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 试 手 册第一部分 准备工作第二部分 设备调试第三部分 化验第四部分 工艺调试第五部分 试运行调试将使污水厂在建成后,能够长期正常可靠、稳定地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高效地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通过运行调试、驯化污泥,全面启动系统工作,最终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第一部分 准备工作1、建立调试班子 调试班子的建立应根据污水厂规模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应包括以下人员为保证调试一次性成功,特组织长期从事调试工作并具有丰富经验的展业人员组成调试小组,专业涵盖环保、给排水、机械、自控等,共投入 16 人。各岗位职责分工:组长1人:负责调试工作的整体安排计划及实施工艺2人:负责工艺调试,根据相关工艺参数变化情况调整方案设备3人:负责设备的检查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自控3人:负责自控系统的调试,根据工艺参数要求调整自控方式电气2人,负责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化验3人:负责水质化验分析调度1人:负责现场多方协调及联络工作、专职安全员1人:负责调试过程的安全防护2、调试小组进厂前先收集与本厂相关的资料(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变更内容等),详细阅读、查看以上资料,熟悉本厂工艺流程,了解各种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数量和性能,并熟悉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保养。3、工艺运行调试应具备的前提条件:钢筋混凝土水池已竣工,其结构性能已达到设计要求 ,机械电器设备、室外管网已建设安装就位,技术资料已完善。4、对本厂运行人员进行工艺、机电及安全的理论培训,并对运行人员进行工艺操作的技术指导(包括:工艺流程简介;本厂工艺净化机理;各构筑物作用及运行注意事项;本厂各种主要设备开、停机及运行注意事项等); 对化验员进行本厂常规检测项目的理论培训(包括:化验基本操作要求、仪器使用注意事项、采样地点的确定和采样要求、各化验项目测定过程时的具体要求等)。5、调试小组与本厂相关领导一起开工艺调试工作会议,明确本厂提供的总体要求(调试计划及时间安排等),若有异议,则协商探讨并达成一致。调试小组在会上向本厂提出具体要求(如:工艺调试工作所需要的有关情况和文件;技术、商务资料;对运行人员的要求;对化验室多久能具备化验条件的要求及生活便利条件等);第二部分 设备调试设备调试又称为试车或开车,主要目的是检验污水厂各构筑物及设备是符合设计的有关标准1、试车程序 基本原则:a.电气系统工艺设备仪表自控公用工程b.单机试车联动试车。特殊情况可由试车领导组批准调整。在整个工程系统调试前,必须进行各单体设备的试车及构筑物的通水、试压试验。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满足要求,包括相关电器安装、控制箱、管道阀门等配套设施是否合乎要求,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单机无负荷电动试车。试车成功,经相关人员确认后进入单机带负荷试车。如果发现问题,应找出原因,现场修复或调换至完全正常为止再进行系统设备调试。2、技术准备a、参加试车的技术人员在试车前应掌握和熟悉有关设计技术资料、施工验收规范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等b、施工单位人员、质检人员在试车前应将试车时用的试车记录、操作说明、检验报表及相关规范准备齐全c、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试车前应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提出应急措施3、安全准备a、施工单位应负责的试验项目应配备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检查、监督安全设施和安全操作b、施工单位应负责完善自己负责工号试车用的临时安全设施c、与试车工作无关的人不得进入试车场地d、试车期间各构筑物及管道发生泄漏时,按工艺事故处理,经超越管、放空管排放e、人身安全:试车时按规定划定警戒区域标志,必须由专职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参加试车人员要统一标识,非试车人员不得入内,各构筑物、厂区照明要有专人负责,以保证灯光的照明,避免发生人身事故f、试车期间要配备相应的安全、医务急救、消防及通讯设施,生活后勤服务g、变电室必须派专人岗位值班操作4、试车用物质及外部条件a、施工单位在试车前三天应将试车时所用物质(如:油品、油脂、填料、绝缘材料、防护用品、急救及消防用品等)以书面形式报建设单位以便逐一落实到位b、建设单位在试车前应将试车用外部条件逐一落实(如:水、电、气、汽、试验经费等)c、试车保卫组织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建立,统一指挥5、单体试车进度计划编写单体试车进度计划 例如: 10月9日 10月10日 电气系统 10月9日 10月14日 仪表自控系统 10月10日上午 进水井、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 10月10日下午 细格栅及砂水分离间 10月11日上午 沉砂池 10月11日下午 鼓风机房 10月15日起开始进水,带负荷试车 以上时间安排可视其具体情况由试车领导组适应调整;6、工艺设备预试车1、各工艺设备预试车前的必备条件a、 参加试车的全部人员到岗;b、 电气具备条件;c、 仪表具备条件;d、 试车用水具备条件;e、 