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doc_第1页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doc_第2页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doc_第3页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doc_第4页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说明书 运 行 说 明 书编号:1500.CFB-001(A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前 言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的燃烧方式,燃烧温度一般在850-920。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有高脱硫效率、低NOX排放、高碳燃烬率、长燃料停留时间、强烈的颗粒返混、均匀的床温、燃料适应性广等优点。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我公司引进了ALSTOM公司200350MW 等级大型CFB锅炉技术,锅炉造价远低于同种容量煤粉锅炉加脱硫或脱硝设备,是新一代的环保型绿色锅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X300MW开远工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HG-1025/17.5-L.HM37型锅炉。采用引进的Alstom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进行技术设计,并完全按照引进技术所确定的原则进行施工设计和制造。本说明书根据该炉的设计特点,介绍锅炉本体的使用要求,运行原则及注意事项。说明书中的各项内容是对锅炉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防止损坏锅炉,保证锅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关锅炉配合整套发电机组运行的详细规程,应由用户自行制定。本说明书仅作为用户编制锅炉启动和运行规程时的指导性资料,有关启动及运行的具体规定,需由用户参照相关规定编制锅炉操作规程。 目 录1. CFB锅炉基本运行原理 - 32. 锅炉概况 - 43. 锅炉整体启动前的几项重要调试过程 - 74. 锅炉整体启动前的准备 - 105. 锅炉冷态启动 - 136. 锅炉温态启动 - 177. 锅炉热态启动 - 178. 锅炉运行调整 - 199. 锅炉停炉 - 2210.锅炉停炉保护 - 2511.常见事故处理 - 26锅炉启动曲线 - 36主要设计参数表: - 39 1. CFB锅炉基本运行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接纳经过破碎的煤粒和脱硫所需要的石灰石,与大量强烈扰动的细灰粒混合,在其内以相对较低的温度(约850)完成燃烧和脱硫过程。这些固体床料被炉膛底部一次风吹起而流化。床料的密度是炉膛下部高,并沿炉膛高度逐渐降低。高效旋风分离器能够捕捉离开炉膛的床料,这些炽热颗粒经过回料系统再循环回炉膛,构成了一个再循环回路,而烟气流过常规的尾部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经除尘器由烟囱排出。运行的CFB锅炉从化学意义上讲就是一个良好的流态态反应器。大量床料强烈的扰动和混合,较高的气/固滑移速度以及较长的停留时间。为传热及化学反应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CFB锅炉可以高效的燃用难燃煤种,并有效的脱硫,通过低温燃烧及分级送风方式确保低NOX排放。CFB锅炉稳定运行时,循环回路的总床料量应保持恒定,当燃烧中灰份和脱硫产物不断生成,其数量大于烟气携带的细灰的数量时,必须连续排放床料,燃烧室生成的总灰量的25%50%作为底渣由冷渣器排出,其余部分在除尘器被收集起来送入灰库。