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体质研究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信用社体质研究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信用社体质研究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3页
信用社体质研究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4页
信用社体质研究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分析 以西峡县农商银行为例 院系名称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摘 要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 农村经济 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密切相关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角色之一 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全 面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当前 西 峡县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 西峡县的金融机构呈现繁荣态势 这为西峡县农村信用社的 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西峡县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 偏离 三农 服务的方向 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和产品单一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因此 西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势在必行 西峡县农商银行是在国 家政策支持和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采 取对比分析的方法 给予了坚持为 三农 服务的原则不放松 明确产权关系 实行股 份制改革 转变贷款投向 严格执行贷款制度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人员素质的应对措 施 文章最后 对改革的市场前景 经营指标作出了预测分析 关关键键词词 农村金融 农村信用社 深化改革 Abstract China is a great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important S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clos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financial system which are integrant to new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and comprehensive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which efficiently support the new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 are primary tasks Currently national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is booming by the issue of Curr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Xixia economy is good Th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 Xixia are booming These provide good developing environment to Xixia rural cooperativ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Xixia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can not be solv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healthy the rate of bad loan is high the kinds of productions is not various and part of staff s abilities are not enough So the reform of Xixia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necessary Xixia rural commercial bank is established against national policies and rapid growth of local economy To the problems during reform I give related measurements abou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clearing propriety rights adjusting the directions of investments implementing loaning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taff in this paper I also forecast the future and operation index of reform at the end of paper Key Words rural fina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form 目目 录录 引引 言言 1 一一 中中国国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改改革革的的背背景景 3 一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 3 二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背景 3 二二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的的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4 一 基本背景 4 二 西峡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4 三 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自身基本情况 5 三三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合合作作联联社社改改革革过过程程中中出出现现的的问问题题及及分分析析 5 一 偏离为 三农 服务的方向 5 二 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6 三 不良贷款比例仍居高不下 6 四 产品种类单一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6 四四 针针对对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改改革革的的一一些些建建议议及及措措施施 7 一 坚持 三农 市场定位 调整营销策略 7 二 明确产权关系 实行股份制改革 7 三 尽快转变贷款投向 严格执行贷款要求 8 四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人员素质 9 五五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合合作作联联社社改改革革前前景景 9 一 市场前景分析 9 二 未来三年业务发展规划 10 1 主要业务经营指标预测 10 2 主要经营管理目标 13 3 风险管理目标 14 结结束束语语 14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15 致致 谢谢 16 引引 言言 研研究究背背景景及及意意义义 十二五规划中统筹城乡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 规划中加大了对农 村经济金融的倾向 在我国 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重要的金融机构 在农村经济的发 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对 三农 问题的重视以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 断深入 农村信用社怎样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更好的为 三 农 服务 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治 经济 文化因素使得我 国农村并不具备适宜合作金融生存的土壤 再加上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的缺乏 我国农 村信用社在漫长的改革和发展中 性质 运行机制产生了异化 逐渐背离了合作经济的 基本原则 主要表现在产权界定不明 所有者缺位方面 