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 基金项目: 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国家级研究课题“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赵丹(1982),女,河北唐山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赵丹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大量农村教学点被撤并,这给偏远地区学生带来了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适当保留偏远地区教学点切实能够解决当地学生上学不便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 农村教学点; 保留; 必要性 一 研究的缘起适当保留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问题是在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大量教学点被撤并带来的偏远地区学生上学不便的现实困难,以及高层政府对教学点问题引起重视是本文研究教学点问题的主要缘起:第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区盲目撤销教学点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研究教学点问题的直接背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就是指“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及农村适龄学生数量逐年渐少,各地展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规模效益。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也暴露出问题。很多地区一味追求规模效益而不考虑当地的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盲目撤销教学点,给许多农村学生带来了上学远、上学难的新问题。很多山区学生一天往返要步行十里甚至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一些贫困学生因到中心学校上学成本加大甚至被迫辍学。教学点为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节省教育开支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第二,高层政府对教学点问题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本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部和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均认识到教学点在当前所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一些地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当行为,尤其是盲目追求规模效益、不切实际撤销教学点而导致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教育部于2006年6月6日和9日先后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并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2”可见,高层政府充分肯定当前教学点在偏远农村的重要作用,而提出适当保留的意见。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5月-10月笔者跟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课题组对湖北、陕西、内蒙、云南、广西、河南等中西部六省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状况及教学点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包括访谈和数据在内的第一手资料。文中对教学点作用的分析也充分利用了课题组的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其中数据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现实,同时运用典型个案与数据分析相互印证,“一个精心寻找的实例往往提供了比任何一种理论模型都丰富得多的内容”。二 适当保留教学点能够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主要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教学点大多位于中西部偏远农村,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占很大比例。如表1所示:课题组调研的中西部六省180份行政卷中对于本地地形的分析表明,山区占到57.2%,丘陵仅次于山区占到26.1%。而目前这些地区的很多学生面临着上学远的困难,当地学生及其家长均认为教学点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应适当保留。表1 :调研地区的地形状况 样本数:181;有效样本数:180地形山区丘陵平原牧区矿区湖(库)区百分比(%)1.1数据来源:中西部六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卷(行政卷)数据分析所得第一,偏远地区学生面临上学远困难,需要就近入学。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很多农村教学点被撤并,学生被转入中心校或其他完小读书。而偏远农村交通不便的现状直接导致了当地学生面临上学远的困境。如表4-2所示,根据对中西部六省1094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学生上学的距离最远达到190公里,平均距离为4.848公里。此外,从学生、家长、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不同主体对学生上学远问题的关注程度看,他们都认为学生上学远及安全问题是布局调整过程中最大或最担心的问题。如表4-3所示,布局调整过程中学生问卷里“路远不安全”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加重家长负担”选项。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占到答题总数的44.4%。在学校卷和行政卷中,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均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大障碍是“学生担心上学路远”,分别占到总数的31.5%和30.0%。可见,学校布局调整中“学生上学路远及安全”问题确实存在,为避免这些问题,低年级学生需要就近入学。表2:学生上学的距离 单位:公里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标准差离校距离10,94419004.84817.8269数据来源:中西部六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卷(学校卷)数据分析所得表3:学生和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家长卷和学生卷)学生最担心的问题人数百分比%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人数百分比%加重了家长的负担6,10752.7孩子的安全问题3,21344.4路远不安全2,96825.6孩子学习成绩下降2,22930.8其它1,0709.2家庭经济负担1,47720.4受别村同学的欺负8917.7孩子的生活问题2343.2不适应学校环境5444.7其它891.2总计11,580100.0总计7,242100.0表4: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障碍布局调整的障碍(学校卷)答题样本数应答人次百分比%布局调整的障碍(行政卷)答题样本数应答人次百分比%学生担心上学路远6,67931.5学生担心上学路远11131.0家长不理解6,62431.2家长不理解11030.7村民不支持3,97218.7村民不支持8724.3教师怕下岗失业2,90013.7其它298.1学校不配合 5262.5教师怕下岗失业185.0其它 5312.5学校不配合30.8合计21,232100.0合计358100.0 第二,调查结果表明,适当保留教学点有助于当地学生就近入学。首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应保留教学点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如表5所示:家长卷和教师卷中分别有76.0%和68.5%的人认为“应该保留教学点”,远远超过对“否”的回答比例。其次,在与学生及家长的访谈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提出保留教学点能够解决目前孩子上学远和安全问题。