各台(套)设备按要求润滑点、润滑量等加注规定牌号规格的润滑油(脂);f、 检查设备所有联接螺栓包括地脚螺栓联接可靠并紧固松脱的螺栓;g、 检查设备电气接地是否良好;h、 检查设备安全装置完好无损;i、 除水泵外在各工艺构筑未进水前其余设备均要求空载试车后,才可进水带负荷试车;j、 试车前各工艺池内必须先清理干净、无杂物;2、设备试车运行中注意检查:a、 设备有无过热振动、异味、异音等;b、 检查各种介质(水、油、气)的管线、阀门有无泄漏;c、 检查设备仪表(压力、温度、转速等)灵敏有效;d、 检查电压电流指示正确,且在规定范围内;e、 试车中,严禁带负荷拉电闸;下面举例说明设备的试车方法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1)主要设备a高链式格栅除污机GLSS17402台b电动葫芦5tc闸门HZJ5台(配手电两用启闭机)d潜污泵350WQE4台(两大两小)e皮带输送机TD75-8008.21台(2)试车前的必备条件a、 参加试车的全部人员到岗b、 电气已具备条件c、 仪表已具备条件d、 试车用水已具备条件(3)试车操作顺序 检查准备工作除污机电动葫芦闸门及启闭器潜水泵皮带输送机除污机试运行a、 清理池内杂物,复查各部件连接情况,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试车。b、 开机前先通电起动,观察设备有无异常响声,发现问题,立即停车,检查处理。电动葫芦试运行a、 首先检查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活及润滑情况,电器绝缘等是否符合 规范要求。b、 在无荷载情况下,接通电源,开启后检查各运转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安全可靠。闸门及启闭器试运行a、 检查闸门及启闭器的安装质量,闸门的密封达到设计要求。b、 启闭器通电前先手动,闸门及启闭器灵活自如,启闭器丝杆不颤动,工作平稳。c、 手动无误后,再通电启动,启闭器自动开启闸门,观察电动调节装置工作情况,如无异常现象,即可投入运行。潜水泵试运行a、 检查水泵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电器是否绝缘良好,泵体要升降自如。b、 空载点击启动潜水泵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无异常即刻停泵。c、 带负荷运行时,必须保证连续运行72小时以上。皮带输送机试运行a、 皮带空运转2小时b、 运转中各部位无明显噪音,电机、轴承机各传动装置无异常温升,各托锟、滚筒、转动灵活自如,输送带适宜符合要求。(4)联动试车试车前首先打开进水闸门。试车由厂外干管经进水闸门井,进入格栅井内。水位由仪表控制达到设计要求时,检查除污机、皮带输送机。全部检查合格后,开启出水闸门,试水进入提升泵房集水池。水位超过水泵顶部1米时,先打开水泵出水管的闸门,再开启第1台水泵,若运行正常后,可关闭第1台,然后开启第2台,依此类推,四台全部运行完毕时,试车结束。格栅间开启时先开皮带输送机,再开除污机,停止时先停除污机,再停皮带输送机的顺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5)检验指标 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产品说明书要求,检查并填写试车记录和试验报告。细格栅(1)主要设备a.回流式格栅除污机HZ2.15-20002台b.无轴螺旋压渣机LZH200/61台c.螺旋式砂水分离器LXF3561台d.皮带输送机TD75-500/61台e.平板钢闸门PGZ6台f.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DX-3-12-201台(2)试车前的必备条件参加试车的全部人员到岗电气已具备条件仪表已具备条件试车用水已具备条件(3)试车操作顺序检查准备工作闸门及启闭器皮带输送机无轴螺旋压渣机螺旋式砂水分离器除污机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闸门、启闭器单机试运行a.检查闸门及启闭器的安装质量,闸门的密封达到设计要求。b.启闭器通电前先手动,闸门及启闭器灵活自如,启闭器丝杆不颤动,工作平稳。c.手动无误后,再通电启动,启闭器自动开启闸门,观察电动调节装置工作情况,如无异常现象,即可投入运行。除污机试运行a.清理池内杂物,复查各部件连接情况,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试车。b.开机前先通电起动,观察设备有无异常响声,发现问题,立即停车,检查处理。皮带输送机试运行a.皮带空运转2小时b.运转中各部位无明显噪音,电机、轴承机各传动装置无异常温升,各托锟、滚筒、转动灵活自如,输送带适宜符合要求。无轴螺旋压渣机、螺旋式砂水分离器试运行a.清理设备内杂物,检查各部件连接情况。b.开机前,先通电启动观察设备自运转中有无振动和异常响声,安全可靠即可。c.压渣机空运转动4小时,注意观察控制柜各电表显示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螺旋叶片转数为6.3转/min,做好空运转记录。d. 砂水分离器、吸砂泵必须保证连续运转48小时以上。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试运行a.首先检查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活。b.电气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c.在无荷载的情况下,接通电源,检查各运转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均应灵活灵敏、准确、安全可靠。d.开动升降机构,做升降试验,小车在全程上往返运行,空载试验3次。e. 加负荷试运行,加负荷在额定负荷后,全程上往返运行数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4)联动试车a.开启进水闸门,污水由渡槽进入细格栅间。b.污水经除污机进入出水闸门井,然后通过渡槽去曝气沉砂池。c.