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钙、镁、硫营养与钙、镁、硫肥作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除N P K三要素外。Ca Mg S被认为是第二位元素。随着作物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作物体内正常代谢活动所需要的这三种元素也在增加,加上近年来不含镁、硫、的浓缩复合肥的大量施用,因此世界各国镁、硫的缺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合理施用钙、镁、硫肥,不仅有营养作物的作用,又有改良土壤的效果,还会影响动物和人体的健康。第一节 植物钙素营养与钙肥一、钙的营养作用 植物干物质含钙(Ca)量为0.53%。一般豆科植物、甜菜、甘蓝、需钙较多,禾谷类作物马铃薯需钙少。地上部较根部多,茎叶较果实、籽粒多。植物中绝大部分钙作为构成细胞壁果胶质的结构成分。可以增强细胞之间的粘结作用,把细胞联结起来,钙有时细胞分裂所必需的成分,钙能稳定生物膜结构,目前,普遍认为,膜外Ca2+与质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中酸性基因结合成复合物,增强质膜的疏水性,使膜孔缩小,水的渗透量随之减少,这样既防止细胞内糖分、氨基酸等养分外渗,同时也能抑制阳离子如H NH4 Al3 Mn2 Fe2等离子被动进入细胞内,增强对它们的抵抗作用,钙能结合在钙调蛋白)简称(CAM)上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能活化动植物中许多酶,对细胞的代谢调节起重要作用。介质中Ca浓度在104103M时最适于植物吸收。土壤交换性钙有1mmol/100g土以上时,一般作物就不会缺钙,缺钙时,植株生长受阻,节间较短,较正常矮小,而且组织柔软。缺钙植株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容易腐烂死亡,幼叶卷曲畸形,多缺刻状,或从叶缘开始变黄坏死,果实生长发育不良,钙充足时,降低果实吸收作用,增加果实硬度,使果实耐藏,减少腐烂,又能提高Vc含量。二、含钙肥料的种类与性质石灰是最主要的钙肥,包括生石灰、熟石灰、碳酸石灰三种,含钙的化肥或工业废渣,也可用作钙肥。(一)生石灰 又称烧石灰 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含CaO5585,MgO1040。贝壳类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烧制后称壳灰含CaO8590(螺灰),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能力很强,还有杀虫、灭草和土壤消毒等功效。(二)熟石灰 又称消石灰 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由生石灰吸湿或加水处理而成,中和酸度的能力较缓而持久。 以上几种石灰对土壤酸度中和能力不同,这种差异可用中和值说明:以碳酸钙为基准100、CaO为179、Ca(OH) 136等。 其它含钙肥料;硝酸钙、氯化钙,多用根外追肥,多种磷肥、草木灰以及工业废渣也可以做钙肥施用。三、石灰的改土作用(一)中和酸性、消除铝毒 酸性土施用石灰可中和土壤的活性酸(H+)和潜性酸(Al3+ ),施用石灰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可消除铝毒。(二)增加有效养分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常能加强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从而促进了有机质的矿化和生物固氮作用,增加有效养分给源。也可使固磷作用减弱,促进无机磷的释放。(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酸性土施用石灰后,土壤胶体由氢胶体变为钙胶体,使土壤胶体凝聚,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四)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病害因大部分致病性真菌适于在酸性环境生长,但施用过多又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土壤有机质迅速分解,腐殖质难于积累,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土壤中有效P K Fe Mn B Zn Cu养分减少。四、石灰的用量和施用(一)石灰需要量的决定: 施用量只需测定值的一半。例如测定100g土壤样品所提取的酸度需要1.5mmol的Ca(OH)2中和,如每亩耕地比重以150000Kg计,则每亩石灰用量为: 1.5 74 1石灰施用量(公斤/亩)=1500083.25 100 1000 2 (二)、影响石灰用量的因素:1、作物种类:主要作物最适的pH范围,见P129页表54。2、土壤性质:粘土应比沙土多施,旱田要比水田多施。3、施肥方法:整个耕层,石灰量多,局部施用,石灰量少, 多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第二节 植物镁素营养与镁肥一、镁的营养作用植物体中含镁(Mg)量约为干物质的0.050.7,豆科作物的含镁量为禾本科作物的23倍,从植株的部位看,种子含镁较多,茎叶次之,而根系较少。作物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到结实期则转到种子中。镁是叶绿素的必需部分,是多种酶的活化剂;Mg参入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参入脂肪和类脂的合成,参入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植株中镁是较易移动的元素,缺镁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先在叶脉间失绿,而叶片仍保持绿色,以后失绿部分逐步由淡绿色转变为黄色或白色,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紫红色斑点、条纹,症状在老叶,特别是老叶叶尖先出现。