作为中国农村地区商业性资金 供给主力军的的农村信用社 为发挥其金融主力军作用 需要在产权关系 法人治理 内部控制 管理体制 基础设施和扶植政策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 了一系列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 根据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 方案的通知 各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纷纷进入繁荣时期 文文献献综综述述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关系到农村金融和 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主要特点是 自愿 合作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在不断的发展 中与自身的特点渐行渐远 并且出现了出现了农村金融机构脱农和信贷非农现象 因此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改革中 要明确产改革的核心 即产权制度改革 要明 确改革路径 即实行股份制改革 要坚持服务 三农 的基本原则 农村信用社面对农 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 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 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 由 原来的支持 三农 扩展到 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服务三农 服务中小企业和 个体民营经济 服务优质客户 由发放生产资料贷款转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 发展潜 力大 形成适度规模 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项目 业务对象也由农户扩展到依托 农业的各类企业 公司 基地和农贸市场 形成以市场需求引导信贷投放 以信贷投放 支持企业发展 以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相匹配的经济增长模式 王博 2007 提出 产权制度是农村信用社新时期改革的核心 他是在股权改革 的基础上进行的 股权改革使得农村信用社的股金基数增大 进一步使得股权结构在既 定合作制结构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实现县级统一法人 制产权组织与县 乡两级法人制产权组织形式 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提高 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是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一面 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都是进步的 可行的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名浮于实的情况比较严重 王花荣 2008 在 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及改革 中指出 合作金融的基本经济 特征应为 自愿性 互助经济性 民主管理性和非盈利性 不符合这些特征的就不是合 作制的农村信用社 显然 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很多方面不符合这些原则 但从民主管理 上来说 一是对所有权和社员基本权利没有法律保证 农村基层政府任然主管一切经济 活动 民主选举制度流于形式 二是缺乏透明制度 对民主管理无从管起 周扣琴 2007 提出 金融企业是特殊行业 高风险行业 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 因此 应积极稳妥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不搞一刀切 让具备条件的先行 对不具备天 骄的应积极支持发展 使之逐步达到改革条件 发展是解决农村信用社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产权改革中应十分重视抗风险能力的制度设计和内控机制的建立 核心问题是让资本 能够真正的承担风险 能够真正的发挥选择经营者的作用 郭宏 2008 在 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 一文中指出 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 都无法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难以有效的解决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因此 股份制 改革是解决合作模式下的唯一有效出路 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革 是适应改革和发 展的形式的客观要求 也是转变现行没有盈利模式的合作制为新的盈利模式 这是农村 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股份制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合 作制条件下农村信用社民主集中管理难以实现的问题 宁国芳等 2004 认为股份制具有明晰的产权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所有者 缺位问题 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难以落实的 问题 具有与生俱来的吸纳资本的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 天生具有较强的权利制衡的特征 有利于排除行政干预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以地处豫西南边陲的西峡县农商银行为利 通过实地考 察 运用比较分析 归纳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背景 出现的问题及 解决方案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整个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过程 改革背景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初步了解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大背景 文章的第二 部分 针对西峡县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西峡县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情况及改革背景做出分 析 第三部分 针对西峡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 主要表现在偏离 三农 服务的方向 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和产 品单一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四个方面 第四部分 对于第三部分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 解决的建议 提出要坚持为 三农 服务的原则不放松 明确产权关系 实行股份制改 革 转变贷款投向 严格执行贷款制度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人员素质 第五部分 分 别从市场前景和未来三年的规划方面对西峡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前景做出展望 研研究究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与与方方法法 本文以地处豫西南边陲的西峡县农商银行为利 通过实地 考察 运用比较分析 归纳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背景 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方案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整个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 展过程 改革背景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初步了解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大背景 文章的第 二部分 针对西峡县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西峡县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情况及改革背景做出 分析 第三部分 针对西峡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 主要表现在偏 离 三农 服务的方向 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和 产品单一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四个方面 第四部分 