1.1 CFB锅炉的配风原则 一次风一次风的作用是使床料在炉膛内流化,在50%锅炉负荷范围内,一次风量恒定不变;之后随负荷增加至额定值,一次风量成比例增大。在额定工况下,一次风量约是进入燃烧室的总风量的35%,运行中用风量控制挡板使炉膛两个布风板的风量相等。 二次风二次风量是完全燃烧所必须的补充风量。运行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氧量。二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二次风压,以确保风能够进入炉膛。通过4个控制挡板调节燃烧室下部各二次风喷口的风量分配。在50%锅炉负荷范围内,风量也基本恒定不变;之后随负荷增加至额定值,二次风量也成比例增大。总二次风量约是进入燃烧室的总风量的50%。 高压流化风回料阀、外置床、冷渣器的供风以及部分吹扫风由5台高压流风机并联提供,用调节挡板控制各设备风量的分配。各种流化用风量(外置床流化风、回料阀流化风以及冷渣器流化风)最终都参加燃烧反应。1.2 CFB锅炉温度调节原则炉膛温度必须维持在850左右,这是脱硫反应的最佳温度。这个温度是由燃料放热与炉膛和外置床吸热的平衡决定,向外置床排灰的锥形阀阀位会影响燃烧室温度。 炉膛床温由向内置LTS和ITS的外置床输送床料的锥形阀控制,从而使床温稳定在850左右。 LTS和ITS的外置床内灰流量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过热汽温的变化,由减温水喷水来控制过热汽温在540。 再热汽温是由向内置HTR的外置床送床料的锥形阀来控制,使再热汽温控制在540。1.3 锅炉负荷、主汽压力控制原则锅炉正常运行时,负荷和主汽压力都是由给煤量来控制;在锅炉启动阶段,锅炉汽压主要靠汽机旁路来控制。2.锅炉概况2.1锅炉主要设计数据2.1.1锅炉主要性能参数主 要 参 数 数 据过热蒸汽流量: 1025t/h过热蒸汽压力: 17.5MPa过热蒸汽温度: 540再热蒸汽流量: 846t/h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 3.99/3.8MPa再热蒸汽温度: 540总风量 918000Nm3/h总给煤量 226.5t/h石灰石量 27.5 t/h锅炉效率: 91%脱硫率: 94.2%2.1.2 设计煤质资料名 称 符 号 单 位 数 值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收到基碳 Car % 36.72 39.78收到基氢 Har % 1.87 2.56收到基氧 Oar % 12.59 13.78收到基氮 Nar % 1.01 1.04收到基硫 St.ar % 1.66 0.73收到基灰分 Aar % 11.45 9.51收到基水分 Mar % 34.7 32.6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52.70 50.85低位发热量 Qnet.v.ar MJ/kg 12.435 13.86最大允许粒径 dmax mm 8 8平均粒径 d50 mm 1.5 1.5粒径小于0.2mm - % 10 102.1.3启动床料 启动床料可以用原有床料或沙子,如果选用沙子做启动床料,要求控制砂子中的钠、钾含量,以免引起床料结焦,且要求沙子最大粒径不超过0.6mm;如果选用原有床料(大渣筛分),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3mm。启动沙粒度分布Na2O 2.0%K2O 3.0%0-0.13 mm 20%0.13-0.18mm 30%0.18-0.25mm 30%0.25-0.6mm 20%2.2锅炉布置方案概述锅炉燃烧侧主要由裤衩形双水冷布风板结构的炉膛、四个直径约8米的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非机械型单路自平衡式回料阀、对称布置的4台外置式换热器、尾部对流烟道、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冷渣器等7大部分组成。见图1。