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pdf_第1页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pdf_第2页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pdf_第3页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pdf_第4页
河北蔡家营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3 卷增刊 i 9 9 4 年 1 2月 地球化学 GE OCHI MI CA V0 1 2 3 S u p p 1 De c 1 g g 4 河北蔡家营铅一 锌一 银多金属矿床成矿 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潘家永张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5 5 0 0 0 2 芮宗瑶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北京1 0 0 0 3 7 提 要 蔡家营矿床成矿温度为 8 1 3 8 7 成矿压力为 3 3 9 MP a 流体盐度为 5 7 一1 5 o N a C I 流 体 密 度 为 0 7 4 一o 9 7 g c m p I i值 为 4 7 4 6 5 6 6 8 E h值 为 一 0 5 3 8 一一0 5 1 2 V f o 为 2 2 9 1 0 叫 一3 g 8 1 o 一 s 为 1 2 3 1 0 t 6 1 7 0 1 0 I 1 从 早到晚 成矿温度 流体盐度 流体 s 和 0 逐渐降低 而成矿溶藏碱性逐渐增强 矿床形成于 弱酸性 弱还原一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 关蕾词 铅I 鲁 一 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论河北 蔡家营矿床位于河北省张北县 是 1 9 8 2 年以来探明的一个大型铅一 锌一 银多金属矿 床 通过对矿床微量元素 稳定同位紊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认为 该矿床是 成矿物质多来源 热源与矿区次火山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0 本文着重探讨成矿物理化 学条件 1 矿床地质特征 蔡家营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台背斜的交接部位 矿区出露的地层 为侏罗系及下元古界 两者呈不整合接触 其中侏罗系为一套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一 沉积 建造 主要岩性为 安山玄武岩 凝灰质角砾岩与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下元古界为红旗营 子群角闪岩相变质岩 其锫石u P b 不一致线年龄为 1 8 2 5 I Ma 黄典豪等 1 9 9 1 主要 岩性为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与夕线石榴斜长变粒岩 且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钾长 石化 矿区断裂构造很发育 F 号断裂是矿区的导矿构造 而其派生的羽状剪切断裂为其 储矿构造f 近南北向的断裂 如F 为晚期断裂 它切断了矿脉 图 1 矿区无岩体出露 但斑岩脉处处可见 主要是石英斑岩 花岗斑岩 与矿区花岗斑岩 脉同期的矿区外围花岗斑岩体锫石 U P b 不一致年龄为 1 4 2 Ma 黄典豪等 1 9 9 1 斑 第一作者j 寄 介 潘家承男2 5 岁硬士毕业矿床地球化学 本文收稿日 期 1 g 9 2 0 6 0 4 改回日 期 1 9 9 3 0 4 0 1 潘家永等t 1 9 9 3 蔡家营P b Z n A g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戚因 探讨 地质拽矿论丛 待刊1 维普资讯 地 球 化 学 图 1 蔡家营矿床地质略图 据黄典豪等 1 9 9 1 根据地表露头和钻孔资料第四 纪覆盖物已 去掉 F i g 1 S e h e m a r i e g e o l o g i c a l mB p o f t h e c a j j i a g d e p o s i t 1 安山玄武岩 J 3 2 凝灰角砾岩 J 3 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J 3 4角稠黑云斜长变粒岩 与步线石擒斜长变粒岩 