对于第三部分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 的解决的建议 提出要坚持为 三农 服务的原则不放松 明确产权关系 实行股份制 改革 转变贷款投向 严格执行贷款制度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人员素质 第五部分 分别从市场前景和未来三年的规划方面对西峡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前景做出展望 一一 中中国国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改改革革的的背背景景 一一 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发发展展的的过过程程 农村信用社是指有人民银行批准设立 由社员入股组成 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 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它成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最主要的特点是 自愿 合作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 世 纪 50 年代 为健康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 农村信用社在全国遍地开花 以迅猛的速度 成立 第二阶段 20 世纪 60 70 年代 为下放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 权逐级下放 以至于达到贫下中农管理的地步 直到 1974 年才又逐步恢复至人民银行 管理 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以及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第三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改革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国务院分别于 1996 年颁布了 关于农村金融体 质改革的决定 1998 年转发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整顿 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 颁发 2003 年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逐步实现了 初期探索 系统化改革和多元化改革 二二 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的的改改革革背背景景 农村信用社最早的以搞活业务 扩大经营自助权的改革要追溯到 1979 年 这一年 中央办公厅转发了文件 同意将农村信用社改革为 既是集体金融组织 又是农村银行 的基层机构 办理农村各项金融业务 执行国家金融部门的职能任务 王花荣 2008 从此 农村信用社开始走向独立性改革的发展 但这一时期 农村信用社的 合作 特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随着 90 年代初农村非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 农村金融出现了一片混乱景象 高利 贷等现象非常严重 为了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中央从 1996 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 金融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首先使得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的关系 其 次 加大了对 合作 这一特点的要求 人民银行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希望将农村信用 社改革为 农民自愿入股 社员民主管理 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 的合作金融组织 最 后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自律管理 各地成立农村信用协会 人民银行负责对全国农村信 用社的监管工作 通过改革 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服务 三农 的方向目标 逐步 规范了内部管理 加大了对支农方面的投入 然而 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没有 明确产权制度 对社员投入的私有财产的保障力度不够 盛涛 2010 等等 国务院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国发 2003 15 号 的颁布 标志着我 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了 到 2007 年海南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的成立 我国信用社管理框架基本建成 赵丙奇 2006 这一轮改革针对前几轮改革中存 在的不足和问题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 是要改革产权制度 国务院总结各 地试点经验 推出了三种新型的产权制度创新模式 一种为重组模式 以县为单位统一 法人 组建省联社 如江苏模式 另一种种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 商业银行是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 沈全峰 2009 第三种为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第二是 对管理体制的改革 各级政府各司其职 省级政府主要负责 其余各级政府无权管理农 村信用社 第三 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扶植 分别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补 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这次改革兼顾的不同地区的各种状况 针对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分 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 这样能够改善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 二二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的的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一一 基基本本背背景景 随着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国发 2003 15 号 精神和 河南省深化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的出台 国家和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 力度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 展 而且关系到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农村稳定的大局 近年来 随着自身业务的快速 发展 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体制的局限和历史的 原因 制约了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又好又快地发展 影响了服务 三农 潜能的 发挥 弱化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体制改 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有效地防范和 化解金融风险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 军的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结合当地经济结构 发展状况和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 联社发展现状 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组建河南西峡农村商业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峡农村商业银行 二二 西西峡峡县县县县域域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状状况况 一方面 交通便利 经济发展迅速 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打下较好的经济基础 西 峡县地处豫西南边陲 豫鄂陕三省交汇的金三角地带 总面积 3545 平方公里 为河南 省第二区域大县 全县辖 10 镇 6 乡 3 区 299 个行政村 43 万人 该县交通便利 公 路铁路四通八达 312 国道 宁西铁路 沪陕高速公路横贯全境 311 国道与 312 国道 在西峡相交 209 国道穿西部而过 是豫鄂陕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 2009 年全县生产 总值达到 130 亿元 同比增长 16 