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经济法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经济法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经济法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经济法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企业法制制度一、2000年3月,某公务员甲出资15万元,拟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取名为红星公司。假设后来该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因业务繁忙,便聘请朋友乙负责事务管理,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2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6月,乙未经甲同意,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与善意第三人丙签订了购入3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 2001年10月,因企业连续亏损,甲解散了个人独资企业。2001年12月,丙要求甲偿还在企业存续期间所欠其货款1万元。甲以企业已解散为由,拒绝偿还债务。 问:(1)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要求?(2)乙与丙签订的购入3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甲以个人独资企业已解散为由拒不还款,其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二、2003年11月,吴某个人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液压工具厂。2003年11月至2006年4月,液压工具厂向金某购买千斤顶底座,尚欠金某货款12万元未支付。2006年10月8日,吴某将该液压工具厂作价30万元转让给了高某,转让协议约定:吴某将该厂的所有权、经营权全部转让给高某;转让前以该厂名义发生的债权债务由吴某享有和承担;吴某同意高某继续使用原企业名称。协议签订后,双方到工商局办理了该厂的投资人变更手续。后金某为12万元货款将吴某、液压工具厂一并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液压工具厂承担支付货款的法律责任,吴某对液压工具厂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个人独资企业并非绝对无独立法律人格,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在债务的承担上亦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应先以其独立的自身财产承担责任。吴某与液压工具厂构成连带责任,液压工具厂和吴某应各自独立地对金某负全部义务之履行的责任,并因液压工具厂或吴某任何一人之履行而使另一人之履行义务免除。 第二种观点认为,个人独资企业虽具有法律上的相对独立性,但原投资人对于转让之前债务,仍应是责任主体,而受让企业的投资人则应在受让资产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 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人独资企业系由个人投资设立并由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组织,其并无独立的法律人格,个人独资企业变更投资人后,对于变更前的债务应由原投资人承担。 你同意哪种观点?三、2004年4月,蔡庆与王紫藤、李靖等3个朋友计划共同出资合伙经营一家酒吧,合伙协议决定使用王紫藤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并决定:蔡庆与王紫藤各出资5000元,李靖1万元。利润分配为25%比25%比50%。王紫藤向朋友借款4000元,购买酒吧办公用品。后王紫藤提出,这4000元债务应该按照25%比25%比50%的利润分配比例承担。蔡庆与李靖都不同意。发生争议。 请问: 1、合伙企业设立条件是什么? 2、本案之酒吧设立符合法律规定么?3、4000元借款如何处理?四、合宜服务中心是一家合伙企业,合伙企业协议约定,余得利为合伙企业的负责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签约的责任权限是10万元以下的合同。 2004年4月,合伙企业要与天利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一项合同。由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同时,合同标的大约70万元。合伙企业内部规定,余得利须将合同交全体合伙人审查同意后,方可签字。 为了慎重起见,专门出具了一份函件交给天利有限责任公司,声明该合伙人只有在持有全体合伙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才能代表合伙企业在合同上签署。 2004年4月12日,谈判十分顺利,双方对达成的协议非常满意,尤其是对于合伙企业一方,合同结果远远高于预计的最低标准。余得利认为这个结果是很好的,其他合伙人一定会同意,而且担心夜长梦多,经过与其他个别合伙人电话联系,提议马上签字。天利有限责任公司见此情况,也认为不会有变,于是,双方在合同上签了字。2004年4月20日双方开始执行合同。 几乎与此同时,余得利由与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一份合同,从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购进一批计算机配件,价值15万元。2004年10月供货。 后,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提供货物。合宜服务中心无法支付货款。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合宜服务中心的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支付货款。 合宜服务中心的合伙人认为,在合伙协议中已经明确约定,余得利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签约的责任权限是10万元以下的合同。余得利违反合伙企业约定,合同无效,合伙企业不承担责任。同时决定撤销余得利为合伙企业负责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的约定。 