P t t 5 燕山 期石英斑岩 花岗 斑岩脒 6加里东期花岗质混 合岩 7 断层 8 地层不整合界线 9 矿融 1 0 矿带编号 岩中偶尔可见少量细粒黄铁矿 闪锌矿 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下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变质岩中 有少部分呈脉状产于侏罗系火 山岩中 这两种矿体由同一热液成矿系统形成 并受相同裂隙系统所控制 矿体分 5 个矿 带 其中 矿带规模最大 V矿带次之 其余三个矿带规模较小 勘探程度也不深 由于矿区围岩既遭受了成矿前加里东期混合岩化和钾交代作用 混合岩中钾长石 K A r 年龄为 4 9 5 8 士7 2 Ma 据黄典豪等 1 9 9 1 又在成矿作用过程中 在热液流体的影 响下产生了大面积的青磐岩化作用 因此 矿区围岩蚀变较强 且很复杂 主要为硅化 绿 泥石化 绢云母化 钾长石化 碳酸盐化等 无明显的分带现象 矿脉是由同一热液成矿系统形成 根据矿脉及矿化脉的交代穿插关系 可划分成 3 个 成矿阶段 成矿早阶段为矿化石英脉 脉中可见少量星点状细粒黄铁矿 闪锌矿 且明显可 见较富的闪锌矿 方铅矿 黄铁矿脉穿插于其中 主成矿阶段为块状 团块状 浸染状及脉 状矿石的形成阶段 成矿晚阶段为矿化方解石脉 脉中可见呈星点状分布的粗粒方铅矿 偶尔可见闪锌矿 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 方铅矿 黄铁矿 次要矿石矿物有毒砂 磁黄铁矿 黄铜 矿 磁铁矿等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 方解石 绢云母 绿泥石等 维普资讯 增刊 潘家水等 蔡家营铅一 锌 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2 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 从流体包裹体所赋存的矿物看 不管是成矿早阶段的矿化石英脉还是主成矿阶段的 富矿石 其石英中气一 液包裹体均多而大 包裹体直径一般 1 O 一2 5 p m 最大可达 4 0 u rn 气 液 比 5 一6 0 而闪锌矿中包裹体数量相对较少 大小悬殊 为 5 4 0 m 一般 1 5 2 5 u rn 气液 比 5 一1 O 方解石中包裹体不仅数量少 且小 为 5 1 5 p m 气液 比为 5 一 1 O 该矿床包裹体绝大部分为原生包裹体 有少量呈线性分布的次生包裹体 后者体积小 一般 p m 未加以研究 原生包裹体根据其气一 液比不同 可分为以下3 种类型 1 纯液相包裹体 只有一个液体相 大多小于 1 0 u m 2 气一 液包裹体 是该矿区包裹体的主要类型 也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包裹体形态 大多不规则 少量呈规则状副晶形 包裹体大多零星地分布于矿物中 大小变化大 小的不 到 5 u rn 大的达 4 0 u rn 一般 1 O 2 5 u m 气禳比变化也大 但大多为 5 一2 O 3 气体包裹体 气体包裹体主要存在于成矿早阶段的矿化石英脉中 形状规则 体积 大 达 3 O 一4 0 u m 气液比5 O 7 0 加热到均一时气泡扩大至整个体腔而均一成气相 作者测定了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冰点 在 C h a i x m ic a 冷热台上测得 并根据盐 度一 冰点关系的实验曲线获得该矿床盐度数据 再根据均一温度 流体盐度 流体密度同关 系得出流体密度 表 1 矿物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 N a K C a C 1 一 s O 一 有少量 Mg 液相成分 中大量c r的存在 反映P b z n等成矿物质可能主要以氯的配合物进行迁移 气相成分除 H 2 0外 以C O z 和N 为主 有一定量的H 反映流体处于弱还原或还原环境 表2 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3 1 成矿温度 成矿早阶段矿化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高 为 2 2 0 3 8 T C 平均 3 1 5 5 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 8 2 13 1 3 C 平均2 1 2 5 成矿晚阶 段矿化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 8 1 2 1 7 平均 1 9 9 2 这反映从早到 晚 成矿温度逐渐降低 石英斑岩中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大 为 2 