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单元测试1[1].doc_第1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单元测试1[1].doc_第2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单元测试1[1].doc_第3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单元测试1[1].doc_第4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单元测试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天河区地理单元卷(十一)必修2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雷江田、罗荣就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12题。1.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大,增长快 经济技术水平低 环保法规不完善A. B. C. D.2.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B. C. D.3.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003年10月17日环境时报报道,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将讨论限制上海建筑物高度问题。上海市的高楼问题不仅引起了居民的日照问题,而且加剧了这座城市的下沉。目前,上海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海水淹没。在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将酝酿“双增双减”政策,双增就是要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就是要减少建筑物容量、降低建筑物高度。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45题。4.20世纪60年代上海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许多国家沿海城市出现地面下沉现象之后,采取的政策是控制使用地下水的同时,尽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禁止开采地下水 B.中水(冷却水、洗浴水等)处理后回用到建筑或小区作为杂水洗刷、冲便 C.进行水价改革,引导市民节水 D.居民家庭通过循环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5.“双减”的目的主要是: A.解决市民日照问题 B.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C.控制地面负荷,减轻沉降 D.减轻大气污染 北京市市长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结动二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 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据此回答67题。6.在2007年以前,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50平方米。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北京林木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 A.善待树木,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B.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加强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7.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合的是: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到2008年,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的数据,回答810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8.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A.0.4 B.-0.4 C.2.0 D. -2.09.根据计算,200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2004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种类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10.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利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现在,人们普遍担心的是餐桌污染: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精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据此回答11 14题。11.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 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 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运输12.与消除餐桌污染无关的措施有: A.不吃含甜、香味的食品 B.禁止向食品中添加各种化学剂 C.提倡吃有机、绿色和安全的食品 D.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13.餐桌污染不符合: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14.餐桌污染直接影响: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环境持续发展 1994年我国政府将荒漠化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2002年我国正式实施防沙治沙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518题。15.国务院禁止内蒙古草原挖发菜,广东省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发菜,其原因是: A.发菜属濒危物种,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会危害人体健康 C.发菜对荒漠化有预警作用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土地荒漠化16.以下有关荒漠化防治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 B.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C.荒漠化防治的最终目标是取得生态效益 D.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17.土地荒漠摸化过程有一系列的“前兆”,下列迹象可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有: A.载畜量提高 B.地表反射率降低 C.沙丘活化 D.土壤矿物质减少18.要恢复和建设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就必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控制人口增长 A. B. C. D.19.在2006年3月的人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发展观”,其核心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下列各项行为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讲究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B.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严格禁止开发利用各种非可再生资源C.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分类回收利用垃圾D.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切生产活动都以环境为中心20.下图是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光化学烟雾最严重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的: A.早晨上班高峰期B.傍晚下班高峰期C.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时附近D.大气温度达到最低值时附近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进入2005年不久,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高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国家环保总局掀起了“环保风暴),1月27日在京通报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望亭发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等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回答2122题。21.下列对此次“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次“环保风暴”凸显出我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 B.“环保风暴”行为过激,因为在经济建设初期,环境污染在所难免 C.“环保风暴”刮停了众多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 D.“环保风暴”的掀起体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22.建设脱硫设施是最主要的SO2排放控制措施,S02排放得到控制,酸雨发生频率将减少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严重的有: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黄土高原地区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325题。2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 C.兴建水利 D.环境污染24.目前,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湿地水污染的污染源是: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B.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C.水土流失 D.酸雨25.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A.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B.危害人体健康 C.增加酸雨的次数 D.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26.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C.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D.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27.下图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子汞元素 B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 C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关 D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 28.结合全球变暖趋势,如果只考虑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出现 A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B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 C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暖 D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 党的十五次五中全会指出: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据图回答2930题。29.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很难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30.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A.开荒草原 B.改善耕地质量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围湖造田三、非选择题(共80分)31.下图是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表示 (2分)表示 (2分)表示 (2分)表示 (2分)表示 (2分)32.2005年9月20日9时30分,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正式启程。科考队从西藏拉萨出发,途经纳木错、双湖、可可西里湖、茫崖等地,最后抵达格尔木。阅读材料,并结合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关于可可西里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这里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三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当地典型的动物为藏绵羊,藏山羊、野骆驼等地貌组合单一,矿产资源贫乏A. B. C. D.(2)在可可西里进行科考,队员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有:(3分) (3)通过近些年的卫星图片,专家发现可可西里地区出现了许多新的小湖泊。你认为这些湖泊的成因是什么?有何启示?(3分) (4)本来在7月份进行科考,但是为什么一直拖到9月才进行?(3分) (5)科考队考察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恶劣天气?(2分) (6)科考过程中,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好沿路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垃圾的处理?(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6分) 材料一 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材料三 图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1)读图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5分) (2)图中所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亚洲国家是 ,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欧盟国家是 。(2分)(3)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首位的是 ;该国目前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国今后能源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5分) 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图中A表示_,它是决定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4分)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3分)(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分)35.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7分) (1)甲图所示的是_河;乙图所示的是_河。(2分)(2)干流右岸易受河水侵蚀的是_图所示河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 (2分)(3)_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气候区。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其原因除径流量相对较小外,还由于_、_、_。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_,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气候区。这里淡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人口_,很少被利用。(8分)(4)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_等生态问题。而乙图所示河流流域则由于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分)(5)目前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有_ (多项选择)(2分)A劳动力不足 B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C城乡差异悬殊 D教育、就业压力大36.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10分)项目次序温度()粘附力(N)1152.02253.13303.34353.65374.66404.07452.58501.4(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2分)(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2分)(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2分)(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4分) 。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A 5.C 6.D 7.D 8.B 9.A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C 17.C 18.D 19.C 20.C二、双项选择题21.AD 22.AB 23.AB 24.AD 25.AB 26.BD 27.AD 28.AD 29.CD 30.BC三、非选择题 31.(1) 荒漠化地区 (2) 森林破坏严重地区 (3) 酸雨危害严重地区(4) 盐碱化影响较大的中低产田 (5)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32.(1)A (2) 交通问题天气剧变,天气的不确定性对科考队威胁很大高原反应 (3) 湖泊的成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降水形成的,另一种可能是冰川和冻土融化形成的。如果来自降水,说明这一带的生态状况良好;但如果来自冰川冻土融化,则说明生态正在恶化。因为其地表有大面积冻土,可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一旦冻土融化其涵养水源的作用就会消失,水分蒸发,土壤沙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4) 每年的夏季是可可西里最危险的时间,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冻土带都已经开始融化,交通不便,甚至给生命带来威胁。选择9月份到10月份的这一段时间正好是可可西里的秋冬季,这时的温度可以基本保证路面被冻得比较紧实,尽管人会因为温度太低比较难受,但行车方便,通过性较好,利于科考。 (5) 暴风雪、急速降温。 (6) 科考过程中制造的垃圾将全部装袋,带回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