二、镁肥的种类和性质 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氧化镁、钾镁废渣等可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成分含量见表55。三、镁肥的有效施用 镁肥的效应与土壤供镁水平密切相关;土壤交换性镁饱和度(交换性镁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610以下,或是交换性镁6mg/100克土以下,许多作物感到镁不足,作物对镁的吸收量顺序为:块根、块茎作物禾本科作物,施用钾、钙肥时,容易造成作物缺镁。氮肥的形态也会影响镁的肥效。引起缺镁严重程度顺序 (NH4)2SO4CO(NH2)2NH4NO3Ca(NO3)2在酸性土壤中,镁肥的效果大小为碳酸镁硝酸镁氯化镁硫酸镁,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碳酸镁硫酸镁的肥效。 镁肥可用作基肥和追肥,一半每亩施MgSO412.5kg(折合Mg1.2-1.5kg)。第三节:植物硫素营养与硫肥一、硫的营养作用作物含硫量为干重的0.1-0.5%平均0.25左右,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等作物需硫较多,而禾本科需硫较少,作物吸收硫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SO4= ,叶部吸收大气中的SO2,硫还存在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中,硫胺素(维生素B1),生物素(维生素H)等。硫参入固氮过程,构成固氮酶的钼铁蛋白和铁蛋白均含有硫。作物体中硫的移动性很少,较难从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运转,缺硫时,作物生长受到严重阻碍,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退绿或黄化,茎细、僵直,分蘖分枝少,与缺氮有点相似,但缺硫症状首先从幼叶出现。二、含硫肥料的种类和性质(一)石膏 是最重要的硫肥,也可作为碱土的化学改良剂。农用石膏有生石膏(普通石膏 CaSO4.2H2O)熟石膏(雪花石膏CaSO4.1/2H2O)、含磷石膏(硫酸法制磷酸的残渣含CaSO4.2H2O 约64 P2O5 0.7-4.6% 平均2左右)(二)、其它含硫肥料: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硫磺难溶于水,要求磨的细碎施入土壤。(三)、作物的其它硫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硫也高。大气中的硫是作物主要硫源之一,作物可直接吸收大气中的硫,也可通过降雨带到土壤,灌溉水也提供一些硫素。三、硫肥的施用与效果 我国北方土壤硫多以硫酸盐形态存在,“盐害”而在南方,土壤硫以有机态为主,土壤有效硫(磷酸盐乙酸提取剂)的临界浓度为612ppm,植株测定以N:S比率作为指标,禾本科作物14:1,豆科作物以17:1作为诊断的临界值。 水稻常用的硫肥有石膏和硫磺,也可用其它硫酸盐肥料,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它们需硫较多,又是喜钙作物,特别在结荚期需要大量的钙,施用石膏有利于果壳的形成,增加饱果数,硫肥对豆科作物除促进细菌固氮,减少落花落果外,同时,还促进油脂的形成。.四、利用石膏等硫肥作为碱土的化学改良剂石膏能改良碱土,使作物增产,石膏可与土壤溶液中的碳酸钠、重碳酸钠起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钠,同时石膏中的Ca 可置换胶体上的Na形成不易分散的钙胶体,硫酸钠易溶于水,可用灌溉水从耕层中冲洗除去,这样土壤碱化度下降。 石膏用量(Kg/mu) Na% 172/2000 W 交换性钠量 1毫克当量CaSO4.2H2O的克数 耕层土重 施用石膏应深翻,排灌密切结合。此外,硫磺,黄铁矿、亚硫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铝和风化煤等也可作为碱土的化学改良剂。 第六章:植物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 微量元素包括硼(B)、锌(Zn)、锰(Mn)、铁(Fe)、铜(Cu)、钼(Mo)。作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仅百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但它们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农业中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逐渐迫切。70年代以来,我国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普遍开展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缺硼面积多在40%以上,缺锌面积多在20%以上,缺锰10以上,缺铁5,缺铜1以上。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一、硼的营养作用(一)、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入糖代谢)(二)、参入半纤维素及有关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三)、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四)、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 花的子房和柱头含硼量很高,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大麦、小麦“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花生“有壳无仁”、菊花“扫帚病”。