锅炉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膜式水冷壁单段蒸发系统。来自给水加热器的给水进入位于尾部烟道下面的省煤器,然后进入汽包,工质通过下降管进入水冷壁下部集箱,工质从这些集箱进入水冷壁再到达汽包。产生的饱和蒸汽依次经过:包墙过热器、布置在外置床内的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外置床内的中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内的高温过热器,最终供给汽轮机。过热蒸汽采用三级喷水减温的方式调节汽温;再热蒸汽采用外置床灰流量调温,另外,再热器系统入口布置一级事故喷水。炉膛与尾部烟道包墙均采用水平绕带式刚性梁来防止内外压差作用造成的变形。锅炉设有膨胀中心,各部分烟气、物料的连接管之间设置性能优异的非金属膨胀节,解决由热位移引起的三向膨胀问题,各受热面穿墙部位均采用国外成熟的密封技术设计,确保锅炉的良好密封。锅炉启动采用床上和床下结合的启动方式,以节省启动用油。床下布置有两只启动燃烧器(热烟发生器),床上布置8只启动床枪。锅炉除在燃烧室、分离器、回料阀和外置式换热器等有关部位设置非金属耐火防磨材料外,还在尾部对流受热面、燃烧室有关部位采取了金属材料防磨措施,以有效保障锅炉安全连续运行。23 CFB锅炉燃烧系统简述:231给煤系统系统布置四条刮板给煤机,采用前后墙回料腿及侧墙的双六点给煤方式,炉前煤斗里的煤经给煤机送至位于炉膛前后墙的回料管线和侧墙中部的给煤管共42+22=12个给煤口,而进入炉膛的给煤点为6点,所以4条给煤线为100%互备用。232石灰石供给系统为满足锅炉环保排放要求,需向燃烧室内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石灰石既用于脱硫,又起到循环物料作用。采用两套石灰石系统,石灰石靠石灰石输送风机从炉膛下部前后墙四个回料点给入。233锅炉排渣系统锅炉采用四只锥形阀作为排渣控制设备,排渣控制简单可靠,并能实现连续排渣,采用四台风水联合式冷渣器作为灰渣冷却设备,布置在外置式换热器的下部。它共分两个分室,其配风来自于高压风母管。两个分室均处于鼓泡床状态,流化速度很低(15Kpa之后,随着床温上升,物料循环逐步建立,回料阀逐渐由循环物料填充,其风室压力将逐渐增加。 随着回料阀流化风压的增加,说明回料阀料位高度逐渐升高。当回料阀流化风压大于25Kpa时,回料阀物料基本填满。 此时启动外置床,缓慢开启锥形阀对外置床进行填料,在填料过程中必须密切监视炉膛总压降P1的变化趋势,注意P1不能降至15Kpa以下。并酌情随时向炉膛投床料以维持P1恒定不变。 随着外置床灰位逐渐增加,相应外置床流化风量将逐渐减小,此时应把调节风门开大,以保持流化风量恒定。 密切监视外置床第一室的PA1的变化趋势,因为它直接反映床料的通过情况。 当三个风室压力不再增加,而是基本稳定在某一定植,说明外置床已添满,4.3.3冷渣器装料 床料最大粒径小于1的砂子或粒径小于3的原有床料 通过冷渣器门孔实现填充床料,初始床料的高度要低于受热面的顶部,约为受热面高度的0.8倍。4.4 风机启动4.4.1 风机启动前须完成的工作 启动暖风器:确保空预器冷端温度大于70,且除尘器出口烟温100。 启动回转式空预器4.4.2 风机启动顺序 引风机 -高压风机 - 二次风机 - 一次风机4.4.3启动引风机: 引风机启动后,炉膛负压系统投自动,炉膛出口给定值为50Pa。4.4.4启动高压流化风机: 启动2台高压流化风机,调整控制回料阀两室风量相等,每室1750 Nm3/h。其中一个阀投自动,另一个阀为手动控制,检查各室风量及控制阀开度。 将高压流化风机入口挡板投自动,把母管压力给定值定在50Kpa。把去四个冷渣器的风量控制阀投自动,保证冷渣器空室风量为1500Nm3/h,冷却室为2800Nm3/h。如果风量不足,酌情启动其它高压流化风机。4.4.5启动二次风机 二次风机启动后,总二次风量控制在最小流量, 30S后,所有控制挡板投自动,使二次风箱风压为12.5Kpa(调节风机入口挡板),同时调整4个分二次风挡板,确保各喷口的最低风量,以避免一次风机启动时,床料反窜到二次风道及燃烧器中。 