0 9 4 2 8 C 平均 2 9 9 C 表 从均一温度分布直方图看 图2 5 O 的样品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于 1 8 0 12 3 0 C 的温度区间内 且所有闪锌矿中包裹体均一温度都在此区间 证明成矿主要在此温度区 间 另一个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的区间是 3 1 0 3 5 0 C 它代表成矿早阶段矿化石英脉形 成的温度 3 个成矿阶段的平均温度在图2 中接近于相应成矿阶段的峰值 因而可以近似 地用平均温度来代表相应成矿阶段的温度 从不同矿带看 不管是成矿早阶段还是主成矿阶段 I 矿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 比v矿带高 维普资讯 表 1 蔡 家 营 矿 庶 不 同 成 矿 阶 段 不 同 矿 带 滚 体 包 裹 体 均 一 温 度 盐 度 与 密 度 H o m o g e n i z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a l i n i t y a n d d e n s i t y o f f l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i t e s a n d m in e r a liz a tio n t a g e 8 o f t h e C a ijia y in g d e p o s it 所测 均 一 温 度 盐度 N a C I 密度 E c m 成 矿 阶 段 矿 带 包 裹 体 十 变 化 范 围 平 均 疗 整 变 化 范 围 平 均 方 萱 变 化 范 围 平 均 差 成 矿早 所 段 矿 带 1 9 2 2 O 一 3 8 7 3 2 0 4 9 9 2 一 l 5 0 1 2 7 5 1 9 0 7 4 0 9 1 0 8 4 7 0 0 6 5 v 矿 楷 1 0 2 6 8 3 5 5 3 0 6 3 2 9 1 0 1 1 2 8 1 1 2 3 1 1 O 7 7 一 O 8 6 0 7 9 9 0 0 3 0 矿 化石英脉 v 矿 带 2 9 2 2 O 一 3 8 7 3 l 5 5 4 3 9 2 15 0 1 2 1 2 1 7 0 8 2 7 0 0 5 7 主 成 矿所 段 矿 楷 l 5 1 8 2 3 l 3 2 l 7 4 3 5 7 1 1 3 1 1 9 1 1 6 5 0 2 5 O 9 3 一 O 9 7 0 9 5 O O l 6 块 状 脉 状硫 V 矿 带 9 1 8 9 2 2 7 2 O 4 3 1 1 6 9 7 一 l 1 3 1 0 4 O 5 9 0 9 3 一 m 9 5 0 9 4 2 0 0 0 7 化物 矿石 I v 矿 带 2 4 l 8 2 3 1 3 2 1 2 5 2 9 4 9 7 l 1 9 10 8 2 0 7 6 3 0 9 3 0 9 7 0 9 4 5 0 O l l 成 矿 晚 阶 段 矿 1 矿 带 6 1 8 1 2 l 7 l 9 9 2 l 2 5 5 7 9 4 7 7 1 5 7 0 9 1 5 0 9 3 0 9 2 4 0 0 0 5 化方解石脉 石英斑 岩 矿 楷 2 O 9 4 2 8 2 9 9 6 3 1 寝 2蔡 家 营 矿 庶 流 体 包 裹 体 液 相 与 气 相 成 分 T a b le 2 L i q u id a n d g a s e o tl s p h a s e c o m p h 0 n s o f l iq u id i c iu s io n s fr o m t h e C a i ia y in g d e p o s it 测 试 藏 相 成 分 m g m 1 气 相 咸 分 1 0 州 地 质 产 状 样号 矿 物 F C I N 0 s 0 j N a I K M S C a r H zO C 0 2 H 2 O 0 N z C H C 0 戚 矿 早 所 C 墟w 石 英 7 8 1 0 6 6 5 2 7 2 2 1 0 2 5 0 3 6 4 7 7 4 8 4 8 6 5 0 6 8 3 l 段矿化 C 石 英 1 5 8 5 2 7 8 4 9 3 2 2 2 仉 l 3 2 5 3 7 5 9 1 7 3 3 3 6 0 6 8 7 3 5 石英脉 平均 石 英 l 1 8 3 1 7 2 5 1 O 2 2 2 n l 9 l 4 5 6 2 3 3 3 4 1 O l 0 6 4 7 8 3 测 试 者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北 京 找 矿 勘 探 室 维普资讯 增刊 潘家永等 蔡家营铅一 锌一 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均一强魔 f 图2 蔡家营矿床均一温度分布直方图 F i g 2 Hi s