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doc_第1页
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doc_第2页
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doc_第3页
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doc_第4页
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测图集中实习报告课程名称: 数字测图与全站仪测量 学 院: 矿业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08级 任课教师: 2010年07月13日目 录前 言.31、 实习目的.32、 实习内容.3 1.实习概况.2 (1)实习人员及仪器配备.3 (2)实习任务.3 (3)技术要求.4 2.测区概述.4 3.作业方法.5 (1)图根控制测量5 (2)碎部测量 .5 (3)内业绘图5 (4)图形输出5 (5)断面测量6 (6)道路曲线放样6 4.实习安排7 5.相关已知数据及控制网草图7 6.实习成果93、 实习体会.9附件:.11 附件1:导线计算表.11 附件2:水准计算表.13 附件3:道路曲线坐标计算表.14 附件4:纵横断面图.15前 言: 测量科学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与2010年6月21日2010年7月13日安排为期四周的集中教学实习。 1、 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2、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3、掌握图根控制点的布设,碎部点的测量工作; 4、掌握野外绘等高线地方法; 5、掌握道路曲线放样坐标计算和放样的操作步骤; 6、掌握断面图的数据采集和CAD画断面的方法。2、 实习内容1. 实习概况1)实习人员及仪器配备实习小组成员: 仪器配备:全站仪(包括电池)1台、脚架1个、棱镜杆1根、2m钢卷尺1个、 喷漆1瓶、皮尺、记号笔2)实习任务 1、各小组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具体测区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定。 2、各小组测绘断面图(纵向比例:1:50,横向比例:1:200)每人绘制一条断面图。 3、各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计算道路曲线放样坐标,并实地放样。 4、采集老师指定区域所需绘制等高线数据,并用CASS绘制出等高线图。3)技术要求 1一般规定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3)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4mm。4)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2、图根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1)图根控制点布设形式 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即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 当特别困难地段需要布设成支导线时,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2)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n为测站数)比例尺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 DJ5方位角闭合差 150090080 1/4000 1 3)测距:往返观测1测回(读二次读数),读数较差10mm; 3、图根导线点坐标计算求1)图根导线可采用近似平差。2)计算时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均取至毫米。2、 测区概述测区概况:我们组测图的范围是贵大蔡家关校区龙潭周围的部分地形,地形较为平坦,但是由于建筑物与树木的干扰,给观测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下课时间段11:3012:20和下午的16:20开始人流大,不易观测。为了避开上下课的人流高峰期,我们组的成员起得很早便开始观测。测区地形并不复杂,经过团结的努力,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3.作业方法(1)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点测量方法:根据学校给出的几个已知点,布设图根点,根据我们组的测区具体情况,在教学楼四周布设了一条附合导线,并绘制地形草图。 ,便于计算机绘制地形图。 (2)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 将控制点、图根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抄录在成果表上备用。 每日施测前,应对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试运行检查,对输入的控制点成果数据需显示检查。2)数据采集方法 实习采用测记法即全站仪+内存方法。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软件。 碎部点坐标有全站仪测得。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另一图根点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0.1m。 地形简单或较复杂的地方,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草图。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若草图绘制有错误,应按照实地情况修改草图。若数据记录有错误,可修改测点。(3)内业绘图 地形图、断面图、等高线的绘制:我们采集了地形图的近700个点、等高线的100多个点和断面的几十个点,并绘制了草图,回来后根据草图在南方CASS7.0上绘出地形图、断面图、等高线。(4)图形输出根据老师要求,每组绘制一幅7070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不足的与周围组的图行拼凑满足要求和一幅等高线图。每人交一份一个断面图,根据各点到中庄的距离与假定高程按(纵向比例:1:50,横向比例:1:200)在CAD上绘制出图。图见附件。(5)断面测量 我们的电子全站仪断面测量采用坐标测量方式进行,其步骤为: 1)选取视野开阔的已知点P1为测站,另一已知点P2为后视,按极坐标法测量断面点; 2)测量里程桩的三维坐标,此时按断面坐标系,该点的坐标X=0,Y=0,Z=0。 3)测量横断面的地形变化点,此时按横断面坐标系,如果该点在断面方向上,则X=0,否则说明该点偏离横断面方向,如果该点超出允许范围,则由观测员指挥跑尺员调整位置,Y值为地形变化点离里程桩的距离,正值为右侧,负值为左侧。同理测完其余各点。(6)道路曲线放样 前期工作是根据老师给的数据和要求计算出放样点坐标。然后:1、在我们导线能通视放样点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设站,对准后视。