去上层二次风口的风量为161500=24000Nm3/h; 去下层二次风口的风量为141500=21000Nm3/h;4.4.6启动一次风机: 一次风机启动前准备:将风机入口挡板(压力控制)在0%位置,风量控制挡板(风量控制)投自动且处于关闭位置,空气预热器后一次风流量档板置于手动控制方式,且在0%位置。 启动一次风机:发出启动指令后,一次风机启动;30S后,风量控制挡板切至自动控制;再30S后,压力控制挡板切至自动。风量控制挡板使单侧风量达到最低给定值90000Nm3/h,而风机入口压力控制挡板调节一次风压,使其压力维持在16Kpa左右,高于炉膛最低的P1值。4.5锅炉吹扫 吹扫过程:一般在冷态启动、温态启动、燃烧器点火之前进行,以至少锅炉额定风量的25%通过炉膛至少达5分钟以上,一般吹扫持续时间维持5+X分钟,X是完成锅炉清扫所必须的时间,采用分离器温度来设定清扫时间: 分离器温度 T30 x10分钟 T200 x 5 分钟 T350 x 3 分钟 吹扫程序:首先将4个外置床顶部的吹扫阀打开,然后将一次风量调整为最低流化风量(180000 Nm3/h),再调整去两侧墙的上层二次风量为227000 Nm3/h,去裤衩内侧二次风量为224000 Nm3/h。在上述状态下维持至少5分钟,即可允许床下燃烧器启动。5.锅炉冷态启动5.1启动前的准备操作5.1.1汽水回路: 汽包水位维持在 50mm; 正常给水及紧急给水回路可投入使用; 省煤器及水冷壁下联箱的手动排污门关闭; 汽包、过热器及再热器的手动空气门打开; 连续排污门关闭; 定期排污门关闭(当汽包水位高,它将开启); 省煤器再循环阀打开(当蒸汽量大于20%,它将自动关闭);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自动疏水门关闭; 高旁投自动:最小开度给定值为20%,最低压力给定值为4.2Mpa; 低旁投自动:再热汽压力给定值为1.1Mpa; 减温水隔离阀关闭且可用。5.1.2燃料回路: 床下启动燃烧器及床枪已备好, 雾化蒸汽及雾化空气随时可投用, 火检冷却风、点火器密封风及油系统循环投运, 给煤系统也已备好。5.1.3风灰烟气回路: 外置床、回料阀、冷渣器及燃烧室的风箱已排除漏灰; 所有的锥形阀均已关闭且在手动状态; 所有锥形阀冷却水回路均已投运。 确保锅炉风烟回路有一个自然通风通道:二次风机入口处控制挡板和上层二次风挡板均打开。5.2启动燃烧器投运锅炉启动需首先投用床下、床上启动燃烧器,加热床料至投煤温度。投煤后逐渐增加风量和燃料量。在点火升温过程中,需控制包括床下启动燃烧器在内的所有烟气侧温度测点的温度变化率小于100/h,汽包的饱和温度变化率限制在56/h,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40。5.2.1油系统简介床下启动燃烧器:对称布置左右各1只,每只内布置2只油枪,油枪采用空气雾化喷嘴,运行油压1.4Mpa,雾化空气压力0.7Mpa,单只油枪流量1850kg/h。床 枪:炉膛下部对称布置左右腿各4只,共8只油枪,采用蒸气雾化喷嘴,运行油压1.4Mpa,雾化蒸气压力0.86Mpa,温度大于250,单只油枪流量850kg/h。5.2.2启动燃烧器点火 首次启动床下燃烧器,调整点火枪与油枪相对位置,确保点火成功。 启动时,一次风量不低于临界流化风量的情况下,油枪以最低的燃烧率投入。 若点火时通过稳燃器的风量过大,油不易点燃,所以控制瞬时燃烧风:40005000 Nm3/h(单只油枪),油枪点燃后,迅速增大燃烧风的风量,使燃烧风风量与燃油量相匹配(=1.1)。 应对称启动2只床下启动燃烧器的油枪,以保证两侧温度均衡。 按升温升压曲线,同时提高4只油枪的燃烧率,燃烧器及炉内任意温度测点的升温速率不要超过100/h。 床下燃烧器可将一次风加热至800,控制床温上升速率小于100/h,当下床温度大于500时,按两侧对称方式逐一启动床枪,因床枪无点火设备,因此在启动床枪之前一定确认下床温大于500,投入床枪之后,密切观测床温上升情况,如果床温没有明显上升趋势,立即停枪,查明原因重新启动。当中床温达到550后,即可进行投煤操作注意:.任何情况下床下点火风道温度应保持不大于900。.保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40。.汽包的饱和温度变化率限制在56/h。.