t o g r a m f 0 r t h e h o mo g e R z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0 f t h e C a i i a y i n g d e p o 1 石英l 2 阎锌矿 3 方解石 3 2 成矿压力 早期矿化石英脉中可见液相包裹 体 气一 液包裹体与气体包裹体共存 成矿流体具有沸腾现象特征 根据成 矿早阶段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 温度 平均 3 1 5 5 流体盐度 平均 1 2 1 2 N a C I 求 得 成 矿 深 度 为 1 1 3 k in 图 3 按每公里 3 0 MP a压 力计算 即成矿压力为 3 3 9 MP a 这 与矿区石英斑岩 花岗斑岩脉形成的 深度 1 1 5 k m 一致 3 3 流体盐鹰与密度 成矿早阶段流体盐度为9 2 一 1 5 0 N a C 1 平均 1 2 1 2 N a C l 流 体 密 度 为 0 7 4 一o 9 1 g c m 平 均 0 8 2 7 g c m 主成矿阶段流体盐度为 9 7 1 1 9 N a C 1 平 均 1 O 8 2 N a C l 流 体 密 度 为 0 9 3 一o 9 7 1 7 期 0 张长江 1 9 9 0 张家 口地质 总第 图 3 不同盐度Na C 一 H O溶液沸腾 曲线的探度一 温度图解 据 H a a s 1 9 7 1 I 图中数字为相应 曲线盐度 单位 Na C I F i g 3 B o i l i n g c u r v e o f Na C l H 2 0 s o l u t i o n s wi t h v a r i o u s s a l i n i t y s h o wi n g t h e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a s a u n c t i o n o f d e p t h 蒜 簟 维普资讯 地 球 化 学 g c ms 平均 0 9 4 5 g c m 成矿晚阶段流体盐度为 5 7 9 4 N a C 1 平均 7 7 N a C 1 流体密度为o 9 1 5 0 9 3 g c m 平均 0 9 2 4 g c m 显然 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 流 体盐度逐渐降低 而流体密度主成矿阶段最大 到成矿晚阶段有所降低 在空间上 无论是成矿早阶段还是主成矿阶段 矿带的流体盐度比V矿带的高 这 与均一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反映成矿流体可能从 矿带流向V矿带 而对流体密度来 说 成矿早阶段 矿带比Y矿带高 到主成矿阶段 两者差别很小 表 1 3 4 流体的 p H与 E h值 在矿物组合形成过程中 凡是有H 参加的平衡反应均可用来计算p H值 蔡家营矿 床V 矿带普遍存在钾长石 石英和绢云母的共生组合 故采用该平衡反应来探讨 p H值 其反应式为 3 K A 1 S i O 钾长石 2 H K A 1 S i O 0 H 绢云母 6 S i O z 石英 2 K 一 该反应平衡常数为 K 一 n 口 口 女 口 即 p H 一 号 l g K lo g 一 号 lo g 寺l g K l o g a K 一 l o g K l o g r x 一l o g 式中n n n 分别为绢云母 石英 钾长石的活度 固三者都是固相 都可以看成是 1 K 为反应的平衡常数 不同温度下l o g K数据 C r e r a r e t a l 1 9 7 6 如下 f 2 0 0 2 5 0 3 0 0 3 5 O l o g K 9 6 9 0 8 4 7 8 显然 l o g K与t 有以下线性关系 即l o g K 1 2 0 0 1 2 t 根据此式可求出不同成矿阶段的 l o g K值 表 3 袁 3 蔡京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 p H E h值 Ta b l e 3 Th e p H a n d E h v a l u e s o f t h e Ca i j i a y i n g d e p o s i t a t d i f f e r e n t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s t a g e s 成矿温度 流体盐度 E h 成矿阶段 o g K l o g mH l o g r K p H N V 成矿早阶段 3 l 5 S 1 2 1 2 8 2 1 4 0 3 7 4 一o 2 6 5 4 7 4 6 0 5 3 8 主成矿阶段 2 l 2 5 1 0 8 2 9 4 5 一O 4 2 3 0 3 3 4 5 4 8 2 0 5 1 2 戚矿晚阶段 1 9 9 2 7 7 9 6 1 0 5 6 9 0 2 9 4 5 