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 37 亿元 同比增长 10 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3000 元 同比增长 10 6 农民人均纯收入 5520 元 同比增长 10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4 亿元 同比增长 40 另一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 西峡县目前设有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 农村信用社 南阳市商业银行西峡支 行等 9 家金融机构 截至 2009 年 12 月末 西峡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544965 万 元 其中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42488 万元 占比为 44 5 各项贷款余额 372193 万元 其中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181221 万元 占比为 48 69 西峡县农 村信用合作联社存 贷款总量均列全县金融机构首位 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十分明显 三三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合合作作联联社社发发自自身身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在机构设置方面 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有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业务拓 展部 公司业务部 机构业务部 计划信贷部 资产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 科技财务部 监察室 审计稽核部 安全保卫部 银行卡部等 13 个内设部门 下辖营业网点 35 个 其中 营业部 1 个 信用社 19 个 信用分社 6 个 储蓄所 9 个 机构设置健全 在人 员素质方面 西峡县信用社共有职工 553 人 平均年龄 39 岁 本科学历 53 人 占员工 总数的 9 58 大专学历 174 人 占员工总数的 31 47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 工 73 人 占员工总数的 13 20 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 截至 2009 年 12 月末 西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资产总额 28 8 亿元 较年初增长 24 14 其中贷款余额 18 1 亿元 较年初增长 3 06 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按五级分类 为 17 66 负债总额 26 9 亿元 较年初增长 26 29 其中存款余额 24 2 亿元 较年 初增加 4 4 亿元 存贷款增量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各金融机构之首 三三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合合作作联联社社改改革革过过程程中中出出现现的的问问题题及及分分析析 一一 偏偏离离为为 三三农农 服服务务的的方方向向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是农民合作的金融组织 承担 三农 服 务的义不容辞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为了加强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提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目标 过度的追求大客户 其服务对象也逐渐由原来的广 大农民为主扩展至城市和非农业的其他主体 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低 市场风险和 自然灾害风险比较大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不再大量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以至于个体 农户难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份额 张丽 2010 农村信用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 营目标 杨海英 2010 不仅使得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做得不够 而 且还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二 法法人人治治理理结结构构和和管管理理体体制制不不完完善善 当前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 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 理结构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形式 体现的是利益的相互制衡 源于委托 代理关系 的存在 以有效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产权改革中应十分重视抗风险能力的制度 设计和内控机制的建立 核心问题是让资本能够真正的承担风险 能够真正的发挥选 择经营者的作用 周扣琴 2007 西峡县农村信用社虽然建立了理事会 监事会和 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但 三会 制度不免流于形式 法人治理并没有从本质上发的变 化 决策权 执行权 监督权这三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 股东 社员 会 和理事会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的监督和制约很有限 宁国芳等 2004 由于社 员 股东 大多是个体农民 虽然社员 股东 人数多 但是股权分散 持股比例太低 因 此很多社员 股东 普遍缺乏监督的权力和动力 这些社员 股东 对管理人员的产生并 不起决定性作用 而是由上级联社指派人选 社员代表只是名义上履行了选举权 三会 形同虚设 自从农村信用社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农信社的管理权下放给 了各省级政府 成立省级联社 县级联社理事长 主任 监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大多 由省联社提名或指定 理事会并非真正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在省联社的体制下 评 价业绩优劣的不是信用社的股东 而是省联社 郜俊玲等 2010 省联社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着业绩评定和县联社高管人员的薪酬核定 省联社对县联社的业务指导经 常变成行政指令 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县 市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独立的法人地位 这 样的管理机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高管人员无需对社员 股东 负责 而只对上级负责 这 就使得西峡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会形同虚设 社员代表大会只是按规定走过场 社员 代表大会权力被架空 监事会缺乏独立性 制衡和监督作用没有真正体现 难以发挥监 督职能 三三 不不良良贷贷款款比比例例仍仍居居高高不不下下 在办理贷款业务中 组建后的西峡农村商业银行可能由于贷款投向选择失误 贷 款集中度过高 对借款人资信评价不够准确 或者保证人故意违约 抵押物不足值 贷款管理存在缺陷 宏观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等多种原因 导致借款人不能及时归还借 款本金和利息而成为不良贷款 部分不良贷款甚至无法收回而形成损失 从而带来一 定的损失 四四 产产品品种种类类单单一一 人人员员素素质质参参差差不不齐齐 产品 服务 技术创新方面比较落后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和产 品结构单一 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和小额结算服务 且存贷款的创新品种很少 农信 社的个人金融业务提供的产品种类主要还仅限于储蓄存款 简单贷款 银行卡业务等 中间业务 个人投资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以及其他创新型业务上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 手段单一 结算渠道不畅 服务体系很不完善 金融功能不完备 收入增长渠道狭窄 后劲不足 信用社工作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素质不高 专业人才缺失 如计 算机 法律 金融 会计 外汇等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四四 针针对对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社社改改革革的的一一些些建建议议及及措措施施 