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中文提要二战以来,随着全球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规模增长,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加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银行也顺应时势,以不同形式大力发展海外业务。进入8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银行又把目标瞄向了新型市场。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势力增强,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成为外资银行的首选目标。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的进驻,拉开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至今。外资银行以成我国现代金融领域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领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中大举措,它在促进建立充满竞争和富有活力的商业银行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幼稚的国内金融业缺乏竞争力,国内金融恶化,影响国被经济;外资银行向某些行为渗透,有可能控制相关行业;在趋利的诱导下从事投机或高风险经营活动,扰乱过哪金融次序,加大金融风险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归外开放将不断迈出新步伐,人民币业务也会逐渐开放,届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也会渐多,当然问题及风险也会渐增。从巴林银行和和大银行事件来看,得出结论即为对外资银行监管不力早成。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为了及时应对这一金融环节的变化,金融监管工作者应研究借鉴国外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措施,从宏观和微观方向加以调整,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工作也应在金融法制的健全,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金融电子化的建设,存款保险制度等方向切实加快步伐,努力有所作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灾难后果给我们的警示,必须意识到现阶段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外资银行法律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国及时调整战略和相关法律制度,从而有利于我国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关键词:外资银行金融法律监管AbstractSince World War II,with global international trade,the inernatinonal investment and extensive growth of internatinonal capital circulation,the economic integrtion trend of the wrold is strengthened day by day.the banks of various countries,especially developed country go with the stream,by developing overseas business multi-formiy in a moore cost-effective manner.After entering the eighties,bank of developed country take aim goal to the new-type market.out country i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economic strength is etrengthened,domestic market demand is expanding constantly,become the first-selecred goal of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Export-Import Bank of Japan was garrisonned in in 1979,drew back the prelud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banking of our country so far.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is in order ti become an important strength in our countrys mdern financial system.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enters the financial field of our country,it is a great action of the financial reform of our country,it is promoting and setting up and full of competitions and dynamic commercial bank syste,improve financi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efficiency,while bringing about an advance in economy of our country,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too, for instance:Inmanture domestic financial circles is uncompetitive,the domestic finance worsens,influence the domestic economy;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permeates to some behaviors,may control the relevant trade;In trend towards profit engaged in congenial or risky business acticities under leading,upset domestic financial order,strengthen financial risks,etc. . With the constant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of our country,financia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ill be taking new paces constantly,RMB business can let go of gradually too,enter foreign capitals of China bank can more an more large too when the time cones,natural question an risk will be cumulative.And and large bank incident is it watch to come form Bahrain Bank,draw conclusion to is it is it lead to the fact to do ones best to supervise to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Can find ou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supervises,the supervision of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of country is still a quite wesk link while combining our country.For should is it draw change of link this in time,financial supervision worker should is it draw lessons from