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2012本专科招生简介.doc_第1页
东华理工大学2012本专科招生简介.doc_第2页
东华理工大学2012本专科招生简介.doc_第3页
东华理工大学2012本专科招生简介.doc_第4页
东华理工大学2012本专科招生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本、专科专业简介发布时间:2012-05-15 17:05:10 点击次数:1488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是东华理工大学一个以核资源勘查工程、核地球化学为主要特色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5人,专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1人。拥有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学院下设地质系、城乡规划系2个教学系,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采矿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与国防重点建设专业,地球化学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地理学”、 “地质工程”等硕士授权点,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江西省高水平学科、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地质学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学院有本科、研究生和高职多种办学层次,在校学生达1600余人。学院现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学院所属的“地质博物馆”为江西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完善,拥有放射性地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达2543m ,仪器设备总值达2020余万元。学院十分重视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建成了杭州、江山、相山、龙虎山、庐山等14个野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信江陆相盆地相模式、鄂尔多斯砂岩型铀矿“产、学、研”三结合基地。080105资源勘查工程主干课程: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铀资源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矿床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学、资源勘探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就业方向: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城镇建设,工程勘察,国土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与防治、矿产调查与评价、矿山找矿和生产勘探、矿山开采、矿山测绘等工作。在工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070602地球化学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现代地球科学测试技术。就业方向:毕业生依靠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可胜任科研院所、环保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基础地学、资源勘查、地球化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080101采矿工程主干课程:固体矿床开采、岩石力学、爆破及井巷工程、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安全检测技术、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工程力学等。就业方向:可在矿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院、研究所、公司、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0707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GIS软件与应用、生态环境规划、国土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就业方向:规划、城建、国土、环保等政府部门,以及规划,设计、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是东华理工大学下属的以地球物理学为品牌,以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具有鲜明核科学与技术特色的学院。学院强调“工借理势、理势工发”,注重人才基础教育,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下设地球物理系、核工系和测控系三个系,拥有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研究所、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辐射防护与工程研究中心和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研究所4个研究机构,其中地球物理实验室隶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国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六个二本专业,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有勘查技术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三本专业和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一个高职专业;地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安全工程三个专业硕士点。核科学与技术为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和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学院现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讲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26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青年骨干教师4人。080104勘查技术与工程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质学基础,场论,数字信号处理,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核技术勘查,地球物理测井,环境与工程物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仪器。就业方向:1、地球科学研究; 2、工程勘查;3、矿产资源、能源探测;4、地球物理软件开发;5、地球物理仪器研发;6、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080502核工程与核技术主干课程:原子核物理、核辐射测量原理、核电子学与核仪器、核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数据处理、核动力系统与设备。就业方向:核燃料循环企业,核电设计、运行、管理部门,环保部门,海关检测、航空航天、核仪器生产和销售、辐照厂等行业部门从事研究、设计、运行、监测评价和管理等工作。080509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数学物理方法、环境工程基础、普通化学、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核辐射测量原理、核数据处理、辐射剂量与防护、核环境学基础、辐射环境监测等。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践、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就业方向:从事核能环境工程领域、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防护领域。及其它核技术应用领域:如核分析技术在企业、医院中的应用等。080401测控技术与仪器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基础、测控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测控系统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电子设计自动化、核辐射测量原理、核辐射仪器。就业方向:在大中型企业、科研设计部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仪器仪表的研制开发、生产工作;各行业(特别是在核技术科学、地学相关行业)仪器仪表的应用、维护、运行与管理工作;工业生产(如核工业、石油、化工、冶金、建筑、电力、轻工、纺织等行业)中的检测技术与管理工作;自动化行业的相关工作; It行业中从事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开发工作。070801地球物理学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质学基础、岩石物理学、地球物理场论、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原理与方法、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质学、海洋声学调查技术、地震波场与地震勘探、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勘探重磁学原理、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测井、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探等。就业方向:1、地球科学研究; 2、工程勘查;3、矿产资源、能源探测;4、地球物理软件开发;5、地球物理仪器研发;6、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7与海洋相关的机构(如海洋、气象、环保、海事管理、军事、航运管理等)。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3个本科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为江西省特色专业。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一批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在内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学院的科研实力强。近年来,主持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与“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国防基础科研、核废物地质处置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1项,获发明专利2项。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平均考研率超过10%,部分专业达到20%-30%。08081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基础、水力学、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质分析实验、专门水文地质学、环境学概论、水质分析实验、环境水文地质学、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基处理、基础工程。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土资源、水利、地质、矿业、城建、环保、交通、教育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081001环境工程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处理工程、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就业方向: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科研单位、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080705给水排水工程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给排水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学、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供配电、给水排水工程CAD等课程。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设计、科研、技术咨询、建设与管理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环保部门、产品开发机构、工矿企业、大、中专院校等从事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技术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育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特色,以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面向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20余人。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2人,高级职称14人。学院拥有江西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示范中心及电子信息类嵌入式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竟争力,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我院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珠海与深圳等地区建立了多个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先后与江西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移动通信公司、北京渥瑞达、上海亿道、北京达内、苏州软件园、福州软件园、中兴通信、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为开阔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网络开发、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等。