限制升温速率是保证耐磨耐火材料的热冲击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当床层厚、床压高时,床温升温速度慢;而床层薄、床压低时,床温升温速度快,且炉膛与回料阀的返料温差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床下油枪启动后,维持P11522Kpa。5.2.3机组启动过程(投煤、汽机冲转、并网、带负荷) 随着炉膛温度上升,蒸汽侧压力逐渐上升,当过热器、再热器有蒸汽流过后,应对主汽管道进行暖管,此时高旁维持一恒定开度,同时控制低旁的压力为1.1Mpa。 检查正常回路和紧急给水回路的可用性,监视汽包水位,尽可能将汽包水位调节系统投入自动。当分离器温度550,正常给水泵必须投运,且备用旁路必须处于可用状态。 因为此时床内物料温度低,当蒸汽通过外置床内的受热面时,部分蒸汽将被冷凝,因此必须启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自动疏水。 当汽压达到4.12Mpa时,高旁控制由最小开度切至压力控制方式,汽压控制在4.12Mpa不变,靠提高燃烧率以增大蒸汽量。 当中床温达到投煤允许温度550时(暂定,以实际调试为准),则以最低转速对称投入两条给煤线,约1分钟后观察床温的变化,如床温有所增加,同时氧量有所减小时,可证明煤已开始燃烧。床温将继续以58/min速率增加,氧量持续减小,可以较小的给煤量连续给煤。 在床温达到600左右时,开始启动两台高再HTR外置床的流化风,其锥形阀开至10%,以便加热床料。外置床的风量为:入口500 Nm3/h;空室1850 Nm3/h;高再室7600 Nm3/h。 汽机冲转:所需蒸汽参数:主汽压力4.12Mpa;主汽温度320 再热汽压1.10Mpa;再热汽温300(暂定) 由高旁和低旁控制汽压; 降低启动燃烧器出力,同时控制给煤量,以维持床温增加达到在700左右。 床温控制在在650700之间,逐渐停止床下启动燃烧器。 用改变给煤量的方法,使床温在650700之间,来维持主汽温度在320以上(此时, LTS和ITS的外置床还没投入运行); 调整再热器外置床锥形阀使再热汽温维持在280以上,它的最低值必须比饱和温度高20。 在汽机冲转达3000转后,启动内置LTS、ITS的两个外置床流化,其对应的锥形阀开度为10%,以加热它的床料。检查该外置床风量:入口500 Nm3/h;空室1850 Nm3/h;ITS室6600 Nm3/h;LTS室7600Nm3/h。 在进汽机的主汽流量大于110t/h时,高旁开度自动切至0。 在并网后,增加给煤量使主汽流量达到300t/h,并维持床温上升达到800,并根据床温情况逐步停止床枪。 检查高旁和低旁阀门是否自动关闭,当它们已关闭,将其压力给定值分别调至16.7Mpa和3.8Mpa。 为了自动升负荷,所有风量控制回路均应备好:将一次风流量投入自动;并将二次风控制也投自动。 炉膛底部的排渣阀投入自动控制。 启动另两条给煤线,逐渐将四条给煤线的给煤量调平,将锅炉负荷控制站投自动,通过自动控制四台给煤机维持当前值。 在最低流量下启动一条石灰石线。 向外置床供物料的锥形阀应开至20%以上,且通过锅炉负荷控制维持床温在820以上。 将以下系统投自动:4个外置床入口锥形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减温器等等。 以先加风,后加煤的原则控制床温在850左右提升负荷。 投入SO2控制,石灰石给料机投“自动”。 通过冷渣器的运行或添加床料的手段,维持P1在1618KPa。 监视床温、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和再热蒸汽压力。6.锅炉温态启动(停炉840小时后) 锅炉正常停炉后,没经过通风冷却,停炉超过8小时,如果床温650,则不允许采用直接投煤的方法进行热态启动。 必须按冷态启动方式,投入床下启动燃烧器和床枪,由于床料温度相对冷态时较高,故启动比冷态快。但必须注意一点,即通风后,尽快投床下燃烧器,以免冷却燃烧室。 主汽温和再热汽温应调节至汽机金属相应的数值,主汽温靠喷水,再热汽温靠外置床锥型阀开度作为控制手段。同时注意外置床内受热面的疏水。7.锅炉热态启动7.1热态启动主要特点 锅炉停炉后,根据燃烧室下部的床料温度再次直接投煤启动称为热态启动。 在启动炉膛通风后,如果床温大于650,那么可立即投煤。 