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的问题研究08会计(6)班 郑雅虹 3208005399在对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的问题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区域化的概念。人民币区域化的概念:人民币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行使自由兑换、交易、流通、储备等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区域化的基础1、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区域化的综合经济实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人民币区域化坚实的经济基础 2、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保障 3、人民币币值稳定,且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成为人民币区域化的强大推动力 4、中国的巨大市场为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创造了条件 5、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6、人民币区域化的内部金融环境不断改善 7、人民币区域化正面临难得的外部环境 区域化的进展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在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是公开的官方文件首次提及人民币国际化,正式拉开了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帷幕。2008年12月4日,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25日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正在大步加快。2009年2月8日,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2009年3月9日,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目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该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作为位居全球前三的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国际化的条件(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具有健全的以保护产权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3)建立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本土拥有规模巨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兼具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原因(1)稳定的政治格局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这种较强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强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人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2)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平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1.5倍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位居世界经济大国的第六位;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位。年末国家外汇储备额达8188.72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不断提高,从35提高到40以上。 (3)健全的金融体系一种纸币能否胜任世界货币职能,其发行国还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银行体系。货币国际化后,由于国际上各类大小程度不一的经济金融危机和动荡时有发生,使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常常面临着外来的冲击。为了减弱外来的种种冲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冲击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予以吸收。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先进中央银行的目标迈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加速处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 (4)完善的金融市场实现货币国际化最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只要我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就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工具,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具现实意义。 (5)充足的国际储备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应维持在30左右。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国际化的趋势分析(1)人民币已有“小美元”之称(以数据说明)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老挝、东北三省人民币完全可以替代本币在境内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 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经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目前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10多亿元人民币。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 人民币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另外,在中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目前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货币兑换店和近20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兑换业务。由于港币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实际上人民币也可以随时通过港币这个中介兑换成美元。据专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达7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港币的流通货币,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M2)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著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的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币有向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随着中国游客的不断增多,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机场以及饭店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日本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已经开始收人民币。 (2)市场选择了人民币 目前正在出现的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维护人民币不贬值的国际信誉,人民银行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与美元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关系,使得人民币迅速得到周边地区的认同,形成区域内的“良币”形象。 从中国来看,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必然会成为国际通货。 国际化的利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 利(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减少汇价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弊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总结-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国际化的实现途径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加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其中包括许多措施,如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计划(QF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计划(QDII),还包括各种有步骤的资金对外开放,如境内资金投资港股,但这种开放是有限制的、定向的。另外,可以考虑邀请海外高质量的企业如苹果(Apple)、IBM、英特尔到A股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进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第二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香港完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尽快形成与欧元证券和美元证券抗衡的人民币金融市场。这种逐步扩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对于在条件成熟时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这一措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化解外资进入内地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此,中国央行可以考虑在香港建立与当地资本市场规模相匹配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但是,这一市场的规模应该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规定参与交易者必须是人民币证券市场的交易者,而参与交易的额度受其证券市场的交易额度的限制,其目的是使这一市场不会对人民币政策造成主要的冲击。 国际化的建议(1)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除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六个基本的城市之外,将边境贸易较大的省份也纳入试点范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第一步,意义重大。任何货币的国际化都必须从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开始。只有当我们的货币成为企业普遍接受的结算货币,国外的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才有可能拿人民币作为一个投资货币,发展离岸市场、债券市场或其他市场。同时在这些都有相当基础之后,别国才有能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跨境贸易结算采用人民币,这是朝着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种类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削弱美元。 (2)建立和完善跨境人民币资金支付清算机制,以转账支付代替现钞支付,为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清算平台; (3)我国货币当局可以与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较大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订协议,允许其在一定额度内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以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 (4)建设以香港为基地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作为我国资本项目尚没有完全开放之前的一个过渡性安排,以消除境外机构缺乏人民币投资与避险工具的障碍。 (5)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出入境限制。建议在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的边境毗邻地区,逐步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 (6)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建议选择对人民币认同感较高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如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实行人民币特殊管理政策,两地居民、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可通过银行途径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或毗邻国家货币。(7)进一步解决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问题。如果人民币没有畅通渠道回流到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难以将人民币作为区域储备货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1) 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增长不足(最大问题);(2) 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国际标准化程度不足;(3) 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对外价值可能发生巨大变动,妨碍经济政策自主性。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消防合同范本
- 企业订制货箱合同范本
- 卫生小区出租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报到
- 房屋抵押私人合同范本
- 种植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租房西安转租合同范本
- 助残居家服务合同范本
- 外包监控安装合同范本
- 德阳安保保洁合同范本
- 借款转为租金合法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 2025年国企融媒体考试题库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云南-云南药剂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5年度铝合金门购销及节能技术合同
- 物业公司电瓶车管理制度
- 肺占位性病变护理查房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个案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 2024年10月19日北京市下半年事业单位七区联考《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笔试试题(海淀-房山-西城-通州-丰台-怀柔)真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一日常规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