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捕捉野生蜈蚣1、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2、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一般说来,容器不宜太小,最好放些青草在容器内,以防其中的蜈蚣相互残杀。)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浏览:7581 | 更新:2011-05-12 17:55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步骤/方法1.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2.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3.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4. 捕捉工具不同产区,捕捉蜈蚣的工具大体相同,多以钉耙或两齿耙作为挖掘工具。在捕捉季节,蜈蚣多栖息在山坳的乱石堆或树根、大石下等隐蔽处,因此,钉耙和两齿耙较为灵巧适用。多以竹篓、竹筒或瓶罐等暂存被捕获的蜈蚣。一般说来,容器不宜太小,最好放些青草在容器内,以防其中的蜈蚣相互残杀。5. 捕捉方法蜈蚣头部两侧都有1对毒颚,要掌握好捕捉方法,才不致被其咬伤。捕捉时,先选好蜈蚣的栖息场地,翻动石块或树根间隙等,蜈蚣受惊后迅速逃匿,应尽快地以钉耙或两齿耙轻轻压住,然后俯身,用食指准确地重按头部,迫使毒颚张开,使其不能合拢,再以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