炉膛内的灰温决定了再启动的方式,而监视这些温度的测量手段只有在床料流化状态才有真正代表性,在没投煤之前,流化所需的一次风会导致床料冷却,所以在一次风机启动后的60秒内,所监视的床温值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因此,在开始通风后,在一个有限时间内,进行投煤操作;如果床温再次低于650,则只能转为冷态启动的方式。7.2热态启动操作 一台给水泵投运,备用给水回路可用; 启用一台引风机,将炉膛负压控制系统投自动; 低旁系统投自动,且压力定值为1.1Mpa; 高旁系统投自动,最小阀位定值在20%,且压力定值在当前值。使蒸汽流过过热器,马上进行以下操作,以避免锅炉泄压:启动流化风机,回料阀的流化风投入。启动二次风机,保持去炉膛喷口的二次风量为90000Nm3/h以上。启动一次风机,通过布风板的一次风量为180000Nm3/h。 监视燃烧室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变化率的趋势,当床温650时,且温升速率大于5/min,则燃烧室每个腿启动一台给煤机,调节给煤机速度以维持燃烧室温度持续上升。 启动冷渣器流化风。 只要床温稳定上升,给煤机以15%的给煤量连续投运,调整“锅炉负荷”给定值至实际负荷,然后将给煤机转速投自动。 当蒸汽流量达到150t/h,启动外置床的流化风,且将相应的锥形阀置于10%30%开度(由汽机入口汽温决定)。 主汽压力稳定在汽机冲转所需的参数,由高旁调节主汽压力;由低旁调节再热汽压。 主汽温度稳定在汽机冲转所需的参数,由减温水量控制过热汽温,由外置床锥形阀开度调节再热汽温。7.3热态启动注意事项: 维持燃烧室两个腿的热流相等以平衡两者的温度。 汽包压力:从开始锅炉通风直到机组并网,锅炉产生的蒸汽都要经过高旁和低旁,它们的通汽容量取决于两者的蒸汽压力,例如在额定压力下,高旁可通过40%额定汽量;而在10Mpa压力下,最大通气量仅为22%。当锅炉以低于额定压力的初始压力快速启动,且燃烧率为30%,则汽压很快升至“平衡压力”(所谓平衡压力是指在此压力下全开高旁排出所产汽量)。压力的快速变化会引起饱和汽温乃至汽包温度的迅速变化,为避免汽包升温速率过快。热态启动时将限制初期燃烧率必须低于30%。 汽包水位:热态启动过程中,一次风投入后,锅炉蒸发量快速增加,这会造成汽包水位膨胀。因此,在投运一次风机前,必须控制给水回路,控制水位不要高于给定值。 外置换热器:尽管在停炉时外置床中的灰是热的,但是只要没有流化风,就可以认为没有传热。因此,在过热器及再热器内没有蒸汽流动之前,不必启动外置床的流化,以防止受热面金属过热。 在开始任一个外置床流化之前,必须强制开启高旁至最小阀位。 再热器及过热器回路的调节:热态启动过程中,所需蒸汽的参数取决与汽机的状态,原则上是避免冷却热态汽机。为了得到较高的汽温,外置床必须投运,故而必须建立一个循环流态,且需要燃烧室温度大于760,因此燃烧强度必须足够大,所以在热起过程中,初始燃烧强度应快速大于20%。 8.锅炉运行控制在CFB锅炉运行时,炉内的床料主要由给煤中的灰、未反应的石灰石、石灰石脱硫反应产物等构成,原则上要求床料粒度平均在0.3mm,这些床料在从布风板下送入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作用下处于流化状态,部分颗粒被烟气夹带在炉膛内向上运动,在炉膛的不同高度一部分固体颗粒将沿着炉膛边壁下落,形成物料的内循环(粒度在0.4-1mm);其余固体颗粒被烟气夹带进入分离器,进行气固两相分离,绝大多数颗粒被分离下来,一部分通过回料阀直接返送回炉膛,另一部分通过外置式换热器后返回炉膛,形成物料的外循环(粒度在0.05-0.3mm)。循环物料在自身燃烧放热的同时,重要作用是充当传热介质的作用,将炉膛下部的热量带到上部水冷壁,通过改变烟气流速或气固混合物密度而直接影响炉膛的循环灰量。在同样的输入热条件下,提高炉膛上部的循环灰量将促进水冷壁的热交换。这样才能使CFB锅炉的燃烧温度处于平衡状态。300MW CFB锅炉的物料循环量约在2500t/h,这样强烈的扰动和混合、高速的颗粒内循环和外循环、较高的气固滑移速度和较长的颗粒停留时间使颗粒的热传导和化学反应都处于极好的条件下。CFB锅炉运行过程中,运行控制的主要参数包括:床温、床压、氧量、负荷、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器温度和压力等。