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请书.doc_第1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请书.doc_第2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请书.doc_第3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请书.doc_第4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请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申 报 书申 报 人:周光辉二级学科:政治学理论所在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填表日期:2012年5月12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评审工作小组制二一二年三月填 写 说 明1.本申报书由申报人如实填写,并对所提供的材料负责。本表中填写的内容如有弄虚作假等不实情形,一经核实即取消参评资格。如有涉密内容,请声明。2.“二级学科”: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3.“主要学历”:研究生入学年月务必填准。4.“主要工作和学术经历”:参加工作年月、晋升教授、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年月务必填准。5.“重要学术兼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全国性一级学术团体、全国性二级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主任)、副会长(副理事长、副主任)用黑体字填写,其它学术兼职用宋体字填写。6.“所获荣誉称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高校优秀教师奖用黑体字填写,其它荣誉称号用宋体字填写。7.“重要科研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用黑体字填写,其它科研项目用宋体字填写。8.“教学、科研获奖情况”: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的一等以上奖励用黑体字填写,其它获奖用宋体字填写。9.“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境)外讲学情况”中“本人所担任角色”指会议召集人、主持人、大会发言人等。10.“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客观反响”栏(3000字以内),填写反映本人主要成就、贡献和学术水平的有关内容。11.请同时提供以下附件材料:(1)证明性附件重要学术兼职的聘书或证书复印件;荣誉称号证书复印件;重要科研项目立项通知书或合同书复印件;教学、科研获奖证书复印件;(2)成果及反响附件15项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和咨询报告的原件及复印件(论文复印刊物封面、封底、目录、正文;著作复印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咨询报告复印全文及采纳证明),咨询报告必须有采纳证明,并写明所采纳的主要观点和价值或作用,否则无效;成果被引用、被转载、被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相关部分用红线标出。一、基本情况姓 名周光辉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日期1955年 8月 26日党 派中国共产党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人姓 名周光辉联系人电话办公电宅电 要学历六项以内起止年月校(院)、系及专业学 历学 位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士哲学学士1983年9月至1986年6月吉林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专业硕士法学硕士1988年9月至1995年12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博士法学博士主要工作和学术经历十项以内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 称职 务自1986年9月至1992年9月吉林大学政治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破格晋升)自1996年9月至今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破格晋升)自1999年12月至今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自1993年12月至1995年5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自1995年5月至2012年1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自2005年1月至今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自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美国拉特格斯大学访问学者自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自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自2006年10月至2006年11月中央党校教育部社会科学理论骨干培训学员重要学术兼职十项以内起止年月兼职机构(团体)名称职 务自2004年 4月至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评审组评审组专家自2007年12月至今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自2001年 3月至今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2011年 4月至今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自2004 年11月至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政治学专家组专家组成员自2008年10月至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公共管理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2009年12月至今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自2001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自2010年12月至今吉林省政治学会会长自2011年2月至今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所获荣誉称号十项以内荣誉称号名称授予单位授予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6年3月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8年12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人民政府2000年11月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吉林省人事厅2005年4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二批“四个一批”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2005年12月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理会2007年11月第四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9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优秀教学奖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年5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11月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二、作为负责人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10项以内)经费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来源及类别经费数额起止时间最终成果(名称、形式和时间)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0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正常在研2“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0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为实现社会公正承担责任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的理论研究、结项报告;2009年12月(鉴定结果:优秀)3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子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正常在研4“政治学教材编写”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政治学概论、教材;2011年6月(政治学专家组主要成员)5“当代西方民主理论追踪研究”“九、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51996年9月至2003年6月系列论文;2003年6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及追究机制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引导项目5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及追究机制研究、结项报告;2011年11月7“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进程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101998年至2002年系列论文;2002年8“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1999年6月至1999年12月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结项报告;1999年12月9“公众参与反腐败有效途径及权力保障问题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0.32001年11月至2004年4月公众参与反腐败有效途径及权力保障问题研究、结项报告;2004年4月10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和咨询报告(15项以内)序号题 