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施工测量方案一、施工测量概况及重点、难点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规模:总面积约为28933水园二期14栋22栋、31栋、32栋涉及到土建施工、管线专项施工。测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为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提供控制依据,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3、测量施工难点及保障措施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针对本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将对重点部位采取以下措施:(1)首级平面控制网建立:测设一条附合导线,特殊条件采用极坐标与交会测量相结合,GPS校核。使用徕卡GX1230 GPS、Topcon701全站仪。(2)首级高程控制网建立:测设国家高等附合水准路线。使用ZeissDini10电子水准仪。(3)主体结构高程及平面控制:轴线:内控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使用激光铅直仪、S3水平仪及50m钢尺。(4)沉降观测:国家二等水准观测。运用电子水准仪ZeissDini10。二、人员及测量设备配置1、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测量负责人1名,负责测量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工作进度管理;测量技术负责人2名,负责测量技术管理,测量放线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放线工6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2、设备配置 名 称精 度数 量用 途高精度全站仪2mm+2ppm21台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工程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变形观测;高程基准传递。GPS测量仪5mm+1ppm1台控制测量、实时监测中精度全站仪2mm+2ppm21台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电子经纬仪24台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精密数字水准仪S0.42台水准路线、沉降观测、复验标高。数字水准仪S12台沉降观测、竣工测量、常规水准测量普通水准仪S32台常规水准测量激光铅直仪103台重要轴线的竖向传递激光平面仪103台水平面控制计算机(一台为笔记本电脑)3台内业计算与管理、测量数据库。3、高技术含量测量设备的应用1、高精度全站仪测量功能全。日本TOPCON全站仪既可测量角度,也可测量距离,还可以测量三维坐标,对于结构复杂的体育场施工测量放样可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作业效率。测量精度高。日本TOPCON-701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相比经纬仪测角和钢尺量距,可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减少施工测量误差。2、GPS技术的应用GPS技术在工作强度、工作量、工效、精度、可靠性等各项指标的测定上都具有优势,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结合,该技术已经引起了建设工程测量技术新一轮技术变革。采用GPS技术可以进行高速度、高精度的测量,实现整个工程结构各个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精度,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的结构施工测量与控制难题。三、测量控制网复测和建立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及现场条件进行;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刷红白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如示意图: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我单位进场时首先将对原有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L 30 m530mL 60m10 60m90m20 4、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基坑标高点的引测。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标高点引测示意图:(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点标记示例:(5)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高度H允许偏差(mm)每层3H 30 m530mH 60m10 60mH90m15 5、0.00以上施工测量6、平面控制测量(1)仪器设备本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徕卡激光铅直仪、T2经纬仪(精度2)与钢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 (2)平面控制方法: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即利用激光铅直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尺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线进行投测。内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3)控制点的转移待首层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利用全站仪将轴线全部投测至首层底板上(投测精度按照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执行),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内控点的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由业主委托有测绘资质单位验线。(4)平面内控点的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划分图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轴线交点或轴线的借线交点)。(5)内控点埋件的做法和埋设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内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300mm300mm的孔。(6)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a)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轴线交点处(内控点),经严格的仪器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发射出激光束。(b)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c)通过旋转仪器望远镜,使激光束在接受靶上成同心圆,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7)允许误差:轴线竖向允许误差见下表。项 目允 许 误 差(mm)每 层3总高(H)H 30 m530mH 60m1060m90m207、高程的传递(1)标高基准线测设。标高基准线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在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布设3处,作为该流水段的标高基准线。标高基准线测设:从高程控制点引测+1.000M高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如下图所示:(2)标高的竖向传递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消除误差的积累及结构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都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直接进行量取或用悬吊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每个施工段至少投测3个点。(3)施工层抄平之前,首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四、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一)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1、布点原则(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个工程应有三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3)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新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1)在工程压力传播范围之外预先合理埋设半永久性高程基准点,本工程沉降观测基准点拟使用结构施工中布设的场区高程控制网基准点。(2)基准点使用前,用蔡司(zeiss Dini10)电子水准仪从国家城市水准点与四个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四个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3、沉降观测基准点应布设附合或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等级:二等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1.0每站高差中误差(mm):0.30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0.6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0.8观测方法及要求:往、返各两次。n为测站数(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布点原则1)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4)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5)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等等。2、埋设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三)沉降观测、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2、观测仪器观测仪器选用德国蔡司Zeiss Dini10数字式精密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相对于光学精密水准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2)自动化程度高,该仪器采用CCD测量传感器自动测量条码尺,自动显示与记录标尺读数和视距,对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平差并能够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它取代了观测员肉眼观测、人工记录、计算,消除了读数误差,提高了作业速度。3、观测的技术要求如下:等级:二等仪器型号:Zeiss Dini10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积差:3.0m视线高度:0.3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44、数据记录及处理采用Zeiss Dini10仪器的平差程序自动进行平差计算,减少人为误差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四)观测周期、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1)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两层观测一次;(2)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1)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2)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3)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4)交工前观测一次。4、竣工后,第一年观测2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决定观测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基本稳定(1mm/100d)时,停止观测。(五)沉降资料的提交、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工作完成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五、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管理组建测量专业组,在技术部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各测量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测量高级技师和测量技师,测工的最低级别为中级工。测量组长必须由工程师、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测量管理部负责;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高精度测量工作由具有测量专业资质的公司负责;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施工单位自己负责。测量组织机构表名 称工 作 内 容技术组编制细部测量方案,内业管理,建立施工控制、测量和变形观测的数据库及数据处理中心控制组控制网测设校核、向施测面传递平面与高程控制土建组土建施工期间的细部测设、测量验线组验 线变形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地基回弹、护坡桩变形观测、相关区域沉降观测市政组道路测量、管网测量2、质量过程控制1、测量负责人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日志;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精度要求;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1)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测量技术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2)互检:由工程部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3)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及见证单位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3、质量保证流程(如图示) 测量方案的编制 测量方案审核、审批 技术交底 测量部测量放线 自 检 不合格 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湖北省麻城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互联网+”和媒体融合试题(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中的临床试验数据监管与合规性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沉浸式戏剧行业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土壤污染监测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治理策略报告
- 2025年快时尚在时尚零售行业变革中的产品包装设计趋势报告
- 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媒体融合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推拿治疗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与对策探究-以N实验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全册教案
- 质押合同解除通知函
- 云计算技术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修正版)
- 物业保安、保洁项目投标书
- 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入门教程 课件全套 第1-7章 CityEngine概述-使用Python脚本语言
-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的概念
- 202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 科技论文写作2-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