abroad to foreign capitals effective measure that bank supervise to study,adjust from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 direction,thus perfec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oreign capitals bank of country further.It is sound that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the Central Bank oa our country should be in financial legal system too,thecultivation of financial supercision talents,the construction compterizing financial sercices,the directions,such as insurance system of the deposit,etc.quicken ones step conscientiously,accomplish something hard.With global development and of our country accession to the WTO of economic integration,of our country financial circles must will receive in various degree impact,in addition Southeast Asia disaster consequ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give warning of us,must is it strengthen to foreign capitals importance that bank supervise the present stage to realize.This text supervises pr0blem and countermeasure to study to the law of foreign capitals bank in terms of law,there are important theory and practice meanings,help our coungtry to adjust the strategic and relevant legal system in time,thus favorable to the financial reform our country,ensure national economy to be sustaiend,health,steady development.The keywordThe bank of the foreign capitanls Finance The law is supervised目录一、 外资银行发展概况6二、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7(一)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71、从现实情况看72、从立法角度看83、从权利与责任看9(二)缺乏明确的外资银行监管原则9(三)市场准入法律规定尚不够完善10(四)业务经营法律监管力度不够11(五)缺乏规范化的风险监控法律制策13三、强对外资银行法律监管的对策14(一)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加强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14(二)建立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18(三)在立法中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18(四)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19(五)完善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监管20(六)完善风险监控体系21四、结论22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将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国际经济的各种因素对我国金融业将产生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影响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一同构成我国的金融系统,中外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激烈,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进同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势在必行。一、 外资银行发展概况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拉开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截止到2006年12月末,外资银行已经在中国设立分行195家,当地注册法人机构14家,资产总规模达1000多亿美元,占到整个银行业资产总额的2%左右。2003年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437.36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长11.7%,其中各项贷款为203.77亿美元。73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起人民币总额为599.32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10.4%。2003年18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实现利润3.44亿元。从上述情况看,我国银行业开放速度之快、引进数量之多,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负债比例合理,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金融技术,其融资网络也遍布世界各地,在与国内银行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如果不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督管理势必给正在转变机制中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对我国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第一、向中国境内调集和投入大量外部资金,适应各类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第二、适应跨国公司对于长期资金需求量大、国际结算业务量多的需要马克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第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技术,提高整体素质水平;第四、借助外资银行在资本、外汇、货币和保险时常的积极作用,建立国际性金融中心。因此有必要对外资银行进行法律监管,使其尽量在我国金融政策的目标范围内活动。但是,外资银行的介入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多存少货,将其在境内吸收的外汇资金调往境外套汇和套利;财务报表弄虚作假,转移营业利润,逃避中国税收;违规经营,迟缴或漏缴存款准备金;将境外不良资产调入境内;超范围经营,利用非价格手段惊醒不公平竞争,采用诸如回扣等手法与中资银行争揽业务和客户,争夺市场等等。这些不仅导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竞争的地位,而且造成国内金融秩序的混乱。另外,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随着银行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而使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对这一体系的监管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发展,有必要对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二、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一)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1、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现行外资银行法律、法规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要求还有一段差距,未体现出国际规则应有的监管框架(1)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立法未从国际合作与写掉出发。