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结1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基本组织分4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简称上皮(epithelium),由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细胞外基质组成。特点:1) 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2)有极性,即上皮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别。分游离面和基底面,细胞之间的连接面为侧面。 3)无血管。 4)神经末梢丰富。3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循环管道内表面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其它:肺泡、肾小囊等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内膜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角化型:皮肤表皮非角化型:口腔、食管、阴道复层柱状上皮睑睫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1)单层扁平上皮l 形态:为一层扁平的细胞,细胞扁薄,含核处略厚,细胞间质少。l 分布:根据部位的不同,又分为 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等处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等处 其它:肾小管细段、肾小囊壁层、唾液腺的闰管、肺泡壁上皮l 功能: 物质交换;减少摩擦。(2)单层立方上皮v 为一层立方的细胞。垂直切面立方形; 表面六角形或多角形; 核圆,居中。v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等v 功能:吸收或分泌等功能(3)单层柱状上皮l 形态: 棱柱状细胞,表面六角形或多角形,切面柱状;纹状缘 杯状细胞 l 分布:胃肠、子宫、肾集合管、胆囊、输卵管l 功能:柱状细胞:吸收、分泌 杯状细胞:润滑、保护(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l 形态:多种细胞构成 核位置不一 纤毛细胞具有纤毛 基底膜明显l 分布:呼吸道(输精管、附睾管)l 功能:分泌、排除异物等(5)复层扁平上皮l 构成:多层不同形态的细胞+少量细胞间质。l 特点: 细胞形态因层次而异 细胞由基底层向上逐渐老化 基底面与深部的结缔组织连接面凹凸不平l 类型和分布: 角化型:皮肤表皮 非角化型:口腔、食管、阴道l 功能:保护 耐摩擦 阻止异物侵入(6)变移上皮l 又称移行上皮。l 特点: 多层,越是表层,细胞越大。 细胞形状和层数可变。 表层细胞又称为盖细胞(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组成:柱状细胞、杯形细胞、梭形细胞、锥体细胞复层扁平细胞的特点:1 表层数层细胞呈扁平状,常见核固缩现象2中间的数层细胞为多角形3最深层的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或立方形4 角质化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机械性摩擦和受损后修复的能力上皮细胞的三个面:游离面、基底面、侧面)(选择题)4 微绒毛(microvilli,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与质共同向外形成的指状突起(解词) 为细胞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电镜可见。 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中轴为纵行微丝,下端附于终末网。 功能:扩大表面积,与吸收有关。5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较长突起,并具有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解词)细胞伸出的较粗而长的突起,光镜下可见。功能:可节律性摆动,为运动装置(选择题、纤毛与微绒毛的区别:a) 9+2结构排列,完成清除异物、物质运输的作用细胞间的四种连接方式:1紧密连接:防止组织液外溢2中间连接:维持细胞形状3桥粒:支持作用,非常牢固4通讯连接:信号传导)6 结缔组织的 组成:细胞+细胞外基质特点: 细胞种类多,数量少;间质多,结构复杂。 细胞无极性; 细胞外基质形式多样,包括 基质 纤维 组织液(问答: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 细胞少,间质多2 无极性地分散于细胞间质中3 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4 有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营养、运输、修复的作用)7 结缔组织的分类:狭义(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广义: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组织、血液&淋巴(选择题)8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v (1)成纤维细胞 功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蛋白多糖等成分,以构建结缔组织中的三种纤维和基质等结构。特点:体积较大、扁平星状多突起 核大呈椭圆形、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问答题:2、比较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异同点:1 抗拉/弹性 2、 量多/量少;3 粗细不等/细3、描述巨噬细胞的光镜结构&功能:结构:1 核小(圆形或肾形);2 有较长的伪足,形态不定;3 胞浆丰富嗜酸功能:1 趋化运动;2 吞噬作用;3 免疫应答;4 分泌作用)v (2)巨噬细胞特点 : 形态多样、常有伪足 ; 核较小、色深; 胞质丰富、嗜酸性、可含空泡和异物颗粒;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小泡和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细胞膜附近有较多的微丝和微管。功能 趋化性的变形运动:趋化因子吞噬作用: 特异性吞噬; 非特异性吞噬分泌功能: 合成和分泌数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捕捉、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免疫效应细胞。(3)浆细胞 来源于B细胞;存在于特定部位。(来源:属终末细胞,由 B 细胞受相应的抗原剌 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细胞圆形、卵圆形 核圆、多偏位,染色质 粗块状、辐射状分布n 胞质丰富、嗜碱性,近核周有一染色较淡的细胞质区域,核周晕EM: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核周晕)分布:多见于慢性炎症部位以及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即抗体(antibody),参与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 多成群分布于小血管的附近。v LM: 细胞圆形或卵圆形 核小而圆、居中 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异染性颗 EM 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大量膜包颗粒。颗粒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单位膜包裹,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功能: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分布广泛,与过敏性反应关系密切,特殊颗粒中含有肝素(抗凝血)、组织胺、白三烯(扩张微静脉,通透性增强,造成水肿)、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9结缔组织中的纤维分3种类型(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10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11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位于软骨中央的由28 个成熟软骨细胞聚集形成的群体,往往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有分裂能力(同源细胞群) 定义:位于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接近圆形,成群分布,每群有28个细胞,它们是由一个细胞分裂增生而成,故称同源细胞群。 