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doc_第1页
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doc_第2页
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doc_第3页
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doc_第4页
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蚌埠市旅游资源介绍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在资源整合、景区景点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悠久的人文历史,为蚌埠旅游增奇添艳。蚌埠市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朔到7300年前双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溆流出4000年前夏禹文化、2200年前楚汉文化和300年前明文化等不同阶段。7300年前双墩文化的载体-双墩遗址,它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小蚌埠双墩村,是我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限距今约7300年,它是淮河文明的突出代表,可以与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相媲美。遗址目前发掘面积已达1万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可以佐证淮河先民的灿烂文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陶塑人面像栩栩如生,为国内罕见。不仅历史研究价值高,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还有近300件陶器,底部有刻划图案和刻划符号,有鱼、鸟、猪、蚕等动植物和几何图案,也是国内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4000年前夏禹文化的载体-荆涂山风景区,由“大禹治水,娶妻生子,召会诸侯”等历史重大事件而闻名。它坐落在怀远县境内,由荆、涂二山以及淮河、涡河、天河构成。淮河由于从豫入皖、落差降低,河水由急变缓下泻受阻,故涝灾频仍,淮河两岸人民深受其苦。4000年前夏部落头领禹带领民众“劈山导淮”,治理水患。从此让淮河安澜,造福人民,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美誉。淮河人民世代祭祀大禹,汉高祖刘邦还下旨于公元前195年,在涂山上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禹王宫”,从此涂山开始公祭大禹,连绵几千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3月28日,远近百里的数十万民众,云集涂山进香膜拜,场面蔚为壮观。据专家称,涂山禹王庙会是民族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结合;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结合;追思祖德与民俗活动的结合;淮河文化与南北文化融会的结合。2200年前楚汉文化的载体-垓下古战场坐落在固镇境内的濠城镇,它的知名度可以与“滑铁卢”齐名,故称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法国的滑铁卢、希腊的乌拉松、美国的葛底斯堡、中国的赤壁之战、镇海口、官渡之战、垓下古战场)。据史载,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数十万,经过惨烈的厮杀,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结束了中国诸侯纷争、苍生涂炭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大一统”。当年垓下经历的“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悲壮事件,已家喻户晓。垓下古战场遗址还保留清晰可见的霸王城城垣、护城河、汉井,汉砖汉瓦遍地皆是,农民耕作常可捡到“箭头”等冷兵器。区内“虞妃池”高于平面水位,池水2000多年来从未干涸过,大旱之年仍波光粼粼。“榆抱桑”连理树,紧紧偎依在一起,树干挺拔,枝叶茂盛,象似英雄和美人的灵魂。300多年前明文化的踪迹在蚌埠比比皆是。(朱元璋开国时的中都城所在地凤阳,距蚌埠市仅20公里,明中都城遗存有雄伟的钟楼、鼓楼以及大量“石础”、城砖等建筑材料,依稀可见当年中都城的恢宏。除此之外,明中都城附近还保留着朱皇帝父母的陵墓-明皇陵,墓冢之下数十米长的神道两旁,立有文武官员和动物雕像。景区内还有朱皇帝年少出家时的“龙兴寺”,香火旺盛。)蚌埠市龙子湖畔的曹山深处,还有辅佐朱皇帝打天下,立下战功汤和的墓冢,遗存的建筑有宝顶、享堂等,享堂内陈列着汤和棺木残片和众多祭祀物品,享堂前面的神道上竖立着十余座人和动物雕像,一座高数丈的石碑,无声地吟颂着这位明朝开国英雄的伟大功绩。在怀远常坟镇还留有另一处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历史遗迹,有常遇春祖居,规模宏大的遇春纪念园和“三王墓”等。在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集镇还有朱皇帝女婿韩郡马墓,太平岗古墓群及龙华寺等,吴良和姚季泰大将军墓及碑林。在五河大巩山脚下还保留有朱皇帝生死之交的初恋情人严四小姐陵墓。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蚌埠旅游拓展空间。蚌埠市有20余座山头,5座大湖,数十条河流,青山加绿水,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城市。比较著名的风景区有荆涂山、龙子湖、沱湖、锥子山、大巩山、蚌埠闸等。荆涂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坐落在怀远县境内。主要景点有“禹王宫”、“启母石”、“台桑”、“灵泉”、“圣泉”、“白乳泉”、“望淮楼”、“朝日崖”等。