巴塞尔委员会与2001年5月发布的加强银行监管者之间合作申明书的基本要素中强调了信息共享和持续协调,而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是从本国的角度考虑的,对金融监管立法的全球话趋势及国际合作考虑欠周全。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理及其实施细则只要求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变动投资额或股权及市场推出时,提供所在国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监管意见,而在外资银行设立后的具体规范经营和风险防范以及与外资银行所在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监管并未体现在立法中。(2)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立法中,没有涉及国内法律与外国法律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方法。一般情况下,当我国法律与外资银行的母国法律有冲突时,可应用国际条约或诡计惯例,但若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对某些1问题也无规范时,应使用何国法律或应采用何种手段处理问题,在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中没有提及。(3)在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立法中,对外资银行不断推出的创新业务品种与经营模式缺乏法律约束力,既没有原则性规定,更谈不上具体操作办法。外资银行全新的业务品种以及先进的经营模式等,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执法理念产生不小的冲击,并引起了我国监管当局的极大关注及社会的争议。外资银行认为:这些业务品种是其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属于国际惯例,且我国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故在我国开展此类业务应该没有法律障碍。而我国监管当局通常只能以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为由来禁止其开展这些创新业务。2、从立法角度看,我国一方面缺少一部规范外资银行的基本法,另一方面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有些问题还留有空白点。(1)缺少一部统一调整和规范外资银行的基本法。在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主要依据的是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没有进一步上升到法律层次的基本法,而对中资商业银行监管主要依据的是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商业银行法。同一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所依据的见鬼按法律在效力层次上的不一致性,易使被监管者对监管当局监管的公平性的执法的可靠性产生疑问。(2)部门规范性文件繁杂、稳定性差。自国务院2001年12月重新修订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后,在一年多时间里,人民银行及其办公厅又指定并发布了一些法规和规章,如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关于授权分行、营业部审核批准外资银行驻华代表处展期申请的通知、关于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外资银行并表监管工作分工的通知等。又如外资银行对国内企业的外汇贷款,仍被作为短期外债管理,这与调整后的确外债统计口径不相符。这些不断修改、纷繁复杂的部门规章不仅法律效力低下,而且稳定性也较差。(3)法律、法规留有许多空白点。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在法律法规上仍留有空白点,如:外资银行出现清偿能力危机时,能否有我国监管当局对其进行接管;在外资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时,能否对其使用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制度。诸如此类操作性较强的问题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法规中钧未有规定,使监管当局在执法中不易掌握。3、从权利与责任看,未充分体现监管者权利与职责分配以及外资银行分行与其母行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法律赋予监管当局的权利和职责如何实施与分配未能体现。外资银行违法、违规经营后,我国的监管当局与其母国的监管当局对其如何处分,彼此所拥有的权利及职责分工没有明确规定,这极易造成监管的真空。(2)外资银行违法、违规经营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体现出跨国性。尤其是外资银行分行在我国违法、违规后,其母行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彼此之间如何承担法律责任,都没有在法律上界定。(二)缺乏明确的外资银行监管原则监管政策原则是国家对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及对其进行监管的基本态度和政策出发点。各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政策原则主要 保护主义原则、对等互惠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保护主义政策意在保护本国的金融业免受外来竞争和控制,最极端的做法是完全禁止外资银行进入,互惠对原则表现在依据外国对待本国银行的态度有限制地引进外资银行,对其进入形式和业务范围实施某些限制。由于金融业处于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前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对金融业实行或民待遇,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也只采取有限度的国民待遇原则。我国现行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中,对此没有作明确规定。但在政策上,在华外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超国民待遇”,使中资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摹本原则和WTO所确立的国民待遇原则。监管司法权原则强调监管的管辖权,主要有母国监管原则和东道国监管原则。母国监管原则是指一国银行可以依照本国法律在国外设立分行进行管理和承担责任;东道国监管原则是指按照东道国法律厂又东道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惊醒监管。我国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都没有明确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司法权原则,导致对外资银行的司法管辖权限不清。(三)市场准入法律规定尚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善。首先,现行法规对外国投资者的国别、投资地区、设立银行数量等问题未作任何规定。美国在引进外资银行时,美联储在审批前均与申请机构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取得联系,要求对方明确平谷申请机构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等,以加强与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合作。