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案例8-4 物质燃烧的条件一、探究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 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等多种途径进行。 3提高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二、探究活动 1问题情景 燃烧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烧水、煮饭、取暖、火力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都与燃烧有关,燃烧为人类带来光明,为我们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但燃烧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火灾、森林大火、爆炸等事例不胜枚举,给人类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灾难。 因此,人类必须了解物质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我们能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控制燃烧,使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吗? 2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3提出假设和猜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接触过燃烧现象,也产生了不少的猜想和疑问。如我们发现:木头、纸张、油、酒精、煤炭等能燃烧,而水、石头、水泥、泥土等不能燃烧;煤炉、煤气灶等都留有通风口,柴架空燃烧较旺,说明燃烧需要空气,但蜡烛火焰能用嘴吹灭;酒精、汽油、纸张等用火柴就能点燃,煤、木块等用火柴不能点燃,但这些物质的燃烧都需要点燃 根据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提出你的对“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的假设。 4验证假设 设计方案验证你的假设(可以独立设计方案,也可以与同学共同设计方案,提倡将你们设计的方案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并修改和完善你的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认真做好记录,并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将你探究的心得和结论与同学交流讨论。 可供学生选择的探究方案: 探究方案() 资料分析法 提供相关资料(如人类使用火的历史、野外生存法等)或提供相关信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归纳出结论。 请认真阅读下列资料(摘自http:/cnnetorcom),并与同学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据考证人类很早就学会钻木取火,即把两根山麻木相互磨擦,产生的碎木屑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传说有一年,黄帝带着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人们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饿,但所带木柴全被雨淋湿,无法钻木取火做饭,苦不堪言。偶然之间,一大臣发现岩块之间用力碰击,也会产生很多火星,但怎样产生火焰呢?有人尝试把棉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为“击石取火”。 古人类取火方法还有“阳燧”取火、火链取火等,在现代这些方法也是人们野外生存所必备的。 思考: 1钻木取火为什么要两根木头相互磨擦? 2钻木取火点燃的是什么?钻石能取火吗? 3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击石取火? 4黄帝命人钻木取火为什么无法取得成功? 结合资料查阅,与同学讨论,总结分析燃烧的条件。 探究方案() 经验归纳法 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燃烧和灭火的事件,我们也能探究出物质燃烧的条件。 1你能通过表81,从人类常用的灭火方法中分析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吗? 表81 常用灭火方法及燃烧条件 燃烧事例 灭火方式 你的理由 蜡烛燃烧 用嘴吹灭 降低蜡烛燃烧区的温度 油锅着火 盖上锅盖 熄灭酒精灯 物质燃烧的条件 你可以查阅文献、询问他人、上网查询,或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结论。 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可思考下列问题: 如果物质不具有可燃性(如石头),燃烧还能发生吗? 从“扑灭油锅着火”和“熄灭酒精灯”的灭火方法中,你能分析出物质燃烧的条件吗? 用水、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图89是人们点燃篝火的示意图,你能从此图和其他常见的燃烧现象中总结出燃烧条件吗?请结合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点燃篝火要用干柴? 为什么要用燃烧的纸张引燃干柴? 篝火下的土壤的温度很高,为什么不能燃烧? 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法 在实验中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 实验1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木条和小石子,将它们分别放到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纸片、小木条、小煤块,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三者点燃的难易程度。 实验3 在桌面上点燃两支蜡烛,在一支蜡烛上方罩上250mL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由实验1得出结论_ 。 由实验2得出结论:_ 。 由实验3得出结论:_ 。 归纳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_;_;_。 探究活动记录 姓名_班级_合作成员_ 时间_活动地点_1探究主题_2假设或猜想_3假设或猜想的依据_4探究方案(包括探究方法、活动步骤等) 5探究过程记录(包括活动步骤、资料收集与分析、数据、实验现象等)6结论_7总结 (1)你能运用结论解释钻木取火的原理吗? (2)森林起火,常用鼓风机吹、飞机投沙、制造隔离带等方法灭火,你能说出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吗? (3)除了你实施的方案,你还知道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吗? (4)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本探究中你运用了哪些方法获得某些结论? (5)在这次探究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总结与反思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探究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反思交流的基础上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同种材质的木块,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 (2)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 (3)空气量越大,燃烧越旺吗? (4)如何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 三、探究活动评价 科学探究是为了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本探究主题“物质的燃烧条件”,对学生并不陌生,在此之前学生大 多数已有燃烧需要氧气的认识,因此探究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探究方案,让学生了解探究是可以多途径的;并有目的的让学生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加工整理所获得的信息,体验科学方法在科学概念形成中的独特作用。 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和实际生产出发,让学生分析常见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归纳出燃烧的条件,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使学生体验化学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重大作用。 在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如探究物质可燃性的实验,用学生熟悉的“小木条和小石子”或“水和酒精”进行实验(学生已经知道小木条、酒精能燃烧,而小石子和水不能燃烧),两者都与空气接触,且都在酒精灯中点燃(燃烧条件中已具备两个条件),学生在比较现象的差异后,必然会从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上进行分析;在探究物质燃烧需与氧气接触这一条件时,用点燃着的蜡烛进行实验(蜡烛具有可燃性,且已在燃烧),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后,一定能分析出燃烧需与氧气接触这一条件;学生已经知道小纸片、小木条、小煤块在与氧气接触时,只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都能燃烧,通过点燃小纸片、小木条、小煤块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导致点燃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原因,可总结出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的结论。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探究活动的教学目的,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为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有的学生认为“点燃是物质的燃烧条件”,并用实验验证自己所得的结论,教师应充分肯定其参与精神,并就假设的内容组织讨论与分析,还可演示物质燃烧不需要点燃的实验、列举日常生活中自燃的事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2)重视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不能仅从学生是否已掌握燃烧的条件来判断,而应结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活动积极程度、与人合作能力等。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地、多途径地收集证据,能否与同学相互配合、积极展开讨论;能否在探究过程中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或行为等。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正确使用方式
- 护理新员工培训
- 美术制作陀螺课件
- 培训美术老师
- 培训机构月中总结
- 课件概述文字稿本
- 燃煤电厂节能培训
- 基础写作小说课件
- 消失的松果:一场生态调查
- 冷链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连续细致观察 准确生动表达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部编版】新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华成语千字文(打印稿)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智鼎在线测评题库答案2024
- 高等数学绪论课件
- 《生产部月报模板》课件
-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 怎样引导初中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