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Y/T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发布2004-实施2004-发布电视灯光调光系统控制接口The Control Interface Of Dimmer System For TV lighting(征求意见稿)GY/T 2004G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XXIGY/T 目 次前 言IIIIV1 范围562 引用标准563 术语和定义564 电气特性和物理层674.1 绝缘要求74.2 拓扑结构784.3 DMX512 端口784.4 数据线和地线连接784.5 推荐接地连接784.6 主要数据链路84.7 辅助数据链路84.8 数据链路信号标识/名称894.9 数据链路终接方法894.10 没有加电的设备895 标称的工作特性895.1 电池供电设备的机壳95.2 发送器数据链路接地95.3 采用参考地方式的发送器95.4 禁止使用的发送器接地方式105.5 接收端数据链路接地10115.6 隔离的接收机特性10115.7 禁止使用的接收机接地方法125.8 DMX512 处理设备12135.9 负载要求12136 保护12136.1 消除互连损坏的最低保护要求136.2 消除静电(ESD)的最低保护要求137 连接方法137.1 便携式设备的连接器137.2 固定设备连接器13147.3 RJ45连接器13148 数据传输协议14158.1 数据格式14158.2 字段数据格式14158.3 传输暂停14158.4 传输暂停结束标志158.5 开始码158.6 数据分块的最大数16178.7 数据分块最小数16178.8 字段之间的数据线状态16178.9 传输暂停之间的数据线状态178.10 两个传输暂停之间的间隔178.11 数据传输时序图179 接收端特性199.1 拒绝错误接收的数据帧199.2 错误数据的容错和重传199.3 在最大刷新率下的接收性能199.4 数据包处理等待时间1910 标志和声明1910.1 本标准标识192010.2 DMX512 接口标志192010.3 数据线终止标志2010.4 接地和绝缘标志2010.5 必需的声明和标志2020前 言演播室调光设备目前已由模拟调光逐步过渡到数字调光,即采用计算机完成设备控制,实现了调光控制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此,需要制定出相关设备控制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的技术标准。本标准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广发计字号文下达编制。本标准采用由ANSI/TIA/EIA-485-A-1998定义的电气接口,结合一种简单的异步八比特串行数据协议,由标准的通用异步收发设备(UARTs)产生无类型的字节流。物理介质是两对电缆线,每对实现一条数据链路的功能,介质用EIA-485-A的平衡数据传输技术驱动,在设备端的物理连接通过5针XLR连接器或通过硬线连接终端模块。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按要求使用除5针XLR外的连接器(通常为计算机串行口使用的DB9连接器)。EIA-485-A标准定义的标准通信长度约为1.2千米,如增加双绞线的线径,则通信长度还可延长。实际应用中,用RVV-2/1.0的两芯护套线作通信线,其通信长度可达2千米以上。但是,当通信线的长度再长时,一般就需要使用中继器了,它可以将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后再继续传输。在某些应用场合,使用光隔离型的中继器还可以将前端设备与中心端设备的“地”隔离开,避免因前端与中心端的地电位不同而造成的干扰。本标准相当于国际上通行的DMX512-A数据传输协议。1986年8月由USITT(美国剧院技术协会)提出了一个在一对线双绞上传送512路可控硅调光亮度信息的DMX512协议,用于从计算机控制台与调光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标准,该协议在1990年4月进行局部修改后成为DMX512-A协议。