美联储还考虑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注册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外资银行对本国金融资源、经济贸易发展以及对本国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本国或当地对外资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需求程度,美国与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所属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合作情况等,从而控制外资银行的来源国别、设立数量和设立地区,达到充分为美国对外金融、对外卖艺联系服务的目的。截止1997年底,在我国投资的142家外资银行分行在上海有39家,深圳23家,广州和北京17家,天津13家,大连10家、厦门10家,其呀11个城市才19家,从地区分布看大都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均衡。现行立法也没有像美国那样考虑国家现行需要与经济发展战略。其次,我国未规定外国银行在国内合资的股权限额,这对我国金融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一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银行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因行同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也会介入中国金融业,由于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帐坏帐太多,资本充足率实际不到8%,又未完全实行资本经营,经营效率很低,外资银行可能或多或少地控制我国的金融产业。因此我国必须完善现行法律,加强引进外资银行与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和战略的协调,具体说就是要在立法和实践中考虑我国对跨国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程度,对方国家是否对我国银行提供互惠待遇,其所在国与我国贸易、投资、金融关系的密切程度,某一中心城市外资银行的数量是否太多,中西部大开发需要引进大量外资的现实,外资银行的股权比例现状以及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影响等因素,避免对某一国家跨国银行的过分依赖,以降低其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华关系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也要避免某一城市外资银行的过多发展和外国资本占多数股权以减少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太大冲击,满足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对外资银行的现实需求,从而搞好长期规划,提高利用外资银行的效率。我国外资银行市场谆入法制体例上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位:其一,商业银行法没有对外资银行的时常准入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我国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虽然有专门的条例规定,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并没有涉及外资银行时常准入制度的问题11。这种法制框架跟显然将外资银行有关规则排除在权威性的立法文件之外,不利于真正落实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分离性的不同登记的法制架构,容易造就对外资银行事实上的歧视性待遇或者超国民待遇,特别是以行政法规和规章为主体的法律机制,更容易受到行政利益目标的局限,尤其现阶段我国国有银行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手到诸多监管当局的特别监管或保护,又行政监管机构充任主要的法制创制主体有明显的局限。其二,现有的银行时常准入体制明显地区分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两大块,不利于国内统一协调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培育和发展。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不仅明显地区别了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准入问题,而且银行法制还从一些具体业务的准入上却别对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而且此种倾向还有加强的趋势。(四)业务经营法律监管力度不够按照我国管理条例的规定,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可部分或全部经营的业务有:外汇存放款,外汇票据贴现,经批准的外汇投资,外汇汇款和担保,进出口的结算,自营和代客买卖外汇,代理外币及外汇票据兑换,代理外币信用卡付款,保管及保管像业务,资信调查和咨询及其他经批准的本币业务和其他外汇业务。直到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才允许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及兴业银行等9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地区经营人民币业务即人民币存款,包括三资企业存款、外国人存款及对非外资企业人民币贷款的转存款,经批准外资银行还可以进入融资中心二级网进行人民币拆借业12。管理条例还规定外资银行从中国境内吸收的存款不得超过其总资产的40%。可见外资银行主要从事外汇存款和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国际结算业务,人民币业务受到严格限制,货币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极为有限。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发展外资银行主要目的是引进外资,满足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需要。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成转变,经营效率较低,而外资银行一般有大跨国银行作背景,势必进一步减少国内银行的客户和业务数量,不利于国内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外资银行贷款投向未做出限制性规定,一方面加剧了对外资隐含关于中资银行对优良客户放款的竞争,另一方面使德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建设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屑一顾,扶持重点企业和项目的信贷责任全部留给中资银行,加重了中资银行的负担,削弱了其竞争能力。这种将风险转嫁给中资银行的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对外资银行结算业务的最好限额也未做出规定。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动机驱使下,外资银行杂乱无章地将其业务重点集中在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竞争。由于外资银行分支或关联机构众多,通讯手段先进,融资方式灵活,使得我国国际结算业务的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外资银行所强占,在少数中心城市,这一比例横高,中资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外资银行的禁止性业务缺乏规定。各国银行法都非常重视通过一些禁止性规则的设立,来实现对外资银行在准入上的限制,并且确保国民待遇的真正落实,不至于发生超国民待遇现象。条例则没有重视禁止性机制,甚至对从事非银行业务的明确禁止也极为有限,仅规定了限制股票买卖业务。目前,我国毕竟是实行银行、证卷、保险三分离的国家,而不少外国银行已有较为普遍的混业经营经理,如果不通过法律来明确限制非银行业务,则容易导致中外资一行待遇上的不平等或者引发不必要是纠纷。(五)缺乏规范化的风险监控制度法律现场监管方式落后,非现场监管应用少千亿2不规范。我国现场监管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检查内容主要是资产负债管理。非现场监管刚起步,且与现场监管分属不同部分,缺乏配合。