(五)、调节酶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六)、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此外,硼还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及生长素的运输,在提高作物抗旱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二、锌的营养作用(一)、某些酶的组分或活化剂: 锌通过酶的作用对植物碳氮代谢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二)、参入生长素的代谢 锌能促进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而色氨酸是生长素的前身。(三)、参入光合作用中CO2的水和作用。(四)、促进蛋白质代谢。(五)、促进生长器官发育和提高抗逆性。抗旱、抗热、抗冻等。三、钼的营养作用(一)、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 钼的营养作用突出表现在氮素代谢方面。(二)、参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还可能参入氨基酸的合成 与代谢(三)、促进植物体内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合成。(四)、参入体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五)、促进繁育器官的速成。四、锰的营养作用(一)、直接参入光合作用,参入水的光解和电子传递。(二)、多种酶的活化剂。 氮代谢、生长素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等。(三)、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五、铁的营养作用(一)、叶绿素合成所必需: 大部分铁存在于叶绿体中,蔬菜75。(二)、参入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三)、参入植物呼吸作用。(四)、铁与核酸,蛋白质代谢有关六、铜的营养作用(一)、参入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铜是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分或是某些酶的活化剂。(二)、构成铜蛋白并参入光合作用,叶绿体中含量较高。(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重要组分。(四)、参入氮代谢,影响固氮作用。(五)、促进花器官的发育。七、氯的营养作用(一)、参入光合作用 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入水的光解反应。(二)、调节气孔运动(三)、活化H+泵ATP酶。(四)、抑制病害发生。(五)、其它作用:保持电荷平衡,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氯对酶也有影响,适量的氯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第二节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土壤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既与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有关,又与土壤条件如:土壤酸度、氧化还原电位、透气性、质地等有关。一、土壤中的硼 我国土壤变幅0500ppm,平均64ppm,沉积物发育的土壤硼比火成岩发育的土壤含硼量高。表土土壤含硼指标有三种:全硼量、酸溶性硼、热水溶性硼。只有热水溶性硼可作为土壤给作物供B能力指标。 如:水溶性硼 2ppm 很高,可能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土壤中硼的形态:矿物态硼、吸附态硼、有机态硼、水溶性硼,土壤中硼的有效性主要受土壤pH,粘土矿物类型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pH4.7-6.7之间,有效硼随pH增加而增加,pH7时有效性下降,干旱条件下,有效性降低,砂土有效硼少于粘质土壤,但砂土施用硼肥有效性高,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硼成正相关,二、土壤中的锌 我国土壤全锌含量在10300ppm平均为100ppm。我国少的北方,受母质影响,发育花岗岩(153ppm)石灰岩(91ppm)紫砂岩(81ppm)千枚岩(68ppm)红色粘土(61ppm)红沙岩(31ppm),土壤全锌量与有效锌含量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反之,如北方的石灰性土壤,以土壤有效锌作为评价指标时,不同的测定方法有着不同的临界水平。目前石灰性及中性土壤用pH7.3的DTPA溶液提取,缺锌临界值为0.5ppm,0.5-1.0ppm为边缘值。酸性土壤用0.1mol/L盐酸提取,缺锌临界值为1.5ppm0.1mol/L HCl浸提DTPA浸提很低1.00.5低1.0-1.50.5-1.0中等1.6-3.01.1-2.0高3.1-5.02.1-5.0很高5.05.0临界值1.50.5 土壤中锌的形态:矿物态,交换态、有机态、水溶态影响土壤中锌有效性的因素:土壤pH:pH高的土壤,尤其是含碳酸钙的土壤,锌的溶解度降低,一般pH每增加一个单位,Zn2+活度降低100倍,缺锌往往发生在pH6.5的土壤上,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也会诱发缺锌。氧化还原状况:还原性产物的出现,Zn2+的有效性降低,Fe2+的吸收增加,减少Zn2+的吸收。有机质含量高:有效性含量也会高,但在淹水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会加速缺Zn2+(降低了Eh,增加了CO2分压)土壤中磷的水平也影响锌的有效性,在含有效磷高或施用大量磷肥时常常观察到缺锌,即磷锌拮抗。其可能机理是:1、 施磷促进植物生长,造成稀释效应,缺Zn2+。2、 施磷同时添加了各种阳离子(Cu2+),从而抑制作物对Zn2+的吸收利用。