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 跑一、 短跑的发展概况二、 新技术对短跑运动的影响1 起跑器和蹲距式起跑2 全天候跑道的运用 1998年 第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出现塑胶跑道3 钉鞋的应用 1893年开始运用4 计时设备的运用三、 短跑的技术分析短跑的性质和特点 刘易斯在80米 12.05米 乔易娜 10.99米 90米从生理角度 极限强度3000卡/秒 以周期性速度力量为主1 肌肉工作为主 2周期性 3比速度、力量大腿前摆与小腿折叠 步长与步频的关系 前腿的膝关节抬高 前臂也相应提高支撑技术:1.着地 扒地时间要短,动作幅度不大(不摔小腿) 2.缓冲 最大缓冲时刻 3.蹬伸 最大蹬伸时刻,动作要快(爆发力与反作用力)四、短跑训练系统起跑加速跑最高速度跑速下降各部分对成绩的影响100 3%30%62%5%200 2%20%55%28%技术参数起跑姿势不要固定某个动作只要有利于起跑和加速(后膝关节150度)步长增加的情况,头下压不要突然抬起,背部要适当紧张步长与步频的合理搭配,以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关键是技术的稳定性动作特点反应时的潜伏期跑的加速达到最高速度的地点支撑和腾空的时间比例3.5:1身体的生理因素限制因素体形、身高、肌肉组织、神经类型、神经传导速度在训练状况下可以改变的:对信号的感应能力、大腿和躯干伸肌的绝对力量、腿部伸肌的速度、供能能力训练方向肌肉工作的协调性练习、动作技术的实效性、技术的合理性、柔韧性和心理素质的训练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反应速度的训练发展腿腰伸肌的力量各种条件下的多级跳最大速度训练(30-60m)半程栏(时间)150m跑段重复跑评价指标反应时30m30m途中跑步长/步频(最高速度时)100m(主)200m(副)恢复提倡积极性休息总量统计起跑次数、负重练习吨数、多级跳距离、跨栏跑栏架数五、短跑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一) 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内容 A 专项速度 80m 96%以上 6-8分(总)组间 10分 300-400m之间30km/年 80m 9-40s 90-95%强度B 专项力量 80m以内长跳 6-8s练习 间隙5-8sC 专项耐力 80s以上 90%强度 小于1分钟(二) 专项速度 A 反应速度 B 加速速度C 水平移动速度D保持速度(三) 注意点 练习时间 间隙时间 整体负荷量(强度 量 密度)中 长 跑一、是以时间为单位判断胜负,本质是比速度(耐力 技战术 绝对速度 王军霞11.7)二、先天遗传、身体素质、智力、心里水平标准:效果性、经济性机械效率=功/(功+热)最大耗氧量/氧债 75%优秀 25%正常中长跑技术的关键:放松 1.在跑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非参与运动肌肉的放松 2.跑的过程必须保持良好大节奏 呼吸节奏 速度节奏(速度感)中长跑的技术结构 1.头和躯干的姿势 上体保持自然伸直状态、头正直、胸稍挺、提腰、收腹、 肩自然下沉、头角度10-15最佳0-2 2.下肢动作 中跑:基本与短跑技术相似,只是膝关节幅度比较大,蹬伸比较充分,支撑阶段是高支撑,快速移动重心,摆动时快折叠,髋带前摆,缓冲时尽量减少膝关节摆动(7000m 1分6-1分8 400m 1分3-1分4 )超长跑:高频率,重心平稳,幅度小,自然落地 3.上下肢配合 下肢决定上肢,摆臂协调自然放松(维持身体平衡、增加跑的节奏感) 4.步长与步频 自然步幅 特点:心率低、耗能少 短步幅 介于两者之间 长步幅 效率低 寻找自然步幅公式:=腿长log跑速/40.5 适宜的步长与步幅比例:腾空时间/支撑时间 优秀选手0.88-0.9 普通选手1.025-1.04(竞走0.06)中长跑的呼吸节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6步完成一个过程(优秀) 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普通选手)中长跑教学法: (一)通过适当的鼓励、爱好、趣味等以故事的形式简述中长跑的意思,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中长跑技术 对局部错误进行重点纠正 (三)中长跑练习手段 1.持续性跑(健身)6-7分钟/1000m强1-3h、体能恢复脉100-120次/分 30-60分 4-5分钟/1000米 脉搏120-140次/分钟 3-4分钟/1000米 脉搏140-160次/分钟 2.间歇跑 以慢跑恢复、时间短、有心率控制、低强度 3.重复跑 80-90%过程恢复、高强度 例: 以60-90%强度 120-180次/m 200m20次2 31-32秒 以90-100%强度 160次以上 (四)中长跑的节奏 增强运动员的速度感,呼吸的节奏、步幅、步频的恰当分配教学重点:1.增强学生的兴趣 2.