DMX512的简单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使其迅速成为灯光设备制造商广泛采用的协议,目前几乎所有的灯光控制台和被控设备都兼容DMX512协议标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灯光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是现今的发展趋势,世界上很多厂商都在开发相应的产品。他们或者单独采用TCP/IP以太网技术或者采用TCP/IP以太网技术与传统的DMX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电视制作空间内的所有设备实施网络化控制。为了统一各厂家的网络协议标准,美国娱乐服务与技术协会(ESTA)、欧洲Artistic Licence分别提出了两个灯光网络协议标准,即ACN(Advanced Control Network)和ART-NET协议。本标准仅对调光系统控制接口予以规定。本标准对以下人员具有指导意义:1 电视灯光调光系统控制设备的制造商和使用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灯光调光系统控制设备的系统集成商。2 在灯光调光控制设备及其附件产品生产中寻求标准传输协议设备制造商。3 在灯光调光控制系统设计中为确保设备间互连而需要取得详细资料的系统设计者。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央电视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蔚明、车临、向荣、王宏磊、张国森、刘卫宏。电视灯光调光系统控制接口1 范围本标准规定电视灯光调光控制系统中,控制台与被控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一种接口方式,包括物理线路特性、数据格式和数据传输协议。本标准适用于电视灯光调光系统控制接口。本标准不需要强制的空起始码分组错误检测,不保证传递所有的DMX512分组。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NSI/TIA/EIA-485-A-1998 使用数字平衡多点系统的发送器和接收机的电气特性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tors & Receivers for Use in Balanced Digital Multipoint Systems(在本标准中表示为EIA-485-A)。USITT DMX512/1990 调光器和控制台的数据数字化传输标准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 for Dimmers andControllers3 术语和定义3.1 异步传输方式:发送信号在任何时间开始,无需经过一条独立的时钟线与接收设备进行锁定或同步。3.2 平衡传输线:用两条线来传输数据信号,分别为信号和其反向信号,实际信号电压为两条线的电压差。平衡传输线具有极好的噪声和干扰抑制特性。3.3 复位信号:一个由高(占)到低(空)的转换,接着一个至少88mS的低电平,然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跳变。3.4 电路公共端:EIA-485-A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的公共端,即供电电源的0V。3.5 数据链路公共端: 在产品上连接电路公共端的DMX512端口连接点。3.6 共模电压: 相对于电路公共端,在“数据+”线和“数据-”线上均出现的电压。Vcm = (Va + Vb)/2,其中Vcm为共模电压,Va是“数据+”线相对于电路公共端的电压,Vb是“数据-”相对于电路公共端的电压。3.7 控制器:产生DMX512数据的发送设备。3.8 数据链路:连接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线路。3.9 接地端:公共端、零电位、一般来自电源的0V线,通常连接到设备的金属机壳。3.10 空闲:DMX512线的字段之间的时间是高的,不发送任何信息,也称为“占”条件。3.11 隔离:使输出完全地与输入电气上断开的电路。3.12线路驱动:对一条数据链路提供差分电压偏移的一种电路,工作于定义的共模电压范围内并对过载和过压条件提供特定响应。有时简单地称为驱动。