如河南禹州市石象乡田庄小学由于规模过小被确定为撤并的对象,要求该村学生到距离2公里左右的一所完小就学。学生家长唯一的要求是将本村小学改为教学点,保留1至2年级。这是由于该村处于一条交通繁忙的省级公路旁边,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道路上发生交通意外。年纪过小的孩子每天穿越公路的确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又如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小砭河中心小学有学生家住张家河,家校距离达80里,而且山路崎岖,这些学生从家到学校需要步行10多个小时、再坐2个小时汽车才能到达。学生平时住校,周末家长都是拿着火把来接孩子,因为路太远回家已至半夜。学生们也都反映愿意在本村上学,在中心校上学即使住宿,周末回家也很不方便,而且路途中经常有野兽出没。就近上学,就可以避免上学远和安全问题。表5:是否保留教学点家长卷答题次数有效百分比%教师卷答题次数有效百分比%是491976.0是711468.5否155424.0否326831.5总计6473100.0总计10382100.0三 适当保留教学点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能够减少上学成本,教学点正是发挥了这种作用。教育成本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和私人教育成本。教学点撤并后学生上学成本增加主要指的是私人教育成本,它包括:“1教育的直接私人成本,是指家长花在其子女学校教育上的支出(学费和杂费)、课本和辅助学习指导书、文具、校服、书包、交通,以及食宿(寄宿学校);2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指为接受学校教育而放弃的机会的经济价值(这里是指由于学生到离家远的中心学校上学而放弃的机会)。这个被放弃的机会可能是儿童在家庭生产、照看弟妹、以及做其他家务事付出的劳动。” 那么教学点有利于降低教育私人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有利于降低教育直接成本。偏远地区学生在本村教学点上学,能够节省去中心校上学所增加的直接教育成本。这些学生去中心校或完小上学的直接私人成本主要包括住宿费、生活费和交通费。住宿费方面,大部分农村小学每人每年80元;生活费方面,调查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家里带米和咸菜,基本不发生现金支出,但学生要到周末才能回家,因此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准备几元零花钱,多则几十元;交通费方面,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平孟学校梁校长谈到:平孟乡最远的学生距离学校有100里路,需要转三次车才到学校,车费要8元钱。这些看似较少的支出对于大多数偏远农村家庭来说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为他们大多经济条件较差,条件好的一年全家能收入三到五千元,但这些钱要用在人情世故、看病、养老、教育等很多方面,一年下来难有剩余甚至需要借债;贫困家庭更是处境艰难,如我们调查的任少霞家,家里有4亩地,一年收小麦700多斤、玉米900多斤,合500元左右,去掉生产费用仅剩200元左右,除此再无其他收入。表3也表明,在“学生最担心的问题”中“加重家长的负担”占52.7%,排第一位。可见,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学点撤并后到离家远的学校上学增加了经济负担,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提出在离家较近的教学点上学,能够节省开销。第二,有利于减少教育机会成本。舒尔茨将机会成本界定为学生因为上学而放弃的收入。那么这里主要指的是偏远地区学生由于不能就近入学而放弃的为家里做农活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在贫困农村地区,机会成本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因素。舒尔茨在阐述教育的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时特别指出,教育的机会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家庭的教育决策:“儿童在其幼小年龄(比如从十岁开始)就要参加劳动来为家庭增加微薄的收入,那么儿童这种劳动的价值与他们上学付出的费用联系起来看,在其父母心目中就不是无足轻重的。”相对于农村家庭的收入而言,教育的机会成本往往是非常昂贵的。参见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对于收入低的家庭,每个劳动力对维持家庭的运转都十分重要,例如对于放羊这件农活来说,如果没有孩子放羊,那么家长就必须放下其他的农业劳动来放羊。在隆林县,陪同我们考察的林老师不断指着路上放羊或放牛的少年说:“看,这都是辍学的孩子,他们已经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了”。荔浦县杜莫镇龙珠小学廖校长也告诉我们:家长们反对学生住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住校就不能帮助家里做农活了”。在调查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中心学校上学所增加的机会成本给家里带来了更重的负担,如果家里条件实在不允许,只能让孩子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可见,私人成本负担甚至可以对教育需求产生负的影响。因此,对于偏远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愿意孩子在本村上学,这样生活方便、节省开支,也能帮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四 适当保留教学点必要性的进一步思考第一,有助于偏远地区学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由学校撤并所带来的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远上学难问题确实存在。“不顾实际的撤并学校,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减少了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费用”。【参考文献】1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EB/OL. /jyzl/jyzc/jcjy/ywjy/t20060626_21925.htm, 2006-6-26.3美Y.巴泽尔著, 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5美Martin Carnoy著,闵维方等译.国际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06,508.6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7赵丹,吴宏超.中西部农村教学点状况的实证研究 J.上海教育科研,2007.9.8陆伟,李素敏.美国小型校的运行机制J.教育评论,2003.4.9马健生,鲍枫. 缩小学校规模:美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5.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也对这一问题反映强烈,也都提出保留教学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发挥教学点的积极作用,为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解决后顾之忧。更进一步说,教学点不仅仅是有助于解决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远上学难问题,更实质性的作用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保证偏远地区学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防止因上学远上学难问题而导致的辍学现象的产生,避免教育不公平。从义务教育的本质来看,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是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不分贫富、种族、性别都有权享受的基本权利。向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一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教学点有助于向偏远地区儿童提供更便利的入学机会,这符合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必须发挥教学点的积极作用,同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第二,丰富了教学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