格栅落到格栅后的皮带输送机上,将栅渣送入螺旋式压渣机进行渣水分离。d.干渣通过压渣机的无轴螺旋筒推到下料口落入喇叭口落渣筒到下层渣斗内后人工运出,渣水将通过压渣机下的排水管,直接排入水渠。e.有事故或需要维修时,关闭闸门,开启事故渠上的闸门,放污水入超越渠,待修复后,恢复正常运行。f.格栅除污机、压渣机、砂水分离器机分别带负荷运转48小时,每4小时做一次试运转检查记录。g.在开启时顺序为:皮带输送机压渣机除污机;停止时顺序为:除污机压渣机皮带输送机。(5)检验指标 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产品说明书要求,检查并填写试车记录和试验报告。第三部分 化验对化验员进行本厂常规检测项目的理论培训和现场操作培训(包括:化验基本操作要求、仪器使用注意事项、采样地点的确定和采样要求、各化验项目测定过程时的具体要求等), 争取使化验员在培菌前就能独立完成DO、CODCr、BOD5、SVI、TN、NH3-H、TP和PH的测定。调试期间化验室任务a、 负责全厂污水、污泥化验工作,保证化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做好原始记录,对所化验出的数据负完全责任,每天报告化验结果。b、 了解和掌握精密仪器性能结构、原理、正确使用各种用具。c、 正确使用仪器和药品,化验操作要按操作规程做,对自己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负责保管和维护,工作完毕应做好清洁工作。 d、 要安全第一,安全用电、安全操作。e、 按时完成日、月、季分析项目。认真做好分析化验记录。f、 按时完成安全学习。水质监测化验项目安排表编号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分析的水样采样点备注1COD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2BOD5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3NH3-N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必要时检测曝气池4TN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5TP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必要时检测曝气池6PH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必要时检测曝气池7SS1次/天进、出水进水井、出水口必要时检测沉砂池、沉淀池出水8T1次/天曝气池曝气池中段现场测定9DO1次/天曝气池曝气池末端现场测定10余氯1次/天出水出水口11镜检1次/天好氧池好氧池的末端12SV301次/天曝气池曝气池的末端、污泥回流泵处13MLSS1次/天曝气池曝气池的末端、污泥回流泵处14MLVSS1次/天曝气池曝气池的末端、污泥回流泵处15含水率1次/天生污泥、泥饼投泥泵出口、脱水机出泥处第四部分 工艺调试工艺调试目的a、 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b、 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反应池最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c、 发现存在问题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要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还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a、 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试车;b、 各种设备的联动试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联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得到妥善处理;c、 全流程已进行了清水联动试车,并确认无直接影响培菌试运行的存在问题;d、 培菌过程所需的人员、材料和工具均已准备齐全;e、 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实习,达到熟悉本岗位职责,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f、 现场24小时均需有工作人员有场;g、 污泥处理系统已配套完成并明确脱水后污泥的处置。工艺调试一般分为培养和接种。培养将城市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暂停进水,进行曝气。在水温、气温都合适的情况下,12天就会出现絮状物,这时可少量连续进水,也可间歇进水,连续曝气。连续曝气一个周后,通过显微镜检查到菌胶团长势良好后即可由少到大逐渐增加进水到设计量,投入试运行。如果营养不良,可加入一些粪便、食品加工业的含氮磷丰富的废液,以及饭店的米泔水等以增快培养的速度。还要注意在培养菌的初期,由于好氧细菌没大量形成,应控制曝气量,避免好氧细菌老化。接种启动基本流程系统启动主要分3个阶段闷曝连续进水驯化稳定进水试运行具体操作方案如下:1、投加菌种 将曝气池注满有机废水(或用清水混合污水至COD300mg/L),按曝气池蓄水量的5%向曝气池中投加脱水活性污泥,尽量在2天内投加完毕。2、培菌步骤 当有菌种进入曝气池时,无论菌种是否投加完毕,必须立即开始培菌步骤。 (1)闷曝:所有曝气机的搅拌都开启,各转角的曝气机风机开启,剩余风机暂不开。根据自控仪表显示的溶解氧变化调整曝气机风机的开停数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5-2.5mg/L之间。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余时闷曝3-5小时后进入静沉步骤。 (2)静沉:将所有曝气机停止0.5-1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静沉前,应将溶解氧提高到2.5-3mg/L之间。 (3)间歇补充废水:按(1)(2)(1)的顺序不断反复上述步骤,当监测到的COD值较最初降低了50%时,向曝气池补充设计处理量50%的有机废水。以前2次进水时间间隔为基准安排进水时间,并且每天将此间隔缩短1半。 (4)完成培菌:经过5-7天的培养,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达到1500mg/L左右时,可以进入驯化步骤。3、驯化步骤:按设计处理量的30%左右连续进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间,在系统正常运行前提下每天按现有处理量的10%递增进水,直到达到设计处理量。注意事项如果为多曝气池的并联系统则应该先在其中1个池子中进行培菌,当污泥浓度达到1000mg/L以上时将一半污泥放至另一个池培养,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池子都达到设计浓度时培菌完成。 闷曝期间的溶解氧控制是较为灵活的。在污泥浓度较低的调试阶段设备的充氧效率非常高,设备全开可以在短短1小时内将曝气池溶解氧从0提高到4mg/L。因此,此阶段需要调试人员密切监控溶解氧的变化,建议每30分1小时测定一次溶解氧值,根据实际变化调整曝气机的开停和开机数量。当污泥的浓度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时(理论值20004000,实际运行时可适当放宽,最佳控制点由系统处理量及出水水质状况决定),需要进行排泥,以便系统正常运行。在运行初期由于未能掌握系统污泥的繁殖情况,应采取间歇排泥方式,每日排泥量应控制设计日处理水量的1%以内,然后根据污泥浓度变化情况逐步调整。 第五部分 试运行试运行期间,严密监视气、水、泥以及味的变化情况,随时做好调整试运行期间注意问题a、 当活性污泥培养成功后,污水处理厂即可投产试运行。试运行的水量可根据来水情况安排,一般开始试运行时按照设计量的一半运行,待正常时再投入另一半试运行。b、 试运行期间为了确定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主要作为变量考虑的因素有污水的稳定、PH、曝气池中溶解氧和污泥浓度。c、 活性污泥的重要参数BOD5、CODCr、MLSS、MLVSS、氨氮、总磷等需要化验室每天监测,用以调整工艺参数。SV、SVI、显微镜检,每天可根据实际需要多次检测,随时调整工艺。d、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在试运行阶段控制、调整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对污水处理量、污泥处理量、污泥产量、沼气产量、药剂耗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应有详细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好氧污泥指标、厌氧污泥指标、脱水污泥指标、沼气成分等应有足够的分析数据便于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试运行前操作人员的培训试运行前应对操作人员做如下培训a、 污水处理厂应组织各运行部分对口培训,研究联合调试方案以及学习设备的说明书、有关的技术资料。b、 请相关的设备提供方的技术人员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注意事项。c、 制定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设备维护保养、供电、供暖、供沼气、仪表、自动化控制等安全、工艺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试运行中人身与设备的安全,以及试运行的顺利。试运行期间化验室的主要分析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水处理厂应全面正常投入分析化验工作,主要分析项目有: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PH值、悬浮固体SS、溶解性固体DS、挥发性固体VS、非挥发性固体FS、总估计TS、氨氮NH3-N、凯式氮 KN、总氮 TN、总磷 TP、磷酸盐、污泥浓度、污泥指数SVI、污泥沉降比SV30、溶解氧DO、总有机碳TC、污泥中重金属(如汞Hg、砷As、铅Pb、镉Cd、铬Cr)、污水中阴离子分析(Cl 、)、污泥含水率%、沼气成分测定(CH4、CO2、H2S、H2)、生物相镜检、大肠菌群检验。试运行期间参数控制表编号监测项目 监测点进水曝气池出水1流量设计值2COD(mg/L)设计值1001003PH值5.5-9.56-8.56-94溶解氧(mg/L)0.8-2.515SV3030%-55%6SVI2007SS(mg/L)3000708氨氮(mg/L)5159BOD5(mg/L)150-5002010水温()40-3533-35试运行控制内容及方法(1)进水负荷:进水负荷的控制包括对进水流量、COD浓度两方面的控制,按公式进水负荷=CODcrQ 式中:CODcr进水COD浓度值(mg/L) Q进水流量(L/h)运行时进水负荷主要通过控制进水流量进行控制,正常情况应以设计进水负荷为基准控制;为应付波动改变负荷时,应控制在设计进水负荷上下浮动30%以内。(2)pH值:运行中控制pH值主要从调节池入手,当pH值接近5.5时可操作加药设备以最小流量缓慢加入碱液。当发生pH值冲击加药系统不能在短时间中和水质时,应加大现有回流污泥流量1倍,待进水pH值恢复再调整回来。(3)温度:当调节池温度高于35时,需要留意的是溶解氧的变化,若表现出供氧能力下降,溶解氧值降低则应减少30%的进水缓解供氧压力。当调节池高于40时,需要考虑引入低温清水降低系统温度。(4)溶解氧(DO):这里的溶解氧是指,自控仪表安装位置的溶解氧情况。当溶解氧高于2.5mg/L时,应关停一台曝气机的风机,如仍然偏高继续关停,需要注意优先关靠出水一端的机器。当溶解氧低于0.8时,首先确定机器是否故障,若非机器故障减少进水30%。