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机械设计一、填空题:1、机器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它是( )的组合体;组合体中( ),各单元之间具有( )运动;能完成( )或实现( )的转换。2、( )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3、构件是机构中的( )。4、零件是机器中的( ) 。5、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机器是利用( )做有用功或实现( )的转换;机构则用于传递或转变( )的形式。二、判断题:1、机构就是具有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 )2、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 )3、构件是一个具有确定运动的整体,它可以是单一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组合而成的刚性体。 ( )三、选择题:1、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称为( )。(1)机器 (2)机构 (3)机械 (4)机床2、下列机械中属于机构的是( )。(1)纺织机 (2)拖拉机 (3)雷达 (4)发电机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一、填空题:1、运动副是两构件( )组成的( )的联接,它限制了两构件之间的某些( ),而又允许有另一些( )。按两构件的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 )和( )两大类。2、车轮在轨道上转动,车轮与轨道间构成( )副。3、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其主动件数目应( )机构自由度数目。4、当m各构件在同一处组成转动副时,其转动副数目为( )个。 二、判断题: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低副。 ( )2、常见的平面运动副有转动副、移动副和高副。 ( )3、两构件用平面高副联接时相对约束为1。 ( )4、两构件用平面低副联接时相对自由度为1。 ( )5、由于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将其去掉,故设计机构时应尽量避免出现虚约束。 ( )6、在一个确定运动的机构中主动件只能有1个。 ( )三、选择题:1、当一个平面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此机构自由度数时,则此机构( )。(1)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只能作有限的相对运动 (3)运动不能确定 (4) 不能运动四、问答题:1、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五、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一、填空题: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刚性件用( )副或( )副联接而成,运动副均为( )接触,压强较小,又称为( )机构,与点、线接触的高副机构相比能由于( )载和( )载荷。2、构件间用四个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 )四杆机构,该机构按两连架杆是否成为曲柄或摇杆分为( )机构、( )机构、( )机构。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出现在( )两次共线位置,该两共线位置之间所夹锐角称为( )。4、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出现在以( )为主动件,且( )与( )两次共线位置,此时( )通过连杆传给( )的力通过( )的回转中心。5、曲柄摇杆机构中传动角是变化的,为保证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一般机构应使最小传动角( );以曲柄为主动件时,出现在( )位置之一处,比较此两位置的角的大小,取其中( )的一个。6、铰链四杆机构可通过( )、( )、和( )等演化成其他形式的机构。7、通常压力角是指( )。二、选择题:1、铰链四杆机构是按( )的不同形式分为三种基本型式的。(1)摇杆 (2)连架杆 (3)连杆2、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以( )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1)曲柄 (2)连杆 (3)摇杆3、机车车轮机构是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型式中的( )机构。(1)曲柄摇杆 (2)双曲柄 (3)双摇杆4、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满足( )条件时,机构才会有曲柄。(1)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之和(2)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之和 (3)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之和 5、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是( )。(1)0 (2) =0 (3)K=16、摆动导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时,其导杆的传动角始终为( )。(1)90 (2)0 (3)457、铰链四杆机构中不与机架相连的构件称为( )。(1)曲柄 (2)连杆 (3)连架杆 (4)摇杆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和压力角的关系是( )(1) (2) (3) (4)9、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为机架,将得到曲柄摇杆机构。(1)最短杆 (2)最短杆的对边构件 (3)最长杆 (4)最短杆的邻边构件10、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1)最短杆 (2)最短杆的对边构件 (3)最长杆 (4)最短杆的邻边构件1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为机架,将得到双摇杆机构。(1)最短杆 (2)最短杆的对边构件 (3)最长杆 (4)最短杆的邻边构件12、对于曲柄摇杆机构,当( )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1)曲柄为原动件、曲柄与机架共线 (2)曲柄为原动件、曲柄与连杆共线(3)摇杆为原动件、曲柄与机架共线 (4)摇杆为原动件、曲柄与连杆共线1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取曲柄为原动件时,( )死点位置。(1)有一个 (2)没有 (3)有两个 (4)有三个14、对于平面连杆机构,当( )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1)传动角 (2)传动角 (3)压力角 (4)压力角15、对于曲柄摇杆机构,当( )时,机构处于极限位置。(1) 曲柄与机架共线 (2)曲柄与连杆共线(3)摇杆与机架共线 (4)摇杆与连杆共线16、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从动件的行程速比系数( )时,机构必有急回特性。