调节手段主要是对燃料量和各种风量、风压的调整。8.1 锅炉运行中检查工作 检查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不能超过900,过高烟温可烧坏耐火材料或金属压力部件。 检查床温热电偶和相关的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去布风板的一次风流量,保证一次风和二次风之间流量的正常分配。 检查烟气中氧的百分数含量,确保氧量表的正常工作。 检查燃烧室床压,验证压力测点、传压管路是否堵塞,确保床压指示正常。 监视底灰排放系统运行是否有问题,监测底灰排放温度。 检查锅筒水位是否正常,如有必要需进行玻璃水位计排污。验证给水控制阀正常操作。 经常对“炉前煤”进行取样分析,来验证固体燃料的粒度分布和燃料成份的变化情况。 对锅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进行定期取样,分析化验。 定期检验给水品质对蒸汽的影响,及时对锅水加药处理。 定期投运吹灰系统。锅炉正常运行时,若省煤器出口烟温高于正常温度16时应进行吹灰。 检查锅炉区域有无非正常的声音,振动或移动。 检查烟道、锅炉外壳是否有泄漏、过热、变色等。 通过检测锅炉各段的床温、烟温、料温来判断床的流化状态和返料机构的运转情况。 注意观察喷水减温器的喷水量和喷水前后的蒸汽温度,确保喷水后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11。8.2炉膛温度控制 调节燃烧室温度的主要手段是改变置有过热器的外置床入口锥形阀的开度,由于系统反应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锥形阀的开度与负荷成比例关系,然后再进行细调,从而来调整床温。 调整床温的其他手段还包括:改变一次风占总风的百分比;改变上部二次风占总二次风的百分比;改变燃烧室总压差P1值;改变过量空气系数; 设计炉膛平均温度在840左右,分离器出口温度应保持在900以下, 分离器出口烟温出现偏差时,锥形阀开度以及左右两侧的中温过热器减温水量也将出现偏差,必须通过调整两侧给煤线的偏差,使炉膛左右部分的热量平衡。8.3炉膛压力分布 P1 - 炉膛总压差:代表了燃烧室内物料量加上布风板风帽的压降。P2 - 炉膛上部压差:代表从燃烧室至分离器的循环灰流量。 P1和P2随负荷变化的曲线图如下: 通过燃烧室底部排渣,可将P1自动调至给定值(根据负荷从50%-100%,P1应在2216Kpa范围内)。 P2不能直接控制,它受物料存量、风量、床温以及物料粒径的影响,当锅炉负荷给定时,就有一个对应的床温、对应的风量和对应的P1,因此根据负荷就可得到一个P2的预期值。 根据负荷维持P1和P2在一个相应水平上,对保证燃烧室温度和锅炉运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P2代表给定烟气流量下的循环物料流量,它的变化将进一步影响:外置床的换热,导致过热汽温及再热汽温的变化;燃烧室的换热,,导致负荷变化燃烧室上下部温差;后燃现象,导致过热器喷水量变化; 从4个外置床处排灰以取代炉底排灰,这样能排出细灰,从而使P2降低;反之,只从炉底排粗灰,能够把P2维持在尽可能高的值。 炉膛两床之间P1保持平衡: 正常运行时,炉膛两侧P1的偏差应控制在1.25Kpa以内。当偏差大于1.25Kpa,就应检查两个床的床温和一次风量是否相同,如果床温偏差较大,可通过调整给煤和/或排渣加以减小。如果两床的床温和一次风量相等,则应加大床压高的一侧的排渣。 当偏差大于2.5Kpa,且呈增加趋势,则应减负荷,甚至停炉。9.锅炉停炉9.1热态停炉在锅炉正常运行期间,由于非锅炉的系统原因停运锅炉,应进行热态停炉,此时锅炉应保持在能够再次快速启动的状态,并且还要保护外置床中的受热面免于过烧超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逐步将机组负荷降至50%,维持锅炉出口压力为给定值。 在50%负荷至少稳定15分钟,检查炉膛和外置床的灰温稳定后,进行下列操作。 