3.13线路接收机:能够检测在数据链路上差分电压偏移的一种电路。工作于定义的共模电压范围内并对过载和过压条件提供特定响应。3.14环路连接:连接器或DMX512端口终端,连接一个DMX512口的针1,2,3与另一个DMX512端口。简称为环路或通路。3.15标记:信号真为高的线路条件,标记代表二进制1。3.17 零开始码:有0值的开始码3.18 分组:在复位信号之前的所有字段的一个复位序列3.19 接收机:接收DMX512信号的设备。3.20 更新速率:每秒钟具有零开始码的DMX512分组的数量3.21 复位序列:一个复位信号、复位信号后的标志、和开始码的系列。3.22 信号公共端:物理介质的公共参考导体,如电缆的屏蔽层。3.23 字段:在DMX512分组中一系列帧序号字节,最大数值为513字段,开始为0字段。0字段是开始码,字段1到字段512为数据字段。3.24 停止位:附加在每个字节后的附加比特,指示字节的结束DMX512有2个停止位。 停止位总是高电平,也就是占。3.25 终接器:用于使数据链路上不期望的反射信号达到最小的设备或电路。3.26 发送器: 产生DMX512信号的发送设备。3.27 开始位:一个字节开始的附加比特,指示接收端一个新发送的字节开始。开始位总是低电平,即空。4 电气特性和物理层本标准的电气特性除有特殊声明以外,全部采纳EIA-485-A标准。本标准数据链路的物理层主要指定接地、终接方法、信号电平、EMC和连接到其它设备时造成的意外损坏。控制设备设计者除了遵从EIA-485-A的要求外,应该遵从未在EIA-485-A中描述的本标准第5、6节的要求。4.1 绝缘要求本标准要求采用适当的光电、变压器或其它方式的隔离,以避免电压传输超过EIA-485-A的共模限制(见5、6节),但隔离必需遵从EIA-485-A的要求。 4.2 拓扑结构EIA-485-A标准定义了为实现各种用途的电路拓扑标识。如下图所示。图:EIA-485-A总线结构图一条EIA-485-A数据链路包括一个差分线驱动设备(D)和多个差分接收终端(R)。对能够返回状态信息的DMX512控制设备,即响应器,本标准不做要求。4.3 DMX512 端口DMX512 端口是内部电气设备和物理发射线路(电缆)之间的DMX512信号连接点,它可以由第7节中定义的连接器或终端座构成,终端和连接器的连接称为针。一个DMX512端口有5根针,记为针1到针5,DMX512端口的针1是公共地,针2是数据1-,针3是数据1+,针4是数据2-,针5是数据2+。在某些应用场合,无需使用针4和针5。4.4 数据线和地线连接第5节详细描述了保护地。在所有情况下,针1与EIA-485-A驱动设备或接收机电路地线之间是一个低电阻连接。4.5 推荐接地连接DMX512系统应该使用发送设备的接地并隔离接收设备。这种方法在源端提供单点固定接地/底座连接,并允许发送端和接收端各种建筑物接地。以保证设备的互操作性。4.6 主要数据链路DMX512端口的针2和针3构成主要数据链路。针2是信号负端,针3是信号正端。在第8节中给出数据格式。允许在主要数据链路上有限制地使用多个发送器以半双工方式实现双向数据传输。4.7 辅助数据链路DMX512端口的针4和针5构成辅助数据链路。在系统需要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辅助数据链路。本标准暂时不打算描述辅助数据链路。4.8 数据链路信号标识/名称一般的针1到针5到物理输出,通常为本标准的7节中定义的XLR 连接器。针的定义见表1。表1:信号设计归纳使用标准中针的定义DMX512功能公共地1屏蔽地主要数据链路2数据1-3数据1+辅助数据链路4数据2-5数据2+4.9 数据链路终接方法DMX512数据链路的终接方式应消除信号环路和信号反射,否则可能导致正确设计的系统出现误操作。本标准要求,当数据链路终接后,所有连接到DMX512数据链路的设备,应工作在厂家要求的数据链路特性上。终端电阻应放置在数据+和数据-信号针之间,阻抗范围应为120W+5%120W-10%。在推荐的链路拓朴结构中,发送器连接到数据链路的一端,数据链路的远端需要终接;当发送器连接到数据链路的中间时,则数据链路的两端均需要终接。接收设备的生产厂商可以提供数据链路的内部终接,在这种情况下,终接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的电气和标记要求,并建议其持续耐压应不小于交流30 V (50 Hz)或直流42 V。4.10 没有加电的设备没有加电的DMX512设备连接到数据链路时,不应降低DMX512传输系统的性能,也不能明显降低数据链路的阻抗。 