12透明软骨:分布:分布较广,构成胚胎早期暂时的骨架及成体的关节软骨、肋软骨、呼吸道内的软骨等。一般特点: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同源细胞群明显。 含胶原原纤维,型胶原蛋白(重点记忆) 基质含大量水分,通透性强,营养物质可通过渗透进入软骨组织深部。软骨囊嗜碱性强。 位于软骨陷窝 幼稚软骨细胞:单个分布于软骨周边,小扁椭圆形; 成熟软骨细胞:大,圆或椭圆形,核小,胞质弱嗜碱性,RER和GC丰富13 三种软骨的对比类型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细胞分散或成团分散的较多多成行排列纤维胶原原纤维,细小,不易见弹性纤维,较多处嗜酸性强胶原纤维,粗大、平行排列基质软骨囊明显红蓝相间软骨囊不明显特性弹性差弹性好韧性好分布关节、呼吸道耳廓、会厌、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14骨组织的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形成:间充质细胞分裂增殖、分化为骨原细胞、成骨细胞。 类骨质形成: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 骨基质形成:骨盐沉着后,骨基质出现,骨陷窝和骨小管形成。 骨细胞形成:成骨细胞转变为骨细胞,骨组织发生完成。) (1)骨原细胞:分布:位于骨外膜内层骨内膜及中央管的腔面 结构:胞体小,梭形; 胞质弱嗜碱性 功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2)成骨细胞:分布:位于骨组织表面 功能:形成骨质(3)骨细胞:位置:胞体位于骨陷窝(bone lacuna) , 突起位于骨小管(bone canaliculi)。 形状:胞体扁圆形 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突起之间有缝隙连接。 (4)破骨细胞:分布:骨质吸收部位的凹陷处功能:释放溶酶体酶和乳酸,使骨质吸收15解词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干的结构和营养单位。呈长筒形,由中央管和哈弗斯骨板组成。u 中央管:位于骨单位中央,又称哈弗管(Haversian canal),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结缔组织和骨内膜。u 哈弗斯骨板: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约1020层。骨单位(哈弗氏系统)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16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红细胞膜具有一定弹性和形态可变性(名解:1、 血浆:血液离心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PH为7.37.4,渗透压为313mOsm,包含水、无机物、有机质问答:1、光镜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1 圆形,两面凹,中央浅红,周围深红2 无细胞核,无细胞器3 有一定的可塑性)17白细胞:(1)有粒: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2)无粒: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数量:50-70 %,是数量最多的白C。大小:10-12m LM:C核:杆状/分叶状(2-5个核)。C质:呈粉红色,含许多淡紫色嗜天青颗粒(溶酶体)和淡红色特殊颗粒 EM结构:颗粒可分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颗粒较大,呈球形,电子密度较高。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 特殊颗粒:浅红色,80,颗粒细小,椭圆形或哑铃形,电子密度低,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吞噬素等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数量:0.5-5%. LM:球形,核常为两叶。 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溶酶体。颗粒为橘红色。功能:v 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v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EM:颗粒椭圆形,有膜包被特殊颗粒内含颗粒状基质和方形/长方形结晶体。* 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及阳离子蛋白。* 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阳离子蛋白强大的杀灭寄生虫作用;前两者抑制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0-1%v 直径:1012mv LM:球形,C核分叶/呈“S”形及不规则形。C质:蓝紫色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可覆盖细胞核。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v EM:颗粒内含肝素和组胺等,胞质内含白三烯。 * 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素可以阻止凝血并且造成颗粒的嗜碱性和异染性。* 特殊颗粒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v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淋巴细胞:数量:20-40%. v LM:v C核:大,圆形,常有浅凹,染色质浓密呈粗块状。v C质:少,嗜碱性,在核周形成一窄缘,染成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v EM:胞质内含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少量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等。 v 产生部位:骨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v 功能:参与免疫,为主要免疫C。单核细胞:数量:3-8%.v 大小:血液中最大的C,直径1420m。v LM: 圆形、椭圆形C核:肾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着色较浅。C质:丰富,弱嗜碱性,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使胞质染成深浅不均的灰蓝色。v EM:颗粒为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 v 趋化性和变形运动.v 分化为巨噬C单核吞噬C系统.18血小板:(1) 100-400X109/L,直径2-4m。双凸扁盘状。常成群存在。 年幼的血小板体积较大。在血液中存活9-12天。(2) 有被膜,来源于巨核细胞的细胞质 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3). 由周围的透明区和中央的颗粒区构成。(4). 颗粒区有特殊颗粒:大,含血小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凝血酶敏感蛋白。 致密颗粒:小,含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还有少量的溶酶体。(5.) 有开放性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质膜凹陷形成开放性小管,有利于血小板内的物质释放。致密小管系是封闭的。功能:止血和凝血19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1. 