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doc_第1页
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doc_第2页
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doc_第3页
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doc_第4页
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6华西医学1993年第8卷第1朔f,a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量盛垫章生伟程鹛方R7嵋,;华西医科太学附一院精神科热曩.本文研究了3O倒脑梗塞患者的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胄因盈船席特征a绪果,研究麓精神障碍发生率(5O)高于对照组(10)痛程不足1十月和多于6十月者的精神障碍发生率(5O78高于病程l6个胃者(22%),两半球损害患者阃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无显着差异I由配偶结护的患者的精神障碍发生率(73)高于非配偶陪护者的患者(22).研究组的量表评分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关蕾词?啤毽脑血管疾病披认为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占国内死亡原因之首.脑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约为77,脑梗塞后遗症发生率约6O1脑梗塞后躯体功能痛残和精神残疾发生率如此之高,已成为康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并弓【起医学心理工作者的关注.据研究,精神障碍的发生可能与不商部位的脑结构的损害和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鉴于国内报道尚少,本文对脑梗塞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了解脑梗塞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脑梗塞部位,社会支持系统等之间的关系a资料与方法本研究连续髓机采取19.1年37胃在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内科住腕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O例作为研究对象,宝部病例均符台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疾病关于脑梗塞的诊断标准(2),并经脑CT检查确定梗塞部位.有意识障碍者不列入车研究.为较客观的进行比较,在四川古草堂疗养院随机选择3.倒年龄,性射相同的疗养员作配对对照组.对照组的疾病包括.肺心病,噩心痛,高血压病,糖屎病,过敏性哮喘等.全部病例均采用流调用抑船量表(CES-D)和汉密顿抑部量表(HAiMD)(3)进行评定,以及非定式精神检查,按照SADs4)的有关项目询问患者的病前性格倾向.依据DSI一一R诊断标准做出精神疾病诊断(5).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一,一般贷料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男性22侧,女性8侧,男女之比为2.8:1.全部病侧均为已婚.研究组年龄3281岁,?进鳝生平均年龄58.912.9岁对照组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8.6士13.2岁,两组问年龄无明显差异(t=0.127.p>0.05)二,精神障碍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中有15例(50)符合Dsn厦一R器质性精神综合征诊断标准.对照组中有3侧(1O)世断为器质性精神练台征两组问精神障碍发生率经配对检验差异非常显着(x.=1O.083,p<O.01).(一)研究组22例男性患者中有l2侧(54%)出现精神障碍.8例女性患者中有g倒(38)出现精神障碍.男,女两性间精神障碍发生率差异不明显(x.=O.68O,P<口.6).(二)研究组中病程少于1个月的12僦患者中有6饲(5O)出现精神障碍16十月的9侧患者中有2悄(22)出现精神障碍;6十月以上的9侧患者中有7例(78)出现精神障碍.三组同情神障碍发生率差异非常显着(x=7.625,p<o.025)(三)研究组30倒患者中左侧基底节梗塞者1】僦,其中8倒(54.5)出现精神障碍.右侧基底节梗塞者18例,有8(44.)出现精神障碍.左,右侧脑梗塞者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0.288,p>0.5).唯一的l倒双侧脑梗塞患者出现了精神障碍.(四)研究组30倒患者中由配偶或非配偶陪护者各半.配偶陪护(指住院期间均由妻子或丈夫陪伴)的15铡患者-育1l侧(?3%)出现精神障碍,非配偶陪护(指由子女,侄子,佣人等)的15例患者中有4侧(27)出现精神障碍,经x:检验两者问差异显着(xz:6.53,p<O.O5).对照组有10倒患者由配偶陪护,其中有3铡出现精神障碍.而无陪护的20例患者中无1傩出现精神障碍.三,量表分析T(一)CES-D.研究组的CESD量表评分均数(21.6土10.6)高于对照组(14.48.3),检验差异性显着(t=3.051,p<O.005).研究组中左椭与右柳基底神经节梗塞患者的CESD量表评分均数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0.636,P>0o5)而右侧脑挺褒伴有精神障碍患者的CESD详舟均数高于左慎I脑梗塞伴有精神障碍患者的评分均鼓(t=2.473,p<0.05).(二)HAMD,研究组的HAIVID评分均数(18.3l1.1)显着高于对照组(5.7土4.6,t=5.395,p<.001).两组的HAMD因子评分比较,除日夜变化,睡眠障碍两组问无明显差异外研究组的各项因子丹均显着高予配对对照组(t=3.0515.761,p<0.O050.001)(三)研究组中外倾性格者2O倒,其中有儿蜘(55%)出现精神障碍.内倾性格者l0侧,有侧(蛐%)出现精神障碍.两种性格患者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1.067,P>0.5).讨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除躯体功能丧失外,精神障碍是最常见的伴发精神盎状之一.Robinson等【B1983年观察的中风后患者约50N诊断为抑郁症.他们1990年(7)观察了205例急性中风后的患者,发现抑郁症发生率约41本研究中有15蜘(5O%)符台DSM-一R器质性精神综台征的诊断标准,结果证实中风后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高的论点.而配对对照组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x=19.083,p<9.095).脑梗塞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t太多数作者的研究结果提示.