5 标称的工作特性有关工作限制应遵从EIA-485-A详细要求。在适当的地方,可对单独的产品给出个别的限制。应在产品的DMX512端口处测量所有的电气特性。5.1 电池供电设备的机壳由电池供电的设备或没有固定连接到保护地的设备,其机壳作为所有外露金属连接器是等电位的,不携带任何信号。5.2 发送器数据链路接地考虑与DMX512兼容的产品能够与复杂的大系统连接,本标准为发送器规定了数据链路公共端和电路公共端的接地方式:参考地。5.3 采用参考地方式的发送器采用参考地的发送器在开路条件下正常工作时,其输出应满足表2要求。表 2:采用参考地的发送端特性连接输出特性备注针2到针1或针3到针10 v +6 VDC针4到针1或针5到针10 v +6 VDC仅限于增强功能的设备针1到外壳0V针2到外壳或针3到外壳0 v +6 VDC针4到外壳或针5到外壳0 v +6 VDC仅限于增强功能的设备针2到针3+/- 6V (开路)针4到针5+/- 6V (开路)图1描述了一个采用参考地方式的发送器端口。其特点是将针1、外壳直接连到保护地。这样,采用参考地方式发送器的设备通过连接保护地得到保护,针1和发送器电路电源0V之间的电阻(A)应小于100欧姆。针1和外壳之间的电阻(B)应小于20欧姆,最好能接近0欧姆。注:1 - DMX512端口针12 - DMX512端口针2 (或针4)3 - DMX512端口针3 (或针5)A 可选电阻 B 可选电阻 图1:采用参考地方式的发送器一个DMX512设备可以有多个参考地方式的发送端口。这种方式可用于所有的DMX512设备,包括提供任何非DMX512输入或输出端口的设备;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就可以将DMX512发送器的连接器标记为已接地。5.4 禁止使用的发送器接地方式严禁使用图2所示的发送器接地方式,尽管它在以往的某些产品中出现过。虽然这种方式在EIA-485-A中被描述为一种可能的形式,但是当发送器在系统中各自具有不同的接地电位时, DMX512发送设备将不能正常工作。 注:1 - DMX512端口针12 - DMX512端口针2 (或针4)3 - DMX512端口针3 (或针5)A 电阻R 0.2欧姆图2 禁止使用的发送器接地方式5.5 接收端数据链路接地本标准规定了接收机采用的数据链路公共端和电路公共端的接地方式: “隔离”连接方式。5.6 隔离的接收机特性对于隔离设备,在针1和外壳之间接一个电容,提供交流信号的通路。设备应能在表3所描述的条件下持续正常工作。表3:隔离的接收机特性连接限制备注针2到针1或针3到针1+12 / -7 VDC共模电压范围针4到针1或针5到针1+12 / -7 VDC仅限于增强功能设备针1到外壳22M 42VDC针2到外壳或针3到外壳22M 42VDC针4到外壳或针5到外壳22M 42VDC仅限于增强功能设备针4到针5+ / - 6V仅限于增强功能设备任何针到外壳32 VAC /42 VDC图3 描述一个采用隔离方式的接收机。在直流42V条件下,任何DMX512隔离接收机的信号针,分别相对于外壳、保护地、其它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和使用参考地的电器,其电阻值应大于22M。针1和外壳之间应该有一个交流旁路电容。针1和接收机电路电源之间的电阻(A)应小于100。注:1DMX512管脚1。2DMX512管脚2或者4。3DMX512管脚3或者5。4隔离电源端。5隔离电源地端。6信号(或)。7输入/输出。8隔离电信号。9非隔离电信号。10隔离栅栏。A可选电阻。B可选电阻。图3. 隔离式接收机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就可以把DMX512接收机的端口标记为已隔离。隔离接收机端口可用于所有的DMX512设备,包括提供非DMX512输入或输出端口的任何设备,DMX512设备可使用任何数量的隔离接收机端口。5.7 禁止使用的接收机接地方法严禁使用图4所示的接收机接地方式,尽管它在以往的某些产品中出现过。虽然这种方式在EIA-485-A中被描述为一种可能的形式,但是当接收机在系统中各自具有不同的接地电位时, DMX512接收设备将不能正常工作。注:1DMX512管脚1。2DMX512管脚2或者4。3DMX512管脚3或者5。A电阻0.2W。图4. 严禁使用的接收机接地方式5.8 DMX512 处理设备可以采用已经描述的隔离接收机/参考地发送器方式来设计有关的DMX512处理设备。5.9 负载要求对于一条EIA-485-A线路,一条DMX512数据链路上允许的负载总数为32个。