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一、作者介绍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又称他为靖节先生,东晋(朝代)人,是我国 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二、一词多义1、复:复前行:又 不复出焉:再2、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3、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4、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5、舍:便舍船:舍弃、离开 屋舍俨然:房子6、并:并怡然自乐:都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7、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8、其:欲穷其林:那、那片 得其船:他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9、之: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代所看到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 具答之:代村里的人 处处志之:代路上 闻之:代这件事10、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三、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性的配偶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4、无论魏晋:古义:更不必说、不要说 今义:连词,表条件不同结果相同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6、说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7、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8、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好像9、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明朗 今义:性格乐观10、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 今义:延长11、后遂无问津者:古义:渡口,这里指问津、探访 今义:口液12、便扶向路: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扶持13、欲穷其林:古义:尽 今义:资源缺乏14、欣然规往:古义:规划 今义:规则四、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渔人甚异之: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3、复前行:向前,名词作状语五、找出下面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通邀,邀请六、翻译下列加点字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2、缘溪行:沿着3、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4、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5、悉如外人:都 6、黄发垂髫:老人、小孩7、具答之:都 8、咸来闻讯:都9、皆叹惋:都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1、此中人语云:告诉 12、不足为外人道也:说13、便扶向路:先前 14、诣太守:到七、翻译下列语句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和竹之类。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先人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里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桃花源外的人隔开了。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里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已经出来,寻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道路,在路上到处做下标记八、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出之本文的八个成语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落英缤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豁然开朗、阡陌交通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本文是以渔人的游踪为线索,写了忽逢桃花林,发现桃花源、桃源人生活、做客桃花源、迷失桃花源3、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向往一种怎样的理想社会?但这种理想社会存在吗?作者向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都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这种理想的社会在那个年代时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愿望罢了。短文两篇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刘禹锡(人名),字梦得。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公德的文字,本文选自全唐文。2、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周敦颐(人名),字茂叔,谥号元公,学者称他为理学派开山鼻祖(濂溪先生),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二、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有仙则名:出名 ,名词作动词 2、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形容词作动词3、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使动用法 4、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使动用法5、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名词作动词 6、香远益清:远播,显得清幽,形做动三、翻译下列古今异义词1、惟吾德馨: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2、谈笑有鸿儒: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3、宜乎众矣:古义:应当 今义:合适四、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陋之有:提宾的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独立性 花之隐逸者也:的 菊之爱:提宾的标志五、翻译下列加点字1、斯是陋室:这 2、惟吾德馨:只3、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可以用来;弹;不加装饰的琴5、无丝竹之乱耳:弦乐器;管乐器 6、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7、可爱者甚蕃:多 8、晋陶渊明独爱菊:只、唯独9、出淤泥而不染: 沾污 10、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11、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1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13、陶后鲜有闻:很少 14、香远益清:更加六、翻译下列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是喜爱莲花从淤泥中出来却不被沾污,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远远的观看却不可以玩弄。4、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莲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喜爱牡丹,应该是很多吧。七、回答下列问题1、请找出陋室铭中的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陋室铭从哪些方面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陋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3、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品质的是哪一句?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明作者不同流合污,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4、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核舟记一、文学常识魏学伊,字子敬,明(朝代)人。本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朝张潮(人名)。二、一词多义1、奇:明有奇巧人:奇异的 八分有奇:零头2、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可以3、为:为宫室、器皿:雕刻 中轩敞者为窗:是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三、古今异义1、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 今义:许可,可能 古义:左右 今义:表许可2、尝贻余核舟一:古义:曾经 今义:尝试3、曾不盈寸:古义:竟然,还 今义:曾经4、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四、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箬篷覆之:用箬篷,名作状 2、石青糁之:用石青,名作状3、石青糁之:涂,名作动 五、找出下列通假字并翻译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3、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4、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五、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顺着;雕刻2、尝贻余核舟一:赠送 3、盖大苏泛赤壁云:句首发语词;泛舟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起 5、中峨冠而多冉者为东坡:高高的帽子;是6、佛印绝类弥勒:像 7、矫首昂视:举8、若听茶声然:好像的样子 9、其船背稍夷:平10、勾画了了:清楚明白 11、曾不盈寸:满六、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曾经赠送给我一条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2、中峨冠而多冉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轼。