纵断面(1)细长圆柱形、表面可见明暗相间的横纹(Cross striations),横纹由明带(I Band)和暗带(A Band)构成。(2)多核,核扁椭圆形,染色较浅,位于肌膜下方。肌膜外附有基膜,肌膜与基膜之间有肌卫星细胞(3)肌原纤维(myofibril) :肌浆内含有大量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排列的横纹。2.骨骼肌横断面:大小不一,圆形或多边形,核扁圆,位于周边,肌浆嗜酸性; 肌浆内可见点状并聚成小区分布肌原纤维断面。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由1/2 I 带A 带十 1/2 I 带组成。肌节递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骨骼肌收缩结果: I 带缩短 H带缩短、甚至消失 A带长度不变心肌:心肌收缩特点: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 而持久,不易疲劳。分布于心脏及其相连的大血管近段管壁中。肌纤维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有特殊的心脏传导系统。1. 短柱状,有分支。2. 相互连接成网,连接 处为闰盘。呈着色较深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 闰盘:位于Z线水平,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常呈阶梯状。横位:中间连接,桥粒纵位:缝隙连接 便于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3. 核12个,单个为多。 卵圆,居中,色浅4. 肌质较丰富,多聚在胞核的两端处,横纹没有骨骼肌明显。20神经: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约1012个,也称神经元(neuron); 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由突起和胞体。(1、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的作用: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绝缘2、神经元胞核: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核馁异染色质较少,核着色较深)名词解释:neuron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胞体和突起俩部分。Synapse即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特化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功能部分。 (位置:最常见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或胞体连接,分别形成轴-树、轴-棘或轴-体突触。)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均由胞体和突起构成。(1)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营养中心。其细胞膜是可兴奋性膜;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清晰,细胞质内除含一般细胞器外,还有丰富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2)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呈树枝状分支,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重要部分,内部结构和核周质相似。轴突细而长,每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条,轴质内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富含神经原纤维。细胞质:神经元的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又称为核周质,除含有一般细胞器外,还富含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和一些内含物。神经元分类:根据突起的多少分: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根据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主要为多极神经元,起联络前两种神经元的作用。3、根据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调质的种类不同: 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4、根据神经元轴突长短: 高尔基型神经元(Golgi type neuron): 具有长轴突的大神经元。 高尔基型神经元(Golgi type neuron):具有短轴突的小神经元。中枢神经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C (Astrocytes) 结构特点:体积大;呈星形多突起,突起末端常膨大形成脚板/终足,贴附在毛细血管基膜上/伸到脑和脊髓的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核圆或卵圆形;胞质内含神经胶质丝。 原浆性(protoplasmic astrocyte): 位于灰质。突起较短粗,分支多,胶质丝少 纤维性(fibrous astrocyte): 位于白质。突起细长,分支较少,胶质丝丰富 血脑屏障是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屏障结构。电镜下包括脑内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之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血管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脚板。 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具有高度选择性。n 功能: 支持和绝缘 突起末端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构成胶质界膜;在血管周围形成神经胶质膜,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组织损伤时,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瘢痕填补缺损。2、少突胶质C (oligodendrocytes ) 结构特点: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与白质内。胞体较星形胶质细胞小,突起较少,是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3、小胶质C (microglial)n 结构特点:体积最小;胞体长椭圆;胞体长轴两端伸出两个较长突起,反复分支,表面有小棘突;可转变为巨噬细胞。n 功能:吞噬细胞碎屑及退化变性髓鞘。n 还有免疫功能,是CNS的抗原呈递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4、室管膜C (ependymal cells)n 位于脑室或脊髓中央管的腔面,细胞呈立方或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纤毛;有的细胞基部发出突起伸向脑和脊髓深部,称伸长细胞。n 功能:支持和保护作用,并参与产生脑脊液。(二)周围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膜细胞(neurolemma cell ) 又称施万细胞(Schwann cell),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 细胞呈薄片状,胞质较少。外表面有基膜。 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的再生起支持和诱导作用;并具有绝缘作用。2、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卫星C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其核圆或卵圆,染色质较浓密; 细胞外表面有基膜。 营养和保护神经节细胞。