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1-5信通.ppt_第1页
设备1-5信通.ppt_第2页
设备1-5信通.ppt_第3页
设备1-5信通.ppt_第4页
设备1-5信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节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 本节重点 固定信号机及其显示 联锁 闭塞设备 2 第四节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 一 铁路信号设备二 联锁设备三 闭塞设备四 行车调度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五 铁路通信设备 3 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 联锁 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信号设备及通信设备的作用 4 一 铁路信号设备 信号 signaling 是指示列车运行和调车工作的命令 有关行车和调车工作人员必须执行信号显示的要求 信号三种基本颜色所表示的意义 红色 停车黄色 注意或减速运行绿色 按规定的速度运行 5 信号的三种基本颜色图 6 铁路信号按感观可分为 视觉信号 听觉信号铁路信号可分为 固定信号 移动信号 手信号 一 铁路信号设备 7 一 固定信号机及其设置位置 固定信号机 fixsignal 结构和显示方式不同可分为 色灯信号机 colourlightsignal 臂板信号机 semaphoresignal 8 色灯信号机 9 臂板信号机 10 1 色灯信号机 1 透镜式色灯信号机 2 探照式色灯信号机 一 固定信号机及其设置位置 11 透镜式色灯信号机 12 探照式色灯信号机 13 2 几种主要固定信号机的设置位置 1 进站信号机 2 出站信号机 3 预告信号机 4 通过信号机 5 调车信号机 一 固定信号机及其设置位置 14 进站信号机 15 16 17 18 19 3 常用固定信号机的显示方式和意义 一 固定信号机及其设置位置 20 21 二 移动信号 响墩及火炬信号 1 移动信号2 响墩及火炬信号3 手信号 22 移动信号 23 响墩 24 火炬信号 25 手信号 26 二 联锁设备 一 概述 二 继电联锁 三 计算机联锁 27 一 概述 1 联锁设备 interlockingequipment 的作用 保证车站内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安全 以及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2 列车进路 调车进路3 联锁的定义 28 4 联锁设备应满足的条件 1 在放行列车或进行调车工作以前 必须先将进路上的所有道岔扳到正确位置 防护这一进路的信号机才能开放 2 当防护某一进路的信号机开放以后 这一进路上的所有道岔应全被锁闭 不能扳动 3 当某一进路的信号机开放后 所有敌对进路 相互间有冲突的进路 的信号机应全被锁闭 不能开放 4 在主体信号机开放以前 预告信号机不能开放 在正线出站信号机开放以前 进站信号机不能显示正线通过的信号 29 二 继电联锁 继电联锁设备的组成 30 二 继电联锁 1 继电联锁的主要设备 1 继电器 relay 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 可以接通和断开电路 31 插入式直流无级继电器构造示意图 直流无级继电器构造示意图 32 1 继电联锁的主要设备 2 电动转辙机 electricpointmachine 代替人力扳动道岔 33 1 继电联锁的主要设备 3 轨道电路 trackcircuit 利用两条钢轨作为导线所组成的电气回路 34 直流轨道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5 直流轨道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6 1 继电联锁的主要设备 4 控制台 controlboard 车站值班员通过控制台办理进路 开放信号等作业 37 1 继电联锁的主要设备 38 2 继电集中联锁基本原理 39 二 继电联锁 3 继电联锁的办理手续 1 办理进路 2 解锁进路 40 二 继电联锁 4 继电联锁的特点 1 为安装室内设备 站上通常建有一座或几座专用的信号楼 2 进路采用逐段解锁的方法 3 可以排列迂回进路 4 各种表示明确齐全 便于识别 41 二 继电联锁 5 继电联锁的主要优点 由于办理进路一般只要按两个按钮 因而大大减少了办理进路的时间 办理一条进路一般只要几秒钟 而采用电锁器联锁时却需要几分钟 提高了效率 提高了车站的通过能力 42 二 继电联锁 5 继电联锁的主要优点 由于采用了轨道电路 对于股道和道岔是否占用 钢轨是否完整等情况都可以随时掌握 如果股道或道岔已经被占用而人为地排错了进路 信号机也不能开放 能够更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由于进路的排列和解锁都是自动进行的 从而改善了和行车有关人员的劳动条件 43 二 继电联锁 5 继电联锁的主要缺点继电集中联锁的设备费用比较高 要求车站上有可靠的交流电源 因此 要根据车站作业量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采用 同时列车调度员对列车运行的安排还要通过车站值班员来指挥和执行 44 三 计算机联锁 计算机联锁的软 硬件设备 操作 特点 45 三 闭塞设备 一 半自动闭塞 二 自动闭塞 46 1 闭塞设备的作用2 闭塞 block 的概念3 闭塞的基本方式有 半自动闭塞 semi automaticblock 自动闭塞 automaticblock 三 闭塞设备 47 一 半自动闭塞 1 采用半自动闭塞时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出站信号机或通过信号机的进行显示出站信号机不仅要和发车进路上的有关道岔互相联锁 