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工作制度.doc_第1页
门诊工作制度.doc_第2页
门诊工作制度.doc_第3页
门诊工作制度.doc_第4页
门诊工作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门诊工作制度医师工作职责1、门诊医生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2、工作中要做到体贴关心病员,热情主动、态度和蔼,用文明语言热心解答病员的询问。3、诊断、检查疾病要认真细致并做好门诊病人登记,做好疫情报告。4、门诊处方、观察病例要严格按照处方和观察病例的书写要求与格式书写。5、.对危重、疑难、手术等复杂疾病及时会诊或提出转诊意见。6、对高烧病员、极危重、老幼病人应优先安排就诊。7、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不断改善门诊环境。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知识。8、医生要采取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合理用药,尽量减轻病员负担。 治疗室工作制度1、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理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医生和被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进入。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洁区、污染区严格分开。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4、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5、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必须重新消毒。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记录及器械消毒液的配置、更换记录,防止交叉感染。7、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8、配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9、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需作药敏试验者必须作药敏试验。特殊药品要反复核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10、注射、处置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11、准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交叉感染。 2、各科室均要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应遵照执行,门诊负责人与护士长做好检查、监督工作。 3、门诊发现法定传染病人或可疑病人应立即上报,并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4、传染病人用过的敷料,器械均应按规定处理。排泄物、呕吐物必须经过净化消毒,传染病人用过的衣物、被服应消毒后再清洗,医院污水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操作、诊疗、处置前后均应流水洗手,各部门必要时备有0.2%的84消毒液浸泡手,每天由护士负责更换消毒液。 6、门诊各科室污物,废物要用容器袋装好,分类进行统一处理,不准乱堆乱放。 7、全门诊部人员上班时应必须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洁,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8、门诊感染专职人员应定期组织检查消毒隔离工作,深入科室进行监控监测,做好检查记录。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防止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1、由门诊负责人负责购货、验收、使用、销毁等环节的管理工作。2、购买时必须到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公司进货,购进后经验收三证齐全(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3、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离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使用。4、使用前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霉变、标识是否清楚,无可疑现象方可使用。否则,禁止使用。5、使用后立即就地毁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后,塑料类盛于专用回收袋(黄色)内,非塑料类盛于(黑色)医疗垃圾回收袋内,不得混入其他医疗垃圾。每天焚烧一次,作好记录。医疗废物存放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蝇,并注意防火。6、卫生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工作时,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隔离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7、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8、诊所发现不合格产品、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处方制度1、处方原则上用中文(必要时可用拉丁文),要求字迹清楚、项自书写完整,药名、剂型、剂量、单位、用法书写正确,不得涂改,如有修改时,医师应在处方修改处签字,处方年龄项应按实足“岁”或“月”填写。 2、药品名称、剂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如因医疗需要,剂量超过药典规定时,医师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 3、药品用法应写明冲服、含化、口服或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以及每次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外用药品应写明用法及用药部位。 4、每张处方仅限1人,严禁以甲病人名字给乙病人开方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