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术语.doc_第1页
节能术语.doc_第2页
节能术语.doc_第3页
节能术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节能术语汇编!(待续)1、导热系数 W/(m.k) 6 i, e6 W& c/ n0 稳态条件下,1m厚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能量2 V4 P. Q9 Z) M4 g1 m1 W5 B% Q1 c6 1 G5 o+ z4 l3 K% i( 2、比热容c kj/(kg.k)4 ?3 h. m. V0 : 9 ?! P7 1kg物质,温度升高1K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F( s & n0 T D+ r5 V! p; q/ c ?: 1 u6 t; P, _ 3、导温系数a m2/h- U/ R% + L5 z: A( v3 z; 物体加热或冷却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r% x/ D& Z! f% |+ . p Z B3 W; y0 _5 h5 g: 4、蓄热系数S W/(m2.K)9 w5 l s9 |# bo& A5 o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收到谐波热作用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E6 S5 b% F- R9 u: M$ s2 _6 , & y8 Q* V% a% C3 5、表面换热系数W/(m2.K)9 m, d9 5 N5 |s6 / S( _4 表面与附近空气之间的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表面传递的热量,在内表面,称为内表面换热系数;在外表面,称为外表面换热系数r+ m+ k! y 5 c1 p. V8 P! Q/ ? M3 - B4 0 Y8 g# F5 C, & e6 6、表面换热阻R m2.k/W8 I _1 m+ a2 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在内表面,称为内表面换热阻;在外表面称为外表面换热阻+ d& # OT+ z! O: T: ) z7 c* i% P4 * f/ f, S7、热导G W/( m2.K) Z7 f6 x$ Y, F& S- 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g! H. K, O/ A/ L. n$ Q: t z9 H& L% K& d f; q# h* |8、热租R m2.K /W: O2 a5 S- T( N7 * Y 热导的倒数! E/ y( % P$ n$ T+ P3 Q% n( 4 Y6 S a: l4 I9、传热系数K W/( m2.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L9 ( |1 S! n L 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z1 / F X* : A: M5 $ 9 ?% M+ f# V+ p3 w6 Y9 v. H10、传热阻R0 m2.K /W1 J) G) t * G9 d, U 传热系数的倒数! 0 G8 Y( Q8 C+ N2 M5 |3 L L0 t- y) K11、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 J& h5 H) Q/ P+ K; Y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地面和门窗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b. I j$ w8 ) U! a* 0 u t) u* W/ S% z& m& p! 12、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n. d |; v+ N! , O9 : r3 s/ w/ A 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 c: E( g) o, P f7 Q/ Z; ; , P u# j* S13、热桥(冷桥)$ N9 Y; m& l% q& P3 j1 M 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梁、柱、肋等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度、内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故称热桥。8 ( U4 n6 G. E ( T; z+ V9 g1 F C* o6 14、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W/( m2.K)( o3 d; # W- I; M7 包括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柱等热桥部位在内,按面积加权平均求得的传热系数2 D: f5 * H$ o% n! n! n) _! 6 15、有效传热系数Keff W/( m2.K) j9 t; P4 B5 N- 不同地区、不同朝向的文虎结构,因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的影响,使得其在两侧空气温差同样为1K情况下,在1h内通过1m2面积的传热量要改变(一般要变小),这个改变后的传热量即为有效传热系数。- r2 r7 N; x1 i* a. ?# g# & p w g) d* G/ A: _2 h5 R) o, h% E16、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i correction factor for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4 B, q& G( c. , A5 y# K- 有效传热系数与传热系数的比值。i实际上是围护结构因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影响而使传热量改变的修正系数。! f3 Y R2 Z# v, N8 r2 6 c6 J, s: 7 17、体形系数Sshape coefficient 7 + N W1 f6 b a2 p$ E0 l3 C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o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o的比值。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与户门的面积0 S# v6 _) |% _* w3 5 R0 u& B/ d/ h6 18、窗墙面积比X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a8 |/ ( _7 m9 b) q. % W2 Y# j8 W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城的面积)的比值。