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2、记录员根据放样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看实测距离与放样距离D是多少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3、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4、重复以上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5、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6、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4、实习安排实习第一周6月14日到20日,做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并在晚上绘制地形图。第二周从21日到25日测量断面,并绘制断面图。第三周26日到30日测量等高线,并绘制等高线图。第三周7月1日到3日计算和放样坐标第四周4日到14日复查数据和地形图,准备要交的表格和实习报告。5、相关已知数据及控制网草图 我们组所用的已知数据是GPS1和GPS8两点,坐标如表格。由这两点开始做图根控制。然后再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量。点号坐标X(m) Y(m) H(m) GPS140113.80365799.5771141.302GPS840403.56765860.9131152.130 考虑到个点的通视和覆盖我们的整个测区我们组的图根控制选取了7个控制点。草图如下图, 计算道路曲线放样坐标所需数据及附图:A:X ,40197.084 Y ,65711.649 B:X ,40190.973 Y ,65764.955 C:X ,40145.424 Y ,65760.694 里程:4+100.50 R:8.2289m T:7.8949 :8848146、实习成果 在为期四周的数字测图集中实习,我们组经过共同的努力按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习成果有:龙潭的地形、天池环路的一段横断面图、等高线地形图、把放样点正确的放样在道路上。其图见附件。三、实习体会 结束了为期四周的数字测图集中实习,也代表着大二的结束。结束了外业工作,回到室内,没有了阳光的暴晒、雨水的浇灌,开始静下来回忆实习过程,期待中开始,忙碌中结束,的确是充实的一个半月,相比于课堂教学,真正的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实习中体会到了一些技巧:(1)为了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我们尽可能早的起床和在太阳不大的时候测量。(2)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所需仪器带齐,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收工时要检查仪器是否丢失。(3)草图绘制人员要提前观察好下一步要测的地形,并预先通跑棱镜的人这一区域跑镜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碎部点要在草图上标明位置,每隔10个碎部点互通点号,防止出错。(4)尽量在测站的可视范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镜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5)实习中,应加强团结。小组内、各组之间、各班之间都应团结协作,以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小组人员每天轮流操作全站仪,培养了大家的熟练程度,采集数据速度一天天提高,增加了我对测绘的热爱之情,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6)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会高些。(7)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8)观测目标时利用好仪器的粗瞄准器,可以快且好地找到观测目标。 通过这次实习,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学会了如何绘制草图,快速采集数据,布置导线点,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分析数据,在布设图根导线时对数据的检查与校正,如何选择碎部点进行测量,对内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更加熟练的掌握了对全站仪的操作方法。附件1: 导线计算表 -点号观测角()改正后角值()坐标方 位角 ()边长(m)坐标增量(m)坐标增量(m)X(m)Y(m)H(m)xyxyGPS8 191 57 0640403.56765860.9131152.130GPS1188 48 2240113.80365799.5771141.302183 08 44 60.578-60.487 +5-3.324-60.487 -3.3196 +13 97 06 04 97 06 1740053.31665796.2581142.123266 02 2763.430-4.380 +5-63.279-4.380-63.2745 +13166 45 03166 45 1640048.93665732.9841144.507279 17 1167.59110.907 +6-66.70510.907-66.6997 +13187 46 16187 46 2940059.84365666.2851144.868271 30 42137.649 +1 3.631 +12-137.6013.632-137.5894 +1377 30 5077 31 0340063.47565528.6961146.28613 59 3998.875 +195.940 +823.91095.94123.9183 +13119 05 07119 05 2040159.41665552.6141143.57074 54 19137.742 +135.870 +12132.98935.871133.0012 +13166 14 13166 14 2640195.28765685.6151141.72488 39 5383.942 +11.956 +783.9191.95783.9261 +13108 27 13108 27 2640197.24465769.5411141.689160 12 2788.681 +1-83.442 +730.029-83.44130.036GPS1 +13157 03 30157 03 43 40113.80365799.5771141.302183 08 446188 48 2240053.31665796.2581142.123738.488-0.005-0.062001079 58 161080 备注f内(n2)180=-104f容4040fxx5mm fyy=62mm f =62.201mmK= =附件2: 水准计算表点名观测高差 H/m距离L/m权P=100/L高差改正数 v/mm改正后高差最或然高程 H/mPvvGps11141.3020.38388.6811.1340.38718.0811141.6890.03183.9421.1940.03519.0421141.7241.840137.7420.7361.84626.2831143.5702.71298.8751.0142.71616.1641146.286-1.424137.6490.736-1.41826.2871144.868-0.36467.5911.483-0.36113.3251144.507-2.38763.4301.583-2.38414.2261142.123-0.82360.5781.652-0.8216.60Gps11141.3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