其中最著名的禹王宫,建于公元前195年,至今有2200年历史,虽经时光磨砺,建筑依然雄伟挺拔。目前保存尚好的有清道院、纯阳道院、吕祖殿、启母殿、香火寮等。各殿主要供奉有大禹以及禹妻启母、吕洞宾雕像,香火旺盛,长年不断。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也有许多景观,其中著名的有“白乳泉”,由于泉水似乳,且千余年前曾有白龟出没,故称“白乳泉”或“白龟泉”。泉水千年不干,置硬币于上飘而不沉,特别另人称奇的是,千年白龟重现人间,体大如盆,依然健壮。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望淮楼”,依泉而立,仍不减当年英姿,内陈李白、苏东坡等历史名人诗词碑刻真迹,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2003年6月我陪客人登山,特赋登涂山词一首:主峰一览,百舸扬帆炫。远古禹王劈峭涧,荆涂狂澜力挽。三峡晖染粼波,榴红如火满坡。天堑通途宛堰,隅郭蝶舞花托。涂山脚下的禹会村,是大禹当年召会天下诸侯,众议建立夏王朝之地,遗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远近闻名,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由中国社科院牵头实施中华古代文明探源之程,组织全国顶尖的文物和历史学家,对现场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发掘研究。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更丰富、更璀璨的夏禹文化真迹将呈现世人面前。龙子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它坐落在蚌埠市东郊,6万亩的湖水依曹山、西芦山、雪华山而居。龙子湖风景区的主体是龙子湖,是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儿时在湖里撑船,船篙落水成龙而得名。龙子湖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不是万涓成水归江河,而是因淮河泛滥倒灌而成。湖面长10公里,宽500米,水体洁净清澈,是国家冠名的游览水体。龙子湖三面青山抱绿水,山水相得益彰,是人们休闲度假理想之所。龙子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它的周边遗存众多的历史古迹,有曹操与孙吴交战的古战场-曹山,有古“屯兵洞”,有“鲁肃井”和明朝开国功臣“汤和墓”等,还有现代纪念建筑-蚌埠革命历史陈列馆和纪念碑。龙子湖是蚌埠市乃至皖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是蚌埠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已经在5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投资数亿元进行高强度开发,目前已初具规模。已竣工的龙湖大桥,横卧龙子湖上,它是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别致的桥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桥下近千米长的“廊桥”穿行于湖水与大桥之间,恰似“游龙”,给游客带来别样感受。“龙湖大桥”西端的桥头公园已开工建设,“绿岛”、“节庆广场”、“美食街”、“儿童乐园”等四大版块,二十余个景点的工程将于年内和游人见面。沱湖风景区是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坐落于五河县境内。沱湖因水和水产而闻名。湖面有12万亩之广,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特别适应鱼类生长,水产品极为丰富。这里有桂鱼、鲤鱼、青鲲、白鲢等数十种鱼类,特别是中华绒毛大闸蟹闻名于世。它以个大、肉嫩、黄多而倍受人们青睐,流传着“秋风响,蟹脚痒”、“芦花白,蟹黄肥”的诗句。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曾于洪武二年四月,携郭子兴、郭英、费聚等三员大将专程赶往沱湖品蟹。食后,连声称道:“真乃天下第一美味”,并顺口说出“螃蟹横行-各有各的路径”,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代代相传的歇后语。沱湖的名声传四海,这里芦苇丛生、野鸭成群。人游其间,可垂钓,可划船,可观鸟,可品蟹,尽享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还可以抒思古之幽情。目前沱湖及周边还遗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比较著名的有: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足并封侯的“封侯岛”、遍布古物碎片的“沉南嘴”、“黑鱼沟”及“凤凰嘴”等。已陆续开发了“渔家乐”、“农家乐”等系列旅游产品。除了山水园林之外,蚌埠市还是国家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著名的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主要景点孙家圩子坐落在蚌埠市东南郊。1949年3月20日至4月5日,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这里运筹帷幄。在此工作过的领导人还有:曾山、张鼎丞、舒同、张震、唐亮、钟期光、刘瑞龙、王建安、谭启龙、宋时轮、张爱萍、宋任穷、陈丕显、曾希圣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作战的需要,后班师肥东瑶岗。三大战役胜利后,在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的同一天,新华社播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戳穿了敌人的阴谋,向世界阐明了我党的态度,坚定决心。为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邓小平亲自在蚌埠孙家圩子拟定了京沪杭作战方案(渡江战役作战方案),得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认同。