(1) K0 (2) K1 (3) K sH2 , s H1 sH2 ; (2) sH1= sH2 , s H1 sH2 ;(3)sH1 sH2 , sH1 sH2 ; (4) sH1 sH2 , s H1= sH2 。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首先发生在( )的部位。(1)齿根部分靠近节线处; (2)齿顶部分靠近节线处;(3)在节线上; (4)同时在齿根和齿顶表面上。5、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1)齿面点蚀;(2)轮齿折断;(3)齿面胶合;(4)磨粒磨损;(5)齿面塑性变形6、设计闭式齿轮传动时,计算接触疲劳强度主要针对的失效形式是( ),计算弯曲疲劳强度主要针对的失效形式是( )。(1)齿面点蚀; (2)齿面胶合; (3)轮齿折断; (4)磨损; (5)齿面塑性变形7、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数不同时,它们工作时两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 ),齿根弯曲应力( )。 (1)相同; (2)不同 (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8、轮齿的弯曲强度,当( ),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1)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 (2)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3)模数不变,增大直径时 (4)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9、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用( )方法。(1)采用闭式传动 (2)增大传动中心距(3)减少齿数 (4)增大模数 10、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1)为使传动平稳 (2)为了提高传动效率(3)为了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4)为了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11、斜齿圆柱齿轮设计时,一般螺旋角的取值范围为( )。(1) (2) (3) (4) 12、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与模数不变,若增大螺旋角,则分度圆直径(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4)不一定增大或减小13、直齿圆锥齿轮强度设计时,是以( )为计算依据的。(1)大端当量直齿圆锥齿轮 (2)齿宽中点处的直齿圆锥齿轮(3)齿宽中点处的当量直齿圆柱齿轮 (4)小端当量直齿圆锥齿轮14、一对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 )。(1)增大 (2)减小 (3)保持不变 (4)略有减小15、对于硬度350 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 )。 A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B先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C先按磨损条件计算 D先按胶合条件计算16、有A、B、C三对齿轮传动,A对齿轮相对两轴承对称布置,B对为非对称布置,C对为悬臂布置,其它条件相同。则它们的齿向载荷分布不均的程度为( ) (1)A对最大 (2)B对最大 (3)A、B、C对相同 (4)C对最大17、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Fa切取决于( ) (1)模数 (2)齿数 (3)齿宽系数 (4)齿面硬度18、一减速齿轮传动,主动轮1用45钢调质,从动轮2用45钢正火,则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 ) (1) H1H 219、有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l和齿轮2的齿数分别为z1和z2,且z1 z2。若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均相同,则( ) (1)两齿轮接触强度相等,齿轮2 比齿轮1抗弯强度高 (2)两齿轮抗弯强度相等,齿轮2比齿轮l接触强度高 (3)齿轮1和齿轮2的接触强度和抗弯强度均相等 (4)齿轮1比齿轮2的接触强度和抗弯强度都高20、为了有效地提高齿面接触强度,可( ) (1)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大模数 (2)增大分度圆直径 : (3)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加齿数21、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传动尺寸不变并满足弯曲疲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齿数宜适当取多些。其目的是( ) (1)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 (2)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3)提高传动平稳性22、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宜取较少齿数以增大模数。其目的是( ) (1)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减小滑动系数,提高传动效率 (3)减小轮齿的切削量 (4)保证轮齿的抗弯强度23、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宜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 ) (1)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 (2)减小齿面发生胶合的可能性 (3)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 (4)提高齿面接触强度三、综合题:1、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传动比i、中心距a及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若减小模数m并相应地增加齿数z1和z2,试问这对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各有什么影响?在闭式传动中,若强度条件允许,这种减小模数增加齿数的设计方案有什么好处? 2、会分析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3、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及校核公式中有关参数的选择。第十二章 蜗杆传动一、选择题:1、当两轴线( )时,可采用蜗杆传动。 (1)平行 (2)相交 (3)垂直交错2、在蜗杆传动中,通常( )为主动件。 (1) 蜗杆 (2) 蜗轮 (3)蜗杆蜗轮都可以3、阿基米德蜗杆的( )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1)法向 (2) 端面 (3)轴向4、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公式( )是错误的。(1) (2) (3) (4) 5、为减少蜗轮滚刀数量,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 )为标准值。