3、 施磷增加了土壤Fe、Al氧化物及CaCO3对Zn2+的吸附固定。 4、 施磷抑制Zn2+从植物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5、 施磷使植物体内Zn2+纯化。 缺锌时,植物体内不累积钾而累积磷造成磷中毒。三、土壤中的钼 我国土壤全钼含量在0.1-6ppm,平均含量为1.77ppm,土壤钼的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很明显,东北地区含钼量较高,土壤全钼量并不能代表对植物的供给情况。有效态钼是评价土壤中钼的供给情况的适宜指标。土壤有效钼以pH3.3的草酸草酸铵溶液提取土壤有效态钼含量及其分级分级有效钼含量(ppm)很低0.10缺钼 可能有症状低0.10-0.15缺钼 但无症状(潜在性)中等0.16-0.20不缺钼 农作物生长正常高0.21-0.30很高0.30 土壤中钼的形态有:难溶态钼、交换(吸附)态钼、有机结合态钼、水溶态钼。 在各种钼的形态中,吸附态钼最为重要,钼的吸附与土壤pH的关系正好与其它金属微量元素(Mn Cu Zn Fe )相反,即随pH增加,钼的吸附减少。在酸性土壤中(pH6)钼酸根主要为土壤中铁、铝氧化物所吸附,这是造成有效态钼降低的主要原因,因而酸性土壤缺钼常用石灰来调节。土壤溶液中的钼在pH5.5时,以MoO42-形式存在,两者都能被植物吸收。我国南方均有缺钼土壤,主要是红壤等酸性土壤。四、土壤中的锰 我国土壤全锰含量为425000ppm,平均含量为710ppm,锰的供给情况不是由全锰含量多寡来决定,而是取决于锰的可给性强弱,代换态锰和易还原态锰总和称为活性锰。缺锰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质地较轻的石灰性土壤,pH一般大于6.5,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也有诱发缺锰的可能。土壤中锰有矿物态,交换态、易还原态和水溶态锰、有机态(pH8时有)。 活性锰或可给态锰土壤pH越低,Eh越低,土壤中Mn2+就越多,有效性越高,pH从49范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可给性锰就会降低100倍。在淹水土壤下,锰的有效性高,有时甚至产生锰的毒害。土壤中Mn2+、Mn3+、Mn4+的关系。 Mn2+ 氧化 MnO2.nH2O MnO2 还原 (Mn4+)氧化 歧化 Mn2O3.nH2O (Mn3+)土壤活性锰的分级及评价指标: 300ppm 很高。五、土壤中的铁 铁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其数量仅次于氧、硅、铝居第四位,土壤全铁含量范围为10,000100,000ppm,主要存在于含铁、镁、硅酸盐的原生矿物中。 土壤中可给铁含量与全铁含量相比是很低的,可给性无机铁的形态有Fe3+、Fe(OH)2+、Fe(OH)2+和Fe2+等,这些阳离子为土壤胶体所吸附,而称为代换态铁。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代换态铁数量很少,一般不超过1ppm甚至没有。因为,Fe3+3OH-Fe(OH)3在酸性条件下,铁化合物溶解度增加,代换态铁也显著增加,在较高pH情况下,每增加一个pH单位。溶液中活性铁减少1000倍,可溶性铁在pH6.5-8.0达到最低值。土壤有机物质具有能与各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结合体的能力,从而防止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不溶性的化合物。Eh,土壤渍水时,Fe3+还原为Fe2+,使铁的溶解度增加。1mol/L醋酸铵溶液(pH4.8)提取代换态铁。 0.07-0.3ppm 严重后中度失绿 0.3-2.2ppm 中度到轻度失绿 2-32ppm 无失绿病六、土壤中的铜我国土壤全铜量3300ppm,平均为22ppm,但大多数土壤含量介于2040ppm。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中铜的数量,干枚岩(55ppm)石灰岩、紫砂岩(20ppm)红色粘土(19ppm)花岗岩(11ppm)红砂岩(9ppm)。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是主要的缺铜土壤,因为有机物质吸附铜的能力强于粘土矿物,易使铜变成无效铜。土壤中铜的形态有矿物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机整合态。土壤酸度影响铜的有效性,pH升高时,由于铜的吸附增强,而土壤溶液中铜的含量降低,在石灰性土壤,可形成CuCO3 、Cu(OH)2沉淀,使铜的有效性降低,其它金属阳离子有拮抗作用。土壤有效铜含量及其分级分级DTPA提取 适于中性石灰性土壤0.1mol/L HCl提取适于酸性土壤很低0.1ppm1.0ppm低0.1-0.2ppm1.0-2.0ppm中等0.2-1.0ppm2.1-4.0ppm高1.1-1.8ppm4.1-6.0ppm很高1.8ppm6.0ppm临界值0.2ppm2.0ppm第三节 作物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当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时,外部形态表现出一定的缺乏症状,如叶片大小、颜色、茎的生长等,因此外形诊断可作为营养丰缺的一种方法,但元素之间缺素形态有的相似,一般的是潜伏性缺乏,再加上病虫害及环境因素的干扰混淆,易造成误诊,必须配合其它诊断方法,才能作出正确判断。一、外形诊断症状出现部位:Fe. Mn B Mo Cu都首先在新生组织出现,而Zn在老叶上出现,其次,看叶片大小和形状,Zn叶片窄小,簇生(小叶病),B叶片肥厚,叶片卷曲、皱缩、变脆,其它元素叶片大小和形状不变,再看失绿部位,Zn 、Fe、Mn都会产生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仍为绿色,Zn最初在下部老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及黄绿相间成明显花叶,严重时褐色斑点,缺铁植株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或发白,见p157页表66。