6 6 8 0 5 1 5 m 为钾离子的摩尔浓度 成矿流体的盐度为 7 7 1 2 1 2 N a C 1 即N a C 1 的摩尔 浓度为 1 2 5 2 0 7 m o l L 而流体包裹体成分表明 N a K 值平均为 2 2 9 7 其摩尔浓度 m m K 值为3 8 9 由此可计算K 的摩尔浓度m 一 为0 2 5 5 一O 4 2 7 m o l L l o g m K 为 一 O 5 6 9 0 3 7 4 表 3 一 为钾离子的活度系数 它与离子半径 离子价 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有 维普资讯 增刊 潘家永等 蔡家营铅 锌 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1 0 9 关 据德拜一 体克耳 D e b y e Hi c k e 1 极限公式 孙作为等 1 9 8 g 7 2 l o g r 一1 8 2 3 1 0 三 z D7 1 2 式中 z 为离子价 K 的离子价为 1 D为溶剂的介电常数 在此D为 7 8 4 T为流体的绝 对温度 为溶液的离子强度 一告 m 霉 可用流体盐度 摩尔浓度 近似代替 由此计算 出lo g r 表3 然 后 根 据 公 式p H 一 lo g K lo g n x 一 1o g 计 算 出 不 同 成 矿 阶 段 的 p H值 表 3 由表 3 看出 该矿床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 p H值增高 为了确定成矿溶液的酸 碱性 还必须求出水的中性线的p H值 根据不同温度H o的离解常数 K H 可求得中性 线的p H值如下 据 H e l g e s o n e t a l 1 9 7 4 t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l o g K 一 t 1 6 4 1 t 3 O 一 1 1 2 0 1 1 30 p H 5 8 2 5 6 5 5 6 0 5 6 5 将蔡家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 p H值与相应温度下水的中性线p H值对比可知 成矿早 阶段成矿溶液呈酸性 主成矿阶段呈弱酸性 成矿晚阶段呈中性一弱碱性 矿区有少量磁黄铁矿与磁铁矿 它们部分与黄铁矿共生 三者存在以下平衡反应 2 F e S 1 3 2 H2 O F e S 2 0 3 3 3 F e 3 O4 2 6 4 H 2 6 4 e 碰黄铁矿 黄铁矿 磁铁矿 E h E h c 一笪三 1 一竺 堡 兰 n F n F d e s n阿 1 3 0 g 一 簪 一 p H 一 十 p 0 9 t 1 6 2 3 0 3 X 2 6 4 X 8 3 1 4 巾 二 i 丽一 一 丽西一 p H 0 0 1 5 0 0 0 0 1 9 8 T p H 式中 F a f t 0 4 a i S a H o 分别是磁黄铁矿 磁铁矿 黄铁矿 水的活度 均可看成 1 为反 应的得失电子数 为反应的标准自由能 R F分别是气体常数与法拉弟常数 由上式计算得出成矿流体的 E h 值为一0 5 3 8 0 5 1 2 V 表 3 不同成矿阶段的 E h 值变化不大 皆为弱还原一 还原环境 3 5 成矿流体的硫逸度 与氧逸度 0 根据 S c o t t e t 1 9 7 1 提出的公式 lo g f s t 3 3 1 4 6 8 0 T一2 l g z F s 式中T为成矿 温度 K 为闪锌矿中F e S摩尔分数 根据 5 件闪锌矿单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平均 S 3 3 2 7 F e 6 7 2 Z n 5 9 5 6 2 C d 0 2 7 4 Mn 0 3 3 5 由此算出Z F e S 为 0 1 1 5 根据上式 在成矿早阶段 3 1 5 5 c 至 成矿晚阶 段 1 9 9 2 1 o g 为一9 7 7 一一1 5 9 1 维普资讯 地 球 化 学 矿区存在黄铁矿与磁黄铁矿的平衡 且可见少量磁铁矿与磁黄铁矿共生 有以下可能 反应式 2 F S 十S z 2 F e S 2 1 0 3 F e S 2 0 2 一F e O S 2 2 0 由 式 1 得出lg 一 一 lg K F e S F e S 的 活 度 可 看 作1 由 式 2 可 得出l g f o 一 g s 一 lg K F e S F e O 的 活 度 可 看 作1 K 分 别 是 反 应 1 2 的 平 衡 常 数 查 表 涂 光炽等 1 9 8 8 可得出不同温度的K 值如下 f 2 5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l gK 1 9 4 2 1 7 6 0 1 5 9 5 1 4 4 7 1 3 1 2 1 8 9 l g Kz 6 8 0 4 6 4 O 2 6 0 4 0 5 7 1 4 5 4 