按照本标准设计的发送器,能够在DMX512数据链路上驱动32个负载,每个DMX512设备上的接收端口负载应不大于EIA-485-A的标准负载。线路偏压在-7V至+12 V电压上的接收机,其每个负载上的电容值不允许大于125pF。本标准不需要声明或标记设备的负载值。6 保护6.1 消除互连损坏的最低保护要求在灯光行业中广泛使用临时和便携设备,频繁地连接和断开设备容易造成设备连接错误,导致设备损坏。要求设备端口遵守EIA-485-A第4.2.6节瞬间过压容限的相关要求。6.2 消除静电(ESD)的最低保护要求制造商应保证任何针都能够经受最小4kV ESD的接触放电和8kV ESD的空气放电。制造商也可以满足其它更严格的ESD要求,以防范静电损害。7 连接方法7.1 便携式设备的连接器所有便携式设备,在控制台和其它的发送端设备上使用孔连接器,在接收端设备上使用针连接器。在提供环路连接的场合也应遵从上述孔连接器和针连接器使用方式。7.1.1 要求的连接器设备应使用5针XLR连接器,其各针的信号在本标准表1中定义。7.1.2 可选择的连接器 当某些产品不能安装本标准要求的5针XLR连接器时,可选用其它替代连接器,但应满足下述附加条件:1) 替代连接器不再用任何XLR类型的连接器。2) 除7.3节允许以外,替代连接器应为任何非RJ45连接器。3)满足本标准其它要求的连接器,除在设备手册中声明的要求之外,替代连接器应标记为NCC DMX512-A (非兼容的连接器)。如果无法在连接器上标记,应在设备上其它位置标记。替代连接器的针号应与标准的5针XLR连接器标号相匹配。4) 制造商应为所有DMX512端口包括替代连接器,提供可与标准5针XLR连接器相匹配的转接器。7.2 固定设备连接器从内部连接到数据链路的固定安装产品应使用5针XLR连接器(不应使用其它的XLR连接器),并满足上述7.1和7.1.1要求。本标准不限制使用其它的非XLR连接器,但要求替代连接器的针号应与标准的5针XLR连接器标号相匹配。7.3 RJ45连接器RJ45连接器不能作为规范的连接器使用,只能用在不易接触的经过允许和授权才能使用的设备上,而且连接器作为固定安装的一部分。RJ45连接器只允许附加在配线和数据分配产品上,并只固定安装在可控制的区域内。注:不易接触的或可控制的区域包括加锁的配电间或控制柜,要进入这些区域的人必须使用钥匙。表4 DMX512设备使用RJ45连接器的接线表针号颜色功能1白/桔黄数据1+2桔黄数据1-3白/绿数据2+(可选)4绿数据2-(可选)5兰未分配6白/兰未分配7白/棕数据1的信号地8棕数据2的信号地警告:一旦非正常连接到非DMX512设备(如以太网络集线器),很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在电信应用中(如电话振铃),针4和针5可能超出EIA-485的电压范围。在其它应用中(如分布式DMX512控制产品的制造商使用某些针携带低电压直流电源),会将针4和针7的低压支流电源连接到这些设备,这就超出了EIA-485的电压范围。由于这些不同的用途,系统的误接将导致严重损坏。8 数据传输协议8.1 数据格式数据传输采用异步串行格式。DMX512字段应被顺序传输,以第0字段开始,以最后第512字段结束(最大字段数量为513)。在第一个数据字段开始发送之前,应传输复位序列传输暂停,接着是传输暂停结束标志和开始码。在零开始码之后有效的DMX512字段数据值应该为0255。8.2 字段数据格式发送的每个数据值的数据传输格式如表5所示。注意没有采用传输校验位。表5 字段数据格式比特位描述1开始位,低或空。2 到 9数据比特的字段数值,低位在前,高位在后。10, 11停止位,高或占。8.3 传输暂停传输暂停表示一个新分组的开始。将发送端产生的传输暂停定义为占到空的转换,紧跟的低电平是由表6所示(定时时序,指示数1)的最小周期,接着是由低到高的转换。接收端应根据由表7所示(定时时序,指示数1)的最小周期识别传输暂停,并作为新分组的开始。8.4 传输暂停结束标志将分隔传输暂停和起始码(定时时序,指示数2)的结束标志定义为传输暂停结束标志。所有的DMX512发送端将产生一个传输暂停结束标志,其可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见表6指示数2。对应的接收端应在表7所示的最短时间内,用传输暂停结束标志对数据流做出正确响应。注释:标准的1986版本指定4微秒长的传输暂停结束标志。标准的1990版本将该数值修改为8微秒,但增加了一个选项,接收端能够识别4微秒长的传输暂停结束标志,作为一种能力。