就业方向: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应用、设备维护等工作;软件公司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销售等工作;各类高校从事计算机专业和非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各级中学从事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管理工作;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080604通信工程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线性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就业方向:从事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电信、能源、交通、金融等部门从事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或从事计算机通信和程控交换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工程应用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080609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方向)主干课程: 信息安全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安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计算机网络、密码学原理与技术、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病毒与防护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隐藏技术、网络协议分析。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政府机关(部队)、金融行业、信息产业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应用相关领域从事安全系统设计、安全产品开发、产品集成、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审计等方面工作。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下设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等四个教学系,以及核燃料循环与核化工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和质谱仪器与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东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学院有一支学历、年龄和职称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6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37名,博士5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现有2个一级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9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化学”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承担了5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专利10余项。陈焕文等教授完成的原生态样品快速质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获2009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070302应用化学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工业分析、放射分析与核化学等。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化工、核电、地质、冶金、石油、轻工、建材、能源、环保、食品、医药、商检、法检等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开发、技术应用,产品营销、教学及管理等工作。081101化学工程与工艺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专业实验、毕业论文与设计等。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化工、地质、冶金、石油、轻工、建材、能源、环保、食品、医药、法检等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开发、技术应用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化学分析与检测等工作。070402生物技术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到食品、化工、农业、医药、环保、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物技术的科学研究和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检疫、质量检验、技术监督等工作。071302材料化学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结构化学、无机材料合成化学、表面与界面化学、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可从事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生产管理、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与分析检测、新产品开发以及与材料相关的其它工作。0802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主干课程: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研究测试方法、热工工程、粉体工程、无机材料工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基础。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可从事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管理,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与分析检测、新产品开发以及与材料相关的其它工作。080510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核工程概论、核燃料工艺学、核燃料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工原理、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化工机械基础、专业实验、毕业论文与设计等。就业去向: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和核电行业及其相关民用产业,还可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等工作,可从事辐射防护方面的科研、教学、环境管理等。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源于1985年建立的华东地质学院电子系以及兵器工业学校机械系,是以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军工与矿山机械、集成电路设计与先进制造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院。现有硕士、本科生和高职教育三个办学层次,教职员工100余名,在校学生3000余名。学院拥有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6人,博士18人,硕士56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和“井冈之星”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5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2人,江西省电子与自动化学会、机械工程学会理事3人。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有12人次到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将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前沿技术带到学院的教学课堂。学院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和科研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急需的专业内容带进课堂,在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果,形成了以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军工与矿山机械、集成电路设计与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为主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取得省级教学成果12项,教师出版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射线探测系列仪器与装置产业化”、“多功能自控氡室”、“核辐射型安检/核应急探测仪与装置”等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预研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设施完善,图书资料与电子资源丰富。现设有工程训练中心、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等三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20个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学院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建设有多个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先后与中核二三建设集团、上海贝圣科技、上海亿道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080603电子信息工程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仪器原理与应用、DSP设计技术、EDA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电路CAD、核电子学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从事电子产品、信息传输与处理设备、微机化仪器仪表和核仪器仪表等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开发、新能源供应领域和核电站的信息处理及技术管理,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还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等。080602自动化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器及可编程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核检测与核控制技术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子电工技术、控制理论、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计算机控制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能在发电与供配电技术、国防军工行业、核电站控制领域、石油石化行业、工业过程控制、工业运动控制、机器人技术、逆变及变频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080606电子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子线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EDA设计与应用、SOPC技术与应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CMOS模拟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光电子技术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文化素养,具备微电子、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该领域内各种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等。08030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械CAD/CAM技术、数控技术等控制技术类课程、模具设计等成形技术类课程、核仪器等核技术相关课程、创新训练等实践性环节。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机电产品设计、工程图绘制、产品制造、工艺装备设计、生产自动化等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相关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系统方面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2年,前身为华东地质学院成人培训部,1987年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3600多人。全院现有教职工85人,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硕士学位。