信息收集与处理亟待规范,会计报表不统一并时有失真,给监管部门的统计工作造成困难。我国对外资银行风险监管与金融监管与比较完善的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如我国未规定外资银行资产流动性比率,未规定外汇担保限额,对外资银行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也没有详细规定。外资银行的风险状况是同其总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外资银行风险的监管离不开国际合作,对次巴塞尔委员会于1992年7月发布了国际银行集团及其跨境机构监管的最低标准,规定所有国际银行集团都应由有能力实施监管并表监管的母国当局监管,东道国当局以有关银行或银行集团处于实际拥有监管能力并表监管的母国的有效监管之下为允许它们在其境内设立和维护银行机构的先决条件;跨境设立银行机构应取得东道国监管当局及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事先同意,从而确立了以母国为主,母国与东道国合作监管跨国银行的原则13。而我国管理条理根本没有涉及这些内容。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缺乏全面和较具操作性的指标,需要补充和完善。各外资银行在资产质量、信用情况、风险控制机制、管理素质以及守法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无区别对待的规定。同时,对外资银行的一些违法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惩治措施,使德种种不法犯罪行为处于失控状态。由于旧的监管标准与方法同国际惯例不符,我国银行监管很难为国际金融贸易机构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三、加强对外资银行法律监管的对策(一)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加强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从现行调整外资银行的法规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但一这体系与金融业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相比还显得单薄,因此,我国必须充分借鉴外国经验,从保护我国的金融业出发,借鉴巴塞尔核心原则,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制中的不足进行出冲和完善,加强对进入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和风险监管,并与他国及国际监管机构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同进行有效监管,推动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141、 主要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世界各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外资银行开业及营业限制较严的国家,如挪威、瑞典、冰岛和新西兰等,这些国家一般禁止外资银行在国内开设分行或附属公司,仅允许开设代表处;第二类是有的国家近十几年来才引进外资银行,如西班牙、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第三类是外资银行开业经营比较宽松的国家。如此、卢、荷、美、英、法等国都采取这种政策,这些发达国家国内金融体系发达、政治稳定,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银行,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发达对引进外资银行的重要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业政策任何外资银行开业都必须向所在国主管当局提出申请,经过严格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始营业。金融监管当局主要审查:1、外资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2、经营业务的范围;3、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美国是实行对外资银行开业控制较为宽松的国家之一。在过去20多年中,外资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发展迅速,美国境内的外资银行持有的资产规模迅猛增加,其资产总额约占美国所有银行机构资产总额的3/1,其资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本国银行。岁着外资银行在美国金融市场上业务量的证章,美国联邦立法当局开始对它们在美国的经营活动进行了立法。一家外资银行在进入美国市场或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之前,其总行必须在本国受到完善的监管,外资银行在美国设立代表处必须得到联储理事会的批准等。对外资银行开业控制较为宽松的国家还有英国等国。发达国家采取自己种政策的目的在于:1、外资银行的发展是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出于对扩张和对等开放原则,对外资银行采取较自由政策。2、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强金融业务竞争,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对外资银行开业控制较严的国家一般禁止外资银行在国内开设分行或附属公司,仅允许开设办事处和代表处,如葡萄牙等国。采取这种政策的目的是:1、本国银行体系较薄弱,不允许外国银行过多渗透。2、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会加强不平等竞争印象货币政策和金融管制的有效实施。(2)业务范围的法律界定许多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一般不加限制和歧视,如美、英等国。但有些国家有时为保护国内金融稳定,也附加一些条件,如日本曾规定外资银行发放贷款要有一定配额等,联邦德国曾规定外资银行不能成为股票交易所会员,加拿大1980年银行法规定,外资银行附属公司所经营的业务范围可与国内银行相同,但其增长速度要有限度。(3)资本的管理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手段,也是衡量其经营是否稳健的重要标志,金融监管当局对国内银行都规定了银行资本与其资产、负责规模等保持规定的比例,对外资银行资本进行监管也不例外。如德国规定外资银行资本对存款的比例不低于5.56%,法国规定外资银行资助本对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5%,英国规定,外资银行在英国设立分行经营业务的资本要求是:必须实缴资本在500万英镑以上,如果其母行资产达10美元以上,银行资本和储备对其所有负债的比例为10%。(4)风险管理为了避免外资银行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或面临更大风险而引起国内银行业的不稳定,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都进行预防性和保护性的风险管理。一般包括资产流动性、单一贷款规则、存款保险制度及最后贷款人应急措施等。例如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因长期非法交易美国国债导致1100亿日元巨额亏损而被美国联储和纽约州银行管理当局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其实早在1992年纽约联邦储蓄银行对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进得了仔细检查,并要求其改变混乱的操作程序,此次大和银行能避免“巴林事件”的重演,一定程度上得归功于美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威力。2、我国对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借鉴我国已进入一个开放的经济状态,引进外资银行,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障碍,即传统的专业银行体制问题决定了中资银行不能与外资银行进行正常的业务竟争,僵化的利率机制使得中央银行难以运用利率这个间接调控工具来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以及目前的中外资助银行税负不平等的现状,外资银行税负明显低于中资银行,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如果单纯采取保护主义,或是对等互惠、或单方优惠的政策原则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采取三种政策搭配和综合使用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当务之急是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尽快提高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水平。