1 8 5 1 4 8 由此可知 与 t 皆成反相关关系 其中 l g K 2 0 1 9 2 0 0 2 8 t 相关系数 r 一 0 9 9 9 l g K 6 9 7 2 0 0 0 6 2 t 相关系数 r 0 9 9 9 从而可求得成矿早阶段 f 一 3 1 5 5 l g K 一1 1 3 6 l g K2 5 O 1 6 l g f s 一一I 3 6 g f o 一一3 3 6 主成矿阶段 2 1 2 5 l g K1 1 4 2 4 l g K2 5 6 5 5 I g A 一一1 4 2 4 l g 一 3 8 9 6 i 成矿晚阶段 t 一 1 9 9 2 C l g K 一1 4 6 1 l g K2 5 7 3 7 l 1 4 6 1 l g f o 3 9 6 4 该矿床1 g s 为 一 n 3 6 一一1 4 6 1 与利用闪锌矿地质温度计计算的l g s 一9 7 7 一一1 5 9 1 相似 由上可知 该矿床 s 较高 为 1 2 3 X1 0 一1 7 0 1 0 而 o 较低 为2 2 9 1 0 一3 9 8 1 0 成矿从早至晚 s 与 o 均逐渐降低 4 结论 1 该矿床成矿温度为 1 8 1 3 8 7 流体盐度为5 7 一1 5 o N a C 1 其中成矿早阶 段平均温度 3 1 5 5 盐度 1 2 1 2 N a C I 主成矿阶段平均温度 2 1 2 5 盐度 1 o 8 2 N a C I 成矿晚阶段平均温度 1 9 9 2 盐度 7 7 N a C 1 成矿从早至晚均一温度与盐度均 降低 尤其是成矿早阶段到主成矿阶段 均一温度降低达 1 0 3 不同成矿阶段石英中流 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 成矿早阶段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 而主成矿阶段大气降 水明显增加 因此 成矿从早到晚温度 盐度的降低可能主要固大气降水的加入而引起 2 不管是成矿早阶段还是主成矿阶段 矿带均一温度与盐度均比V 矿带高 显示 成矿流体可能由 矿带 东部 流向V 矿带 西部 从矿区地质特征看 矿区的东部 离矿 区2 k in左右 有大型的火山机构 荷包沟火山口 火山口形成与矿区次火山岩地层及 次火山岩脉是同期的 而火山口可以认为是热源的中心 导致火山热液以火山口为中心向 四周扩散或流动 因而在矿区 成矿热液很可能从东往西流动 F 号断裂为其导矿断裂 3 流体密度主要决定于均一温度 均一温度越高 流体密度越低 通过矿区3 8 对均 一 温度与密度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线性方程为p 1 1 5 4 1 0 6 3 1 0 3 t 式中p 潘家永等 1 9 9 3 蔡家营 P b Z n A g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目探讨 地质哉矿论丛 待刊 维普资讯 增刊 潘家永等 蔡家营铅 锌一 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I H 一 一 为密度 g c ma t 为均一温度 相关系数r 一0 9 2 3 2 基本成反相关关系 因此 若 知道成矿温度 可用此线性方程近似地求成矿的流体密度 流体密度同时也与流体盐度有 关 该矿床流体盐度为 5 7 一1 5 N a C I 属中低范围 变化远不及温度大 故流体盐度 对密度的影响也远不及温度大 4 矿床成矿深度不大 为 1 1 3 k m 成矿压力为 3 9 9 MP a 这与矿区斑岩脉成岩深度 1 5 k m 一致 据张长江 1 9 9 0 认为 斑岩脉密集的地方矿化也强 显示出斑岩脉与矿化 在空间上有密切关系 5 成矿溶液 p H为 4 7 4 6 5 6 6 8 由成矿早阶段的酸性演化成主成矿阶段的弱酸 性 再演化至成矿晚阶段的中性一弱碱性 从矿物共生组合看 成矿早阶段为矿化石英脉 而主成矿阶段为块状 脉状硫化物矿石 共生的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 绿泥石 绢云母等 成矿晚阶段为矿化方解石脉 这也说明了成矿溶液从早至晚碱性逐渐增强 成矿流体 E h 值为一0 5 3 8 一一0 5 1 2 V 为弱还原一还原环境 流体包裹体中有一定量 H 存在 也反映 了这一特征 6 成矿流体的 0 较低 为 2 2 9 1 0 3 9 8 1 0 硫逸度 s 较高 为1 2 3 1 0 一 1 7 0 1 O 从这些物理化学参数看 蔡家营矿床形成于中温 中一低盐度 弱酸性与弱还原 还 原环境 这和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银山 白银山厂矿床相似 表 4 衰 4 蔡象营矿床与银山 白银厂矿床主要袖理化学参数对比 r a e 4 C o m p a r i s o B o f ma o r p s i c o o c l a e