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须知诗家语教案.doc_第1页
读诗须知诗家语教案.doc_第2页
读诗须知诗家语教案.doc_第3页
读诗须知诗家语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专题读诗须知“诗家语”1、 学习目标1、 了解“诗家语”含蓄、跳跃、凝练的特点。2、 通过把握诗句词性改变、还原语序、补充省略,读懂诗歌含义。3、 通过想象再造活动、立体的图景,品评诗歌深层韵味。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把握诗句词性改变、还原语序、补充省略,读懂诗歌含义。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造活动、立体的图景,品评诗歌韵味。3、 课时安排1课时4、 教学过程(一)导入 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读懂诗歌。【怎样才算读懂?】1. 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二)“诗家语”的特点 由于诗歌要以最短小精炼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加之格式、韵律、修辞上的特殊要求,所以诗的艺术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凝炼性。“它常常是不合法的,它常常是不合理的,它常常是无言的。”即无法,无理,无言。”【板书】就是不合语法、不合常理、省略字词。 无法、无理、无言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成分。那么,我们需要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把握词性改变,还原语序,补充省略。 我们一起来看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大家把“绿”翻译成了吹绿,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词性改变了。我们之所以把它翻译成动词,就是为了让不合语法的诗句变的合乎现代语法,变得更好理解。同样的,我们还原语序、补充省略也是为了更好地解读诗歌。(3) 词性改变练习:找出下面活用的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小结:改变词性的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 炼字!(4) 还原语序相对来说,还原语序是难度系数最高的。练习:1.宾语前置_“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湿”和“寒”是使动用法.2.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辛弃疾贺新郎) 宾语前置_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鹆楼)主语后置 _“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 鹦鹉洲芳草萋萋”4.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多重倒装)小结:主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春来水涨,江流浩漫,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如天上坐船,似雾中看花” 6、(学生活动)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皇枝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皇栖老碧梧枝。 小结:调整语序可以有多种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侧重点或情感。(6) 补充省略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采药在何处?)只在此山中。(山前抑山后?)云深不知处。(7) 综合练习衔接:以上我们讲了三种读懂诗歌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尝试着在这首诗当中运用。把这首诗当作一个文言文语段,找它词性改变的、语序调整的、省略的部分。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注释: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帷:墙围 生:升起 怜:喜欢(学生活动)问题诊断:省略字词、语序调整、文言实词(带、期) 泉壑带(环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韵译】: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山泉沟壑围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五彩的云霞从薜荔的墙头升起。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8) 品评诗韵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表层含义,而且要努力无领会诗句之外包含的深层韵味。读诗任务:含义韵味,从字面含义体味无尽韵味。方式:合理地“想入非非”, 理智地“适当发散” 。练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 1 先在脑海中勾勒形态: 画面中有西塞山,有白鹭鸟,有小溪,有桃林,有鱼儿。 2再给画面染上色彩: 青翠的山峰,洁白的鹭鸟,清澈的溪水,粉红的桃林。 3 再让画面动起来: 白鹭振翅,溪水潺潺,鱼儿畅游。 4还要给画面加上几个特写镜头: 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桃花上那带着花粉的花蕊。小结:活动的、立体的图景_再造想象的妙处随着这几个步骤,意境越来越鲜活,而且我们从第二步开始就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所以,大家在合理想入非非理智适当发散之后,就完成了理解诗歌深层含义的过程。我们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比如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或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巩固:品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前四句的韵味。(九)练习提升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钲: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问题诊断:状语位置不当(语序) 谓语不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