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介休八中 陈丽萍【学习目标】1、 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说明方法。2、 懂得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3、 把握文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体会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重点 难点 疑点】重点:掌握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和常用说明方法难点:能科学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能解释生活当中和本文原理相同的怪异现象。疑点:沙漠里的怪异现象都能揭开吗?【基本教学思路】六步学习法: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了解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初步探觅这些现象产生的缘由。2、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说明方法。教学流程:导入: 以自己小时候听说的“沙漠中有魔鬼”的故事引入课题。阅读感悟: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自学检测:1、 给黑体字注音,根据拼音(声调请老师们自己加)写汉字。玄奘()戳()穿开小差()蔚()蓝海市shen_楼 渴不可nai_ 光怪lu_li_ 可望而不可ji_2、 本文作者是_,是著名的-学家、-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创始人之一。文中提到两个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他们是-和-,你对这两个人物还有那些了解?3、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那种说明方法?(1)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水。( )(2)这一魔鬼的幻术到了十九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 )(3)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合作交流:1、 沙漠中的奇怪现象,都是魔鬼造成的吗?2、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几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亲身到过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3、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那类说明文?4、请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展示点评:(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点评:1、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那么我们一起看一下,作者是如何给我们介绍的?点评:2、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万里跋涉走过各处,他们对沙漠的感受,集中表现了古人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叙述他们著作中的有关内容,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愿望,很好地引出下文。点评:3、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等科学小品。本文属于事理性说明文。点评:4、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两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描述沙漠中的一些奇怪“可怕”的景象。第25段为第二部分,科学地解释沙漠里奇怪“可怕”的现象。先从古代法显、玄奘“深入大戈壁”时的困苦条件,解释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再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最后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现象本质魔鬼的海海市蜃楼鸣 沙科学 道理内容总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初步感受了作者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第二课时本课目标:1、继续研读课文,进一步学习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2、体会科学小品科学性和文艺性结合的特点。教学内容步骤:合作交流:1、说说为何到了解放后穿越沙漠的人员就没有再碰到沙漠里的“鬼怪”事情?2、法显、玄奘为什么会觉得沙漠“可怕”呢?作者如何阐释事理的?3、为什么要写13段?4、“魔鬼的海”这一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5、“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现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吗?为什么?6、“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一句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7、简要概括“鸣沙”现象的表现以及“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展示点评:(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点评:1、这里“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交代,寓含着在科学工作者面前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点评:2、法显、玄奘最后都是单枪匹马走沙漠,条件艰苦。对此,作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他们当时都处于弱势,自然就会有“十分困苦”之感。从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释,实事求是,令人信服。点评:3、引述古代旅行家对沙漠鬼怪离奇现象的描述,引出说明现象。(示异释疑)点评:4、文中找科学解释。点评:5、“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都是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给人们产生的错觉。当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时,就会产生“魔鬼的海”的错觉,当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时,就会产生“海市蜃楼”的错觉。点评:6、承上启下,引出了对更为奇怪的“声音作怪”的现象的研究。点评:7、人从山坡上滚下来时,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只要沙漠局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太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分层训练: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沙漠中的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b.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c.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d.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载在地面上。2、解释黑体字含义。(1)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2)玄奘也是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3、体会下列黑体字的作用。(1)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2)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是像魔鬼在作怪。(3)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4、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题目。(1)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作者引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古人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3)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具体说明“鸣沙”这一怪异现象的?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沙漠地区空气干zao(躁 燥 噪),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2)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3)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煮水,做饭。(4)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liu(溜 馏 镏)水和盐。(5)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1、 拼音选字填空。2、 本段内容为:a.沙漠的危害b. 沙漠的改造c. 沙漠的利用3、 给这段文字分层次。4、 第二句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二、拓展探究:我们知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都对沙漠产生了疑惑与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高僧的一封信”为题,为他们介绍一下原因。内容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方法归纳:本文为科学小品,具有科学性和文艺性的特点。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并注意了用词的生动性,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清楚易懂。板书设计: 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现象成因魔鬼的海海市蜃楼光线折射和反射鸣 沙沙粒移动摩擦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及目标检测。教后记:本文介绍的知识吸引人,学生学得津津有味。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介休八中 陈丽萍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内容。2、了解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学习文中用例典型,叙述生动形象,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重点:1、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 2、用例典型,叙述生动形象;层层设疑,结构安排巧妙。难点:说明中借用典型事例的作用。疑点:为什么知识愈多的人愈发现自己无知?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自读型基本教学思路:先简介伽利略,然后利用学生对伟人说出“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这句话的惊讶、好奇,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中列举的几个典型事例,并体会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体会结构安排的巧妙,语言的准确生动,探究文中遗留的问题哪些已有答案,哪些仍在争论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以满了吗文章引入。二、阅读感悟:为什么知识愈多的人愈感到自己的无知。三、自学检测:(1)看谁读得准颖慧 臆断 宛然 啁啾 迥然不同 惊诧 牛犊 翌日一幢 匣子 惊愕 宽宥 门枢 毋宁 蟋蟀 阐释嗣后 折断 窒息 臆度 笃信(2)看谁辩得清薄饼薄暮薄荷 厚薄簿本溥仪 喈喈鸣声和谐偕同 一 幢僮 仆撞 车(3) 看谁释得好夸夸其谈:优柔寡断:天资颖慧:人迹罕至:饶有兴味:聊以自娱:信步而入:迥然不同:兴致勃勃:无所不晓:四、合作交流:1、课文说明的事理是什么?2、为了论说一个人知识越多却越感到无知,课文列举了哪几个典型事例?3、说明文中列举典型事例有什么作用?4、课文第二段是如何新颖迭出,巧妙安排的?5、集体朗读第三段,思考:开头一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作者还举了什么例子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五、展示点评点评2、养鸟欣赏歌喉,聊以自娱-自得、愉悦偶闻笛声,惊诧不已-意识到无知,自感惭愧,离家探求发现提琴之乐音,惊愕莫名-越发感到贫乏,相信还有他法无法解释昆虫发声原理-困惑茫然,无所适从知悉各种乐器发生法-无所不晓不知蝉发声原理-又陷入无知和愕然点评3、借用典型事例说明问题,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阅读全文读者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点评4、文章突出:故事中人物自我感受与客观实际的矛盾。点评5、开头一句承前启后。通过列举自己“不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说明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不能揭开一切的奥秘,探索无终止之时。六、分层训练:1、阅读“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到“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给黑体字注音。愕然( )颤动()硬而薄()()“笃信”是什么意思?可以用“相信”替换吗?()为什么细致描写他寻蝉的发声原理的过程?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照应上文哪句话?()说说文中“以为”的作用。()他为什么从“无所不晓”转变为“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这说明了什么?七、拓展延伸:、上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今天的人们是否已经知道蝉发声的部位和原理,以及彗星是怎样形成的。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在声学和天文学方面又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费者行为变化与风险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试题与答案
- 2025年VB考试内容全面分析与试题
- 行政法学完整试题与答案分享
- 战略执行中的合规性风险管理对策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行业标准化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6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商业办公装修合同范本汇编
- 高考数学中低档题型解析试题及答案
- 编程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
- 大班科学《神奇的中草药》课件
- VMWare VSAN软件定义的超融合解决方案
- “小风筝大创意”小学STEM项目式学习活动案例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练习(行政处罚法、新固废法、大气法)
- 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方案计划
-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PPT学习教案
- 热菜加工流程图
- RAL 劳尔色卡电子版
- 《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 计件工薪酬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