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 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物理初二 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物理初二 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物理初二 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物理初二 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试卷分析抽样成绩统计表班级(年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过差人数过差率五48423688.25481003777 0 0题号本题满分满分(28分)及格(17分)0分(0分)本题平均分本题得分率%本题最高分数本题最低分数人数%人数%人数%一2419 3948100 00208824 18二27 28 6048100 0 02692 27 21三6 45 8548100 0 05.592 6 4四3132545900036741五12408048100001083128六28814481000027872821七八(二)综合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考查目的、要求: 本次考查的难度不高,统计表中反映出得分率较高(仅低于填空题),问题较大的主要是第12、17、18小题。其中第12小题,选B选项的较多。事后部分学生反馈A、C、D选项书中有介绍,且功率都不是1KW,故只有选择B。究其原因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既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他们更多的习惯于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懒于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实际上只要稍加比较,如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电视比较,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17、第18小题主要是漏选问题较大。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第二题(填空题)考查目的、要求: 统计分析表明本题的得分率是各题中最高的,得分率为85%、及格率为96%,大部分题型学生在平时教学中都涉及过,学生掌握的比较熟练。另外,本题的过差率与以往相比是最低的(仅有1人),说明新教材的难度确实降低了,学生也比较适应。 本题问题较大的主要出现在第3、5、8、10小题中。如第3、5小题,本来是很简单的(大部分学生也这样认为)。第3小题答错,多数学生是审题不严密,题中给出“甲灯比乙亮”,自然就想到“乙”灯比甲灯功率小,而题要问却是哪个灯“电阻小”。而第5小题则是变阻器题型中最简单、最直接的问法,但部分学生却将题中所给的a、b符号或滑动方向看反,整个答案全部错误(这种现象在高分数段的学生中也有)。这又说明学生审题不够仔细的老毛病还是没有解决。第8小题是书中的原图、原题,主要通过扬声器这一实物间接考查“磁场”的概念。表面上是对概念的记忆,实际是考查学生对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此题满分(3分)只有5人(10%),得分率是最低的。错误答案集中在“磁极、磁效应、磁体、磁性、电流等几方面。说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缺泛整体性。第10小题问题主要出在第二问上,从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3000、300、0.03、31012分析,学生对求波长的计算公式是知道的,所以表面上看问题是出在频率的单位换算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频率的概念和单位比较抽象,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另外,教师对这类知识点重视的不够,训练的也不到位。此题能得出“3m”这一正确答案的,只有21人(占42%)。第三题(作图题)考查目的、要求: 第19小题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答案不完整,如要求的三个给分点,只答成两个;二是重复扣分,即第一个答案错,牵连后两个也丢分(高分段学生中出现)。 第20小题问题较大,出现了“开关控制零线”、“灯与插座串联”、“地线不接”等现象。反映出学生对物理现象缺乏整体认识(即对家庭电路的整体认识), 第四题(简答题)考查目的、要求:本题分数少、难度也不大,虽然满分率(50%)是最高的,但得分率却是整个试题中最低的(72%),过差率也很高(10人,占20%)。说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论据不充分,如“因为电炉丝电阻大,所以产生热多”,既说理不充分。二是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科试题以住简答题型很少,学生练的也很少。二是在教学中,教师遇到此类题时常常是只给出题中有关物理知识的解释,规范化的表达(示范)较少,学生对此题型的表达比较漠糊。第五题(计算题)考查目的要求: 统计表中反映出此题的各项综合指标是最低的,说明对学生来说这是个很难的题型。第22小题主要对题意的要求不明确,即对题中的“电热丝”、“电吹风”、“整个电路”到底求哪个过程不明确。尤其对第(3)问到底是求电吹风的电流还是整个电路的电流不明确。第23小题的得分率比22小题还要低,表面上是题的难度相对大些(开关组合题型)实际上则反映出教学中对此类题型训练的不够。学生没有将原题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的习惯,答错的学生大部分将两次的条件混为一谈。从而造成了分析混乱、表达不清的现象。 其实平时的教学中对此类问题只有过专题训练的,但学生为什么掌握的不好?原因是教学中教师的要求不够严格、不够坚决,从而造成了学生许多不良习惯的养成。如只重视“会”,不重视“准”;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只追求“简捷”,不追求“严谨”。这也提醒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在训练上下功夫,即在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多下功夫。第六题(实验题)考查目的要求: 统计显示本题的各正项、负项指标都较高,即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客观上是题目的难度较低,绝大部分题目是平时重点练过的。问题比较大主要集中在第24、27、28小题中。第24小题主要表达不准确,如第3空问:小磁针的什么改变了?这本来与第1问是呼应的,但部分学生却答成了“南北极”、“极性”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下一问的答案。 第27小题问题一是第(2)问的实物连线,本来是一道常见题,但此题巧妙地采用一个非常规的连法,学生立刻感觉到有难度,甚至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