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3.术课反对严肃投 掷 原 理投掷技术原理s=v*vsin2/g 距离=初速度的平方乘以正方眩的二倍角除以重力加速度每秒15m 角度30度 s=19.86每秒20m 角度40度 s=22.58每秒25m 角度45度 s=40.77决定因素关键:初速度其次:角速度、空气阻力、出手高度选材:标枪 1.78-1.80奔跑速度好 柔韧性好 不宜太胖铁饼 身材高大 肩高 臂长铅球 不宜太胖 灵活 身材高大粗壮链球 速度好 协调性强 健壮弹拨(铅球) 鞭打(标枪) 抖腕(铁饼)甩腕(链球)要点;一力作用于器械上用大用长,时间要短 二力作用于器械要依附于器械1 握持器械 稳固、自然、有利于最后用力和助跑 尽量利用投掷臂的长度和力量有利于投掷臂在投掷前的放松 有利于控制器械2 助跑获的一定的速度(目的)直线(标枪、铅球)旋转(铁饼、链球、铅球)要求:均匀的加速和直节奏 保持身体的平衡 助跑过程中做好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形成一个良好的用力姿势3 最后用力铅球1.5-2m 铁饼8-12m 标枪20-30m 链球原地侧向推铅球 预摆 满弓步 轮摆 左腿落地一瞬间,最后用力滑步:澄、转、送、挺、推、拨、称要求:身体重心轨迹由低到高 右腿积极工作,左腿积极支撑 有良好的用力顺序 最大的工作距离,最快的出手速度 正确的出手动作4 维持身体平衡 交换双腿、降重心、改变重心运动方向 做一系列协调动作标 枪 (适当的逆风或左边风可以有利于标枪的飞行)一握法 现代式 自由式 铰式 持枪:肩上、肩下二助跑 1预跑 2投掷步(跳跃式 跑步式 混合式) 引枪:直线、弧线三投掷步 节奏 中中大小 慢慢快快四最后用力 时间鉴定 用力顺序 由腿蹬转送髋躯干大臂小臂手 左侧工作 形成有效的鞭打条件标枪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1掌握技术动作2明确技术要领3了解相关知识4了解相关教法手段5发展相关身体素质一握枪 二掷实心球 三正面插枪 提高兴趣加限制区 前后步正面插枪 枪尖抬高四侧面 要点:掌心向上、肩部放松、用力顺序 练习:双人练习 打鞭子 投小球 投枪五行经间投枪 最后用力时机:左腿落地以前 手段:双人练习 单人不出枪练习 打鞭子 三步投要点:左肩不要过早前倒、下肢稳定的支撑 技巧:一、二、三、四引枪接四、三、二、一 一、二抓转 一、二、三打 找问题:找前一个动作,而不是错误的动作本身铁 饼一、 发展历史与技术演变二、 铁饼的技术特点 1. 平动+转动 2.单、双支撑相互转换三、 现代的铁饼技术 宽站位 低姿势 大幅度四、 铁饼技术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 (1)器械握法 重心中指 手腕放松、微内扣 (2)预摆 克服阻力 有利于下一步动作2.进入旋转阶段 R 穿拖鞋 走跨越3.腾空阶段 RL 加大上肢的转动量 减小下肢的转动惯量4.过度阶段 LR 左侧支撑5.最后用力阶段 RL 上肢不要过早发力,保持加大半径 正确的用力顺序顺序 合理的出手时机 髋/肩支点扭紧平行时 支撑投 与地面接触 跳投 垂直速度 铅 球一、发展概况 石块炮弹铅球 侧向推铅球半向推铅球背向推铅球旋转推铅球项目特点:1.速度力量型项目 2.运动员的身体特点 3.非生活化 4.追求整体效益二、影响远度的基本因素 出手前S 出手后S身材 姿势 Ho Vo Xo A(空气阻力)三、具体技术过程1.助跑 预备姿势(高姿势、低姿势)2.过渡 下蹲团身3.最后用力 右脚滑步 左脚落地(结束)准备阶段、加速阶段目的:获得最大速度、出手前最低姿势、最大出手力量 左腿摆动、右腿蹬伸(脚掌、脚跟噔)最后用力时间 右腿落地至铅球出手1.用力顺序:从下向上 噔转送挺推拨撑换2.超越器械3.左侧支撑四、教学步骤 (一)使学生对完整技术有所了解1. 直观形式 2.介绍场地器械 3.提出安全措施 (二)学习原地推球技术 1.熟悉球性 2.学习握法 3.学习持球 (三)正面推球 1.只用手臂推球 2.手臂+腿的蹬伸 3.再加躯干扭转 4.加腹部力量(四)背向推球 1.拉皮筋 2.顶肩转髋 3.拉左手转蹬 4.顶右手施加阻力五、(一)滑步技术重心后移左腿后摆右腿蹬伸回拉小腿 效果及Vo、H变化保证人体向后而不是向上 (二)RL衔接技术 1.时间尽量缩短,以保证所获得的超越速度 2.两脚的距离要适宜和身高技术有关 3.两脚位置要形成有利的位置 (三)最后用力(LR) 1.合理的用力顺序 2.牢固的左侧支撑 3.躯干用力(鞭打) 4.出手抬头、挺胸 (四)出手后的平衡 1.降低重心 2.变换姿势 3.克服恐惧心理六、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及安排(游戏要有) 1.要有专项准备活动 2.始终注意安全问题 3.几个主要的教学手段 4.应确立学生的个人特点 5.基本技术要经常强调 6.养成遵守规律的良好习惯 7.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互相帮忙的能力七、几个主要的教学手段 1.向后跳跃的练习 2.双人互助练习、阻力或助力 3.有效的利用器械、实心球、壶玲 4.