2004年11月时,天利有限责任公司发现市场变化,情况不利。认为如果能终止执行合同,可以减少部分损失。有人说,合同签字时,对方没有出具授权委托书,现在我们手中还有天利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函件为证,具此可以证明合同无效,从而达到终止合同的目的。 问: 1、余得利违反伙企合业约定,与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合同是否无效?合伙企业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2、天利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合同没有成立,有理由吗? 本案参考结论 1、合宜服务中心与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合同是有效的,合伙企业应该承担责任。 虽然余得利无权签署这个合同,利民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不知情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合宜服务中心在支付了合同价款以后,可以追究余得利的责任。 2、天利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合同没有成立,没有道理。 本案中,合宜服务中心为了慎重起见,专门出具了一份函件交给天利有限责任公司,声明余得利只有在持有全体合伙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才能代表合宜服务中心在合同上签署。应该说,在没有全体合伙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不能代表合伙企业在合同上签署,签了字也是无效的。但是,在签字以后,双方开始执行合同。双方履约行为,已经认可了合同。所以,应该认为合同是有效的。 五、李某与郝某于各出资5万,设立了福顺昌挂面厂。挂面厂建好后,经营状况相当好,每月利润有2万元。郝某见有利可图,又与刘某各出资15万元,兴建了瑞芙祥挂面厂,该厂与永兴厂相距一条街。由于瑞芙祥挂面厂规模大,流水线生产,成本很低,不久就占领了大部分当地市场份额,福顺昌挂面厂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给李某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纪某却从瑞芙祥挂面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李某与郝某交涉未果。请问: 1、纪某的做法合法吗?违反了合伙企业法的什么规定? 2、对此,依合伙企业法应该任何处理? 3、李某该怎么办? 本案参考结论 1、违反竞业禁止规定。 2、承担赔偿责任。 3、协商解决,或者起诉。六、朱某与甲、乙两人商议合伙开办一小食品加工厂,三人商定各出资2万元,订立了书面协议,领取了营业执照.在准备生产过程中,发现资金仍然不够,朱某于是动员胞弟朱丙支持他们2万元。朱丙表示出资可以,但要参加合伙的盈余分配。经朱某与甲乙两合伙人商议,对朱丙参加盈余分配表示同意,但约定朱丙不得参与合伙的经营活动,正式写下书面协议。小食品加工厂成立1年后,朱丙了解到该厂经营情况不景气,就以父亲生病缺钱为由,要求抽回他的2万元。朱某不答应。 某日,朱某外出,朱丙遂找到甲、乙两位合伙人,以同样理由要求还钱,并声称朱某已经同意,碍于朱某与朱丙的关系,两合伙人便将该小食品加工厂当时仅有的12000元现金交给了朱丙。朱某回来后对此表示十分不满。又过了半年,朱某告知朱丙,小食品加工厂现已累计亏损32000元,小食品加工场的债权人正在追讨债务。朱丙的8000元应当用来还债,不予归还。 问: 1、朱某找其胞弟朱丙支持他们时,该合伙企业是否已经成立? 2、朱丙的出资行为能否视为新加入合伙企业? 3、对朱丙抽走12000元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他是否有权再要求抽回剩下的8000元? 4、朱丙对小食品加工厂的债务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本案参考结论 1、朱某找其胞弟朱丙支持他们时,该合伙企业已经成立。 朱某三人已经商定各出资2万元,并且订立了书面协议,合伙企业已经具备了成立的条件。 2、朱丙的出资行为可以视为新加入合伙企业。 有书面协议,朱丙参加盈余分配,不参与合伙的经营活动,可以认为是新人入伙。同时,有关约定也不违反法律规定。 3、朱丙抽走12000元的行为违法。他无权再要求抽回剩下的8000元。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和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依照本法共同管理和使用。 4、朱丙对小食品加工厂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七、张德权欲加入他人的合伙企业。但是,原合伙人的态度和表示态度的方式不一样: 李小平对此未置可否; 贾军山出国未归,但是在电话中表示同意; 刘名援口头表示同意,但是未签订书面协议; 霍光来在入伙协议书上签了字; 霍光来依据单国强从国外发回的委托传真,代为在该协议书上签字。 分析: 1、霍光来和单国强的态度明确,并已经在书面协议上签字。单国强有正式书面委托,霍光来代为签字。 2、李小平对此未置可否,没有明确同意。贾军山出国未归,仅仅在电话中表示同意,没有书面表示同意。刘名援口头表示同意,也没有签订书面协议。 3、在没有取得全体合伙人书面同意以前,张德权不能被认为已成为新合伙人。 八、一合伙企业,在清算时,其企业财产加上各合伙人的可执行财产,共计有50万元现金和价值150万元的实物。其负债为:职工工资10万元,银行贷款40万元和其他债务160万元,欠缴税款60万元。 问: 1、如果你是清算人,该如何清算和清偿? 2、全部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时,应该如何处理? 本案参考结论一、清算和清偿。 1、首先用现金50万元中的10万元偿还职工工资; 2、其次用余下的现金40万元缴税款;以实物变现所得150万元中的20万元缴齐税款,余下130万元; 3、再次用余下的13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与其他债务,尚有70万元钱缺口。九、三个企业准备投资组建一新的有限责任公司。经协商,他们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其中,章程中有如下条款: (1)公司由甲、乙、丙三方组建; (2)公司以生产经营某一科技项目为主,但非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 (3)甲方以专利权和专有技术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0%;乙方以机器设备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40%;丙方以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0%;(4)公司获得利润时,除依法提取各项基金外,甲、乙、丙分别按40%、30%、30%的比例进利润分配; (5)公司存续期间,出资各方均可自由抽回投资。