而且要受闭塞机的控制 48 一 半自动闭塞 在单线铁路上 相邻两站的出站信号机 即使在发车进路已经准备妥当的条件下也不能任意开放 只有在区间空闲 取得对方车站值班员的同意 并办理必要的闭塞手续之后 发车站的出站信号机才能开放 49 一 半自动闭塞 当列车从车站出发进入区间 出站信号机就自动恢复定位 双方的闭塞机都处于闭塞状态 这时 两个车站的出站信号机都不可能开放 50 一 半自动闭塞 只有当列车到达对方站 使闭塞机复原以后 才可能为下一次列车开放出站信号机 51 一 半自动闭塞 2 半自动闭塞的主要设备 1 操纵箱 闭塞机 2 继电器箱 3 轨道电路相应的电源设备 2 工作原理 半自动闭塞的锁闭关系示意图 2 53 一 半自动闭塞 3 半自动闭塞的办理手续 1 正常办理 2 正常取消复原 3 事故取消复原 54 一 半自动闭塞 4 半自动闭塞的主要优点在半自动闭塞条件下 由于两站之间办理闭塞的手续简单 而且不需要向司机递送实物凭证 所以比采用电气路签 牌 闭塞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 同时 也不会发生递送上的人为错误 因而在保证行车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优越性 55 一 半自动闭塞 4 半自动闭塞的主要缺点当铁路的运量不断增大 要求进一步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时 半自动闭塞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而且 当区间线路发生故障 钢轨折损时 半自动闭塞设备也不能作出反映并导向安全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 又必须采用自动闭塞来代替半自动闭塞 总结 半自动闭塞的作用 一部分是由人工操纵 另一部分靠列车自动完成 56 二 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采用自动闭塞时 将两站的区间正线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 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设置一个通过色灯信号机进行防护 每个闭塞分区都装有轨道电路 57 二 自动闭塞 我国铁路采用的自动闭塞主要有单线双向自动闭塞 双线单向自动闭塞列车占用区间的依据出站信号机或通过色灯信号机的进行显示 绿灯或黄灯 58 二 自动闭塞 1 自动闭塞的基本原理复线三显示自动闭塞的原理 如下图所示 59 1 自动闭塞基本原理 复线自动闭塞原理 60 1 自动闭塞基本原理 复线自动闭塞原理 61 二 自动闭塞 2 四显示自动闭塞 62 二 自动闭塞 3 自动闭塞的主要优点在自动闭塞区段中 相邻两个车站之间的正线划分成许多闭塞分区 可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同方向列车占用 比其他闭塞制度提高了区间通过能力 同时 由于轨道上全部装设了轨道电路 当区间有列车占用或钢轨折断时 都可以自动地使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 能够更好地保证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安全 63 二 自动闭塞 3 自动闭塞的主要缺点初期投资大 在我国铁路上 复线区段多采用自动闭塞 单线区段多采用半自动闭塞 64 四 行车调度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一 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系统 二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65 一 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系统 1 调度集中 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 系统2 调度监督系统 66 一 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系统 1 调度集中系统 调度集中方框图 67 一 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系统 调度集中 68 一 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系统 2 调度监督系统 69 调度监督 调度集中系统 70 二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 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 1 机车信号 2 自动停车装置 71 二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机车信号方框图 72 机车信号 73 机车信号机 74 机车信号机 75 二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2 列车速度控制系统 1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2 列车自动减速系统 3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 76 五 铁路通信设备 一 概述 77 一 概述 铁路通信分类按传输方式分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按服务区域分 长途通信 地区通信 区段通信 站内通信按业务性质分 公用通信 专用通信 数据传输 78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