利用好标志物、标志线投 掷 训 练 理 论一、 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 准备期 比赛期 恢复期量强度二、“三条线”训练理论(优秀运动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一般身体训练 50 20 10最大力量 30 50 30专项投掷 20 30 60 三、 高强度专项训练结构四、 单项训练结构 20-25%(转换) 例: 卧推形式肌肉发展 与专项关系 技巧五、 模式训练法六、 整体训练结构 一般力量 专项力量与速度 技术速度 比赛 特征:痕迹效应、遗传效应大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1、 要与增长的成绩相适应、不能超前2、 要与年龄相适应3、 要有助于发展动作速度与幅度专项力量训练 适合于动作本身再练习中采取轻重不同的器械练习的优点1、 分化运动员的感觉、减轻疲劳 2、提高动作速度和幅度3、避免动作节奏僵化 4、用来评定专项技术水平 轻 标 重 (15%以内)平衡 注意:融合在一次练习中(30%轻 35%标 30%重)三 级 跳 远一、组成 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二、特点 腿部负荷大,以至容易受伤三、重要技术参数 三跳比例35-38% 26-30% 32-36%四、技术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1.平跳型 助跑速度快,第一跳角度较小,抛物线较低34%-30%-35.5%2.高跳型 助跑速度比平跳型较慢,三次跳跃的高度较高,特别是第一跳又高又远,第三跳较短,速度损失较大38%-29%-33% 3.混合型 助跑积极,速度快,第一跳较远,动作自然协调,用力平均,速度损失小36%-30%-34%五、三级跳远较其他项目较难 1.速度损失问题 2.三跳时间 3.单、双臂摆动 4.三跳比例问题 一快二性:速度快及起跳过程的实效性、经济性六、教学方法 扒地练习 上步起跳功高步 原地摆臂、蹬地配合练习 单足跳 跨步跳 跨步跳上高物 第一跳与第二跳结合练习跳 远一、原理 s=v.v.sin2/g二、技术构成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助跑距离 30m起跑 100m 助跑步数 距离 4.7 13.0 12 18-20 4.5 12.5 14 22-24 4.3 12.0 16 26-30 4.1 11.5 18 32-36 3.9 11.0 20 36-40 3.7 10.2 24 45-50鲍威尔 22 超过50刘易斯 23 超过50 起跳 上板、缓冲、蹬伸 着地:上体角度90107 小腿与地面夹角60 膝关节弯曲角度175178左右 缓冲:膝关节最大弯曲角度138145 蹬伸:蹬地角75 腾起角2024 腾起速度9.5-9.6m/s刘易斯9.72鲍威尔9.09 (身体重心的轨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叫做腾起角)摆动技术:快摆与突停 (一)摆动腿快速向前,惯性力向后,增加了蹬地力量,使起跳腿有更大负荷的应付能力,同时生理学知识,一腿快速摆动,则另一腿也协调用力 (二)摆动腿的突停,根据惯性的特征使身体向上运动 要求:轻松、干净、利落空中技术: 维持身体平衡和在落地前做好伸小腿的准备 蹲距式 挺身式:更加接近于跑的动作 跑过起跳板进行起跳落地技术: 前倾、侧到、坐落三种方式 尽量前伸小腿,脚蹬地,减少摩擦,使身体尽快滑到落地点的前方三、跳远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器材保管方案(3篇)
- 环保扬尘监控方案(3篇)
- 2025年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3人)笔试参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安全员证难考嘛
- 东方雨虹安全生产许可证
- 健身设施检查方案(3篇)
- 患者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 车位-售价-调价方案(3篇)
- 偏头痛的护理措施
- 胰腺内分泌肿瘤影像诊断
- 宿舍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4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模拟试卷
-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2024年江苏省美术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
- 《责任胜于能力》课件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 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规程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