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期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背景知识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重点剖析一、理清结构,明确本文的观点“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的独创。一个新鲜而独特的概念的提出,必然包含着“它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两个内容。“拿来主义”这个命题就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亦即“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拿来”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主义”是指一种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的题旨,就是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地分清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的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第一、二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然针锋相对,实行“拿来”。第三、四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五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第六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八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九段,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第三部分(第十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是在批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作者自己的主张,作者先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揭露其危害后,以此作铺垫,提出勇敢地“拿来”的主张。先驳后立,两相比照,议论就很自然地更见深度了。二、用语辛辣,讽刺有力读这篇文章,我们会被文章风趣辛辣的语言吸引。为了达到讽刺的效果,作者使用了下列方法:(1)反语的运用,如“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一点进步了”,这里的“进步”实为“倒退”;(2)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如“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也叫发扬国光”,一“捧”,一“挂”,前者写出“大师们”的媚外求荣,后者写出了物少而寒碜。“发扬国光”是反语,实际上应是耻辱。形容词如“一者见得大度,二者见得丰富”中的“大度”和“丰富”,揭露了某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3)是借用新词,如“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作者用“摩登”这一流行词语,含蓄地表示了他所揭露的正是事实,所批判的正是敌人害怕的东西,也启发读者去认识敌人的媚外行径。(4)揶揄和嘲讽。如“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前者揶揄了尼采的狂妄,后者提示了“送去”之后的可怜相。另外还有哪些形象的比喻的运用,也显示了作者的讽刺力量。三、体会本文的比喻论证方法本文在论证“拿来主义”时,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不同,比喻论证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加形象,更加通俗易懂。本文中,作者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有害也有用的部分,用“姨太太”“烟具”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无用的部分。作者把这些融入论证过程中,并不像比喻句那样要求有相似点,这就与一般的比喻修辞格不同。此外,作者还写了对这所“大宅子”的不同态度,有“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勇敢者,有“徘徊不必走进门的不敢接近的“孱头”,有“放一把火烧光”的全盘否定的“昏蛋”,也有“大吸剩下的鸦片”全盘接受的“废物”。所有这些,构成了文章比喻论证的有机部分,形象地论证了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一中心论点。 疑难解析一、怎样理解文章第一段中作为“送去主义”典型的“学艺上”的事例?解析:第一段中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事例,都是用来揭露国民党政府推行媚外求荣的“送去主义”行径的。在国外举办文物展览和画展,送艺术家出国表演和介绍,都不像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不知后事如何”,表明只是单方面的取媚与讨好,有往无来;“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活画出“大师们”献媚讨好的丑态;“活人替代了古董”暗示了“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快到没有什么可“送”的地步了”。这三个事例充分揭示出国民党政府欺世惑众伎俩的可鄙可笑,也与下文批判“丰富”、“大度”联系照应。二、区分课文第46段中“送去”、“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几个词的不同内涵。解析: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什么不良动机或企图。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罪行。“送来”:是“抛给”的体面说法,与“抛给”实质相同。“拿来”: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占有,挑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推陈出新。三、理解文章第89段中比喻的内涵,并指出对待“大宅子”的三种正确态度。解析: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倾幼稚病患者。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鱼翅:比喻文化遗产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精华有糟粕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姨太太”:比喻腐朽的文化遗产。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正确态度:(1)吸收精华。(2)精华与糟粕并存者,吸收精华,剔除糟粕。(3)纯糟粕的东西全部抛弃。四、本文语言幽默而犀利,是因为作者在用词上形象、准确、生动,在造句上多处使用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试从文中举些例子加以说明。解析:文中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地方很多,并且使用了反语,例如:(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生动揭示了郑重、珍视的心理,“挂”这一动作用得很准确,但只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又多么寒伧可怜。对照之下,就揭露了所谓的“发扬国光”实际是自欺欺人,讽刺意味非常强烈。(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算出显出一点进步”是反语。讽刺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可算愈演愈烈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10-造纸工艺工程师(涂布)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电诈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车道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解池工作原理
- 电芯电池基础知识培训
- 电脑钉钉直播显示课件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合同
- rap考试题及答案
- pcr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0-17章 律师收费制度-律师非诉讼业务(二)
- 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临床用药解读
- 初中学生校园安全
- 急救药品作用及不良反应护理课件
- 品管圈QCC之提高手术物品清点规范执行率护理课件
- 乳腺穿刺活检术手术知情同意书
- 仓库出租合同范文
- 安全教育教程(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 湖北省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