(一)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nerve fiber)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依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主要构成CNS的白质和PNS的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六、神经末梢 (Nerve ending) 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形成各种末梢装置,与周围组织共同构成感受器或效应器。 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种。(一)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终末部分,该终末与其附属结构共同形成感受器。感受环境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 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两类1、游离神经末梢 为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终末部分失去施万细胞以裸露的终末分成细支, 分布于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间/结缔组织内; 感受疼痛和冷、热等刺激。2、有被囊神经末梢:形式繁多,大小不一,有感觉神经元的终末和包裹其外的CT被囊构成。1)触觉小体(梅氏小体)v 分布:真皮乳头,于手指掌面和足趾底面最多。v 结构:椭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小体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穿入被囊内,分支盘绕在扁平细胞间。v 功能:感受触觉。2)环层小体(帕奇尼小体)v 分布:真皮深层、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关节囊等处。v 结构:体大,球形或卵圆形,中央有一均质性圆柱体,有髓神经纤维失去髓鞘后穿行于圆柱体内。周围多层扁平细胞呈同心圆排列构成的被囊。v 功能:感受压力和振动觉。3)肌梭v 分布:骨骼肌内。v 结构:梭形,表面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数条细的梭内肌纤维,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中段;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肌梭时失去髓鞘,其终末分支环绕肌纤维中段/呈花枝样终止于梭内肌纤维,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在肌纤维两端。v 功能:为本体感受器,感觉肌肉的运动和肢体位置的变化,对骨骼肌活动起调节作用。(二)运动神经末梢 即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纤维的终末结构,终止于肌组织和腺。v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v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骨骼肌 运动神经元轴突到达所支配的肌肉后失去髓鞘,发出许多分支,每一分支终末呈葡萄状膨大,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形成化学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又称神经肌连接。EM:骨骼肌纤维表面凹陷为浅槽,槽底肌膜即突触后膜,有许多深沟和皱褶;轴突终末嵌入浅槽内,此处的轴膜即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内含乙酰胆碱。l 功能:支配骨骼肌收缩。l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l 一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多条肌纤维,而一条肌纤维通常只有一个运动神经元轴突分支支配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于心肌、内脏及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分支呈串珠样膨大,贴附于肌纤维表面或穿行于腺细胞之间,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终末支呈串珠样膨大的部分,称为膨体,是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的部位。21一 毛细血管capillary特点: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结构最简单。功能:物质交换的中心。 (一)毛细血管结构:-毛细血管管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周细胞(pericyte) 。在血管受损伤时,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二)毛细血管分类:1 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v 特点:内皮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胞质中有大量的吞饮小泡。 v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胸腺等处,参与构成一些屏障性结构。2 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特点:内皮相互连续,细胞间也有紧密连接,但内皮不含核的部分较薄,有许多贯穿的窗孔,可有隔膜封闭。基膜多完整。-分布:胃肠粘膜,肾血管球等处。3 血窦 sinusoid:特点:管腔大,不规则,内皮间隙大,基膜不完整。分布:肝、脾、骨髓等处。名 称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 窦管 径小不定大管 壁较厚薄较薄不规则细胞连接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少不明显并间隙较大吞饮小泡多少很少内皮小孔无较多(孔隔) 较多、较大基 膜连续完整连续不完整或缺如分 布肌组织、结缔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 胃肠粘膜、肾血管球、某些内分泌腺 肝、脾、红骨髓、某些内分泌腺物质交换方式吞饮小泡内皮小孔内皮小孔和细胞间隙(一)中动脉 medium-sized artery1、内膜tunica intima : 位于管壁最内层,最薄。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构成。内弹性膜是内膜与中膜交界,HE染色为单层均匀红染的结构。2 中膜 tunica media: 由10-40层环行平滑肌纤维组成,呈同心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素质管理与心理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 ppp项目材料合同范例
- 农田转让租赁合同范例
- 关于劳动合同范例
- 城市更新与市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个人定制菜地合同范例
- 乡镇店铺转让合同范例
- 中介协议费合同范例
- 凉山劳务派遣合同范例
- 做宝马销售合同范例
- Unit 4 Space Explora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网络设备巡检表
-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课件
- WonderLab品牌介绍手册
- Python绘图库Turtle详解(含丰富示例)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完整版
- 毕业论文如何通过具体数据及案例加以佐证和分析
-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西文化鉴赏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 LED显示屏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指引
- 室间质评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