(1) 蜗轮齿数 (2)蜗轮分度圆直径 (3)蜗杆头数 (4)蜗杆分度圆直径6、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针对( )来进行。(1)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2)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3)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4)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7、蜗杆传动中,蜗杆常用的材料有( )和( ),蜗轮常用的材料有( )和( )。 (1)铸铝;(2)碳钢;(3)铸铁;(4)锡青铜;(5)合金钢;(6)工程塑料8、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进行。 (1)主要针对蜗杆;(2)主要针对蜗轮;(3)有时针对蜗杆;(4)有时针对蜗杆9、在蜗杆传动中,标准化了的参数有( )、( )、( )。(1)蜗杆的头数;(2)蜗轮的齿数;(3)蜗杆的模数;(4)蜗杆的分度圆直径; (5)蜗杆的导程角;(6)蜗杆的压力角; (7)蜗轮的分度圆直径10、为使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应采用( )和( )的蜗杆。 (1)单头; (2)多头; (3)大导程角; (4)小导程角11、蜗轮蜗杆传动时,蜗轮和蜗杆轮齿的螺旋方向一定( );平行轴外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两轮的螺旋方向一定( )。(1)相同 (2)不同12、在闭式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1)磨损计算(2)刚度计算 (3)热平衡计算(4)稳定性计算 13、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1) (2) (3) (4)螺旋线方向相同二、填空题:1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蜗杆的头数越多,导程角( ),传动的效率( )。3蜗杆传动的材料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应有良好的( )、( )和( )。4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 )平面。在中间平面内,蜗轮和蜗杆截面的运动可以看作为( )和( )的啮合传动。5蜗杆传动的参数( )为标准值。 6蜗杆传动的自锁条件是( )。7阿基米德螺线蜗杆在轴剖面上的齿形是( )。 三、问答题:1、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2、蜗杆的头数及升角对啮合效率各有何影响? 3、与齿轮传动相比,蜗杆传动有哪些优缺点? 4、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 5、为什么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散热如果不满足要求,可采取什么措施?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一、填空题:1、V带传动中,带的( )是工作面。 2、V带的截面楔角=( ),( )于带轮的轮槽角。3、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为( )之差,数值上应与带和带轮接触面上各点摩擦力的总和( )。4、带传动工作时带中产生( )、( )、( )三种应力。5、带传动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处。6、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由( )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存在这种现象,其后果为( )和( )。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和( )。8、小带轮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 ),使用寿命越( )。9、在V带传动设计中,V带型号是根据( )和( )选取的。10、带传动中最大应力为( )。11、链传动是靠链条与链轮轮齿的( )传递运动和动力,链条一般无须张紧,传动效率较带传动( ),平均转速比=( ),数值稳定。12、滚子链主要由( )、( )、( )、( )和( )五个元件组成。13、滚子链已标准化,其最主要参数为( )。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 ),冲击越( )。14、滚子链中,外链板与销轴是( )配合,内链板与套筒是( )配合,套筒与销轴是( )配合,套筒与滚子是( )配合。15、链条长度常以( )表示,链传动设计链节数应选( )数,当选奇数时必须采用过渡链节联接,但此时会产生( )。16、由于多边形效应,链条沿前进方向和垂直于前进方向的速度呈周期性变化,即使主动链轮的角速度恒定,从动链轮的角速度也呈周期性变化,链节距愈( ),链轮齿数愈( ),链速愈( ),变化愈剧烈。17、对于一般重载的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的( )排链;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应选用节距( )的( )排链。18、链传动是依靠链轮轮齿与链节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所以应属于( )传动。二、选择题:1、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1)带和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2)带和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3)带的紧边拉力 (4)带的松边拉力2、带张紧的目的是( )。(1)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2)提高带的寿命(3)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4)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带传动中,为主动轮圆周速度,为从动轮圆周速度,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1) (2) (3) (4)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主动,则带内拉应力的最大值应发生在带( )。(1)进入大带轮处 (2)离开大带轮处(3)进入小带轮处 (4)离开小带轮处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1)疲劳破坏和打滑 (2)磨损和胶合(3)胶合和打滑 (4)磨损和疲劳破坏6、V带传动工作时,( )与带轮轮槽接触。(1)带的底面 (2)带的顶面 (3)带的侧面 (4)带的侧面和底面7、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1)预紧力不足 (2)离心力大 (3)带的弹性与紧边松边存在拉力差(4)带传递的中心距大8、窄V带与普通V带相比其传动承载能力( )。