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章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趋势。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DDC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操作站相连。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4)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控制精度。(5)能同时控制多个回路,一机多用,性能价格比高。(6)便于实现控制、管理与通信相结合,提高工厂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7)促进制造系统向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第二章2.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四种形式的信号?各有什么特点?答: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常既有连续信号也有离散信号,这些信号一般是信息流,而不是能量流。可分为四种形式: 连续模拟信号:时间和信号的幅值都是连续的。 阶梯模拟信号:时间是连续的,信号的幅值是阶梯形的。 采样信号:时间是离散的,信号的幅值是连续的脉冲信号。 数字信号:信号的时间以及幅值都是离散的,且幅值经过了量化处理。2.2.采样信号的频谱和原连续信号的频谱有何不同?答:采样信号的频谱和原连续信号的频谱的区别:通常,连续信号带宽是有限的,频率的极限值wmax, 它的频谱是孤立的。采样信号的频谱是以s为周期的无限多个频谱所组成。y(jw)和y*(jw) 形状相似。幅值只差一个比例因子1/T(又称为采样增益)。2.3.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保持器有何作用,简述零阶保持器的特点。答:保持器的原理是根据现在时刻或过去时刻输入的离散值,用常数、线性函数或抛物函数形成输出的连续值。零阶保持器有如下特性:低通特性:保持器的输出随着信号频率的提高,幅值迅速衰减。相位滞后持性:信号经过零阶保持器会产生相位滞后,它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利的。2.4.试求下例函数的Z变换:(采样周期为T)答:(1) (2) (3) (4) 2.5.设函数的La氏变换如下,.试求它们的Z变换:答:(1) (2) (3) (4) (5)2.6已知函数的Z变换如下,.试求它们的y(kT):答:(1) (2) (3) (4) (5) (6) (7) (8) 2.7求下列函数的初值和终值:答:(1) (2) 作业二第三章3.1 已知差分方程 ,又知.试用Z变换法求x(kT)和x()。答: 3.2 已知 ,试用长除法和Z反变换法求解f(kT)。答:3.3 已知差分方程, 用递推法求y(k)的前三项。 用反变换法求解y(k)。答:(1)(2)3.4 用Z变换法求解下例差分方程:答:(1)(2)其中,且 时; (3) 其中 3.5 利用劳斯判据,决定下列单位负反馈系统闭环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1) 答:(2) 答:3.6 已知下列系统的特征方程,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1) 答:系统不稳定。(2) 答:系统不稳定。(3) 答:系统稳定。3.7 设离散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试确定闭环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 (其中T=1s,K1=2 T1=1)答:3.8 用长除法或Z反变换法或迭代法求下列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1) 答:即:(2) 答:(3)答: 3.9 开环数字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求Y(z)、y(0)、y().已知: (1)数字调节器: 被控对象: (2)数字调节器: 被控对象: 答:(1) (2) 3.10 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答:3.11 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1)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2)判定系统的稳定性。(3)分别求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和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答:(1)(2)系统稳定。(3)单位阶跃输入 单位斜坡输入时 第四章4.1 已知系统的运动方程,试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1)答:(2)答:(3)答: 4.2 已知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 试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1)答: (2)答: 4.3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 试写出其状态方程,使状态方程为对角阵。答:4.4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 试写出其状态方程,使状态方程为若当标准型。答:4.5已知下列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1)(2) 输出为y(k), 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答:(1) (2) 4.6 已知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试分别用直接程序法和分式展开法求系统的离散状态方程。答:直接程序法 分式展开法 4.7 求解下系统的时间相应。已知: , 初始状态X(0)=0答:4.8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 已知输入:u(k)=1 ,(k0) 初始状态: 试求:(1)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Fk;(2) 状态方程的解X(k);(3)系统的输出y(k)。答:(1)(2)(3)4.9 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初始状态X(0)=0试求系统的Z传递函数: 答:4.10 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 ,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答:系统稳定。作业三第五章5.1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 (1);(2),试用冲击不变法阶跃不变法零极点匹配法双线性变换法、差分变换法,将上述传递函数转换为等效的Z传递函数. 取采样周期T=0.1s.答:(1)冲击不变法 (2)阶跃不变法 5.2 已知比例积分模拟调节器D(s)=Kp+Ki/s ,试用后向差分法和双线性变换法求数字调节器D(z)及其控制算法。答:后向差分法 双线性变换法 5.3 已知Z传递函数 ,试分析其频率特性,并判断它是低通滤波器还是高通滤波器。答: 具有高通特性。5.4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 其中x (k)为输入序列,y (k) 为输出序列. 试分析其频率特性.答: 具有高通特性。5.5 已知低通滤波器 , 求D(z)的带宽m. 取采样周期T=2ms 。答: 5.6 已知广义对象的Z传递函数,试设计PI调节器D(z)=Kp+Ki/(1-z-1),使速度误差ess=0.1 ,取采样周期T=0.1s 。答: 5.7 已知,写出与它相对应的PID增量型数字控制算法。答: 第六章6.1 试述在最少拍设计中,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Gc(z)和误差Z传递函数Ge(z)的选择原则。答:最少拍设计中,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Gc(z)和误差Z传递函数Ge(z)的选择原则:(1)为了保证D(z)的可实现性,应选择Gc(z)含有HG(z)的Z-r因子。(2)为了保证D(z)的稳定性,应选择Gc(z)具有与HG(z)相同的单位圆上(除Zl外)和单位圆外的零点。(3)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应选择Ge(Z)含有 的因子,pi是HG(z)的不稳定的极点。因为: 只能用Ge(z)的零点来抵消HG(z)中不稳定的极点.(4)为了使调节时间最短(最少拍),应选择Ge(z)中含有(1-Z-1)m因子(ml,2,3)是典型输入信号Z变换R(z)中分母的因子。(5)保持Ge(z)与Gc(Z)有相同的阶次。 6.2 最少拍控制系统有哪几种改进设计方法。答:最少拍控制系统改进设计方法有:调节器的设计方法的改进:惯性因子法,延长节拍法,换接程序法。6.3 已知不稳定的广义对象:, 试设计单位阶跃作用下的最少拍调节器。答:6.4 已知的广义对象Z传递函数: ,试设计单位阶跃作用下的最少拍无波纹调节器。答:6.5 设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被控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地下管网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及共同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复杂家庭结构离婚协议:共同债务处理与子女权益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个人财产权益保护协议范本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在2025年农村能源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产业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报告
- 十万个为什么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说课稿
- 初中几何高考真题及答案
- 夫妻忠诚协议书8篇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6.2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双重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差异:剖析与弥合
- 物流会计面试试题及答案
- 集装箱货物高效清关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T-CNAS 04-2019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