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误区.doc_第1页
布施的误区.doc_第2页
布施的误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施的误区 (2014-04-05 06:48:12)转自:佛法正义贴文/fofazhengyitiewen 学佛近十年,看到不少人退失于学佛,根本原因都是福慧不足,虽然有人认为自己平时有空念念佛,看看经文,遇到地震水火等捐点钱,也是学佛,但,这并不是本博文所认定的“学佛”内涵。 本博文认定的学佛内涵,是指一个人是否能发起菩提心,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都能坚住于这个目标,或者虽不能坚住,但是为此目标而做积极主动的准备,这两种行为叫“学佛”。 那么这样的学佛,第一条要求是什么呢? 就是菩萨六度的首度布施。 下面末学根据平时所见的错误布施,做一个归纳: 1、此人平时不布施,因为因缘好,听说了一点布施福田得大利益的故事,于是专门找到一个福田,做一次布施,等待后世利益,这是功利性布施; 2、此人平时基本不布施,因为有缘看见身边人都在布施,就顺从众人而布施,如果没有别人的示范提示就想不起,但如果别人经常提醒会生反感; 3、此人想布施的时候,总是看别人给了多少,给多了心痛,给少了觉得没有面子,想来想去,最后说:等自己有了多少多少钱之后再布施; 4、此人平时基本不布施,看到有很多人布施的场合,就拿出一大笔钱来布施,一个是当时收获众人的惊讶赞叹,第二是以后有人谈布施就说自己原来有次捐了多少多少,作为谈资和不再布施的理由。以上的布施心态都是错误的,而且上述状态人物的共同点都是:吝啬。这和我们布施要培养的品行是完全相反的,布施的目的不仅是培植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要有的福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舍去对无常财物的执着,而成就福德!这个目的才是佛法行者应该清楚并实行的,也是我们道场的要求。 也许有人对佛法倡导的布施有这样的疑惑:佛法是超胜于一切世间法的,但是好像同样要求行者对正法付出才有回报,这和世间人讲的“付出才有回报”不是一样了吗? 答:不一样。我们首先讲世间法的“付出才有回报”:第一,世间法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花了时间、金钱、精力白忙一场的多的是, 第二,世间法付出之后的回报都是暂时的,缘过之后,回报消失,不论是声名显赫、富有四海,还是位高权重、辉煌一生,或者老百姓喜爱的家庭幸福,夫妻恩爱等,无常到来,一切归零,总结以上两点,世间法的付出等于没有回报; 其次我们来讲佛法上所说的布施和回报,这种回报的真实性和永恒性都是世间法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在轮回中,每个众生都公平的享受往世布施带来的今生福报,如果懂佛法道理,我们会利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