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这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七、回答下列问题1、从文体上看,本文属于什么文?以什么为顺序?说明文,以空间为顺序。2、本文是如何来说这条核舟的的?体现了核舟的哪些特点?先介绍船舱,再介绍船头,然后介绍船尾,最后介绍船背。体现了核舟精、小、巧的特点。 3、文中细致地描写了苏东坡、佛印、黄庭坚三人的不同神情,有什么作用?体现了王叔远技艺精巧,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篡而成的,共 篇。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二、古今异义1、男有分,女有归:古义:职业 今义:过分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回来2、大道之行也:古义: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3、是故大同:古义:这 今义:表判断4、寡、孤、独:古义:老而无夫的人 今义:少 古义:幼而无父的人 今义:孤独 古义: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孤独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1、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名词的意动用法3、选贤与能:品德高尚的人,形作名;能干的人,形作名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2、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害人;兴起3、故外户而不闭:所以;关闭 4、是谓大同:理想社会六、翻译下列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以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七、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实施“大道”才能达到“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文中阐述的达到的“大同”社会到底有什么特征?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文中的“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分别是什么意思?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向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都和睦相处、人人都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三峡一、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二、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表假设关系,如果2、至:至于夏水襄陵:承接上文,表另提一事 每至晴初霜旦:到3、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停止三、说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表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属引凄异:古义:连接 今义:属于四、找出下面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1、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2、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婉转发声)五、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动作名 2、回清倒影:清波,形作名3、空谷传响:在空荡的山谷里,名作状六、翻译下列加点字1、至于夏水襄陵:上 2、虽乘奔御风:即使3、不以疾也:快 4、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6、飞漱其间:急流冲荡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8、良多趣味:确实9、不见曦月:太阳 10、重岩叠嶂:山峰11、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11、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12、或王命急宣:传达 13、不以急也:认为14、林寒涧肃:冷寂 15、 属引凄异:延长;怪异七、翻译下列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中间一千两百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驭着风,也不认为是快的。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倒挂山崖的泉水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接连不断,异常凄凉,在空幽的山谷中回荡传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七、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照应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本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山和水。3、请分别概括出每个自然段表现出来的美的特征雄奇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4、请分别概括出三峡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特点 夏: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清荣峻茂;秋:寒肃凄哀 短文两篇一、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是南北朝(朝代)的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又称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徵(人名),字元度。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二、一词多义1、书:答谢中书书:官职名 答谢中书书:书信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和,同三、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2、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崩坏4、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 今义:思念,诵读5、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里 今义:无此用法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四、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山川之美:的 2、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俱备:四季 4、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5、自康乐以来:从 6、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是;指人间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奇丽的(景色) 8、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9、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 10、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11、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清澈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清闲的人五、翻译下列句子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康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它奇丽的景色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考虑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像水一般清明澄净,水中的藻、荇互相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什么夜晚没有月光,什么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清闲的人罢了。 六、回答下列问题1、答谢中书书中提到“山川之美”,哪它到底美在哪里?山川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2、答谢中书书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晓雾为静,猿鸟乱鸣为动(声响);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3、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4、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的含义?“闲”相对于“忙”来说,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繁忙,一个“闲”字,包含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观潮一、文学常识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宋(朝代)人。本文选自武林旧事。