一些发送端仍然工作在短于4微秒的传输暂停结束标志,他们不能与根据此标准建立的设备一同工作。8.5 开始码开始码是传输暂停结束标志之后的第一个字段(字段0),开始码具有标识分组中后续数据的功能。8.5.1 零开始码零开始码标识后续数据字段为无类型串行8比特信息。由零开始码标识的分组是在DMX512网络中发送的缺省分组。更早版本的标准假设零开始码分组只发送调光器类数据。实际上,零开始码分组也可用于更广泛类的设备,本标准认可这一事实。每个零开始码分组含有无格式数据或地址结构。设备使用分组中的数据必须知道数据在分组中的位置。不保证所有零开始码分组被传递到所有的设备。用零开始码发送的数据应是这样一种类型的,分组丢失将不会严重影响设备的工作。因此,发送的数据应该是一个参数的当前数值,而不是去执行一个程序的命令。一旦将控制台配置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所有的零开始码分组将有相同的字段数。8.5.2 调光器类数据应该用零开始码分组发送调光器类数据。有效的调光器级别应该在0到255(十六进制00到FF)代表调光器控制输入。0值表示关闭调光器输出或最小,255表示调光器输出最大。调光器应该用0到255之间的DMX512数值做出响应。DMX512字段值和调光器输出之间的精确关系不在本标准范围规定之内。注意零开始码分组是DMX512网络发送的缺省分组,可能含有非调光器类数据的其它数据。8.5.3 其它开始码为了提供未来扩展和使用灵活性,DMX512增加了255个非零开始码(十进制的1到255,十六进制的01到FF),即备用开始码。需要通过DMX512数据链路发送私有信息,应该使用已经登记的备用开始码作为分组的开始。附件D保留了几个备用的开始码。8.5.3.1 备用开始码更新间隔一个DMX512发送端交替发送零开始码分组和备用开始码分组,零开始码分组至少每秒发送一次。8.5.3.2 备用开始码分组的定时差为了保证内嵌处理设备不丢失基本的备用开始码数据,应该降低更新备用开始码的最大速率。可采用下述一种方法。1) 以比8.11节定义的最小定时还低的速率发送备用开始码分组,通过增加传输暂停到传输暂停之间的时间到需要的备用开始码分组字段数量的最小数值高10%。2) 发送端可交替发送非基本的零开始码分组和备用开始码分组。8.5.3.3 控制备用开始码分组的内嵌设备DMX512处理设备或任何接收或重传DMX512的设备应根据手册声明其产品如何处理备用开始码分组。可接受的处理方法是:1) 阻止所有的含有特殊备用开始码的分组。被阻止的开始码应该公布(也可以是所有的备用开始码)。2) 通过所有的含有特殊备用开始码的未修改的分组。通过的开始码应该公布。3) 处理所有的在分组中含有备用开始码的信息。应该足够详细地声明算法,允许用户来决定设备是否满足其需要。DMX512 内嵌重新发送端应不通过具有特殊备用开始码的分组,而阻止其他含有同样的备用开始码,除非声明了处理算法。8.5.4 处理开始码除了内嵌处理设备以外的所有接收设备,都应处理开始码,而且要处理零开始码与备用开始码分组之间的差异。设备不应假设所有接收的分组都是零开始码分组而忽略处理开始码。8.6 数据分块的最大数每个数据链路应支持最高到512个数据字段。当需要更多的字段时,应该开辟多个链路来使用。8.7 数据分块最小数在数据链路上,没有最小字段数。假设满足标准的最小定时要求见8.10节和图5,DMX512数据分组少于512字段的数据分组都可以发送。8.8 字段之间的数据线状态任何一个数据分组在两个字段之间的空闲时间(时序图,指示#9)可以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变化,见表6的指示#9。在任何空闲时间,数据线应保持在“高”或“占”状态。接收端应该能够接收任何一个在其字段之间无空闲时间的数据分组。8.9 传输暂停之间的数据线状态在数据线上发送的每个数据分组,无论开始码或长度,应以传输复位序列开始(定时时序,图4,12项),即传输暂停,接着是传输暂停结束标志和开始码。一个分组的最后字段的第2个停止位与下一个数据分组开始的传输暂停起始下跳沿之间的时间(时序图,指示10)可以在最小和最大值之间变化,见表6的指示#10。数据线在这个时间内,应保持在“高”或“占”状态。因此,发送端不应该在数据分组之间产生多个传输暂停。但是,接收端应能够恢复因数据线路错误导致的多个传输暂停。8.10 两个传输暂停之间的间隔发送端应产生分组以便任何一个传输暂停开始的下跳沿和下一个传输暂停开始的下跳沿之间的周期应不小于表6指示数13的最小值,并不大于表6指示数13的最大值。