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款: (1)货币出资基本限额未达30%。 (2)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存续期间,出资者不得抽回出资,如确须抽回投资,须按转让投资的方式进行。因此,第5条的约定是不符合规定的。 十、1996年7月,A,B,C,D四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某物资有限公司,公司依法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该公司董事会拟定了增加注册资本的方案,提出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300万元,A,B,C,D四个股东分别增资30万元,30万元,20万无,20万元,1998年2月,该公司股东会表决时,占出资比例60的A,B两个股东表示赞成,而占出资例40的C,D两个股东表示反对,公司在相对多数的情况下通过了决议,由董事会按增资方案实施,但C,D两企业均不愿增资,于是董事会决定暂停,C,D两企业的年度分红,用以抵作出,C,D两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股东会的增资决议无效,并要求按章程分红。 问,该股东会关于增资的决议是否有效? 十一、某有限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2005年5月10日,公司董事长李某召集并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8名董事,另有3名董事因事请假。董事会会议讨论了下列事项,经表决有6名董事同意而通过。(1)鉴于公司董事会成员工作任务加重,决定给每位董事涨工资30%; (2)鉴于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张某生病,决定由本公司职工王某参加监事会; (3)鉴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日益繁重,拟将财务科升级为财务部,并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人员3名,招聘会计人员事宜及财务科升格为财务部的方案经股东大会通过后实施;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事项有无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如有,请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分析 董事会通过的事项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 1、董事会决议给每位董事涨工资的决定违法。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决定董事的报酬属于公司股东会的职权; 2、董事会决议由公司职工王某参加监事会的决议违法。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选举和更换由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应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 3、董事会认为将公司财务科升格为财务部的方案须经股东大会通过的观点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十二、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组建监事会时,由公司董事长和两名副董事长兼任,该监事会成立后,从未认真行使过职权,行同虚设,该公司的股东非常不满,联名向董事会请求重组监事会,董事会并未采纳.由于股东向法院起诉,要求撤消该监事会.请问,股东们的请求合法吗?该公司监事会的设立有没有不合法的地方,为什么? 本案中监事会由公司董事长兼任不符合公司法规定。十三、张某自 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个体经营(图书、报刊的零售),积攒了一部分钱,他有扩大经营的想法,又担心风险太大,最后决定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来经营,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人数比较少,股东又可以只承担有限责任,于是张某与其妻分别出资70万元和2万元,申请注册“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批、零兼营; 张某任董事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制定了公司章程;出资到位,验资机构出具了验资证明。张某到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但公司登记机关经审查做出了不予登记的决定。张某不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与其妻分别出资,表面上符合法定条件,但根据民法通则及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所以本案的投资主体实质上是单一的, 不符合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最低限额的规定。法院判决维持公司登记机关的决定。 该案例判决的理由是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共有,因此二人投资实质上是一人公司,世界主要国家关于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就目前世界各国的一人公司立法来说,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 1、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规定最为宽泛。 如列支敦士登、加拿大、荷兰、德国等。 2、只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如法国、丹麦、比利时等; 3、禁止设立一人公司,但公司设立后只剩下一个股东时,并不要求公司解散,该股东也不因此而负无限责任。 