳粒子统统蒸发 肉体死亡处菌类堆积,天才死亡处名声堆积,创造死亡处嚣吵堆积。(老话,可是常忘记) 一股粗野一股温柔。一种半诙半谐中东拉西扯话人生荒原式,农民式,东北式。 (车中听“二人转”引发对男女主角性格二个定位,也是对东北人) 历20年,重游龙岩、上杭、长汀终于再次见到数株野梅开放谷中,其花淡黄。(20年前初游,写过初次看见一树野梅开放谷中的诗,兴致勃勃,游兴正浓)(再次磨亮眼睛!磨亮春天!) 你以为我想赞美一个诗人吗?以最真挚的温暖的语言吗是的,当他朝向诗歌之树上那颗永远圣洁清亮露珠时刻。 因为今天男诗人的肉体缺散了麝香。 所以女诗人看来总是不美(比之唐代薛涛)。 这是种神罚。 (关于一种普遍而泛泛的当代女诗人容貌的谈论) 闽江的好风光哟,如果再给我一生,我愿在那儿出生,就做只山村欢蹦跳跃的狗仔。(山黛黛,水青幽,长肥的草叶疯狂地托举南国之冬) 青春并没有真的消逝。 她只是从我这儿向别人的肩头做了次优雅倾斜。 垂下绿帘。旅客们沉入午睡。 窗外的河山在正午无人时刻偷偷妩媚。(车过碧色闽江) 四川人整天坐在茶馆里谈论。谈论什么呢? 如果简约可归为三类,那就是关于吃的,关于喝的,关于女人和如何诗意地生活着的。(在福州餐馆和驾车旅行者吴苏宁、诗友谢宜兴的谈话,谈到闽粤也是往古故国留下最富“人间烟火”味地方:闽菜入肠,终生难忘) 风景永在你没到达的地方。 车声隆隆。历16年,再次于列车上听到震憾着青春、爱、理想毁灭前凄美混合的奏鸣(这些是注定要毁灭的)心,不禁再次深长战栗了一回!(听日本歌曲星有感) 陌生的、熟识的、复杂的、感慨的、兴奋的一齐涌来。一瞬是永生不可复返。兰亭难再。 诗从来没变坏。 诗就立在那儿晶莹。 因为热爱,神才让我看到 “旧山河”。 “诗”字测源。 与神器有关。在神祗旁立言。左边是口语,右边是先祖血祭。 车轮飞转,我们的想头不久就烟消云散。大概这就是旅历的含义。(对于偏狭、固步自封、虚妄种种的自我修订和嘲讽) 从无限辽远处看,诗人的心地和精神的透亮度,是无论怎样眺望也不过分;大地的宽广壮丽性,是无论怎样也难企及;而大地上人民的干净纯粹,则是无论怎样也一次次突破我们的原本狭小侷促。(旅行笔记) (再谈通往诗人故乡的路)山杜鹃阵阵,水秧田葳蕤。一条遥远的飘带。吉祥的路。(在驶往宁化的大客车上沉思) 消逝过,才惟美 模糊了,才清晰 “荔子忆故乡风味海天万里旅怀”(抄录福州西禅寺光绪年间半句楹刻)(2002年1月30日 福州北京车中)*简历: 孙文涛(1952)吉林人,青年期因失学在公共图书馆自学10年。著有诗集野蔷薇风雪黄昏,散文诗集摘自笔记原想扔掉的片段,散文集北部边疆漫游散记京华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