二、根外喷施诊断 如根据外形诊断不能肯定缺乏那种微量元素时,可采用根外喷施诊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具体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一般为0.1-0.2%)的含某种微量元素的溶液,喷在植株叶部或浸泡、涂抹等方法,隔710天观察前后作物叶色、长相、长势的变化。为使微量元素易进入植株体内,可在喷施溶液中添加0.1%湿润剂(中性肥皂、茶子饼浸出液等)或增加喷施次数。三、 化学诊断 化学诊断系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和植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照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的临界值加以判断。(一)、土壤诊断:土壤化学分析的浸提剂不同,临界指标也不一样。1、土壤有效硼:热水浸提法,2:1水土比,姜黄素或醌茜素,甲亚胺H比色法等。2、土壤有效态钼:目前普遍采用草酸草酸铵溶液(pH3.3).3、土壤有效锰:水溶态锰,代换态锰,易还原态锰,1N醋酸铵(pH 7)(1N醋酸铵 0.2%对苯二酚)。目前国内外也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土壤有效Fe、Zn、Cu:普遍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石灰性土壤)。酸性土壤用0.1N HCl浸提。(二)植株化学诊断: 一般采用全量分析。在作物不同生育期取正常,不正常叶片测定,对比等。四、微量元素化学诊断的丰缺指标(一)、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级和评价指标。 P158页 表67(二)、作物的微量元素含量范围和判断指标, P159页 表68, 作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受许多因素影响,由土壤气候条件和施肥、栽培管理、品种等会引起临界值的变化,要结合当地情况。“临界水平”指低于这一水平时,作物因缺乏营养而产量下降。第四节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一、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p161 页, 表69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一些含B Zn Mo Fe Cu等营养元素的无机盐类或氧化物,我国常用的有20余种,这些微量元素肥料施入土壤易被土壤吸附固定而降低肥效,尤其是铁肥(FeSO4),为提高效果,国内外已研制和应用有机螯合态微量元素肥料EDTA,玻璃肥料(玻璃与微量元素一起熔融)溶解度小,接触面小,不易被土壤吸附,不易淋失,肥效持久,与大量肥料混合,制成多元素复合肥料,缺点是灵活性较差。二、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 微肥一般在缺乏的土壤上施用,而且由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因此施用时,用量、浓度和施用方法要特别注意。(一)、硼肥的施用与效果: 硼酸、硼砂、含硼玻璃肥料、含硼过磷酸钙、硼镁肥、硼泥。可作基肥和根外追肥施用。由于硼对种子萌发和幼根生长有抑制作用,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硼砂、硼酸等水溶液宜作叶面喷施,浓度0.2-0.2%,油菜在移栽前12天,苗床0.2%硼砂液50Kg喷施,棉花现蕾期、初花期、花蕾期再喷0.2%硼砂一次为好。果树在盛花期及幼果期喷施0.3%。豆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对硼要求较高,硼肥效果也较好。根用作物和块茎作物对硼也很敏感,施硼肥有良好反应,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对缺硼不敏感,严重时也增产。(二)、锌肥的施用与效果: 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螯合态锌、含锌工业废渣。锌肥用量较少,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水溶性锌肥常用作种肥,种子处理(浸种、拌种)蘸秧根和根外追肥,水稻缺锌现象主要出现在石灰性水稻土上,施用锌肥后效果较好,玉米对锌肥也有良好反应,甜菜对锌的需要量较大,为大麦和小麦的一倍。施锌效果良好。,果树(柑橘、苹果、桃等)缺锌现象普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练习备考题含答案详解(a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综合类岗位“校园引才”37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知识分享与在线教育社交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汽车海外市场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票务系统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煤仓作业规程
-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检查验收表
- 测金属电阻率实验报告
- 政治经济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养老护理员培训排泄照料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 融资方案报告范文模板
- 肾脏肿瘤影像学诊断策略
- 仓库定期检查表范例仓库管理工作检查项目与评分标准
- 化疗前的准备和评估
- 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显微外科基本技术培训教材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