(5)活性污泥浓度(MLSS):MLSS主要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进行控制,理论设计值为:3000mg/L,各处理站应以调试完成阶段的日污排泥量为基准确定小时排泥量并连续排泥。调整方法是:当污泥浓度偏离基准时,增加(减少)小时排泥量15%,仍然偏离就按每次10%逐步改变排泥量,直到找到合适的排泥量保持污泥浓度稳定。(6)回流比(%): 回流比=回流污泥流量/进水流量通常控制在30%-80%,应急情况则可能高于100%。正常运行时,回流比设置为50%,则进水的小范围波动情况下均不需要调整。系统出现异常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方法将在异常对策的章节中叙述。 (7)营养投加:对于营养的投加主要是针对氮的补充,磷通常是充足的。调试阶段首次投加营养按COD:N:P=200:5:1,运行时按300:5:1投加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营养投加计算示例:进水条件COD=500mg/L,流量=20000t/d;选择营养比例:COD:N:P=200:5:1每日需投加氮量为=20000500/10005/300=167kg使用尿素作为氮源则,投加的尿素量为:167/46%=363kg/d由于进水含有一定量的氨氮,因此需要减去这部分氮才是最终的投药量。设进水氨氮浓度为:5mg/L,则进水含氮=200005/1000=100kg实际需要投药量=363-100=263kg配制5%的尿素溶液进行投加,则 每日需要溶液量=263/5%=5260L加药设备的流量=5260/24/60=3.65L/min运行时,进水氨氮浓度取日常监测的周或月平均值计算。 实际上正常运行时,可逐步减少投药量,通过观察系统变化,确定是否缺乏营养;如系统正常,表明污泥将进水中含有的氮元素完全利用起来,不再需要投加尿素。试运行期间设备的的管理试运行期间除调整好工艺参数外,对于设备的试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建立健全设备档案,把设备的规格、数量、产品厂家、价格、合格证书、试运行状况、维修、故障分析和解除、设备的保养、更换、改造等事项一并记入档案。一些特殊设备如锅炉、高压变配电及电器、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国家规定的强制检测设备和沼气柜、消化池还要到市级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登记备案。配备相应的保护器材、设备,制定严格的使用规章制定。试运行期间人员管理a、 现场实验 工艺管理人员每天至少进行2次中段水样现场的沉降比检测(即SV30实验),记录SVI值,观察污泥性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做1次微生物显微镜观察,观察各种敏感原生动物的情况以更好的把握系统的状态。b、 系统巡视工艺管理人员需要每天至少2次到各构筑物上走一圈,了解生化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各阶段处理水色泽、絮体大小、液面浮渣、出水情况等。c、 运行管理工艺管理人员需要把握和调整系统状态,制定每天运行的操作方案,特别是夜间的调整方案。使值班操作人员在没用技术指导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误操作,导致系统故障。 例如:工艺管理人员根据今天系统的状态和水质情况,确定夜间操作人员在COD值高于700mg/L时,降低进水流量50m3/h;溶解氧低于1.2mg/L时,控制进水量在200m3/L,回流比提高到60%。 当一日内进水波动较大时,有必要制定象上述简单的操作方案,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d、 实验审核 工艺管理人员需要对分析数据进行审查,剔除偏差较大的错误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对系统的调整。试运行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a、 污泥恶化。 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b、 污泥解体。 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c、 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d、 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 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e、 污泥良好。 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 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 产生原因: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 2.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解决办法:1.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 2.调整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2、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4、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5、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解决办法:增加排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