二、一词多义1、势:势极雄豪:来势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2、仅: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3、为:海涌银为郭:作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4、能: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以此夸能:技能三、古今异义1、方其远出海门:古义:当时候 今义:方形等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古义:连接 今义:边际3、吞天沃日:古义:用水淋洗 今义:肥沃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古义:举枪 今义:一种体育器械5、人物略不相睹:古义:人和物 今义:特指人6、皆披发文身:古义 :画花纹,刺花纹 今义:文章,文字7、以此夸能:古义:显示 今义:夸奖三、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天下之伟观也:的;雄伟;景观 2、仅如银线:几乎,将近3、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农历十六日;是 4、既而渐近:不久5、方其远出海门:当时;代潮;发起 6、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连接着天7、震撼激射:摇动;激扬;喷射 8、势极雄豪:雄伟;豪壮9、既而尽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10、如履平地:踩11、倏而黄烟四起:忽然 12、皆披发文身:都13、以此夸能:用,凭 14、倍穹常时:高15、而僦赁看幕:但;租用 16、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许,使四、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尽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但旗子的尾部却一点也不沾湿,凭这个来显示他们的技能。3、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喝的吃的等许多东西都比平时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五、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观潮?海潮的雄伟壮丽;水中演习的精彩场面;吴中健儿弄潮的英姿;观潮人群的盛况。2、文中哪一句概括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美?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由远及近;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从形状、颜色、声音、气势四个角度。3、水军演习的精彩表现在哪里?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熟练;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4、文章首句和最后一段分别有什么作用?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的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5、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有什么作用?增强逼真感和真实性,起衬托作用。 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朝代)人。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二、一词多义1、是:是日更定:这 是金陵人:表判断2、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3、一:上下一白:一片、全 湖心亭一点:数词,表数目4、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5、别: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明月别枝惊雀:另外的三、词类活用1、是金陵人,客此:名作动,客居四、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古义:我 今义:多余或姓2、是日更定:古义:完了,结束 今义:不可变更等五、找出通假字并翻译1、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划六、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湖中人鸟声俱绝:都;停止 2、拥毳衣炉火:鸟兽的细毛3、雾凇沆砀: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气弥漫的样子 4、惟长堤一痕:只有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能够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痛快,勉强;酒杯7、及下船:等到 七、翻译下列句子1、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船夫低声的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八、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哪个字能想象概括张岱的形象?并说说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痴;痴行;痴景;痴心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以及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痒,南朝梁(朝代)文学家,他的文章工于写景,人称吴均体。二、一词多义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停止2、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3、好:好鸟相鸣:漂亮 叶公好龙:喜欢三、找出下面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有时见日:见通现四、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名作状 2、互相轩邈: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名作状五、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风烟俱净:都 2、从流飘荡:顺,随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到;左右 4、水皆缥碧:都;青白色5、直视无碍:障碍 6、猛浪若奔:飞奔的马7、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8、负势竞上:凭借9、鸢飞戾天者:至 10、望峰息心:平息11、经纶世务者:筹划 12、窥谷忘反:看13、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14、争高直指:笔直向上,直插云天六、翻译下列句子1、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七、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主要围绕几个方面来写富阳到桐庐这一段的秋景? 山和水2、这几个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山奇;水异3、作者在写“水异”时,异在什么地方?请用两个字概括。清;急4、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水异”的特点的? 水色、水清、水急。水的深度、水中物(静态);用“急湍”“孟浪”(动态)5、作者又从哪些方面来写“山之奇”? 从山自身(山之高、山之势);从山上的其他景物来写山(从动物、从人、从植物)6、“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和赞美之情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人,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二、古今异义1、不求甚解:古义: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义: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2、赞:古义: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义:赞美三、一词多义1、之:或置酒招之:代他 黔娄之妻有言:的2、言:闲静少言: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话3、意:每有会意:意旨 意暇甚:神情4、去:曾不吝情去留: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5、得:家贫不能常得:得到 忘怀得失:益处5、志:颇示己志:志向 寻向所志:标记 处处志之:作标记6、其:亲旧知其如此:代他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四、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2、亦不详其姓字:不知道3、因以为号焉:因此;把当做;语气助词 4、闲静少言:闲适宁静5、便欣然忘食:高兴的样子 6、或置酒而招之:有人7、造饮辄尽:往,到;就 8、期在必醉:期望9、曾不吝情去留: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竟不;舍不得 10、环堵萧然:周围都是墙;空寂11、短褐穿结:用粗布做成的短上衣;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2、箪瓢屡空: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饮水用具;经常是空的13、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14、常著文章自娱:写15、颇示己志:稍微 16、以此自终:凭17、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18、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迫的样子1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此人,指五柳先生;辈,同类 20、衔觞赋诗:酒杯21、以乐其志: 用来;使快乐五、翻译下列句子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只求领会文章主旨,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从不客气。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用文章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六、回答下列问题1、五柳先生有什么爱好?