一一 坚坚持持 三三农农 市市场场定定位位 调调整整营营销销策策略略 西峡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后 牢牢坚持 三农 市场定位 调整营销策略 寻找市场 空缺 树立大农业观念 加大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进一步创新支农服 务手段和品种 切实做好信贷支农大文章 同时 针对农村传统种养业信贷需求基本满 足 个体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信贷需求旺盛的实际 在继续稳步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 把服务小企业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 加快小企业贷款产品 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 控制贷款集中风险 严格控制关联交易 发生 规避关联交易风险 二二 明明确确产产权权关关系系 实实行行股股份份制制改改革革 产权制度是农村信用社新时期改革的核心 王博 2007 一方面 西峡县农 村信用社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中天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分所 以下简称中 天银会计师事务所 和河南兴源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兴源资产评估 事务所 承担清产核资 会计报表审计 净资产分配和整体资产评估工作 对自身的资 产状况进行摸底 另一方面 股份制改革是解决合作模式下的唯一有效出路 郭宏 2008 鼓励辖内的农民 个体工商户等投资入股 改善股权结构 走商业化经营的 道路 具体情况如 表 4 1 表 4 1 河河南南西西峡峡农农村村商商业业银银行行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发发起起人人分分类类汇汇总总表表 转增股金拟入股金 类别个数 个 金额 万 元 占比 个数 个 金额 万 元 占比 内部职 工 624462 0017 85624462 0017 85 社会自 然人 46312738 0050 9543612738 0050 95 自 然人 小计 49817200 0068 8049817200 0068 80 企业法人 67800 0031 2067800 0031 20 合计 50425000 00100 0050425000 00100 00 资料来源 西峡县联社审计报告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后 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建立决策 管理 监督 相互制衡 激励与约束相互协调的经营机制 实行扁平化管理 重组业务流程 规范操 作程序 突出内控机制建设 从机制再造入手增强对风险的识别 度量 监测的控制能 力 完善经营目标责任制和支行等级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体系 把经营业绩 与管理人员的奖惩 任免紧密挂钩 进一步提升经营活力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形成 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 保 护严格 流转自由 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 有利于健全 三会 制度 明确 三 长 职责 最终形成一个职责分明 相互制约 运作规范的权利制衡机制 三三 尽尽快快转转变变贷贷款款投投向向 严严格格执执行行贷贷款款要要求求 第一 将单一的信贷服务转变为以支农贷款为主的全方位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在贷 款投向上 由现在的主要支持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要转为满足农户生产 消费等方面全 方位资金需求 第二 要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建设 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管理 不断完善 和落实信贷管理制度 第三 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加快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第四 农村信用社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 确保员工能进能出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五 要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并实施有效的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等 达到管理有 制度 考核有依据 优劣有奖罚 根据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 财金 2005 49 号 和 财政部关于呆账准 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 2005 90 号 文件的规定以及贷款五级分类的有关要求 合理预计贷款损失 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具体标准为关注贷款按 2 计提 次级贷 款按 25 计提 可疑贷款按 50 计提 损失贷款按 1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见表 4 2 表 4 2 贷贷款款损损失失准准备备表表 单位 万元 2009 年末2010 年末 项目名称 年末应提损 失准备 年末应提损失准备 关注贷款1541030816000320 次级贷款346986746801170 可疑贷款938646931620810 损失贷款191571915700 合计4642225025223002300 应提取贷款损失准备250252300 年初贷款损失准备余 额 29631968 当年提取贷款损失准 备 13003000 计划使用准备核销损 失 22951000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9683968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7 86172 52 资料来源 西峡县联社审计报告 四四 提提高高产产品品质质量量 提提高高人人员员素素质质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具备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 风险管 理 市场运作和业务创新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充实高管人员队伍 不断 增强高管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把好用人关 严防内部道德风险 加强员工岗位 操作培训 制定员工违规处罚办法 加大内部稽核监督力度 定期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以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逐步建立健全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实现 股权结构多样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建立有效的股权外部制约机制 五五 西西峡峡县县农农村村信信用用合合作作联联社社改改革革前前景景 一一 市市场场前前景景分分析析 依托农村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品牌效应 组建西峡农村商业银行后 预 测未来三年 西峡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水平必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1 从宏观环境来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 三农 发展的优惠政策 并提出了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 业产业化发展 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发展农村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以及改善农民进城增收 创造条件 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三农 经济势必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 段 三农 经济大有可为 前途无量 组建后的西峡农村商业银行与 三农 经济有 着必然的联系 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并且 三农 经济旺盛的资金 需求也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2 从业务市场来看 近年来 西峡县坚持以建设 经济强县 生态大县 旅游名县 为奋斗目标 已形成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 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 香菇为主的食用菌 