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美术馆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美术馆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美术馆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美术馆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馆设计说明美术馆设计 一、 美术馆的功能: (一) 六大综合功能: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从功能的总体把握和宣传策略上讲,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二是教育功能形象,三是休闲功能形象。一个完整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应从这三个主要功能形象上做文章。学术功能形象要求高层次高眼光,以严格的美术史态度开展工作,使学术界认同和重视;教育功能形象要求美术馆的高品位艺术品、展示方式以及美术教育手段渗透于社会大众的参与行为之中,使大众在美术馆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休闲功能形象是通过美术馆典雅优美的环境和艺术气氛,以及所提供的独有的服务项目,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文化休闲场所。 1. 学术功能形象 根据本馆的学术定位,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努力做得较具特点和高度。 A以美术馆建馆目标为立足点,关注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美术状态,以史的眼光来梳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美术现象。 B以中西文化交汇的沿海文化为出发点,关切海外华人美术和国际美术动态,开展国际文化的多种合作、交流和收藏。 2. 教育功能和休闲功能形象 这两种功能形象即有相近和一致之处,即注重美术馆与大众的联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教育功能形象较重视通过高品位的藏品展品和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和教育方式同大众直接发生关系,使大众在直接参与中有意识地获得美育效果;休闲功能即侧重于情趣氛围和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使公众有一个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因此,宣传和树立教育、休闲的美术馆形象,是使美术馆与大众拉近距离,使社会及大众关心并愿意接近美术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二、 美术馆相关设施: (一) 照明设计: 1. 采光方式: 1) 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专门设计的,二是直接利用一般性展览馆改造的,三是利用其他古旧建筑设立的。 2) 照明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这种类型占较大的比例;二是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三是全部采用人工照明的,这种类型所占比例较少,在我国的历史较短,大约才多年。 3) 天然采光的方式有四种:一是高侧窗采光;二是侧窗采光;三是高侧窗和侧窗并存;四是天窗采光。 4) 人工照明的方式有五种:一是一般照明;二是区域照明结合一般照明;三是定向区域照明;四是定向区域照明结合一般照明;五是展柜照明。 5) 照明水平 a) 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画面或展品上的照度高达x,而且随展室的位置、气候条件和展示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b) 天然采光结合人工照明的;其照明水平随采光窗的位置和遮挡的情况而不同,变化也较大; c) 全部采用人工照明的:画面或展品上的照度最高为xx,最低为401x左右。 6) 灯和灯具:灯主要为荧光灯和白炽灯,荧光灯占较大的比例。灯具多采用市场出售的一般用途的灯具。 7) 展柜照明:大多数展馆柜中的光源遮挡不好,一、二次反射现象比较严重。 8) 展品的保护和保管:绝大多数陈列室、文物库房需防紫外线措施 2. 陈列室的照明设计 1) 各陈列室之间可能因为展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亮度,观众在不同的展室之间走动时,所看见的亮度就有一个变化的范围和变化的方向问题,比如,从低亮度到高亮度或从高亮度到低亮度。通常,人眼所能适应的亮度变化范围有一个界限,而且从低亮度到高亮度比从高亮度到低亮度所需要的适应时间短。因此,应使较低亮度的展室与中等亮度的展室相邻接。 2) 观众到博物馆时,必然是从明亮的室外(其水平照度可能高达100000lx)进到相对较暗的展室(其照度只有501x3001x),如果中间没有一个过渡区域(门厅),就不能满足视觉暗适应的要求,开始时无法看清展品。 3) 在发生火灾意义事故或断电的情况下,启用应急照明,对及时疏散观众、保证观众人身安全和抢救、保护展品至关重要。 4) 一般来说,人的眼睛由于适应状态的不同,即使视对象有相同的亮度,实际感到的主观亮度也会是不同的。眼睛的适应亮度越低,视对象的感觉就越亮。因此,只能通过设置视觉适应的过渡区把观众的适应亮度压低,才能使x的展室看起来仍然明亮。 3. 光源和灯具 1) 荧光灯和白炽灯是目前博物馆最普遍采用的人工照明光源,这是因为白炽灯能使展品生动鲜明,而且它的紫外线含量极少,而荧光灯的亮度低,发光效率高,而且紫外线含量也远比天然光低得多,并且这两种灯的品种、规格都很多,便于设计人员选择。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只在特殊情况(展室特别高大、对颜色的鉴别不太重要)时才可采用。这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其紫外辐射和控制其眩光。在采用卤钨灯时,应采取适当的散热和安全防火措施。 2) 由于博物馆的形式、大小千差万别,展览形式也各种各样,很难有普遍适用的灯具,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专门设计灯具。有条件时,可进行模型试验,以确定灯具的式样和数量。 4. 陈列照明. 1) 墙面陈列照明 a) 采用定向性照明,由于把光集中到墙壁的画面上而不是地板或顶棚上,从墙壁反射的光已足以使观众在陈列室中顺利通行,有利于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展品上。 b) 在“无光源反射映像区”内布置光源,一方面能避免反射眩光,另方面又能使较厚实的展品(如有画框的绘画等)不至于产生阴影。“无光源反射映像区”如下图那样确定:以展出绘画为例,画面下沿一般离地0.8m1.0m,画的中心一般离地1.5m,观众离墙的位置一般为画面对角线长度的1.01.5倍距离处,观众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平均为1.5m。