近几年,先后聘请了美国、瑞典等国家的专家来校讲学。学院下设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贸易等四个系、一个专业图书资料室和一个综合实验中心。图书资料室拥有期刊杂志200余种、藏书5万余册,综合实验中心现有会计模拟、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物流沙盘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三年来,全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2项,获省部级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主、参编教材12部。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科研为主导”的办学思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等活动中屡获嘉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110202市场营销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学、国际营销学、企业战略、现代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国际金融。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市场开拓与维护以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综合市场管理等工作。110203会计学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经济法、税收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会计学、高级会计、会计制度设计、西方经济学、管理会计、统计学。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110204财务管理主干课程:管理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制度设计。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理财管理和财务会计实务工作。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主干课程: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学、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就业方向:适合在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管理和外贸实务工作。110210物流管理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运输商务与代理、商品运输学(运输与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集装箱与国际多式联运、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就业方向:适合在现代物流规划部门、生产经营企业、专业物流企业和物流中介机构从事现代物流规划、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与电子商务和实际运作等相关工作。文法学院文法学院涵盖文学、法学、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下设中文系、法学系以及普通话测试站、法律事务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并与临川文化研究所、江西省戏剧资源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合署办公。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法学、行政管理4个二本专业;法学、对外汉语2个三本专业以及新闻采编与制作、公共事务管理2个高职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法学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53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8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5人。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拥有模拟法庭、广告策划与设计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资料室等,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学院在汤显祖实验剧团、抚州日报社、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海法智特企业服务机构和亿通户外传媒公司等建有20余个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抚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东华理工大学工作站也挂靠在学院。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030101法学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就业方向:在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司法、监察等政府部门从事政法及公务员工作;在工商、税务、商检、国土、房地产、经贸、海关以及各类公司、企业、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法律顾问、律师等法律服务及相关专门工作;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入进行法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工作。050101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文化产业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于从事党政机关、外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和孔子学院的实际工作及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工作,适于从事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及社会科学与艺术部门的研究、创作工作。050303广告学主干课程:传播学、广告学、传播学概论、广告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广告心理学、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广告摄影与摄像、广告电脑平面设计、电视广告设计制作、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就业方向:到广告公司、企业广告营销部门、广告管理部门、报刊、电视和杂志等媒体广告部门或编辑策划部门工作。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8人,硕士77人,博士4人,另外常年聘请外籍教师近20人,外聘教授4人。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曾先后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及地区访学、研修。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三个教学系部和一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担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大学外语及研究生外语等多层次教学与研究。拥有20多个设施先进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2个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自主学习中心。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倡导自主式、研究型学习,注重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坚持 实践“外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2010年英语专业四级(TEM-4)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3.07%,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我院毕业生以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敬业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很多用人单位与我院签订了用人合作协议,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都在97以上,连年居学校前列。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事、外贸、外企、旅游等涉外单位的翻译、文秘、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新闻媒体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050201英语专业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笔译、口译、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主要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经贸英语阅读、经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第二外语等主干课程。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深圳及山东等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行政事业、学校等单位,从事与外语有关的外经贸和教学研究等工作。050207日语专业课程:日语精读、听力、会话、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文写作、日语翻译、日本概况、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报刊选读、旅游日语、经贸日语及第二外语(英、德、俄)等四十余门必、选修课程。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层次较高,适宜到党政机关、外事外贸、新闻、出版、旅游部门以及外资、合资企业从事日语口译、笔译工作;也可以到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理学院理学院下设三系二部二中心,即数学系、信息技术系、物理系、大学数学教学部、大学物理教学部、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基础物理实验中心为首批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具有高级职称3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4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另从中国科学院、加拿大Champlain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聘请兼职教授9人。目前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共1580余人。学院一贯重视科研和教学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正式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余项 。学院始终坚持“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专业竞赛,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30余项;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学院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先后在美国(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无锡工业园软件培训中心及深圳等地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近年来我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都位居学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071601统计学主干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多元统计分析、实用回归分析、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数值分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保险精算、应用统计软件、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运筹学等。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和保险金融机构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质量管理、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保险精算业务、风险管理与产品设计等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几何、近世代数、数值分析、数学教学论、数学软件、运筹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金融部门(含保险、证券)、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程计算、软件研制、教学及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硕士学位。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数值分析、工程计算方法、数学软件、信息科学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研究、教学、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管理、行政管理与服务、预决策分析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硕士学位。