目发表刊物(出版社、采纳单位)发表时间(出版或采纳时间)本人排名1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省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专著2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二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2011年第3期唯一作者3政治民主化:当代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主化的进展、影响及经验天津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4跨越时间之维的正义追求代际正义的可能性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5构建现代国家以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为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战线(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转载)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6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关于民主对社会正义的价值的思考文史哲(日文版载于文化共生学研究日本岗山大学大学院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2009年第7期)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7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转载;收录中国政治学年鉴20062008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9月)2008年第3期唯一作者8政府:一个公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关于政府再分配职能正当性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部分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部分转载)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9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期全文转摘)2004年第6期第一作者10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社会科学战线(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全文转摘;收录于中央编译局编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2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6年)2003年第4期唯一作者11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政治学研究(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首篇全文转载;当代文萃,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2001年第2期第一作者12超越政治学对民主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全文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1期论点摘要)1999年第5期唯一作者13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新华文摘,1998年第6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1998年第1期唯一作者14论民主与人关于民主的价值、实质及其精神的思考时代论评(新华文摘,1989年第2期转载;人民日报1989年4月3日,第六版论点摘要)1988年11月创刊号唯一作者15论美国新闻界对政府的政治监督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1期唯一作者四、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0项以内)序号获奖成果名称颁奖单位及奖项名称获奖等级获奖时间本人排名1政治学原理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12月负责人2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关于社会正义政治条件的规范研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11月指导教师3论民主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5年12月唯一作者4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3年7月唯一作者5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12月第一作者6政府:一个公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关于政府再分配职能正当性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9月第一作者7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吉林省政府;吉林省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1年12月唯一作者8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吉林省政府;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4 年12月唯一作者9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吉林省政府;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12月第一作者10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中国政治学会; “中国政治学会张友渔奖”吉林省政府;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等奖2010年10月2010年10月唯一作者五、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境)外讲学情况(10项以内)序号会议名称(讲学地点)时间本人所担任角色提交论文题目(讲学内容)1“东北亚多元文化下面对区域差异寻求共存与法治问题”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岗山大学)2008年2月8日至11日大会发言人“民主:实现社会正义的政治保障关于社会正义的政治学分析”2“民主巩固与非政府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台湾文化大学)2009年5月21日至22日大会发言人“政治民主化:当代中国的艰辛探索”3“中国式民主”国际研讨会(武汉大学)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大会发言人“政治民主化:当代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主化的进展、影响及经验”4“合法性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复旦大学)2010年7月3日至4日大会发言人“以正义义务为基础的正当性证成”5“中国政府改革创新回顾与展望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办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编译局)2010年10月15日至16日大会发言人“决策民主化是推进政府创新的有效途径”6“中国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高层研讨会(中央编译局)2010年10月29日至30日大会发言人“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7“中国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制度、动力与领导”国际研讨会(浙江大学)2011年11月2日至3日大会发言人“Monopoly operation: social justices dilemma”8“北京论坛”(2011)(北京大学)2011年11月4日至6日大会发言人“决策民主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9“转型社会的正义: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复旦大学)2011年12月3日至4日大会发言人“分配、文化与政治:一种基于承认的多维正义观”10 “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民主” 国际学术研讨会(人民大学)2012年4月13日至14日大会发言人“以制度塑造国家认同: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国家认同”六、人才培养情况年份专业方向入学人数获学位人数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2011年政治学理论32010年政治学理论32009年政治学理论52008年政治学理论532007年政治学理论432006年政治学理论422005年政治学理论882004年政治学理论552003年政治学理论10102002年政治学理论772001年政治学理论552000年政治学理论111999年1998年培养的优秀人才姓 名毕业时间学位现职称现职务现工作单位麻宝斌2000年12月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殷冬水2008年12月博士副教授(百篇优博获得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胡铁生2012年6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心崔贞姬2007年12月博士校长吉林大学子弟中学、高中匡自明2009年12月博士教授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龙海2011年6月博士教授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宋继新2006年6月博士局长吉林省体育局 