(1)稳健推进,改革并监管的开放战略。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主要是政策优惠、严格进入和限定业务范围相结合的政策。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的发展,对外资银行将采取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严格监管,特别是我国已允许部分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向外资银行开放业务范围。我们应在改革取得的阶段成果为基础上,根据经济金融状况和市场的容纳能力,有计划、的步聚地开放,做到水到渠成,不致于操之过急。(2)比例控制,加强监管,降低业务风险。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有着完善的监控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国家间、地区间金融渗透不断的加强,各国对跨国银行业务的监管采取统一的监控指标。在我国目前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还不够灵活的前提下,我们即要遵循国际惯例,又要结合国情,制定出切实右行的考核监控指标,例如存贷比率、准备金比率、资金拆借比率、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比率,规定外资单一企业或个人的人民币代款的最高限额和担保额。(3)将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银行改革结合起来。对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一定限制来提高本国银行业竞争地位只能是短期的,从长远来看,各国对外资银行逐步减少限制,扩大其业务权力是一种潮流,从而需要国内银行业尽快适应这种形势,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仍相对滞后,国有银行改革关键是银修企之间不良借贷关系。只有将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国际银行体系的运作,使国内银行现外资银行在一个市场中逐步地吻合,以达到公平竞争,共同繁荣,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4)加强监管体系的法制建设。既要遵循国际惯例,保持法律法规透明度,又要有严格的惩训措施,维护其权威性。(二)建立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消减外资银行的不利影响,关键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而有效的监管又有赖于外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完善。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第一步是出台一部与国际银行监管规则相符的外资银行法。立法部门应当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进行补充、修订,编纂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外资银行法,制定严密、科学的实施细则,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保监管操作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遵照巴赛尔协议精神的对外资银行的科学监管体系。同时为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外资银行的业务行为,还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业条件、业务范围、内控制度、信息披露、违法处理等方面做出即有定性更有定量的详尽的规定,把金融的授信现受信这一行为的发生、变更、消灭纳入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的轨道,建立现国际金融接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保护中国金融安全的金融监管机制。(三)在立法中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我国加入WTO后,以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必须消除国内的“超国民待遇”和“低国民待遇”现象15。对进入本国的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一方面有利于现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便于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另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本地化优势得以强化,经营环境有所改善,能够现外资银行相互协作,平等竞争,促进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根据巴赛尔协议16,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司法权,应当采用以母国监管为主、东道国监管为铺的“综合监管原则”,加强现境外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现协调。外资银行在申请分支机构的设立和撤并时,要加强现其母国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以及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17。在外资银行开业营运后,仍要加强现其母国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的联系,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扩散。对于市场退出监管,应赋予人民银行作为外资银行破产申请人的资格,因为人行比一般人债权人更了解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可以代表所有相关各方的利益。在外资银行的经营出现问题时,人行应先根据问题的轻重对其进行劝告,督促改进。若情况恶化,监管当局应对银行的经营活动施加一定限制,如限制银行的业务范围或要求停止某项业务活动等。已存在非常严重的风险时,监管当局有权从事所有者手中暂时取得接管权,使之处于受监管状态,并视具体情况采取合并、重组、或出售的方式解决。如果外资银行经营难以继续,或继续下会造成更大损失,带来更大的风险,监管当局可会同其母国监管当局妥善处理有关债权债务问题后,将其关闭,使其退出市场。(四)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我国一直重视对经营计划的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人民银行要审核申请者的章程,需设立外国银行分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我国银行业长期强调外在约束,在内部控制方面意识不强,法律上缺乏对外资银行内部控制和监督。因此应在法律中规定对外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会计规则及对资产的和投资的实际控制进行准入的审查,提高监管者对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对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每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做出限定,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对外资银行的审批掌握节奏。许多国家都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制定了严格准入条件,例如加拿大立法规定外资银行资产总额须控制在母国银行总资产的8%以内,中国台湾省每年准入的外资银行仅2-3个。