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雎不辱使命.doc_第1页
22.唐雎不辱使命.doc_第2页
22.唐雎不辱使命.doc_第3页
22.唐雎不辱使命.doc_第4页
22.唐雎不辱使命.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唐 雎 不 辱 使 命设计人:杨亚萍 审核人:王媛【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能自己讲解课文大意。2、了解相关背景,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学习重点】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能自己讲解课文大意。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学习难点】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2、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学习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学习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学(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此基础上再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1、听读(边听边纠正读音,特别是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听到后在书上注出来。)唐雎 以君为长者 以头抢地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诵读课文,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随后完成课后第二题。二、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局如何?(温馨提示:可结合题目,从人物、事件,结果上去考虑。)三、(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温馨提示:先结合课下注释独立完成,再划出疑难问题在组内讨论,必要时可请教老师。)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 ( ) 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 ) 2、结合课下注释和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唐雎不辱使命 ( ) 以大易小 ( ) 秦王色挠 ( ) 长跪而谢之( )大王加惠 ( )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 ( ) 徒以有先生也( ) 3、一词多义使于秦 ( ) 虽然,受地于先王 ( )秦王使人 ( ) 秦王怫然怒 ( )仓鹰击于殿上( ) 以头抢地耳 ( )受地于先王 ( ) 以五十里之地而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 )四、结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研学(合作探究,点拨思路。)一、我的疑惑:(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给对方评定等级,交流各自在自学是遇到的疑难问题。)二、互助组:组长副组长主持组内互动,重点交流疑难问题。三、班级讨论: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己翻译全文。(课本下面没有的注释在书上标注)示学(据理力争,精彩点评。)1、对学讨论和小组讨论之后,抽签决定本组的展示任务,组内就展示内容达成一致,商讨展示方案,做好展示的成员分工,组内预展完毕后在班级展示。2、展示研学三(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每组一段)检学(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注意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第二课时自学(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弦外之音,把它包含的潜台词写下来。)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潜台词: 2、与臣而将四矣。 潜台词: (结论: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圈出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然后再根据要求有针对性的作答)1、你认为秦王真的会“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又是如何回应秦王的?由此你可以看出唐雎和亲王各是什么样的人?秦王:唐雎:研学(合作探究,点拨思路。)一、我的疑惑:(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给对方评定等级,交流各自在自学是遇到的疑难问题。)二、互助组:组长副组长主持组内互动,重点交流疑难问题。三、班级讨论:全文采用对话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四、【拓展与思考】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可从情感、做人、写作等方面来谈。)2、你还了解外交史上哪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请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要求:不少于三个。)示学(据理力争,精彩点评。)一、对学讨论和小组讨论之后,抽签决定本组的展示任务,组内就展示内容达成一致,商讨展示方案,做好展示的成员分工,组内预展完毕后在班级展示。(温馨提示:展示的时候尽量做到声音洪亮,书写工整,态度自然大方。)二、展示自学二和研学三、四题。检学(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完成课后第四题( 以本课为契机,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二、课外阅读。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 明史张溥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俄顷立就 ( ) ( 2)日沃汤数次(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如是者六七始已。 3、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2唐雎不辱使命设计人:杨亚萍 审核人:常巧玲一、积累与运用1、本文出自 。它是一部体史书。相传为 时期所编订。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唐雎( ) 韩傀( ) 休祲( ) 免冠徒跣( )( )王僚( ) 要离( ) 怫然怒 ( ) 以头抢地( )缟素( ) 色挠( ) 寡人谕矣( ) 彗星袭月(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安陵 拂敢 不悦 不辱使命B、庸夫 措意 专诸 白虹贯日C、彗星 唐雎 庆忌 怀怒未发D、挺剑 苍鹰 岂值 何致于此4、重点句子默写(1)布衣之怒, , 。(2)天子之怒, , 。(3)若士必怒, , , 。(4)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聂政之刺韩傀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 。5、翻译句子(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6、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答: 二、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比较阅读【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袂:就是衣裳的袖子。7.解词(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岂直五百里哉?(3)傧者更道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8.译句(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