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应用发微 大黄临床功用时间:2012-01-09 10:06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admin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临床善用大黄,他认为,欲用好大黄,并非易事,又并非难事,只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掌握大黄的炮制、煎煮、剂型、剂量、药物配伍、用药途径、适应证、禁忌证等,就能随心所欲,合理应用。笔者跟师学习之余,总结其应用大黄治疗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之经验如下。大黄临床功用通腑泻热,醒脑开窍多用于急性中风,不论出血性或缺血性,亦不论中经络中脏腑,属实属虚,只要有大便秘结,舌苔黄厚,口气较重,就是大黄的应用指征,燥粪通下变为软便方可停用。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及烟酒,脾胃受戕,运化失司,痰浊毒热内生;若阳盛之体,痰瘀毒热互结,上扰清窍,痹阻脑脉而发病。痰阻中焦,清气不升,腑气不降,大便秘结,逆气上冲,上犯元神,故临床可见神昏或昏愦。用生大黄或以大黄为主,煎汤鼻饲,或浓煎保留灌肠,通下大便,清肠泄热,有利于直折痰瘀毒火下行,排除邪热及秽浊之物,减少毒素吸收,调整胃肠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以促进神志复苏,改善临床症状。病案举例王某,男,67岁,1987年2月21日。主因左侧偏瘫,语言謇涩2天而住院。2天前因过量饮酒而摔倒,即觉左半身麻木,遂左侧偏瘫,血压250/130mmHg,神志昏蒙,瞳孔等大,颈项无抵抗,病理反射可引出。眼底检查:双视神经乳头呈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动静脉均变细,比例约1:1,动脉呈铜丝状。头颅CT提示:右基底节部位有缺血样梗塞灶。并给予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口服降压、降血脂、扩血管药。刻诊:症同上述,大便秘结,已4日未行,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厚,脉弦硬。证属肝风上扰,痰浊内蕴,脉络瘀阻。治宜平肝息风,通腑化痰,醒脑开窍。处方: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10克,桃仁10克,白芍20克,菊花12克,钩藤15克,生地30克,黄芩15克,怀牛膝30克,丹参20克,胆南星9克,栀子12克,石菖蒲9克,生石决明40克,生牡蛎30克。3剂,水煎服。二诊:上方服后,大便已通,血压降至140/100mmHg,左侧半身时有抽搐,口干欲饮,舌暗红,苔灰黑。此为阴虚阳盛,风火内炽。上方去石菖蒲,加玄参15克,续进7剂。三诊:服药后,大便日2次,神志转清,抽搐消失,纳谷已增。仍口干,苔灰黑,舌有裂痕,大黄改为9克。再进7剂。四诊: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家属搀扶能下床活动,纳增,舌红有裂痕,苔转黄,脉弦滑。上方去胆南星、栀子,生大黄改用6克,加何首乌20克,鸡血藤30克。共服30剂,已能自行活动,出院回家调养。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毒热为阳邪,传变迅速,易耗气伤津,化火、生风、酿痰,以致阳明腑实证。大黄须用1520克,并与芒硝同用,使燥屎下泻,主要是借助通便以泄热、凉血解毒,釜底抽薪,此谓“温病下不厌早”,燥屎下则神志随之转清。病案举例兰某,男,23岁,1987年7月28日初诊。两周前自感神疲乏力,倦怠嗜睡,于7月20日下班途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急送附近诊所,经针刺人中苏醒,约持续40分钟之久。第二天出现神志恍惚,胡言乱语,二便失禁,即送某精神病医院,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给予大量镇静剂,2日后出现高热39,昏迷不省,四肢抽搐。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转院治疗。刻诊:高热神昏,肌肤灼热,四肢抽搐,喉中痰鸣,小便失禁,大便4日未行,舌偏红,苔黄厚,脉滑数。证属温毒之邪,久蕴于内,烁津为痰,痰热毒邪交阻,上攻于心,蒙闭清窍。治宜泻热解毒,凉血清心,豁痰开窍。处方:生大黄10克(后下),枳实10克,法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僵蚕10克,全蝎6克,郁金10克,菖蒲12克,远志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二诊:泻下大便黏腻臭秽,神志渐清,仍烦躁不安,四肢间有抽搐。续进上方加龙胆草10克,桑白皮12克,瓜蒌皮15克。7剂,水煎服。三诊:神志转清,抽搐已止,唯有低热,纳差,头昏,便结,舌红,苔薄黄。改用育阴温阳之法。处方:麦门冬15克,台党参12克,五味子10克,熟地黄20克,制附子4.5克,白术10克,川牛膝15克。服28剂痊愈出院。