鉴于我国银行在外国提出设立分支机构申请时,有的国家设置为苛严的条件,对此,中国对个资银行的准入应采取对等原则,确保本国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份额,防止外资银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对外拓展。立法引导外资银行向不发达地区发展。中国东西部区经济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应考虑在立法中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不发达地区,引导外资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有益的作用。立法鼓励外资采用中外合资的方式。以中外合资方式引进外资银行对中国最为有利。首先,有利于中方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中方通过外方银行在国外分支机构了解和掌握国际银行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情况。另外,如果中外合资银行由中方控股,则中方在重大经营决策方面可有更多的决策权,使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更加符合我国货币政策的要求,有利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宏宽调控。因此,可通过对采用中外合资方式设立外资银行规定若干优惠条件,使其成为引进外资银行的首选方式。(五)完善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监管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外资银行的货款投向做出强制性规定。如泰国要求外资银行现本国银行一样需将存款的13%贷给农业部门,我国也完全可规定外资银行吸收境内存款中的一比例资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其他产业,最大限度的利用外资银行资金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对外资银行同际结算业务做出限制规定,如规定其最高数额不得超过其境内贷款的一定比例,保护中资银行在国际结算定务方面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 同时又诱导外资银行积极发展贷款业务。适当控制外资银行的业务扩张速度,对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提出要求,可借鉴香港地区的银行经营牌照制度,通过设置各类等级的牌照来控制从事不同业务经营的外资银行的数量和规模。条例的有关规则应该注意补充如下内容:其一,应该明确禁止从事非银行业务。其二,在具体业务范围的列举上应该考虑现国内商业银行法的协调,不应给予合资或外资银行比中资商行银行更多的优惠。实际上,条例所举和业务范围中有如下几项没有在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中得到体现:票据承兑、习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18、从事外币兑换、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等。这种列举形式,与强调合理者适当限制外资银行的立法思想相抵触,应该作协调,真正体现适当的限制。其三,应纠正对外资银行业务的限制侧重抬高进入门槛的倾向19。我国法制应借鉴外国立法的经验,适当增加对业务规模或者种类上限制。因为仅仅给予资金上限制,很难对那些具有雄厚资本金的外资银行真正形成限制。其四,应适当增加对外资银行从事零售业务的限制,同时有必要考虑对一些特殊客户的资产、负债业务作适当限制。(六)完善风险监控体制与风险监管发达的美、英、日、法等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监管体制还显得极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制定风险监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建立风险监管的专门机构。由于我国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的立法层次比较低,在风险监管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性规范,只在修改后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略涉及。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除了在1987年的国际银行法中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做出总体性规定,还有1987年联绑储备局制定的统一鉴别法中“风险评估法”以及1991年的外资银行监督改善法等法规加以补充。法国则在法兰西银行之外,另设有银行法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bank regulation),专门负责制定监管法规和风险性量化指标,而英国不仅设有专门的监管机构FSA(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简称FSA,金融服务权力机构),还在风险性管理方面出台专门性法规“比率和比例风险监体系(RATE and SCALE frameworks)20”。由于我国外资银行的数量随着我国加入WTO而将迅猛长,我国制定出风险监管的总体政策和量化指标,设立专门的类似于英国FSA一样的监管机构来执行这些法规。第二,建立外资银行风险评估体系。除了可以参照国际上通行的“骆驼评级体系(CAMEL)”外,考虑到目前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三种形式(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与国内银行的“CAMEL”评价体系区分,采用“ROCA”等级评估制,将重点放在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作业(operational controls)、遵守法规(compliance)、资产质量(assetquality)上,以加强风险控制。第三,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的完善。虽然目前我国有对外资金融机构8%的最低资本比率要求,但这主要是针对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时的审查,缺乏平时经常性地对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以监控。此外,对资本充足率的量化指标固然重要,但还需考察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以对银行经营状况、资本素质做出总体衡量评价。同时,我国法规仅涉利用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来控制信用风险,而忽略了核心原则中所提到的其他风险的控制,因而还应采用资金差额管理法、VAR方法等方法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字号品牌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
-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厂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 形势与政策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家国情怀
-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含解析
- 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含解析
- 心理安全小班课件教案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探讨5900字(论文)】
- 《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指引》解读(分享版)
- 乐山老江坝安置方案
- 诗词大会比赛题库含答案全套
- 过磅合同范本
- 排水管网检测投标方案(技术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重庆
- PI形式发票范文模板
- (PQCDSM)生产现场改善与安全生产管理
-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图形化编程(必做题模拟三卷)
- 2022秋“1530”安全教育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