如奥地利、瑞士等;4、不准许设立一人公司,若公司的股票全部归于一人之手时,公司必须立即解散或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如英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A 、 B 、 C 三家国有企业于 2002 年 8 月末拟共同出资组建甲有限责任公司时,三方约定 A 以厂房、设备出资; B 以其商标权出资,但不办理商标权过户登记; C 以现金出资;公司董事会由 5 名董事组成,分别由三方指派。后经依法调整该约定甲公司于 2002 年 10 月正式成立。 2004 年 5 月 C 股东将其持有的 25% 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但该转让未经 A 、 B 两位股东同意。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成立前 ABC 三方的约定有无不合法之处?如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 C 股东转让股权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答案分析:(1)有不合法之处: 第一,B 以其商标权出资,但不办理商标权过户登记不合法,须办理财产所有权转移手续。 第二,公司董事会由 5 名董事组成,分别由三方指派不合法,应有职工代表,有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他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2)C股东转让股权无效。向公司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十五、国有企业火炬化工厂与另外一国有企业火星化工原料厂决定共同发起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千万元。火炬化工厂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土地使用权出资,评估作价400万元;火星化工原料厂以原料及厂房出资,经评估作价200万元;公司将以募集方式设立,除了发起人按规定认购的股份以外,其余股份准备向社会公开募集。 试分析: 1发起人是否符合法定人数 ? 2公司注册资本是否符合法定最低限额 ? 3股份的公开募集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答案分析: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2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法定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该拟设立股份有限公司5千万元注册资本符合规定。 3 公司法规定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两个发起人的出资所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未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不符合公司法规定。 十六、某市侨兴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的 1/4 ,公司董事长李某决定在 1998 年 4 月 6 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如何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董事长李某在 1998 年 4 月 1 日发出召开 1998 年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的通知,其内容如下:为讨论解决本公司面临的亏损问题,凡持有股份 10 万股(含 10 万股)以上的股东直接参加股东大会会议,小股东不必参加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如期召开,会议议程为两项: (1)讨论解决公司经营所遇困难的措施。(2)改选公司监事二人。 出席会议的有 90 名股东。经大家讨论,认为目前公司效益太差,无扭亏希望,于是表决解散公司。表决结果, 80 名股东,占出席大会股东表决权 3/5 ,同意解散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公司。会后某小股东认为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 本案中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合法吗?程序有什么问题?2 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存在什么问题?3 临时股东大会的议程合法吗?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有效吗?4 该小股东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害? 分析 1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 2 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1 )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的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 2/3 时;( 2 )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 1/3 ;( 3 )持有公司股份 10% 以上的股东请求时;( 4 )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5 )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本案中,公司亏损占股本总额的 1/4 ,未到法定未弥补亏损占股本总额 1/3 的下限。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系董事长李某的决定而非董事会决议。在临时股东会的召开上不符合法定条件。 2 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依法负责召集,由董事长主持。召开股东大会,应当将会议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 30 日以前通知各股东。 本案中,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发出时间不符合法定条件,通知发出人应为董事会而非董事长李某。