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doc_第1页
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doc_第2页
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一、养猪的基本类型猪果结合型:养猪与果园结合,实行猪-沼-果生态养猪,一般按每0.067公顷(亩)养23头存栏猪计算猪场规模,将猪粪堆肥发酵后作果树肥料;液态肥经沼气发酵,沼渣、沼液作果树肥料。猪舍建在果园边,一片果园建设若干个中、小型养猪场,一片果园同时就是由若干个小中型养猪场构成的生态养猪小区。猪渔结合型:养猪与水库(池塘)养渔结合,实行猪-沼-渔生态养猪,一般按每公顷(15亩)水面存栏猪不超过10头计算猪场规模(视水质调整)。水库水源只作灌溉,不能用于饮用水源。猪粪堆肥发酵后使用,液态肥经沼气池发酵后,沼渣、沼液作鱼饵料。猪舍建在水库边较开阔地带。适度集中纯养猪型:养猪小区规模适度,按地形地貌和面积大小确定小区内养猪规模。采用干清粪工艺,猪粪堆肥发酵后作农业用肥或集中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出售,液态肥分户建沼气池作发酵处理,也可集中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出售,液态肥分户建沼气池作发酵处理,也可集中建大型沼气池,沼气除养猪小区就地使用外,可通过管道输入居民区。二、规模年出栏肉猪1000头,保持生产母猪56头,年补充后备母猪14头,种公猪2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则不养种公猪),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头。二、建设布局与总体平面设计(1)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生活区严格分开布设。(2)对于规模较大的猪场,生产区最好设一个大门,并设置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室;出猪台和集粪池应设在围墙外。(3)生产区要把人行道、饲料运送道、运猪、运粪路分开。(4)生产区的病猪隔离舍应尽量远离生产猪舍,并设置在下风道。(5)猪舍的朝向与间距关系到猪舍的防疫、通风、采水和排污效果。猪舍朝向一般以座北朝南向或南偏东、南偏西45以内为宜,猪舍之间的间距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防疫、防水和节约用地各种要求。三、养猪场的主要设备1、栏舍:可分为公猪栏、配种栏、母猪定位栏、分娩产床、仔猪保育栏和肥育猪栏等。普通栏舍采用水泥地面,注意水泥与沙掺合比例,既要坚固,又要防止太滑。腰墙有砖砌,粉刷水泥沙浆,厚0.15m。2、粪尿沟与清粪设备:采用干清粪工艺,可用“翻斗车”将粪运至堆粪场。运粪“翻斗车”严禁用于运送饲料。3、供水饮水设备:供水一般采用自动压力供水系统,饮水推荐采用乳头饮水器(材质为不锈钢或铜),离地面高度大猪为0.6m,小猪为0.3m。4、饲料设备:分娩母猪定位栏采用铸铁饲槽,其他各类猪采用水泥制成的饲料槽。5、通风降温设备:多数栏舍设计为南面全敞开自然通风,必要时配合风机机械通风。保育猪舍、直通式分娩母猪舍采用纵向通风,一端进风(自然)一端排风(采用风机)。在种公猪舍、妊娠母猪舍还可配合安装喷雾降温系统。6、保温设备:分娩母猪舍对仔猪需保温,一般采用红外灯或电热板加温。保育猪舍在特别寒冷时亦需保温,可悬吊红外灯保温。7、出猪台:应在猪场围墙外构建出猪台较有利于防疫。商品肉猪一般构建走道。8、消毒室、消毒池:规模较大的猪场在进场大门处必须构建消毒设施。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亦需设置消毒室。每栋猪舍两端消毒池,宽0.7m,池深0.15m,注意防漏。四、品种选择良种及商品猪杂交组合模式:根据市场需要选择良种及适宜的商品猪杂交组合模式,目前主要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