当接收到具有传输暂停到传输暂停之间如表7指示数13的最小间隙或最大间隙分组时,接收端应该能够正确工作。8.11 数据传输时序图注:1 - 传输暂停;2 - 暂停结束标志;3 一个字段;4 起始位;5 最低数据位;6 - 最高数据位;7 停止位;8 停止位;9 字段之间的占;10 传输暂停之前的占;11 传输暂停之间的时间;12 - 传输复位序列;13 一个DMX512分组;14 开始码(字段0数据);15 - 字段1数据16 - 字段n数据(最大为512)图5:时序图表6 时序图的有关数值:发送端指示数描述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比特率245250255kbit / S-位时间3.9244.08S-最小更新时间(513个字段)22.7mS-最大刷新速率(513个字段)44updates / S1传输暂停时间92176S2暂停结束标志12 1.00SS9字段之间的占0 1.00S10暂停之前的占0 1.00S11暂停之间的时间12041.00SS13DMX512 分组长度12041.00SS表7 时序图的有关数值:接收端指示数描述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比特率245250255kbit / S-位时间3.9244.08S-最小更新时间(513个字段)22.7mS-最大刷新速率(513个字段)44updates / S1传输暂停时间88176S2暂停结束标志8 1.00SS9字段之间的占0 1.00S10暂停之前的占0 1.00S11暂停之间的时间11961.25SS13DMX512 分组长度11961.25SS9 接收端特性9.1 拒绝错误接收的数据帧对于所有接收到的字段,接收端不但要检查第一个停止位而且应检查第二个停止位,以确定它们是否正确。若发现没有检测到正确的停止位,接收端应忽略该字段以及分组中所有的后续字段。9.2 错误数据的容错和重传在表7所列出的传输暂停与传输暂停之间最长时间内,接收端在前一个复位序列之后未接收到下一个复位序列,则接收端被视为丢失数据输入。尽管本标准未描述丢失数据的处理过程,但制造商应描述自己的丢失数据处理过程。注:当遇到数据丢失的情况,接收设备应保持操作条件至少60秒,等待DMX512信号。9.3 在最大刷新率下的接收性能当接收连续发送的含有有效字段值的有效数据分组时,任何与DMX512接收端协同的设备应正确地工作。9.4 数据包处理等待时间某些产品可以提供一些自有功能,对各个连续DMX512分组进行处理或不进行处理。这样的产品可能具有固有的对分组之间数据变化的延迟时间,制造商应该按照10节的公开要求予以公告。10 标志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组织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
- 梭状芽胞杆菌课件
- 焊工(技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旅游讲解员高级题库大全
- 2025年高频考点机关安保招聘面试中的法律法规知识应用
- 2025年电商公司运营中心主管面试备考要点及预测题
- 2025年旅游景点导游资格考试备考宝典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师能力评估模拟题
- 2025年篮球裁判员比赛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
- DB37T 4010-2020 含阿胶的食品中阿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同化物的运输
- 质量成长记-过程模式作业表
- 漆黑的魅影-精灵分布图鉴
- 工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doc
-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课件课件
- 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范文
- 200T钻具点压校直机技术方案
- 挡土墙计算书(共19页)
- 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书(09318)
- 商铺销售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