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2、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陶渊明读书重在于感悟,不要死钻牛角尖,读书的目的不是追名逐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哀思。 3、五柳先生为什么“期在必醉”? 借酒获得心灵的平静,体现了他的率真、放达的天性。 4、赞语中的哪些话和传中的语句相照应? 不戚戚于贫贱:环堵萧然箪瓢屡空 不汲汲于富贵:不慕荣利 衔殇赋诗,以乐其志: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5、本文体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 淡泊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马 说一、文学常识韩愈、字 退之 ,世称 韩昌黎, 唐朝 (朝代)人,有 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是指 韩愈 、 柳宗元、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曾巩 、 王安石 、 欧阳修 。二、一词多义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饲养 食不饱,力不足: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饲养2、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鞭子3、而:而伯乐不常有:但 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承接4、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大概三、找出下面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1、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材通才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四、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然后有千里马:这样之后 2、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受屈辱 4、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在 5、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况且;等同7、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8、策之不以其道:按照;正确的方法9、执策而临之:面对五、翻译下列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 六、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下列各比喻什么? 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也指明君 千里马: 指人才 食马者: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的强烈愤慨,也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宋濂,字 景濂 ,号 潜溪 , 明初 (朝代) 文学 家,与 刘基 、 高启 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 开国文臣 之首”。序,是 文体 名,本文是一篇 赠序 。二、一词多义1、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弗之怠:代抄书 走送之:代借给我书的人 益慕圣贤之道:的 从乡之先达:的 当余之从师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鲜肥滋味之享:提宾的标志 戴朱缨宝饰之帽:的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的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取消句子独立性2、以:无从致书以观:来 计日以还: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把 俯身倾耳以请:来 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以衾拥覆:用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3、至:礼愈至:周到 至舍:到4、而:足肤皲裂而不知:却 久而乃和:表顺接5、舍:屋舍俨然:房子 舍其船:舍弃,放弃、离开 至舍:指学舍6、从:无从致书以观:介词 从乡之先达:跟随7、乃:久而乃和:才 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三、找出下面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通借 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四、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翻译1、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五、古今异义1、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饭 今义:第二次吃2、持汤沃灌: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3、右备容臭:古义:香气 今义:臭气六、翻译下列加点的字1、余幼时即嗜学:喜爱 2、无从致书以观:得到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从 4、手自笔录:亲自;抄5、弗之怠:不;怠慢 6、走送之:跑7、不敢稍逾约: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8、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这9、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能够 10、既加冠:已经;成年11、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1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大13、常趋百里外:曾经;跑 14、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跟随;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15、未尝稍降辞色:从来没有;言语和脸色 16、援疑质理:引,提出;询问17、或遇其叱咄:有时;训斥、呵责 18、俟其欣悦:等到;高兴的样子19、故余虽愚:所以;虽然 20、卒获有所闻:最终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22、足肤皲裂而不知: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3、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浇洗 24、以衾拥覆:被子25、寓逆旅:旅店 26、戴朱缨宝饰之帽:帽带27、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28、余则缊袍敝衣:旧絮;破29、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 30、不知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七、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作者自序了青少年求学过程中的哪些困难? 无书、无师、师严厉、路途艰辛、衣食粗劣 2、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辛,进而突出学习勤奋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请举出几个古人勤学的故事。(三个以上) 囊萤映雪(晋朝车胤和孙康)、悬梁刺股(西汉孙敬和战国苏秦)、凿壁偷光(西汉匡衡)、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画荻教子(欧阳修) 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 子厚 ,是 唐朝 (朝代)中期杰出的 政治 家、 文学 家、 思想 家,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和韩愈都是 古文运动 的主要倡导者。他在被贬永州时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合称 永州八记 ,分别是 使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二、给疑难字注音懑( ) 沓( ) 篁( ) 坻( ) 嵁( ) 缀( )参差( )( ) 俶( ) 翕( ) 怆( ) 三、古今异义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某处去,前往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角色四、一词多义1、以:全石以为底:用 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以君之力:凭 以虫草为林:把 以观沧海:用来2、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造林管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热力运行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地图绘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管道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检验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动物检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广播电视天线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无损探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福建省港口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不干胶标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书正规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 音乐美学.课件
-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模板(一等奖)
- 健康体检证明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