m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b e t w e e n C a i j i a y i n g Y i n s h a n a n d B a i y l n c h a n g d e p o s i t s 成矿温度 成矿压力 矿床名转 l P a 蔡家营 l 8 卜 3 8 7 3 3 9 1 O 一 9 f l O 一 1 5 p L 1 O 3 5一l O a 9 银 山 1 3 0 4 2 5 2 0 5 1 0 一 B 一1 O 一 1 0 一 z 1 一 1 0 s l 白银厂 2 8 4 3 4 1 6 7 1 0 一 1 0 一 2 5 一l 0 3 5 B N a C 1 浓度 总硫难度 矿床名称 p H m o l L 1 0 3 mD l L 蔡家营 4 7 4 6 5 6 6 0 9 7 2 5 6 1 0 9 4 银 山 2 2 6 2 2 6 2 9 9 2 9 0 3 8 0 白银厂一 5 4 4 6 6 3 1 8 5 3 8 7 2 0 O 一3 l 7 据叶庆桐 1 9 8 7 据岳东生 1 9 9 1 参 考 文 献 黄典豪等 1 9 9 1 河北蔡家营铅 锌一 银矿床矿物特征和金 银 铋赋存状态的研究 地质学报 2 1 0 7 1 4 0 孙作为等 1 9 8 3 物理化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 0 5 2 0 7 簿光姐等 1 9 8 8 中国层拉矿床地球化学 第三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 5 9 3 6 4 叶庆桐 1 9 8 7 赣末北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戚矿机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8 9 9 9 岳东生 1 9 9 1 白 银厂硫化物矿床形成的物理一 化学条件豇矿床成园 地质与勘探 3 6 一l 0 张长江 1 9 9 0 河北蔡家营铅锌 金银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 3 3 0 1 3 D 9 Cr e r a r D A B a r n e s H L 1 9 7 6 0r e s o l u t i o n c h e mi s t r y S o l u h i l i t l e s D 主 h a l e o p y r i t e a n d c h a l c o c i t e a s s e mb l a K e s i n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o l u t l o n a t 2 0 0 t O 3 5 0 E c o n G e o l 7 1 7 7 2 7 9 4 Ha a s J L J r 1 9 7 1 Th e e f f e c t o f s a l i n i t y 0 n t h e ma x i mu m t h e r ma l g r a d i e n t 0 a d r o t ber ma l s t e m a t h y d r o s t a t i c p r e s s u r e Ec o n C e o 1 6 6 9 4 O 一 9 4 6 kl g e s O n H C Ki r h a m D A 1 9 7 4 T h e o r e t i c a l p r e d i c t io n o f t h e t h e r mo d y n a m i c b e h a v i o r o f a q u e o u s e l e c t r o l y t e s a t g h p res s u r e s a n d t n r 丑 t l r 曲 2 D e b y e H0 c k d p a r a me t e r s f o r a c t i v i t y c o e f fi c i e n t s a n d r e l a t iv e p a r t i a l IFO O 维普资讯 1 1 2 地 球 化 学 1 9 9 4 拒 f a r p r o p e r t i e s Am J S e t t 2 7 4I 1 1 9 1 1 2 6 1 S c o t t S D B a r n e s H L 1 9 7 1 却 h a e r k e g e o t h e r m o m e t r y a n d g e o b a r o me t r y E c o n G e o l 6 5 6 5 3 6 6 9 oN oRE FoRM l NG PHYS l CoCHEM l 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