尤为严重的是,该通知违反了股东平等的原则,不允话小股东参加临时股东大会,严重损害了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法规定,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本案中,通知中是讨论解决公司目前亏损问题,而会议议程又增加了讨论改选公司监事 2 人的任务,与通知规定不符。 3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2/3 以上通过。计算表决权应依照持有股份,不应依人数。本案中解散公司决议未得到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 2/3 以上多数同意,因而是无效的。此外,公司的解散应由股东大会决议,而不能由董事会决议通过,本案的公司解散由董事会决议,因而也是错误的。 4 该小股东被侵害的权益有股东的平等权和股东的知情权、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等。 十七、某一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张某出资 20万元人民币和李某出资10万元人民币依法设立的,张某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经营满一个会计年度后,在交纳所得税后盈利9万元人民币,张某便命令会计支付给自己8万元人民币、支付给李某4万元,会计照办。 问:该分配行为在哪些方面不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分析:1、张某无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作出分配决定。 应由董事会拟订利润分配方案,经过股东会审批通过,交有关部门执行。2、9万元应先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 两人共分掉12万元,已经超过赢利金额,实质是抽逃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十八、某市宏发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宏发公司)于2001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分立为东方机器设备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和大河构件厂(以下简称大河厂)。宏发公司分立时,其财产做了相应的分割,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东方公司与大河厂就宏发公司分立前的债务达成协议,全额由东方公司承担。公司于2001年5月5日做出分立决议后,5月15日前通知了债权人,并在5月5日至6月5日连续在报纸上就分立事宜公告了三次。 宏发公司的某甲债权人接到通知书后,于5月20日向宏发公司提出了清偿债务的要求;某乙债权人接到通知书后,于5月30日向宏发公司提出了提供相应债务担保的请求。宏发公司对某甲债务人清偿了债务,并对某乙债权人的要求做出了承诺。2001年6月1日,公司正式分立。宏发公司的在外地的债权人某丙未接到分立通知书,于2001年8月2日才知晓宏发公司已分立,于是分别向东方公司和大河厂主张债权,但东方公司和大河厂均以公司早已分立为由拒绝了某丙的要求。某丙遂诉诸法院。 试分析:(1)公司分立时,应如何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及其他债权人?(2)某甲与某乙债权人的要求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3)某丙的债权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答案分析:(1)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2)某甲与某乙债权人的要求符合公司法的规定。(3)某丙的债权主张有法律依据。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十九、2006年,某煤炭(集团)有限公司(A)、某手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B)、某百汇商厦(C)、长鸿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D)、六月雪冷冻机械有限公司(E)、永利建筑材料有限公司(F)等6家公司拟募集设立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A、B是中国公司,C、D是中外合资公司,E、F是外国公司。 公司总资本额为1200万。发起人认购500万,其余向社会公开募集。发起人成立了筹委会,向宏远有限公司(G)租赁了办公楼,并委托其购买办公家具。起草了章程、招股说明书。但创立大会却决议公司不成立。 问题: 1.认购与募集资金是否合法? 2.六家发起人的身份是否合法? 3.因租赁办公楼、购买办公家具欠G公司的150万,已经募集到的700万元,公司设立费用1.4万,银行借款5万元,如何处理?二十、 蒋某与刘某均为中国公民,双方经过协商,在 2006 年 1 月 2 日提出一套公司设立方案:由二人出资成立北京新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天公司”),从事家用小电器销售;鉴于新天公司规模较小,只设一名执行董事,由刘某担任,同时刘某兼任该公司监事; 2006 年 1 月 14 日新天公司聘请蒋某的舅父张某担任公司经理。(张某此前曾任 A 公司董事长,由于张某玩忽职守、经营不善,导致 A 公司于 2004 年 10 月 20 日被人民法院宣布破产,破产清算于 2005 年 3 月 8 日完结。)该设立方案经过修改后,于 2006 年 2 月 1 日登记成立了新天公司。 新天公司原设立方案有哪些地方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二十一、徐州市“香吧佬”熟食店于2003年3月20日依法成立,主要经营范围为熟食加工与零售,“香吧佬”熟食在徐州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被告王某也是生产熟食加工与零售的个体工商户,为了迅速地打开市场,未经原告许可,自2005年8月起擅自在招牌上突出使用“香吧佬”熟食店名称,其行为足以引起消费者的误认和混淆,亦损害了原告的竞争利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王某立即停止使用“香吧佬”熟食店名称的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 二十二、A单位经过介绍人B向C服装厂订购工作服500套,双方在合同中订明,C服装厂给A单位10%的折扣优惠。A单位依照合同通过银行转帐支付了450套的货款。C服装厂提款后一个月交货给A单位。