在上面这些参数的基础上,首先在画面的下沿作一条与墙面成夹角的直线,其次作观众眼睛与画面上沿的连线,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线为的入射线,最后在点作与成角的直线,则与之间的区域即为“无光源反射映像区”。 2) 立体展品陈列照明 a) 对于立体展品如一个石膏雕像来说,可以以大面积顶棚面的扩散光作一般照明,在雕像的侧前上方的位置以定向型聚光灯作重点照明,并使重点照明的照度为一般照明的倍,如系青铜像或其他暗色的雕像,重点照明的照度为一般照明的倍时,则雕像的立体感非常好。 b) 目的是为了避免展品表面显出不同的颜色 3) 展柜陈列照明 a) 可以运用在展柜内进行通风的方法将展柜中的热量带走。但通风气流不得直接通过展品 b) 根据光源、观众和展品的位置关系布置光源,就可以避免柜中或柜外光源对观众产生的直接眩光。 c) 可以设法使展柜中的亮度比展柜外周围环境的亮度高倍,或设法压低顶棚和周围环境的亮度,如顶棚采用灰色或黑色饰面等,或使展柜的正面玻璃向前倾斜,或采用无反射的玻璃等。 5. 展品保护 1) 由于紫外辐射是引起展品变褪色的主要原因。红外辐射可能使展品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展品产生干化、变形、裂纹等。利用能吸收紫外线的材料就很容易养活从光源来的紫外辐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做法。对红外辐射,可以采用红外辐射少的光源(如荧光灯)或采用冷光束卤钨灯等,或在灯前面安装能吸收红外辐射的滤光器。 2) 因为光对展品的损害作用的大小与展品上的曝光量(照度与时间的乘积)成正比。所以,对于敏感和特别敏感的材料,应设法减少曝光时间。例如,只在有人参观时才开灯、展品上加盖子、利用复制品、放录像、定期更换展品、在非展出时间让展品处于黑暗的环境之中等措施。当利用复制品时,则其照度不受本标准的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把对光特别敏感而且属于特别珍贵的文物保存在特制的展柜或特别设置的展室里,有利于保护这些文物,也便于管理。 6. 陈列室的天然采光 1)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当采光系数为1.0%,室内的最低照度为501x,但其最高照度仍然可能超过3001x。因此,在规定采光系数之后,仍然要采取措施降低天然光照度。 2) 直射阳光进入陈列室,除会引起陈列室温度上升之外,还会产生直接眩光和光斑,照度分布极不均匀,极不稳定的问题。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也很高,会使展品受到损害,利用百叶窗、格栅、窗帘或别的遮挡物就可阻止直射阳光进入陈列室。 3) 参见第7.0.2条。同样采用窗帘、百叶窗等可以降低天然光照度。 4) 天然光所含的紫外线最多。在窗玻璃上涂一层吸收紫外线的涂料或贴一层吸收紫外线的薄膜,或在天窗下加一层吸收紫外线的塑料等或直接采用吸收紫外线的玻璃都可以达到减少天然光中的紫外线的目的。 5) 由于天窗采光在避免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方面 (二) 温度 1)收藏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珍品的库房应设置空气调节设备。 2)设置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0,夏季温度不应高于26。 (三) 湿度 相对湿度应保持基本稳定,并根据藏品材质类别确定参数,推荐值参照表4.2.2。 藏品相对湿度 表4.2.2 藏品材质类别 相对湿度(%) 金银器、青铜器、古钱币、陶瓷、石器、玉器、玻璃等 4050 纸质书画、纺织品、腊叶植物标本等 5060 竹器、木器、藤器、漆器、骨器、象牙、古生物化石等 5565 墓葬壁画等 4555 一般动、植物标本等 4060 未设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并宜控制昼夜间的相对湿度差不大于5%,贯彻恒湿变温的原则。 (四) 保安 1) 藏品库房的外窗和陈列室的地面层、二层外窗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盗装置。 2)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在外墙上的水平连续遮阳、不同标高建筑相连外的高侧外窗、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采光通风口等处应设安全防盗装置。 3)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周围不应有可供攀缘入室的高大乔木、电杆、外水落管、墙板等物。藏品库区不宜设置室外楼梯。 4) 藏品库房总门、珍品库房及珍品陈列室应设置安全监视系统和防盗自动报警系统。 (五) 防火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设计要求, 美术馆消防系统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 1、消防水源 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为0.30MPa。从郑东新区CBD中心内环路市政管道DN400的环状给水管引入两条DN200的给水管,在艺术中心周围呈环状布置。 2、消防用水量 美术馆建筑高度约29m,小于50m。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2的规定,美术馆属于一类建筑,设计消防水量、消防水池储水量见表一。 表一 序号 消防系统名称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火灾延续时间 设计消防储水量 L/s h m3 1 室外消火栓系统 25 L/s 25 3 270 2 室内消火栓系统 25 L/s 25 3 270 3 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 喷水强度: 8.0 L/min.m2 作用面积:160 m2 25.6 1 92 4 合计 632 从表一得知,美术馆设计消防储水量为632m3,由于大剧院发生一次火灾所需要的水池容积为1680m3远远大于美术馆,因此水池容积能满足本建筑的消防用水要求。 藏品库房的窗扇玻璃厚度不应小于3mm,并宜采用漫射玻璃或其它防止阳光直射的装置。收藏对光特别敏感藏品的库房可选用过滤紫外线、吸收红外线的玻璃,或在玻璃上进行滤膜处理。 对光较敏感:照度推荐值(LX) 180(色温4000K) 藏品库房室内和对光特别敏感展品的照明应选用白炽灯,并有遮光装置。陈列室内的一般照明宜用紫外线少的光源。 (六) 物流组织 正确处理出入口的人流、物流组织及内部交通路线的规划问题。如主出入口不太明显,交通路线可以再简洁一些,更方便使用等 三、 注意事项: (一) 光辐射 在美术馆,照明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是使画面、纺织品和其它珍贵的历史文物等展览品获得正确的显色性,并且要注意把展品的立体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