当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后的4月21日,实施了这个作战方案,我第二、第三野战军打响渡江战役。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的第三野战军,于4月21日晨,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22年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这些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遗迹。纵览全国的红色旅游景点,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一个红色旅游节点的开发价值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特个性特点的事件和具备中国革命历史重要转折的内涵。南湖吸引了很多游客,因为那里有“一条船”。1921年7月,党的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江路106号秘密举行,由于受到巡捕搜查,后转移到嘉兴南湖,在船上继续开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条船”使南湖名扬四海。“八一”南昌起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向国民党打响了第一枪,宣告起义军是为广大人民利益奋斗的革命军队,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震惊中外,使南昌举世瞩目。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1935年1月中旬,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新的领导。是遵义会议的“一盏灯”使遵义这个山寨古镇成为革命圣地。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是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结果。蚌埠孙家圩子,邓小平的“一支笔”刻划在我们心中的记忆,将使沉睡多年的孙家圩子变成红色旅游的热点。由此可见,孙家圩子开发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贯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轨迹,起到了红色旅游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不开发建设孙家圩子,势必造成红色之旅的断头路。因此,开发建设孙家圩子势在必行。旧址目前保存着邓小平、陈毅等故居,以及总前委机关作战指挥设施等。为了提升孙家圩子红色旅游知名度,已修缮基础工程,增设游客服务设施。淮河文化广场是城市旅游新景点,座落在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由澳大利亚柏涛公司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规划理念进行设计,以7000余年前新石器时代“双墩文化”及4000余年前“大禹文化”为主题进行建设,古今交融,历史和时尚并存,展现了一派和谐之美。广场占地15万平方米,由会展中心、歌剧院、科技图书馆、休闲中心、青少年宫等多组建筑群组成,造型独特,错落有致。在紫荆苑、涂山苑的山丘之上,游客徜徉在“人文初祖”雕像和“华夏柱”图腾前,置身其中,品味源远流长的淮河文化,好似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华文明历史课。夜晚华灯初放,高大建筑映衬在数百米长的喷泉水幕下,一幅壮美的水彩画展现游客面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紧邻淮河文化广场的景观大道-涂山东路,又是一派别样景象。涂山东路是本世纪初蚌埠市新建的第一条景观大道,全长3公里,东接解放路,西衔涂山西路,南连东海大道,是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之一。它的落成将龙子湖风景区、淮河文化广场、张公山公园、荆涂山风景区连成一体,交通便捷,极大方便游客出行和观览。道路宽敞笔直,四条绿化带将道路有序分割,法桐、银杏、紫荆、雪松、石楠等名贵树种给道路增光添彩。道路两侧除淮河文化广场外,还有占地近50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美食、探险、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旅游设施-宝龙城市广场;投资数亿元建造的,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蚌埠市新商业中心-华夏第一街区;数十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区-沁雅花园、阿尔卡迪亚、金山花园以及规模宏大的财富广场等。涂山东路是蚌埠市的名片,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三、精彩的文化产品,为蚌埠旅游提升档次。蚌埠最著名的有“花鼓灯”和仿古青铜器、青铜器等。蚌埠市的花鼓灯源远流长,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粗犷、欢快、恢谐、优美的舞蹈语汇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作为汉民族原生态歌舞,花鼓灯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会区冯嘴子村是淮河古老文明的生态文化村。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它建有灯场、博物园等多项旅游设施,游客不但可以观摩精彩的花鼓灯艺术,还可与演员一道共同起舞,尽享欢快之悦。日前,在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蚌埠花鼓灯以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获得总决赛第一名,花鼓灯已成为蚌埠市文化旅游品牌。