同时服装厂为了酬谢介绍人B,支付介绍费1000元。 试分析: (1)C服装厂与A单位的交易行为中有无不合法的?为什么? (2)介绍人B收取服装厂的1000元是否合法 答案分析: (1)C服装厂与A单位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合法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回扣。回扣是指在商业购销中,卖方从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财及其他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回扣的特征之一是从帐外秘密给付。由此看C服装厂与A单位之间没有秘密给付。A单位和C服装厂所签合同中的确10%的优惠是折扣,折扣是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以明示的方式减扣或送让给对方一部分款额,促成交易的一种促销手段,不属于商业贿赂,是一种合法行为。 (2)介绍人B所取的是介绍人劳务报酬也称佣金。佣金也是经营者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并明示如帐的。所以介绍人B收取1000元佣金是合法的。二十三、1996年3月,华信公司决定将其研制的TY-10空气压缩机(简称TY-10机)投入市场。为此,该公司在申请并取得专利后,积极开展市场营销,获得一批定单,同时,公司对TY-10机的设计图纸和工艺参数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同年12月,华信公司与红桥机械厂签订合同,约定由红桥厂按照华信公司提供的图纸和工艺参数生产TY-10机,并对华信公司提供的所有技术信息负有保密义务。1997年8月,方圆公司向华信公司购买了一套TY-10机,随后,方圆公司聘请技术人员,运用反向工程的方法,对TY-10机进行解析、实测,按所得数据绘制了图纸。1998年5月,方圆公司使用华信公司的TY-10机产品说明书原文,印制DL-88型空气压缩机产品说明书并用于推销。同年11月,方圆公司与红桥厂签订了承揽合同。1999年4月,华信公司得知红桥厂为方圆公司制造与TY-10机相同产品的事实后,以方圆公司和红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证据证明:红桥厂为方圆公司制造的产品与华信公司的TY-10机完全相同。方圆公司自行绘制的图纸存在严重技术缺陷。生产线上使用的有方圆公司签章的图纸中,一部分是华信公司向红桥厂提供的图纸的复印件。在部分图纸上,加注了以反向工程方法所无法取得的工艺参数。 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以下问题:1华信公司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2本案中的哪些行为侵犯了华信公司的合法权益? 答案分析:“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 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业秘密之后,又以反向工程为由主张获取行为合法的,不予支持。 1、华信公司的下列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1)华信公司对其TY-10机所享有的专利权;2)华信公司采取了保密措施的设计图纸和工艺参数属于该公司的商业秘密,该商业秘密受到了侵犯;3)华信公司对其产品说明书享有的著作权受到了侵犯; 2、本案中下列行为侵犯了华信公司的合法权益:1)红桥厂违反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泄露华信公司向红桥厂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工艺参数,侵犯了华信公司的商业秘密;2)方圆公司明知红桥厂泄露华信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而获取并使用该商业秘密,侵犯了华信公司的商业秘密; 3)方圆公司委托红桥厂生产与TY-10机相同的产品,侵犯了华信公司的专利权。4)方圆公司使用华信公司TY-10机的产品说明书原文印制DL-88型空气压缩机的产品说明书侵犯了华信公司对该说明书的著作权。二十四、1999年8月,甲纸厂推出“玫瑰”牌餐巾纸,每箱价格为30元。该品牌投放市场以后,以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质量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乙纸厂的“沙龙”牌餐巾纸在市场上却无人问津。乙纸厂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式,作出战略调整,以每箱28元的价格投放市场。因乙纸厂的产品质量也不错,很快就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00年3月,甲纸厂将产品价格降为25元每箱。于是,双方打起了价格大战。2000年7月,乙纸厂为了彻底击垮对手,做出了大胆决定,以低于成本价的每箱18元的价格投放市场,并同时优化纸质。2001年2月,乙纸厂凭借其雄厚的实力终于将对手击垮。2001年2月19日,甲纸厂因产品滞销,资金困难而停产。2001年3月15日,甲纸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乙纸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 构成要件 1、经营者(卖方) 2、目的在于排挤竞争对手 A、行为人低于成本销售是否有正当的理由 B、行为人实施亏本销售是否持续很长的时间 C、行为人是否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3、行为人进行了以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4、侵犯社会正常的竞争秩序 二十五、1998年9月,王海在华联商厦购电话台灯40个,电话部分无入网证,灯具部分有四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故要求华联商厦向其赔礼道歉,并双倍返还购灯价款,共40480元。 华联商厦提出:王海购买电话台灯10分钟后即手持检测报告及发票来索赔,其行为不是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故只同意退货还款。 一审法院判决退货还款,王海不服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王海是在得知有关部门对电话台灯的检测结果后,即其明知该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禁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