不屁侧半球的脑结构损害精神障碍发生率不同Lipsvy等:8(1986)在中风后患者抑郁性症挑学的研究中发现.左半球损害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最高.Robinson等7)(1990)研究发现.8侧左侧基底节损害患者中有倒出现重性抑郁症,而7铡右侧基底节损害的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抑郁症奉研究结果提示.左懊4与右侧基底神经节梗塞患者之间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无明着差异(x=0.288,p>0.5),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原阻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脑梗塞盾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尚不明了.MeIIugh等强调,中风后抑郁障碍的发生为患者的个性脆弱和严重的躯体践病相互作用所诱发.Ma:cberg将PET技术用于中风后抑都的研究,发现对NMSP(SNC一甲基螺环哌碇酮)的结台力(主要和5-HT型受体结台)同侧未受损区与对侧相比,右侧中风病人较左侧高,但左侧中风患者的抑郁程度与这种结台力呈负相关.此后,Sterksteln等E9提出了毕中后抑郁发生的生物肢能降低学说.左侧毕中同右梗f相比.引起的5一H和NE能破坏相对较轻,不足以引起代偿性受体水平的向上调节,致使这两种神经能降低引起抑郁.从临床陪护的角度,R0bJllsOn等7(1990)观察了88倒卒中后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现有配偶陪护的患者抑郁庄发生率(73)高于非配偶陪护的患者(35)本文中由配涡陪护的患者中有ll铡(73)出现精神障碍,而非配偶陪护的患者中只有4铡(27)出现精神障碍.这一结果与Robizzson辱提出的脑梗塞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踣护者类型有关的观点相一致.从心理社会因素角度分析,由配偶陪护的患者的期望高于非配偶陪护的患者.患者要求配偶照顾周刊,稍有不足印产生负性心理反应或者,配偶无馒不至的照顾,使患者感到慢性功能丧失的疾病压力.也可产生自暴自弃的负性情绪.总之,这一交互作用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脑梗塞后躯体功能嵌复的快慢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密仞相关.脑梗塞之初,由于躯体功能突然丧失,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需要由他人照顾,而担心躯体功能是否船嵌复,这种担心,期望,焦急的心理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I脑梗塞后期,由于体功能恢复缓慢,产生悲观失望心理,继而产生被憎恶盛,无价值,无助感以及绝望感等抑郁情绪.因此,必要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太有裨益对脑梗塞患者的精神症状做出正确的精神科诊断并非易事.脑梗塞患者由于躯体功能,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出现的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常易与情感性障碍的症状相混淆,加上有的患者处于绝望状态时,对内心冲突加以掩饰t从而影响诊断.因此,细心观察,耐心询阃的重点是患者的无愉快感,被憎恶感,哭泣,抑箭;心境,自悲感,无用感以及坐卧不安,易烦躁等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对于精神科诊断是重要昀.日前,各种标准化量袭的桩床应用,对检查,确定有无情绪障碍和严重程度有了一个较客观的指标.率文研究组CES-D,卧MD量表均舟均明显高于配对对照组.而研究组中右侧脑梗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CESD评分均数明显高于对稠脑梗塞伴精神障碍患者.尽管在临床上束发现此两组患者的精神障碍有明显的轻重之别.研究组HAMD量表因子分显示,除日夜变化,睡脶障碍外,研究组的各因子舟均高于配对对照组.结果8华西医学1993年第8卷第l搠一r护士观察量表(NO$IE)的临床应用燃必且华西医大附一院精神科R7,.提暮?本文对羲科短程治疗室34例精神病患者应用NOSIE进行耐试,结果显示,奉组病例其社台能力,社会趣个人卫生三个症状群缺损不明显.药物治疔后,NoS皿消极周索总均舟呈下降趋势,然而,积授因素总均分未显示出上升趋势,这一结果不符合临床治疗规律,值得探诗.关键词,护士观察量毒精病根据加拿大精神病学C.J.Slwarz教授介绍精神病人短期住院治疗的经验,我院于1990年11月正式开设了短程治疗室.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疗科研,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我们用住院病人的护士观察量表(N啦8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i)对短程治疗室34倒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铡查对象为佳短程治疗室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精神病患者,男性22倒,女性12倒年龄摄小14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1.182.21岁.二,评定方法(一)根据病人近三天的情况对30项进行评分评分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周各评定一敬.(=)每一病人由两名护士观察分别评分,计分时将两名评定者分数相加.(三)NOSIE为04的五级评分(9为阴性,分为有时,2分为时常,3分为经常,4分为一直).将表中单项症状之同类者或意义相近者结台在一起,归纳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动特神病表现退缩六个周素(症状群),前兰个为积授因索,后三个为消极因素.结果分析一治疗前两个因素均分比较襄1显示.总积极因素总分平均值高于总消极碡东,经配对t检验呈现高度显着性差异(p<O.0991)二,治疗后两周两十因素均分比较表2所示,治疗后总积极因素总分平均值仍高于詹袁1治疗前两个因素均分比较提示,临床上观察发现患者的情绪躯体亿症状是重要的.(率文承蒙四JlI省草堂疗彝院赵明太夫协助,特此敦谢)参考文献1.夏镇舆,荨主编临床精种医学,第=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糖杜,1834I677O3.王新稿执笔-各类脑血管疾婀谚l睁i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888|2I:6Oa$.张明圆,主癌;上海精神盛学精抻科评定量表专辑_1890I新2程|iI刊.4.杨权,婷译I情感障碍和精神箭裂症检查提纲(SADs),华西精神医学丛书之四,1886.5.郏蓬平,等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