+ K) e. Z! k/ TJ0 H2 P* ?9 / a$ t1 q( ?19、换气体积V m33 l t Nt$ g* 需要通风换气的房间体积8 O n+ G, z 8 1 R# d( - 4 v2 J, J. 20、换气次数N 次/h3 Z! v I8 7 T9 p, M9 P- X, t. 单位时间内室内的更换次数3 I8 X: X& X0 b+ R( J& y8 J6 o+ O2 u0 21、集中采暖% m+ ( k4 1 6 ?; L% _$ W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由热源通过管道向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方式: 5 T A, j$ m+ E, X1 - z: Q7 v6 o& L& J22、采暖期天数Zd% T2 5 t3 B2 H6 b* R4 w, X 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这一采暖期仅供建筑热工和节能设计计算采用。* l7 d) P+ A* M/ a- & U0 b$ 23、采暖期度日数Ddi .ddegreedays of heating period6 ?) 2 m. k A7 _, M& Y 在采暖期内,室内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值,乘以采暖期天数Zk V4 ?6 s7 / s- S+ b$ B0 bn/ , G24、采暖能耗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 V5 X! U; D+ n4 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热能、煤、电或其他能源。在节能设计中,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4 x/ B. a& Z2 ; m: w; C% m9 B$ q1 o% p$ T D- q$ 25、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 W/m2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 N; B$ R& Z( m&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1m2建筑面积,在1h那,需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h: C; T; n* l7 X7 q/ | s1 H& y! d* E26、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H。L W/m2index of design load for heating of building0 U5 j; n: P&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1m2建筑面积,在1h内,需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由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因此在数值上,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要大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1 t4 M d* V, U7 ?* L3 u& C, S! b4 pn; L27、采暖耗煤量指标 qCkg/(m2.an)% B6 Q$ q- N5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1m2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由锅炉设备消耗的标准媒量2 h# * E, M9 b1 j. b7 - u- l/ b1 h* j% r( 28、采暖供热系统3 % F5 G1 a* S. Q6 i# : U 锅炉机组、室外管网、室内管网和散热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b, 1 y+ W e4 ? n7 0 UX* ?# p( O8 s$ n C( 29、锅炉机组容量 MW7 % P! P5 V5 I! y# m, 又称额定出力。过滤铭牌标出的出力。6 U2 L6 j! K; a+ , P; A7 m I, K8 j$ D8 A* Z6 y- 30、锅炉效率 ( $ W3 v0 Z2 R$ B/ m O 锅炉长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其燃烧的媒所含热量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又可分为锅炉铭牌效率和运行效率1 Z( a6 e: go9 a# X, G% R! n9 T s! X9 31、锅炉铭牌效率3 k7 / M% eCE( s4 V 又称额定效率。锅炉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0 z5 a5 ?c7 z4 Z * $ Z9 j( i0 F% V32、锅炉运行效率 2: ) F; ) m7 J7 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3 8 H% v9 O% ( Y6 0 A. 7 q: r$ E6 J33、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1; 2 H g+ X+ V) 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管网各段热损失)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7 j# I9 B# L+ S0 N2 d) D5 K) I$ 0 S! B2 s& E0 34、耗电输热比 HER q6 Q, Q) Y% q# I 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热量的比值# r2 j9 M0 N3 Y, A# R$ S9 |* E2 n5 G* D$ S/ P& o6 X4 35、管道最小保温厚度min mm5 y7 F* z% O# uV$ 按经济厚度计算求得的保温层厚度3 o+ B e, i% Q6 i. W$ M n . ! R, s# ) a2 f2 b0 36、管道保温层的平均导热系数 m W/(m.k) R, F& * _, F. 管道保温层在其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c% Z/ P- X! t I% h& e9 n# m5 K6 5 S) q3 u5 8 B4 37、节能投资 I 元$ 9 3 X6 r/ g/ ?( R 建筑物采取节能措施(如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改善门窗气密性等)所付出的一次性投资6 L! K9 X- j- J+ l4 x; C( W4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