和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 以及医药制造 冶金建材 汽车配件铸造 农副产品加工四 大工业体系 止 2009 年底 全县工业总产值 270 亿 限额以上企业 100 家 产值超亿元 企业 11 家 促进了工农业生产互动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在南阳市和河南省增长较快 先后荣获 全国绿化先进县 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 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 范点 全国依法治县百强县 中国名特优经济林 猕猴桃之乡 山茱萸 之乡 等称号 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势必为未来的西峡农村商业银行提供广阔的业务 拓展空间 3 从自身发展来看 组建后的西峡农村商业银行将承继原农村信用社地缘优势 发 挥原农村信用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 经营上的灵活性和管理上的民主性优势 发挥网 点多 分布广的优势 发挥从业人员经验丰富 熟悉城乡经济的优势 发挥原农村信 用社在本地社会知名度高 客户群体广泛的优势 加上改制后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 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决策和激励机制等 存 贷款规模在稳健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张 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资产质量和盈利能 力将进一步提高 抵御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二 未未来来三三年年业业务务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1 主要业务经营指标预测 1 存贷款规模 根据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速度 每年 增长速度测算如下 见表 5 1 表 5 1 单位 万元 2009 年 末 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项目名称 余额余额 比上年 增长 余额 比上年 增长 余额 比上年 增长 存 款242488287488450003374885000039248855000 贷 款181221215616343952531163750029436641250 存贷比74 73757575 2 效益水平 按存贷款增长规模和资金营运情况 在充分考虑风险准备计提因素 的基础上 测算效益水平如下 见表 5 2 表 5 2 单位 万元 2009 年末 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项目名 称 总额总额 比上年 增长 总额 比上年 增长 总额 比上年 增长 净利润291500 5072 4 1 5500266 67700027 27 3 资产收益率 根据资产规模和收入情况测算如下 见表 5 3 表 5 3 单位 万元 项 目 名 称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资产规模288047347000399000456000 财务总收入13509185002250025500 资产收益率0 010 471 471 64 4 资本利润率 根据资本规模和利润情况测算如下 见表 5 4 表 5 4 单位 万元 项 目 名 称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资本总额18863277602886030260 利润总额7762200800010000 资本利润率4 117 9327 7233 05 5 贷款损失准备指标 根据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 财金 2005 49 号 和 财政部关于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 2005 90 号 文件的规定以 及贷款五级分类的有关要求 合理预计贷款损失 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具体标准为 关注贷款按 2 计提 次级贷款按 25 计提 可疑贷款按 50 计提 损失贷款按 1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见表 5 5 表 5 5 贷贷款款损损失失准准备备测测算算表表 单位 万元 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项目名称 年末 应提损 失准备 年末 应提损 失准备 年末 应提损 失准备 年末 应提损 失准备 关注贷款15410308160003201650033017000340 次级贷款3469867468011704600115045001125 可疑贷款93864693162081016008001500750 损失贷款1915719157000000 合计4642225025223002300227002280233002215 应提取贷款损失准备25025230022802215 年初贷款损失准备余 额 2963196839683968 当年提取贷款损失准 备 1300300010001000 计划使用准备核销损 失 2295100010001000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968396839683968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7 86172 52174 04179 14 6 一般准备提取情况 根据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 财金 2005 49 号 和 财政部关于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 2005 90 号 文件的规定要 求 按照风险资产总额的 1 提取一般准备测算如下 见表 5 6 表 5 6 一一般般准准备备测测算算表表 单位 万元 项 目 名 称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预计风险资产237970249000286500327750 应计提一般准备2380249028653278 计划计提一般准备3150550700 一般准备余额2457260731573857 实际与应计提的比率103104 7110 19117 66 7 资产质量 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后 采取更为审慎的运作原则 确保三年内不良 贷款余额 比例逐年 双降 2012 年末 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 3 以内 见表 5 7 表 5 7 单位 万元 项 目 名 称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正常贷款 133799193316230416249608 关注贷款 15410160001650017000 次级贷款 3469468046004500 可疑贷款 9386162016001500 损失贷款 19157000 不良贷款控制数 32012630062006000 各项贷款余额 181221215616253116294366 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 比率 17 662 922 452 04 8 抗风险能力 根据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的规定 在充分计提贷 款损失准备的基础上 测算资本充足率指标 见表 5 8 表 5 8 资资本本充充足足率率指指标标测测算算表表 单位 万元 项 目 名 称2009 年末2010 年末2011 年末2012 年末 1 核心资本13846277602886030260 1 实收资本11386250002500025000 2 资本公积 3 盈余公积31537031403 4 一般风险准备2457260731573857 5 未分配利润可计入部分0 2 核心资本扣减项2307202020 1 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部分23057 2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50 20202020 3 核心资本净额 1 2 9231277402884030240 4 附属资本3512 1 贷款 含拆放同业 损失一般准备0 3 其他附属资本0 5 附属资本的可计算价值 以核心资本净 额的 100 为限 0 6 资本净额扣减项23097404040 7 资本净额 1 5 6 9251277202882030220 8 加权风险资产244431250000273100314350 9 核心资本充足率 3 7811 1010 569 62 10 资本充足率 3 7811 0910 559 61 9 支农目标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后 支农贷款占每年新增贷款的比例将保持在 70 以上 2 主要经营管理目标 1 按照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精神 正确处 理改革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坚持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 确立市场化 集约化经 营思想 坚持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 不断提高法人治理水平 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