仿古玉器和仿古青铜器是蚌埠市在安徽省最富盛名的旅游产品,具有独创性,是在玉器、青铜器毛坯作品上,利用独特技术和工艺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可以乱真的仿古品,做工精细,价格适宜,在东南亚、日本乃至澳洲有很高知名度。每年都有数千海外客商云集蚌埠采购,使得商品一时“洛阳纸贵”。除此以外,蚌埠市的天然珍珠和珍珠饰品也远近闻名。珍珠出自淮河特有的“珠蚌”,经过人工精心饲养,所产珍珠个大圆润,色彩光鲜,制成的饰品精致华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如此,蚌埠市还有“工艺玻璃”、“仿景泰蓝”健身球等其它系列旅游商品。盛世水晶玻璃工艺系列产品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纪念品,鹿茸酒系列、茶爽系列、烧全鸡被评为安徽省旅游推荐产品。四、凸起的交通优势,为蚌埠旅游注入合力。蚌埠的区位优势营造交通网络的形成。水路运输优势独特。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淮河,干流全长1000公里,流经蚌埠段长20多公里。河床宽600-800米,通航最底水位15.5-11.3米。蚌埠港位于淮河中游,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淮河穿过蚌埠西怀远县荆涂二山峡谷后,顿时水面宽阔,河床较深,使蚌埠具有形成港口的条件。中常水位时河面宽300米,汛期宽500-700米,河床标高6-8米,500吨级船舶可常年停泊作业。2006年我市港口吞吐量139.52万吨。其中,出口74.01万吨,进口65.51万吨。淮河是豪华游轮航行的黄金水道。铁路运输优势升级。1909年1月津浦铁路动工,1911年9月浦口至徐州段竣工, 1912年11月全线贯通。建国后,国家对京浦铁路全线进行改造,蚌埠作为铁路分局的所在地,铁路运输极其繁荣。特别是近期国家做出决定,京沪高铁在蚌埠设置中心站点,将对蚌埠经济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京沪高铁,国家动脉”。京沪铁路的两端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京沪高铁的实施,通过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体现“速度赢时间,时间换空间”的理念,把沿线的城市串联成“京沪高铁都市带”,从而在中国两大经济区域间形成强大的纽带。蚌埠是京沪高速铁路全线21个客运车之一,京沪高铁在蚌埠市境内全长75.089公里(其中固镇县境内56.249公里),95%为高架通过,路基总长3.51公里,分别位于蚌埠站和东芦山遂道两处。蚌埠站内设5处450米长站台和11股线路(其中2股行车线、9股到发线),规模大于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的高铁站,蚌埠站站房规模8000平方米。2006年我市共发送旅客487.3万人次,预计2015年发送旅客908万人次,2020年发送旅客1192万人次。按照列车运行规划,2015年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73对(其中8对始发),2030年停靠列车92对(其中11对始发)。公路运输优势明显。204、206、214等国道通畅,省道四通八达。合徐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相继通车。使高速公路南与宁沪杭相接;北与徐州、济南、郑州、开封相连;东与连云港、烟台、青岛、威海、大连贯通;西与洛阳、西安、武汉通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优先考虑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等级,使景点可入性增强。五、紧密的区域合作,为蚌埠旅游打造平台。为推进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成立了皖北旅游经济开发协作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定了协作章程,编制了项目建议书,编撰了26万多字的淮河风情游丛书,开辟了旅游精品线路。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皖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皖北景区景点的开发,不能受区划制约,要打破属地界限,按区域资源组合划分。沿淮的景区景点较为集中。从蚌埠荆涂山风景区至明皇陵、八公山、寿州城只有60多公里。从蚌埠荆涂山风景区至明皇陵、八公山、寿州城、八里河,陆路全程177公里。沿淮而下,水路全程约160公里。多数景区景点紧靠淮河两岸。除垓下古战场距淮河50公里外,荆涂山紧依河岸,八公山、八里河、寿州城都在淮河沿岸22公里以内。沿淮可看性极强的名胜,充满帝王神韵的古典建筑,布阵挥戈的废墟遗存,新建的特色园林,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只要稍加整合,就能很快形成气候,成为紧密型、多卖点的景区。按照“资源整合、联手促销、市场共造、利益共享”的原则,以沿淮的蚌埠、淮南、阜阳知名景区景点为骨架,划分三大板块,形成卖点,开辟旅游线路。第一板块,蚌埠为节点,以怀远荆涂风景区、固镇垓下古战场、凤阳明皇陵等景区景点为依托;第二板块,淮南为节点,以八公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名胜区、寿州古城为依托;第三板块,阜阳为节点,以颍上八里河风景区、颍州西湖、迪沟生态景区为依托。由三个板块向周边延伸,编排淮河上、中、下游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七日游专线。水、陆两路并进,很具特色。以淮河为主线的旅游开发,进一步确立了蚌埠在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六、软硬环境的优化,为蚌埠旅游提供保障。我市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蚌发200624号),明确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宣传促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为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