切除给煤及石灰石 监视燃烧室温度,只要床温降低20左右,可认为循环灰中的碳已燃尽,同时观察氧量应大于8%,即可同时联锁发生:一次风机跳闸;同时控制炉膛出口负压;关减温水阀门和连续排污阀门;关所有锥形阀;开启高旁以确保最小汽量大于100t/h,或限制高旁压力在16.7Mpa; 10S后停二次风机;二次风机挡板应开启以形成通道,在引风机未停的情况下,维持炉膛乃至锅炉的通风,引风机停运后,烟气回路依旧畅通,以使炉膛能自然通风。 30S后停流化风机; 60S后,打开再热器排空阀,将蒸汽排大气; 20分钟后,将高旁蒸汽压力给定值调至锅炉压力当前值,维持引风机、回转式空预器和锅炉给水系统运行,通过高旁排出部分蒸汽,同时必须维持汽包水位。9.2机组全部冷却停炉并且床料排空对于需要冷却到人员能够进入锅炉的情况,必须在停炉前后将床料冷却并通过冷渣器排出锅炉。 首先将锅炉负荷降至50%以下。 逐步开启高旁和低旁,关闭锥形阀降低主汽温度,同时调节高旁阀降低主汽压力,同时减少燃煤量降低燃烧室温度; 当床温降至700以下,为防止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流化风机跳闸,应投入床枪。 逐渐减少给煤量,在床温为650时停给煤机,在床温为550时停床枪,同时启动床下启动燃烧器,以便控制床温降温速度,床温降至250时,停运床下启动燃烧器,保证床温在5小时左右从700降至200。 同时,通过高旁的汽量必须维持在100t/h(10%)这一最低值。 床料必须处于流化状态,控制燃烧室P1在15Kpa左右。 在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流化风机形成的通风过程中,床温持续下降。 打开各锥形阀,排空回料阀。 打开排灰阀排空外置床。 床温在200左右时,可执行快冷措施。 调整一次风不经过空预器,持续用冷风冷却燃烧室。 在最后阶段,通过冷渣器将燃烧室的床料放空。 当炉温降至可以进人工作时,锅炉冷却操作结束。注1:在整个冷却阶段,必须注意保持汽包水位。当床料温度大于或等于受热面金属最大允许温度时,必须有蒸汽流过过热器。注2:冷却的大致时间为48小时。注3:在人员进入锅炉之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检查是否存在有害气体,特别是炉膛布风板下面的风箱;人孔门打开顺序应遵循从上到下原则,首先打开炉膛与分离器之间的人孔,检查有没有积灰,如果有的话,必须清除掉,同时还要检查墙壁(特别是分离器内)上是否粘有大块灰焦,并及时清除,防止由于积灰可能落入炉膛及回料阀伤及人员。注4:在锅炉跳闸后,过热器系统吹扫20分钟,靠高旁和低旁排汽连续降低锅炉压力,压力变化必须满足下面的曲线要求,在整个降压过程要保持水位,受压部件的降压过程约为10小时。 9.3紧急停炉在锅炉主安全装置丧失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紧急停炉操作: 切除主燃料(煤和油)的供应; 切除石灰石供应; 停一次风机且关闭下二次风挡板; 开启高旁维持最小流量100t/h(10%额定流量),或者设定高旁压力为16.7Mpa; 启动或维持锅炉给水且关闭减温水; 10S后停二次风机; 30S后停流化风机; 仅保留一台引风机运行,通过上二次风挡板提供燃烧室的通风,并维持炉膛出口负压。 为避免锅炉蓄热对锅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如下措施:用给水泵或紧急备用泵维持锅炉水位。开启高旁,维持10%额定汽量流过,快速切除外置床的流化风以保护其内的受热面,借助上二次风回路进行自然通风,以排出存留能量。10.停炉保护10.1水压试验之后准备运行期间 用0.3-0.5Mpa的氮气充满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并维持到0.034MPa(0.35kg/cm2)表压。10.2在化学清洗之后准备运行期间 将含有10PPm氨和200PPm联氨的除盐水或冷凝水充入过热器、再热器、给水加热器管侧、连接管道、省煤器和水冷壁。 用氮气充满过热器,给水加热器壳侧和锅筒,保持0.0343MPa(0.35kg/cm2)氮气表压力。10.3短期停炉(4天以内) 维持与正常运行时相同的联氨和氨浓度。 对过热器和锅筒充入氮气并保持0.0343MPa(0.35kg/cm2)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