11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预测与决策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ERP原理与实践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公司、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亦可在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或信息系统应用企业承担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网络管理员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等工作,或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070201物理学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电工学,模拟电路技术,数字电路技术,传感器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功能材料,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基础),声学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及其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物理检测原理与技术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具有在应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半导体技术、无损检测等领域从事高新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适合在工业、交通、能源、医疗器械、金融、商业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也适应在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体育学院体育学院始建于1978年,至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江西省同类专业最资深者之一。全国定向运动副主席单位,江西省学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设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四年制师范类)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专科三年高职类)。现有在校生500余人。现有教职工59人,专职教师48人,其中20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外聘知名教授1人。现有综合体育馆4座,400米国际标准田径场3个(其中1个全塑胶带看台),游泳池2个,篮球场30个,排球场9个),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台球、武术等场地30余个,共15处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区。运动体科学实验中心(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体育保健学实验室、运动心理学实验室、体质健康测试等)20余间。各种仪器设备价值近1000万元。近几年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教学改革成果近十项,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近十次,各种运动队多次代表学校、抚州市、江西省参加全省、全国体育比赛,获得优异成绩。040201体育教育主干课程:学校体育学、运功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统计学、体育绘图、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跆拳道、套路、散打)、健美操、围棋、桥牌、定向运动、体育舞蹈、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就业方向:中等专科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行政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健身中心教练等工作。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测量系。2005年与地质系组建成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2010年成立测绘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一个研究所、一个产学研创新基地,即测量系、土地资源管理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3S”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江西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基地。测绘工程学院是集测绘、土地信息技术、空间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工程类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教职工45人,其中博士22人(含在读)、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 人,骨干教师6人,是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测绘工程学院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仪器设备;三维激光扫描仪1套,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40套;动态GPS测量系统6台套;静态GPS测量系统3台套,全站仪77台;测量机器人1台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种50套。学院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学院特别注重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科研方向主要定位在:核电工程测量及变形分析、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遥感在资源环境中应用、土地规划与评价技术等。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研基金9项,重大横向科技项目20余项,获奖项目(省级以上)20余项。近五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文章56篇,核心刊物160余篇,出版教材15部。学生奖国家级6项,省级奖20余项。学院自从1974年开始招收测量专业学生以来,共为国家输送3000余名测绘、土管及GIS专业的学生,其中有著名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教授等测绘地理信息界精英多人。学院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GIS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教学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仪器等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GIS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江西省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单位;江西省遥感与应用协会理事单位;江西省土地学会理事单位;同时具有土地规划甲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080901测绘工程(含海洋测绘方向)主干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原理与应用、GPS数据处理、GPS定位与导航、海洋动力学、海洋资源学、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海洋遥感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籍管理、海洋调查、海洋数值模拟分析、数字海洋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铁道,农业,国土资源,海洋,建筑,城市信息管理,冶金,水利,电力,石油,煤炭,国防,测绘,公安,地震,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环保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070703地理信息系统主干课程:地图学、测量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及其在GIS中的应用、GIS程序设计基础(VC)、地图数据库原理、GIS工程设计与应用、空间分析原理、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GIS二次开发、GPS原理与应用、网络信息发布技术。就业方向:城市建设、区域规划、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商业规划、土地管理、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110304土地资源管理主干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不动产估价、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经济学、遥感、土地法、测量学。就业方向: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及农业管理部门;土地估价、资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中介机构;房地产及土地开发等实业企业、农林水等科研规划设计院及相应高等教育单位,从事土地登记、土地资源调查、地籍管理、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及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080902遥感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遥感软件应用、GPS原理及应用、测量平差、遥感程序设计(VC)、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据结构、GIS软件应用、数字化测图软件应用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测绘、城市规划、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冶金、电力、石油、矿山、国防、军工、环保、城建、海洋、航空摄影、航空航天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也可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有关教学、科研工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7月1日,其前身为原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目前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2个本科专业;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合办)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1500余人。学院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江西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硕士点作为专业支撑,目前已经形成梯队配置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综合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建筑工程学院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博士4人,硕士27人。近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道路桥梁检测、软土力学与软土地基处理、高边坡稳定性与处置技术研究、核废物地下处置等方面承接了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等多项科研与科技服务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学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培养基础知识较宽、专业过硬、兼备特长、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建筑材料、结构设计与工程概预算电算化等专业实验室。建有南昌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基地、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实习基地,抚州市建筑设计院等实习基地,杭萧钢构南昌公司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CAD、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院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坚持立足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方针,先后在福州、广东、杭州等地建立了较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备受各用人单位青睐,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080703土木工程本专业有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两个方向主干课程:建筑工程方向: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建筑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筑施工、水文地质学。就业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