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啶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1 试验目的氯啶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瓜类白粉病、蔬菜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为验证15%氯啶菌酯E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纹枯病、条锈病的兼治效果,使用剂量及安全性等,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受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开展了示范试验。2试验设计21 试验药剂15%氯啶菌酯EC,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0%醚菌酯可湿粉,白马湖分公司定制加工,专业化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自用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爱苗),先正达公司提供。22 试验田小麦品种,镇麦168,该品种感染白粉病,每年都严重发病。2011年11月24日播种,12月底基本齐苗。试验地土壤为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1mg/,地力好(碱解氮146 mg/、速效磷17 mg/、速效钾140 mg/),小麦长势平衡,2012年4月17日初见白粉病。23 试验设计示范处理:(1)15%氯啶菌酯EC 25ml/亩,4月23日和5月2日各防治一次,共2次;(2)30%醚菌酯WP 20g/亩,4月23日防治,只防治1次;(3)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20ml/亩,4月23日和5月2日各防治一次,共2次;(4)空白对照,不喷杀菌剂(1)、(2)、(3)几个药剂处理的,每个小区面积334,空白对照面积100。施药,每亩用水量40。为防止虫害,4月23日对整个试验区用10%吡虫啉20克全面防治一次。24 调查与记载项目24.1 气象资料:记录施药当天及施药后降雨量、温度、阴晴、光照、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同时记录土壤资料。24.2 白粉病调查方法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二次施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14天进行最后的药效调查。每区内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查0.25,拔节期调查基部1-5叶,抽穗后调查每株的旗叶和旗叶下一叶。白粉病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参照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对病叶按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分8级,1%、5%、10%、20%、40%、60%、80%、100%。病指等于“病叶率平均严重度100”。 CK0病情指数PT1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1 )100 CK1病情指数PT0病情指数 注:CK0-空白对照区药前 PT0-药剂处理区药前 CK1-空白对照区药后 PT1-药剂处理区药后24.3 记录对作物的影响,调查并记录纹枯病等兼治效果药后观察记载小麦生长,有无异常。调查麦田常发病害纹枯病发生情况。时间在第二次药后10-14天和枯白穗发生期。小麦纹枯病调查方法:5点取样,每点100株,计算发病率和病指。枯白穗显症后,直接用白穗率计算防效。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叶鞘有典型病斑,茎杆无病;3级:病茎杆发病,病斑环茎占周长1/2以下;5级:病茎杆发病,病斑环茎占周长超过1/2,但不倒伏或折断;7级:枯死、倒伏、枯白穗。244 记录小麦产量理论测产方法,对角线取3点,每点1,调查穗数,从中区20穗调查穗粒数,计算产量。 亩穗数= 3点穗数均值 666.7穗粒数为20穗平均值3试验结果31白粉病防治效果2012年4月23日调查试验区白粉病病情基数。5月2日第一次药后9天调查,三个药剂处理区因为白粉病显症,株发病率、病叶率增加,导致病情指数上升,对照倒3叶以下几乎全部发病。其后氯啶菌酯和醚菌酯处理区病斑上的霉层减退脱落, 5月16日白粉病发展到后期的调查结果如表1、表2。表1 白粉病病叶率处理旗叶倒2叶倒3叶倒4叶顶4叶平均氯啶菌酯1.6718.3357.7831.4327.3醚菌酯020.8339.2126.9221.74苯醚甲环唑丙环唑46.391.7410010084.51对照88.910010010097.23表2 白粉病病情指数处理病叶严重度平均值%病情指数旗叶倒2叶倒3叶倒4叶平均氯啶菌酯1.00 1.00 1.23 1.02 1.06 0.316醚菌酯0.00 1.00 1.60 1.90 1.13 0.337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64 7.65 21.60 33.57 16.12 15.74对照3.49 10.80 27.71 42.78 21.19 21.10由于防治前(4月22日)白粉病各处理区在株发病率(22%左右)、病叶率(4%)和严重度(零星病斑,均为1%)十分接近,所以防治前病指基数基本一致,防效等于处理区病指较对照区下降的百分数。15%氯啶菌酯Ec25ml/亩,2次防治的平均防效98.5%,大田常规药剂醚菌酯98.4%,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处理平均防效仅25.4%。32 纹枯病等其它病害发生调查5月16日调查纹枯病,5月25日调查赤霉病,结果汇总成表3。纹枯病整个试验区发生很轻。由于5月2日第二次喷药,正值小麦抽穗,是今年小麦赤霉病侵染的最主要最集中的时期,从生产实际情况看,雨后5月2、3日防治赤霉病效果最好。我们在5月2日进行第二次喷药防治,调查显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赤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效约25%,氯啶菌酯有轻微的控制,常规药剂区5月2日未防治,发病与对照相仿(表3)。表3 纹枯病、赤霉病发生调查表处理纹枯病赤霉病基数病指防效病穗率%防效氯啶菌酯2.343.2923.1039.0315.00醚菌酯3.295.2013.5645.540.82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793.2636.1034.2325.45对照3.386.1845.9233 安全性与产量氯啶菌酯等3个药剂施药后小麦生长正常,对小麦抽穗、扬花和结实无影响。药剂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表现在粒重上,剔除赤霉病病穗病粒,药剂处理粒重明显增加。影响产量最重要一个重要因素是赤霉病,所有处理最终产量与理论产量差别都很大(表4)。表4 试验区小麦产量结构与产量调查处理穗粒数亩穗数(万/亩)千粒重(g)理论产量折合产量增产增长率(%)氯啶菌酯30.9633.7342.86447.6 406.8 39.4 10.7 醚菌酯31.6733.7844.89480.2 421.7 54.3 14.8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1.5233.2142.32443.0 419.0 51.6 14.0 对照30.8433.6741.22428.0 367.4 4结论从示范的过程和结果看,氯啶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很高的防效,对小麦安全。在试验剂量25ml/亩,发病初期间隔7-10天防治2次,能完全控制白粉病的危害,对顶部3张高效叶片有极好的保护作用,控制效果与白马湖生产大田实际使用的醚菌酯效果一致,明显好于三唑类化合物。从我们的实践看甲氧基丙烯酸类化合物只要选准防治时机,在白粉病发病初期一次防治完全能控制病害的流行。本示范试验设计了2次防治,虽然效果突出,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日高考试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
- 有色金属配料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街头挑战考试题及答案
- 轿车教练考试题及答案
- 室内木装修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训练师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工等离子切割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载悬挂产品装调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提硝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房子赠与给子女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非车主押车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事业编制人员招聘37人(第二批次)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JB2220A-2018 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饼、环坯规范
- 精神卫生防治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生物制药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临床试验监管政策报告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