王库2009年6月博士副市长吉林省白山市七、创建学科专业情况学科专业名称创建时间被评为硕士点时间被评为博士点时间被评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时间八、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贡献及客观反响(3000字以内)从1983年攻读政治学专业研究生以来,候选人一直以推进中国政治学发展为己任,立足政治学专业基础理论,追踪政治学学术发展前沿问题,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际从事政治学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候选人已在国家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独立和参与撰写的著作和教材15部,在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深化政治学研究内容、探索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1、在民主理论研究方面:民主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候选人在民主理论研究方面有三篇代表性学术论文:(1)论民主与人关于民主的价值、实质及其精神的思考(1988年)是国内较早系统探索民主与人的关系的论文。文中明确提出并详尽论证了“民主的价值是实现和保障人的权利、民主的实质是制约公共权力、民主的精神就是重视人的理性、尊重人的尊严”的观点。这些观点为后来的人权保障进入宪法做了理论和思想准备。论文发表后新华文摘做了全文转载,人民日报(1989年4月3日)做了观点摘要,并于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超越政治学对民主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1999年)改变了过去人们更多的是注重从政治学角度来阐释民主价值的做法,从经济、道德和认知的视角来重新挖掘民主的内在价值。这种研究视角拓展了对民主的研究视野,证成了人们追求民主的合理性。论文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1期做论点摘要。(3)民主与正义的关系是当代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关于民主对社会正义的价值的思考(2008年)一文的创新之外在于从政治正义、程序正义、纠错机制三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民主与正义的关系。论文在文史哲发表后被翻译成日文,发表于日本岗山大学大学院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主办的刊物文化共生学研究2009年第7期。2、在权力理论研究方面: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关于权力理论,候选人发表了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1995年)、三种权力类型及效用的理论分析(1996年)两篇学术论文并撰写学术专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2007年)。(1)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一文针对社会上把公共权力等同于专政机关或强制性机器,片面地强调公共权力的暴力职能,认为“政权就是镇压之权”的错误观点,从规范和经验的角度,对公共权力垄断强制力的必然性,强制力的效用的有限性及行使强制力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该文发表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获吉林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二等奖。(2)专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的学术贡献在于:1)该研究成果对马克思韦伯的合法性理论进行了修正。开拓性地将权威区分为盲目依附型和自主选择型两种基本类型,讨论了由盲目依附型权威向自主选择型权威转变的内在动力与政治后果;2)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合法性理论研究中,开拓性地将合法性理论与人的自我理解相结合,将规范政治理论与伦理学的思考相结合,这种结合为以后的合法性理论研究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3、在正义理论研究方面: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近年来,候选人围绕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发表了四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政府:一个公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关于政府再分配职能正当性的思考(2006年)针对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古典自由主义者质疑政府为实现社会正义而实施再分配职能的观点,从政治哲学的层面论证了政府在维护社会公正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证明了政府施行再分配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正当性。论文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第4期发表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部分转载、文摘报2006年9月3日论点短辑,并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起点平等:超越自然选择的生存逻辑关于起点平等的发生前提、内在要求与政府责任的思考(2007年)一文的学术贡献在于针对现代人面临的“人人生而平等”的道德原则与“人人生而有别”的自然事实之间的内在冲突,论文试图通过对起点平等的探讨,寻求超越自然选择的生存逻辑,为建设一个公正社会提供一个新的路径。论文在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3)跨越时间之维的正义追求代际正义的可能性研究(2009年)讨论的问题是:在未来世代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现存人类仅关注自身利益而不顾及未来世代人类的利益的做法是否具有正当性问题?论文针对代际关系的独特性:未来世代人类与现存人类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性、非对称性,以及利益的缺失与不平等,提出了通过延伸与扩大人类共同体的时间维度,以责任性考量代替互利性考虑,代际正义的可能性可以得到有效的证明。论文发表在政治学研究2009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4)垄断经营:社会正义的困境中国国有企业行业垄断的政治学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创刊200期纪念专号)。4、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研究:围绕现代国家建设,候选人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七篇学术论文具有代表性:(1)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一文的创新在于:1)从政治学的视角,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新的国家主权观的观点;2)文章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为建立网络政治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3)文章对国家如何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具体的对策,这对实际部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在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公开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放在首篇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当代文萃2001年第5期作为重点文章全文转载,并获全国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治学二等奖。(2)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一文创新在于:1)从政治思想史的梳理中揭示了政治文明的主题是建设合理的公共秩序;2)对什么是合理的公共秩序进行了规范性分析和论证。论文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全文转摘;收录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2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2004年获吉林省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3)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一文的创新在于:1)针对社会上对代表的理解的模糊问题,从规范的角度论证了代表的正当性问题;2)对代表方式的合理性,即如何才能有效代表社会公众的意志,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发表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并于2007年获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4)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一文在对中国30年行政管理改革的反思中揭示了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体现了的一个方向和双重使命。一个方向就是要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现代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双重使命表现为,行政管理改革既是一场管理革命,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