清肠泄热,化痰利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肾阴虚,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喘心悸者。心肺俱虚,且挟痰热,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强心利尿,清肠泄肺,以降痰浊。病案举例冯某,男,63岁。主因咳嗽气喘半年余,1月来不能平卧。于1987年3月7日收住院。有咳喘病史30余年,近10年来咳喘胸闷加剧,每遇冬春季节则反复发作,曾多次住院治疗。诊断:慢支继发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心衰。刻诊:咳喘倚息,胸闷气短,痰多黄稠,不易咳出,口干便秘,舌青紫有瘀斑,苔黄厚腻,脉结代。证属肠热逆传,肺失肃降,心气亏虚,血络瘀阻。治宜清肠泄肺,豁痰平喘,益气化瘀。处方:党参20克,北沙参15克,五味子10克,麦冬15克,川贝母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胆南星9克,远志10克,黄芩12克,丹参20克,地龙10克。3剂,水煎服。二诊:大便已通,仍胸闷气短,声音嘶哑,上方去远志加竹茹10克。3剂,水煎服。三诊:胸闷气短,声音嘶哑均好转,结代脉消失。仍低热,心烦口干,纳谷已增,苔黄腻,脉弦滑。上方去党参、五味子加紫菀15克。6剂,水煎服。四诊:热退,咳喘胸闷明显好转。续上法加减再服15剂,诸症基本消失,出院门诊调治。不同法炮制大黄功用不同以上是生大黄在临床的应用,但须知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有不同的功用。生大黄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效好,临床多用于毒热便秘、火毒伤络(吐血、衄血)、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及热毒痈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调敷疮疡肿毒;熟大黄泻下力逊,清热化湿力强,多用于湿热内阻之黄疸、淋证及湿热引起的痞满之证;酒大黄长于活血行瘀,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腹痛、肠痈等;大黄炭偏于收敛止血,止泻之作用;醋大黄可泻血分实热,多与活血调经药配伍用以治疗实热壅于血分而致经闭、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煎煮法及用量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徐氏之论述充分说明煎药法的重要性。大黄的煎煮法,姜良铎多宗医圣张仲景之法,如大陷胸汤中大黄先煎,以治疗血热互结的大结胸证;大承气汤中的大黄后下,用作攻下实热,荡胃肠燥结;大黄附子汤中的大黄与他药同煎,用于治疗寒实内结,阳气不足的邪实正虚证。大黄在汤剂中易于吸收,发挥药效较迅速;而丸药吸收缓慢,但药效持久。大黄大剂量以攻为主,小剂量以“补”为主;由实致虚者用量宜大,由虚致实者用量宜小。如大黄小剂量(0.61.5克)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中等剂量(12克大黄粉冲服或612克煎服)有缓泻,逐瘀之功效;大剂量(1530克)通下攻逐之力更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盖用药以胜病为准,不如此则不能胜病,不得不放胆多用也。”驳大黄“苦寒败胃”说大黄苦寒为下法中要药,但古人有“苦寒败胃”之说,所以“闻大黄、巴豆则畏,见黄芪、人参则喜”。姜良铎指出:“作为临床医生,要遵古而不泥古,余数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眼科光学仪器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课件
- 支气管异物课件模板
- 攀岩教练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核心考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N2级护理人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4年高级餐饮行业运营管理及服务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房地产公司工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已改样本
- T-SZHW 001-2024 深圳市城市管家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一滴血检测仪培训教程(完全版)课件
- 2024年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汽车维修合同制度
- 45种硅钢片磁化容量及损耗参数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
- 拟写议论文分论点(最终版)
-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 康复科提高药品发放及时性PDC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