(1)降低 (2)提高 (3)相同9、选择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1)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2)带的线速度 (3)带的紧边拉力 (4)带的松边拉力10、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1)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2)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3)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 (4)带传递的中心距大11、带传动在正常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1)包角太小(2)初拉力太小 (3)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4)传动过载12、链传动中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由于( )。(1)这种传动只用来传递小功率 (2)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3)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4)啮合传动,无需很大的初拉力13、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1)缓冲减振 (2)超载保护 (3)无打滑14、多排链的排数不宜过多,这主要是因为排数过多则( )。(1)给安装带来困难 (2)各排链受力不均(3)链传动的轴向尺寸过大 (4)链的质量过大15、关于链传动的中心距的确定,正确的说法为( )。(1)为减小装置的结构,中心距选得较小些为好 (2)为提高小链轮的寿命,中心距选得大些为好(3)一般取a=(3050)p16、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1)奇数 (2)偶数 (3)奇数的整倍数17、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1)避免链条垂度过大啮合不良 (2)增大承载能力 (3)避免打滑18、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120个,是为了( )(1)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 (2)限制传动比(3)减小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的可能 (4)保证轮齿的强度三、问答题: 1、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打滑一般发生在小带轮上?它们对带传动有何影响?是否可以避免?2、什么是有效拉力?什么是初拉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3、带传动工作时,带截面上产生哪些应力?最大应力在何处?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是什么?5、链条节距的大小对传动有什么影响?链条节数应取偶数还是奇数?为什么?6、什么是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影响链传动速度不均匀性的主要参数是什么?7、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链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第十四章 轴一、填空题:1、根据轴所承受载荷的不同,即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为( );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为( );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为( )。2、轴常制成阶梯形主要是为了轴上零件的轴向( ),便于轴上零件( ),有时也是为了提高轴的制造( )性。3、为了便于安装轴上零件,轴( )及各个轴段的( )部应有倒角。4、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作轴向固定时,只能承受较( )的轴向力。5、用套筒、螺母或轴端挡圈作轴向固定时,应使轴段的长度( )相配合轮毂宽度。6、当轴上的键槽多于一个时,应使各键槽位于( )上;轴头和轴颈的直径应采用( ),与滚动轴承相配的轴颈直径相差不应( )。二、选择题:1、 工作是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 );只承受弯矩,不传递扭矩的轴称为( )。(1)传动轴 (2)转轴 (3)心轴2、火车车轮轴按载荷情况分析应是( )。(1)心轴 (2)转轴 (3)传动轴3、自行车的前轴为( )。(1)转动心轴 (2)固定心轴 (3)转轴4、在减速器中,低速轴轴颈一般比高速轴轴颈( )。(1)大 (2)小 (3)一样5、轴环的作用是( )。(1)加工轴时的定位面 (2)提高轴的强度 (3)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固定6、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圆角半径,有利于( )。(1)零件的轴向定位 (2)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3)使轴的加工方便7、当轴上的零件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时,采用( )定位较好。 (1)圆螺母 (2)紧定螺钉 (3)弹性挡圈8、对于转轴的强度计算,应按( )计算。(1)弯矩 (2)扭矩 (3)弯矩、扭矩合成的当量弯矩9、按弯扭合成理论计算轴的强度时,在当量弯矩的计算式 中,系数是考虑 ( ) (1)计算公式不准确 (2)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 (3)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 (4)强度理论的要求10、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 ) (1)使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 (2)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3)使轴的加工方便 11、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初步确定的(1)抗弯强度 (2)抗扭强度 (3)弯扭合成强度 (4)轴段上零件的孔径三、问答题: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指出四种以上)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指出四种以上)3、如何提高轴的刚度?4、会分析轴上的零件的布置方式错对,结构是否合理。第十五章 滑动轴承一、填空题:1、巴氏合金因( ),( ),通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员培训心得课件
- 民法总论梁慧星课件
- 厨师考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
- 保洁年度工作方案
- 保险业新质生产力报告
- 民族课件教学课件
- 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 银行新质生产力监督路径
- 民族的大团结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 电视专题节目授权协议
- 麦尔兹窑工艺培训
- 钻探合同范本
-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 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课件-(26张课件)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